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嫁_林叙然-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咳嗽了下,沈度看他,他笑了笑:“说来丢人,风热。”
  “大人如今不理事了?”沈度迟疑了许久,还是问。
  褚彧明点头:“人老了,熬不动了,由着他们窝里斗,反正阁臣上疏最后都要经司礼监,那帮孙子又不干人事,懒得费心思。”
  沈度默了默:“其实我不明白,司礼监如今掌着印,用好了是把真正的好刀,非但能彻底将监国之权落到实处,更能笼络朝臣,刘昶……这么做,实在是不明智。”
  “你不能指望每个刘家人都流着一样的血脉。说起来,还是废太子更纯良敦厚。”褚彧明今日似乎不像从前那般喜欢开玩笑,话都说得挺认真,他叹了口气,“况且,我倒觉得,司礼监和刘昶到底是什么关系,还可以挖挖。”
  他停了下,才接道:“如果你还没忘当年那事的话。”
  司礼监掌印是当年之事的间接后果之一,今上当年元气大伤,自此不再全副心思扑在政事上,这才慢慢纵着朝政沦为了如今的局面。沈度有话要问,褚彧明却叹了口气:“说起来,今上从前当真是位好君主,不然老宋当年也不会站在他那头。”
  褚彧明这话不是完全无迹可寻,今上如今虽然在朝中之事上,行事颇为狠辣,对朝中这些功臣也忌惮颇多,下手从不手软。但对民生还是上心的,平素虽然不大管事,但涉及民生大事,刘昶但凡料理得不尽如人意了,总要亲自出面收拾烂摊子,甚至比本朝历代帝王在民间声誉都要高上许多。更何况,据史料看,当年初登位时,这位君王也是好气度,喜能臣,能容人,朝中□□面比如今清明上千百倍。
  沈度默默将要问的司礼监的问题咽了回去,听他叹道:“加把劲,你再不回来,我就不等了。”
  “大人?”他有些迟疑地唤了声。
  “私盐权这东西,我还是得提醒你一遍,你这是在和户部抢食,你从前得罪了一个东宫,如今又要来得罪一个贵妃?”褚彧明笑笑,“七皇子现在年纪稍大些了,也开始活跃了,只是瞧着陛下和贵妃母子却越来越不如以前亲密了。”
  沈度抿了抿唇:“刘昶的位置要坐稳了?”
  “不见得。”褚彧明笑笑,“今年赈灾,地方上揪出一堆窝囊废,全是买官上任的,陛下怒着呢。鹿死谁手,还难说。”
  他今日话有些多,沈度不太好插嘴,只得细细听着。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老宋估摸着这两个月也要回京了,削藩事毕,朝中武也算形势平稳海晏河清了,若是赈灾不出岔子不起骚乱,那除了边地,好些年都不会再起祸事了。至于文……就等你们后人了。”他叹了口气,“我们这几把老骨头是折腾不动了。”
  “大人……”
  他刚唤了声,就被褚彧明打断:“我帮你铺路,面圣的活,你自个儿去。这是个提前回京的好机会,连在地方上熬几年资历都不必,你把握好。若是没把握好,在御前丢脑袋,那没人救得下来。”
  沈度想说几句客套话,他却忽然叹道:“这事若成,升六部侍郎,入阁议事。我在朝中这么多年,上一个升这么快的,还是你爹,十年时间,从翰林院做到次辅,兼太子少傅。”
  沈度一愣,这是褚彧明第一次提起亡人,他想说句什么,他却忽然叹道:“他出事的时候,我还只是个五品大学士来着。他若在,如今这位置不该是我的。”…
  褚彧明将那折子直接跃过司礼监,递到了御前,燕帝看后,几乎是想也没想将折子一扔:“褚彧明这老头怎也昏了头了?私盐权,这头哪能开?”
  潘成默默将折子捡回来重新奉上,燕帝忽然没来由地笑了笑:“说来好笑,当年除了北郡那一役,这么多事都过来了,也没见户部无底洞这么大的。靖安侯到底是怎么把户部捏在手里的?”
  潘成摇头称不知。
  他自个儿笑了:“老三和靖安侯,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褚彧明也是个人精,坐看窝里斗,明面上内阁不倒就行了,压根不管事。潘成,你说朝里是从什么时候烂成这样的?”
  潘成不敢答,但被燕帝的目光注视着,只得硬着头皮道:“也就这几年吧。”
  “你也会安慰朕。”他目光透过殿门,望向苍穹之上久不肯降下的烈日,“是从十三年赐死废太子开始的。”
  潘成脊背浮起一丝寒凉,彻底不敢再作声。
  殿内安静得仿佛能听到空气中浮尘的窃窃私语,燕帝沉默了半晌,目光又落回地上那折子上,有些自嘲地笑了笑:“传吧。”
  潘成问:“折子是首辅递上来的,但落款是其他人,传上折子的还是?”
  燕帝看他一眼,潘成补道:“是宁州知府。”
  燕帝朗声一笑:“朕说褚彧明怎么突然又管起事来了,原来是做个顺风推手罢了。宁州产盐大户,也正常,传吧。”
  沈度入殿,向燕帝行了个大礼。燕帝不知在想些什么,一时没理会他,他忽然有些失神,他上次来宣室殿,还是晋王一事。
  他失神的刹那,燕帝声音传来:“平身吧。”
  沈度起身,燕帝看着他,微微闭了闭眼,思索了一会,不确定道:“沈度?”
  沈度应下,燕帝忽然笑了笑:“看来朕这记性还没差到不能见人的地步。御史出京,顶多能迁至知州,这还不到两年吧?知府?官吏考课三年一次,你倒跑得比谁都快。”
  燕帝自言自语:“宋珏如今是吏部侍郎吧?他也是个好样的,朕当日让他进吏部可不是去帮太子祸乱朝纲的!”
  “在京里从御史慢慢往上熬,需要好些年。出京,再折返,”燕帝点点头,“这倒是个高升的捷径,你如今也是定阳王府的姑爷了。朕亲自下的贬废旨意,你还敢凑上来娶定阳王那女儿,朕都不知道该说你是太蠢还是太精明了。”
  “陛下。”他刚出了声,燕帝轻飘飘地将那折子再次扔了,潘成见形势不妙,给他递了个眼色,他又重新跪了回去。
  燕帝接过宫娥新奉上来的茶,缓缓呷了口:“朕要是你,就躲得远远的,再不回京。就凭你娶了宋……”
  燕帝顿了会,潘成会意,在一旁低声提醒:“宋宜。”
  “对,宋宜。这丫头,从前老是让朕头疼,这一旦不在朕跟前晃悠了,朕却连她名字都记不住了。”他拿杯盖缓缓剔着浮沫,“就凭你娶了她,朕当日那道旨意是什么意思……沈度,朕记得你当年挺机灵的,不会不知道朕的意思吧?”
  “知道。”沈度跪伏在地上,语气平静,“令其颜面尽失,满朝文武不得与其再有任何牵扯。”
  燕帝嗤笑了声:“知道还敢违逆圣意,沈度,你既在御史台待过两年,不妨告诉朕这是什么罪名?”
  沈度默了默,道:“无人臣之礼,大不敬。”
  “如何论处?”
  “十恶重罪,当诛,无赦。”


第61章 
  燕帝等着他为自己找几句托辞,没想到他却只是道:“陛下当日没有追究,断没有今日再旧事重提的道理。”
  燕帝冷笑了声:“那也未必。知道该当一死还敢为之,是仗着定阳王能保住你?可定阳王肯为他女儿立军令状削藩,肯为你这个女婿么?更何况,削藩是他手中最后一张底牌了,为了他这宝贝女儿也拿了出来。你说,日后他在朝中,又当如何自处?”
  君王问话,不能不答。他迟疑了下,老实答道:“王爷居功至伟,当论功行赏。”
  燕帝似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嗤笑了声:“有个词叫鸟尽弓藏,如今朝中没他什么事了。更何况,就宋珏干的这些勾当,也够他、包括整个定阳王府受一阵了。”
  沈度手微微蜷了下,又缓缓展开:“陛下是明君,不会如此行事。此举招人非议不说,更寒满朝文武的心。”
  燕帝笑了一会,懒得同他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道:“你敢入京,自然觉得有能回去的命,但这命,留不留,得看朕的意思。说说看,私盐权的事。”
  “其实不必说,陛下心里明白,户部眼下是个空壳,这两年的进项一大半都拨到兵部给削藩将士发军粮军饷了,如今拿不出钱也拿不出粮,除了让各地豪绅开仓,别无办法。”他没提含元殿翻新和帝王寿诞的事,“至于要治理水患修理大坝,以及囤积官粮平抑粮价,那也是之后的事情了。当务之急,是救命。”
  “沈度,你还可以再不避讳些。”
  “刀尖悬在眼前,不敢不答实话。”沈度默了默,道,“赈灾不力,死。说实话,陛下震怒,也是死。都是一死,不如搏一搏。”
  燕帝嗤笑了声:“所以你连利弊都不打算给朕讲讲了?”
  “陛下不可能强令富商开仓,这顶多为一时之计,若数量多了,惹怒皇商,日后京畿之地的日常供给也未必能够保全。当务之急,一令富商开仓,暂且续命,二令未受此次旱灾波及的府台迅速拨粮北上,至少得撑到来年春其他作物收成之后。”
  “说说计划。”
  “盐铁专卖古已有之,多年下来,盐官采官卖,户部进项不少从此间来。陛下无非担心,私盐权下放,日后户部亏空。但陛下也知,盐铁官卖多年,开采之事,这些富商未曾亲历,眼下觉得简单,但实则这事私人做不下来。”沈度默默直起身子,“下放三年,私人能将盐开采出来就不错了,更遑论成气候了。”
  “呵”,燕帝没忍住笑出声,“敢情使诈?骗人开仓,又过河拆桥?”
  “也不全是。”沈度缄默了会,“富商也不傻,私盐权不必笼统下放,而是具体下放到此次开仓赈灾的富商,按出粮多少酌定权重,为得私盐权的大头和分红,各位富商都不会吝啬,一时之难必能缓解。至于之后,既然只下放到少数富商,那必得由其合伙开采,三年之内决计不成气候,动不了户部的款项。
  自然,臣也不想做无耻之事,令官府文书为人诟病。所以可允富商请求官府开采,官采民卖,户部能收到部分赋税,也可以供给量掣肘富商,让其不敢定价过高。这样,富商仍旧有利可图,百姓不必为天价所扰,户部不缺收入,眼下灾荒也可解燃眉之急。”
  燕帝掂量了下这法子,紧皱的眉头舒开了些:“青宁二府产盐,可以一试,还有五大府台呢?作何解?”
  “臣主宁州事,只为治下百姓一求。”
  “别卖关子了。”燕帝注视着他,“你敢入京,没有万全之法,朕不信。朕对你,还有几分印象,能让太子在端王之事上收手不易,能在此后平安活到现在,更不容易。太子是朕亲自看着长大的,他是什么样的性子,朕清楚。”
  “殿下宽仁,容臣到现在,也未阻臣从北郡晋升到宁州府。”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故意点明北郡,燕帝明白过来:“原来北郡那事是你所为,看来你也不全仗着宋珏。”
  沈度纠正:“臣未仗着侍郎大人的手,按吏部条例,臣本该擢知府。”
  御前说话毫不避讳,燕帝今日被他这实诚做派连续惊到,乐了半晌,才回味过来:“也是,不然一开始也不会派你去北郡。说。再卖关子,朕可就轰人了。”
  “宁州身负本府和京畿两头,负担本比别的府台重,半点拖不得。私盐权一放,燃眉之急可解。至于其他府台,可效仿之。”
  “效仿什么?铁也私卖?”
  沈度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