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人请上座-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深吸了一口气,看着管事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疯了似的站起来,把书案上新换的瓷瓶并笔架全都扫到地上,又砸了两个瓷瓶,这才觉得心情舒畅了一些。
  裴华珣把自己关在书房一整晚,谁也不让进。第二日,他面色无常地出门上朝,就如同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一般正常。
  五日后,汴梁城的护城河,发现了三具浮尸。
  陆达负责汴梁城守备,知道这个消息,就去义庄瞧了瞧。果然跟他想得一样,是周家夫妇并他们的小儿子。看来,二皇子还是想逼着陆家表态。
  大理寺卿钱郁见陆达神情若有所思,上前问道:“这三个人您认识?”
  陆达摇摇头,说:“不过我觉得这三个人应该是一家子。”
  “您怎么知道的?”钱郁问道。仵作都还没有验尸,他是在呢么看出来的。
  陆达指了周言父子衣袖上的绣花,说:“你看,这两个人衣服上的绣花是一样的。”
  钱郁往前看了看,点点头,果然一样。
  “那另一个呢?”
  “这个明显是女人。”陆达说道,“你看衣料,跟这两个人差不多。尸身腐败程度也一样,可见是一齐被扔下河的。”
  钱郁点点头,说:“陆将军说得有道理。”
  陆达这一天都有些魂不守舍,回到家,就把陆柯跟许复叫到正院。
  陆柯进来的时候,也是略微有些惊慌。父子两个对视一眼,齐声说道:“周家全死了。”
  陆夫人在一边听得心里一惊,手里的茶碗差点就扔了出去。
  “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许复在一边没说话。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陆家利用这次机会,彻底把周媚揽过来。如果她是周媚,陆柯若是答应把她收在房里,她自然就肯替陆家出头,去告御状。
  庶人告官,依例杖刑二十。熬过这一关,这周媚又能说,她总能让二皇子身败名裂。到时候,陆家许家解了危机,连她自己都得念周媚这份情。可是,许复不想,特别不想。
  陆柯察觉出许复情绪有些低落,伸手握她的手,说:“不怕。”
  然后,他又凑到许复耳边轻声说:“我可不想别老乌龟。”
  许复差点没忍住笑出来。她瞪了陆柯一眼,这个时候这个人还要这么说话,差点让她在公婆面前失礼。
  “咱们还是跟以前一样,按兵不动。”陆达说道。
  “可是周姑娘?”陆夫人说着虚指厢房那边,“这事总得让她知道。”
  “我已经打好招呼了。明天晚上带她去认尸。”陆达说道,“义庄的头儿是我以前手底下的兵,跟我关系很好。”
  “那总要先跟她说一声吧。”陆夫人说道。
  陆达点点头,让人把周媚叫过来。
  周媚这几日在厢房过得并不太平,事情并没有按照她预想的发展。陆夫人没有拉着她的手痛哭流涕地感谢她,许复也没有大度地把她接进院子。为什么这一切跟她想的完全不一样?周媚有些惶恐。
  听到小丫鬟说正院有请,周媚以为是关于自己的事情有着落了。她特意把头发拽得松了一点,再加上她近日因为茶饭不思,愈发瘦削的身材,果然楚楚可怜。
  周媚摇摇晃晃地进了正屋,见到陆达跟陆夫人行了礼之后,就看见陆柯跟许复并排坐在一起,还拉着她的手。她愣住了,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四个人相互看了看,最后还是陆达率先开了口。
  “周姑娘,今日护城河发现了三具浮尸,我去看了,应该是你父亲母亲跟弟弟。明日晚上,我带你去义庄,你仔细瞧瞧。”
  周媚抬头看着陆达,她看着他的嘴一张一合,却已经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周媚茫然地看着陆夫人,又看看陆柯跟许复,每个人表情都很严肃。她看着看着,忽然眼前一黑,瘫倒在地上。
  陆夫人慌忙就要让人去请郎中,被陆达拦住了。
  “这个时候不要节外生枝。周姑娘不过是情志过激昏过去了。让人把她抬回房间,过一会儿还是不醒,就请个力道大一些的婆子掐掐人中。”
  周媚被送回房间一会儿就醒了。陆夫人跟许复守在她跟前,见她醒了,这才都松了口气。
  “表叔母,周媚求您放我出去。”周媚哭着说道,“我要去告二皇子。”
  “不是不让你去。”许复收到陆夫人的眼色开了口,“你有真凭实据吗?”
  周媚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说道:“这是之前二皇子来院子的时候不小心掉的。我当时觉得肯定有用,就藏了起来。”
  “倒是有些心计。”许复赞许了一声,“可是,庶人告官,首先就是挨上二十板子,你受得了吗?就算是你身体受得住,众目睽睽之下,你一个姑娘家被人打板子,你能接受?”
  周媚愣住了,这个她还真没有想到。她茫然地看着许复,摇摇头。
  “不要慌。明日先去义庄。”许复说道。
  “可是,我爹娘跟弟弟是被我害死的。”周媚哭了出来。
  “这可未必。如果你没逃出来,过些日子,护城河的尸首估计就是四具。”许复想了想,还是把自己的分析说了出来,“陆家继续按兵不动,周家对于二皇子就是废棋。”
  “真的吗?”周媚哭得眼睛鼻子红红的。
  许复点点头,说:“好好活着,你会有给你爹娘报仇的一天的。”
  陆夫人在一边看着,觉得许复到底善良。如果没有周家出幺蛾子,他们一家现在还在金陵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陆柯说得对,没有这个心智,还非要来汴梁搅这趟浑水,这下把身家性命搭进去了。
  许复厚道,一番话给了周媚活下来的希望跟勇气。她安静地待在厢房,让吃饭就吃饭,让喝水就喝水。从义庄回来,也只是哭了一场。
  “周姑娘这次倒是很坚强。”陆柯这天晚上对着许复说道。
  “是哈。我也这么觉得。”
  许复一句话说出了八个音。惹得丫鬟们在旁边直想笑。
  “是不是特想去安慰安慰?”
  许复说完眨巴着眼睛看着陆柯,没撑住自己就笑了。
  “又淘气!”陆柯伸手捏捏许复的鼻子,“我就是感叹一下罢了。你怎么又吃醋了?”
  “不行吗?”许复说着伸手抱住陆柯,“我就吃醋,天天吃,我都不嫌酸,你酸什么?”
  “我不酸。我高兴呢!”陆柯声音里有藏不住的甜蜜,“复儿吃醋,就证明在乎我喜欢我,是不是?”
  “不要脸!”许复说着站起身来。
  陆柯也跟着起身,打横抱起许复,说:“我今日就让你知道真正不要脸是什么样的!”
  芳卉见状,领着小丫鬟窸窸窣窣地退到外间。
  “你讨厌!”许复的声音又滑又甜,听得陆柯直起鸡皮疙瘩。
  窗外有蝉在叫,月光从外面照进来。微风吹过,树影婆娑,烛火也跳了两跳。
  他们谁都不知道,周媚站在院子外面,把他们的话听了个满耳,她的嘴唇都被自己咬破了。她终于明白自己就是个笑话。
  周媚擦擦眼泪,转身走了出去。许复说得对,她活着总能给父母亲讨回公道,她得好好活着。
  作者有话要说:  我还是觉得每个姑娘都是闪闪发亮的,没有真正的反派,所以周媚最后还是回归正常了。
  作者君开了篇缘更文《玉娘传》,算是女儿当自强吧。希望大家去看看。
  我这个女娇娥,怎么就不如那男儿郎。
  徐玉娘是金陵商户徐家的女儿,传闻生得花容月貌,聪慧异常,只是养在深闺无人识。
  其实,徐家长子早逝,徐玉娘自小就是男装打扮,跟着父亲行走于金陵各处,世人皆知徐家有子名玉郎,却不知道玉郎就是那女娇娥。
  及笄那年,母亲掏出了一个小小的襁褓,她这才知道,她是她娘亲从护城河边捡来的。徐玉娘见识了得,一眼就看出来那襁褓不是寻常物,她想了想,顶了逝去兄长的名号,赶考去了。
  几年寒窗,徐玉娘成了那状元郎,高头大马游街,好不得意。
  从此,朝堂之上,皆知新科状元徐玉郎年少有为,不近女色。这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姑娘在朝堂步步高升的故事。
  全文架空,商人子弟能科举,科举也不搜身。本文冷题材,缘更,但是绝对不会坑!作者君坑品有保证。
  本文吴语皆出自百度,请勿挑错。


第116章 
  六月末; 太上皇寿辰; 又是整寿; 泰安帝早早地就让太子去豫州行宫请太上皇回宫。
  太上皇退位早; 逍遥惯了; 本心是不乐意回汴梁的; 可是念在儿子一片孝心; 又着实想念兕儿; 也就带着太妃们晃晃悠悠地回了汴梁。
  陆老太爷在周家出事后,就回了汴梁。他对陆柯的行事很满意; 心道这个孙媳妇,娶得太正确了。他可不认为陆柯能自己把这事想明白。可惜,这次是陆老太爷冤枉孙子了。
  这世间的老爷子们大概都是一样的,太上皇回汴梁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兕儿抱起来。五岁的兕儿被养得很好; 又还没到抽条的时候; 重得很; 险些扭了太上皇的腰。而此时; 陆老太爷也在陆家书房跟陆达陆柯说话; 怀里还抱着蜚蜚。
  蜚蜚年岁小; 手里没轻没重的; 伸手照着陆老太爷的胡子就揪了去。陆老太爷一边解救自己的胡子一边对陆达说:“这人啊; 就得什么岁数做什么事。蜚蜚这个样子我只会说他可爱,要是换了柯儿,估计我一个巴掌就扇过去。”
  陆柯坐在一边直撇嘴; 他这么大人了再去揪祖父胡子,不是失心疯就是天生痴儿。
  “父亲,您看二皇子那边咱家该怎么办?真就一直按兵不动?”陆达这些日子觉得自己快要被二皇子弄疯了。他天天出幺蛾子,汴梁城这几日总是死人。周家的下人,也都被他弄死了。
  “不急。太上皇回来就好办了。”陆老太爷捋捋胡子说道。
  “为什么?”陆达问道。太上皇自退位以后,许久不参与政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陆老太爷听了儿子的话,一时手痒,没忍住往他头上敲了一下,说:“现在,只有太上皇这个位置看的最清楚。”
  陆柯在一边点点头,祖父说得一点没错。
  “柯儿,你现在负责皇宫守备?”陆老太爷又转头看着陆柯问道。
  “是。”陆柯起身应道,“太上皇寿诞日,辅国将军跟我负责皇宫守备,赵家、谢家在一边协同。”
  “注意点二皇子。我怕他狗急跳墙。”陆老太爷说道,“这话你也不用跟他们提,付家小子不用说,赵家谢家也都是老狐狸。也就你,傻憨憨的。”
  陆柯跟陆达对视了一眼,老爷子上了岁数,说话越发的随心所欲起来。
  今年是太上皇六十岁整生日,泰安帝除了想大赦天下之外,还想趁着这个时候把几个适龄的皇子封王外放到封地。他这话一出口,太上皇就直接否了。
  “皇帝,你可记得你的几个弟弟是什么时候封的王?”
  泰安帝想了想,说:“具体的年份记不住了,只记得当时珝儿都已经好几岁了。”
  太上皇点点头,说:“对。是珝儿册封太孙后的第二年。那你还记得他们去封地是哪一年吗?”
  “这个儿臣记得,泰安六年。”泰安帝笑着说道,“当时二弟还很不高兴来着。”
  “你既然都记着,怎么现在就这么着急给珣儿他们几个封王。难不成你临老入花丛,看上谁了不成?”太上皇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