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正文卷 第411章醒悟
知州在心里不断的暗示着,不能生气,不能生气,暗示了半晌,才把心里的怒气压下去,又背着手,大步的往衙门走去。
柳之墨在身后,看着知州怒气腾腾的背影,翘着嘴角笑了笑,悠哉悠哉的走着。
一路上,百姓看到柳之墨,会走上前来跟他交谈几句,关心的问他有没有事?
柳之墨心情很好的回答着百姓,让他们不用担心,他没事。
在他又跟一个上前来向他打招呼百姓道别后,知州冷不丁的开口,“真想不到柳大人在宁化县这么受百姓的欢迎?”这真的是他始料未及的事情。
由此看来,柳之墨是一个好官,可惜,他们不是同一阵营的。
他又看了一眼神色淡然的柳之墨,心里倒是有些许佩服,这个年纪不大,做事老练的少年了。
当年他在柳之墨这个年纪,心智也没这么成熟老练。
难怪皇上会把他下放到宁化县来,让他历练。
可想而知,这个少年几年后,会成长成什么样子?
这样的人,只可为友,不可为敌。
要是为敌的,最好不能让他成长,要不然…
知州的眼里闪过一抹晦暗,他要好好想想,该如何给王爷汇报柳之墨的事情。
柳之墨语气淡淡的说了一句,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
“…”
知州听出了柳之墨的言下之意,他皱了皱眉头,决定不跟柳之墨说话了,省得气坏自己。
柳之墨转眼看了一眼知州,看他不吭声,他的眼里闪过讽刺。
他的话戳到了他的痛点,不敢出声了吗?
知州在府城的所作所为,别人不知道,他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
在他去跟知州打交道时,他就让人调查了知州一番,知道他隐秘做下的事情。
要不是他还没有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早就上报给皇上了。
哪还会让知州有机会在他的面前蹦哒?
“知州大人,你觉得下官说的话有道理吗?”
脚步不停,知州轻轻的点了点头,说有道理。
他能说什么?能说没有道理吗?
柳之墨是越来越叼钻了,故意问他这种问题。
柳之墨背着手,眼睛看着前方,又继续淡淡的道,“下官也觉得挺有道理的,咱们做官的,就得要为百姓们着想,全心全意的为百姓们做事情,要不然呐,是会遭到报应的。”顿了下,“知州大人,你觉得呢?”
知州差点把他的牙龈给咬断了,他又说了一声是。
为了不让柳之墨继续这个话题,他自动转移了话题,“柳大人,你派了多少官兵把守着朝廷反贼?”据他所知,宁化县并没有几个衙役?
既然知州他自己转移话题了,柳之墨也就不再继续了。
有些时候逼得太紧,反而会适得其反,要见好就收。
“十个柳家家兵加六个衙役。”
柳家家兵?
听到这话,知州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气,会是他想的柳家家兵吗?
“是镇国将军府派出来的柳家家兵吗?”据说柳家家兵武功高强,能以一当十,不知道是不是真?
柳之墨淡淡的嗯了一声。
要不是让知州知难而退,他不会露出自己的底牌的。
他这是在明明确确的告诉他,想要从他的手中带走朝廷反贼,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他要是想用强硬手段,他也不会怕他一分一毫。
他要是没有底牌,怎么会态度强硬的跟他叫喧?
他并不是冲动之人,不会把家里人带有危险之中的。
正是他有足够的把握,才敢毫不示弱的面对着知州。
听到柳之墨的话,知州羡慕妒忌恨的看了一眼柳之墨。
同人不同命,同伞不同柄,柳之墨怎么就这么好命呢?
不但有帝师扶持他,还有柳家做他的后盾。
难怪他不惧怕他。
人家是有强大的靠山的。
“柳大人有如此大的靠山,怎么会下放到这么偏僻的县城里?为什么不留在京城呢?”
以柳之墨的人脉,他的家境,完全可以留在京城。
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会被皇上下放到这么偏僻的县城来?
“噢,是下官自己要求来的。”柳之墨轻描淡写的回了一句,“留在京城太无聊了,偏僻的县城才有趣。”
呵呵呵呵…
听到这话,知州想呵柳之墨一脸,他竟敢说留在京城无聊?他知不知他口中的京城,是他一辈子的向往?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他要是有柳之墨的家境,也不用爬的如此的艰难了。
可惜他不会投胎,投不到好的人家去,就只能靠自己不择手段的往上爬。
“柳大人,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就只有他会说留在京城太无聊了,谁会说这样的话?
柳之墨挑了挑眉,看了一眼便秘般的知州,“留在翰林院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到县城去为百姓们多做点实事?这不是咱们考科举的初衷吗?”这是他的真心话,真觉得为百姓们做点实事比待在翰林院好多了。
只有了解百姓们的需求,体会过百姓们的艰辛,以后不论他走多远,也不会走错路。
初衷?
听到初中二字,知州微微有些出神,当初他为什么要考科举?考科举的目的是什么?又是为了什么,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
是了,他是不想被人欺辱,想要出人头地,才会拼了命的去学习,去考科举,当官的。
后来,他实现了他的愿望。
可是…
他看了一眼走在她身边的少年,忍不住出声问他,他的初衷是什么?
听出知州的异样,柳之墨侧头看了他一眼,眼里微微一闪,诚实的说,“在当上县令之前,是为了不让别人欺负家里人,在当上县令之后,感受到了县令的责任,便一心为百姓多做实事,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顿了下,“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才不枉此生。”
他不知道他的这一番话能不能触动到知州?他问心无愧便好。
知州沉默了半晌,神情上有些复杂,说柳之墨出生富贵,怎会有如此的想法?
柳之墨用惊讶的表情看着知州,“知州大人不知道下官的过往吗?”他以为他早就把他调查的一清二楚了,正如他把他调查的清清楚楚,“下官在乡野之中长大,以前并不比知州大人过得好。”
一听,知州才想起来柳之墨的过往,他是被柳之墨说的话弄乱的心,一时间没想起来。
他神情更加复杂的看着柳之墨,眼前的少年,的确过得比他还要艰辛。
爹娘早逝,带着幼小的弟妹,加上幼小的未婚妻三姐妹,他的确过得不容易,难怪他会说他的初衷是不让别人欺负他的家里人。
想当初,他也正是因为看到别人欺负他们家是孤儿寡母,所以他才会拼了命的去读书考科举,就是为了争一口气,让母亲过上好日子,让别人不敢再瞧不起他们家。
他做到了。
可在黑暗的官场中,慢慢的失了本心,在歪路上越走越远。
忽然间,他又想起了母亲在去世前的叮嘱,让他好好做官,做一个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当时他是怎么说的?
他神情郑重的说,他会的,会做一个为百姓着想的好官的。
却没有想到,没过几年,他就忘记了母亲的遗嘱。
他该死…没把母亲的遗嘱记在心上。
“想不到柳大人年纪轻轻,感悟会如此之深,让本官佩服佩服。”这一次,他是真心实意的感谢柳之墨的,要不是他的一番话,也不会让他幡然醒悟。
柳之墨敏锐的听出了知州话语中的变化,他翘着嘴角笑了笑,“知州大人过奖了。”能听进去就好,就怕他听不进去。
知州哈哈笑了一声,有些亲近的说,“不愧是柳四爷的儿子,青出于蓝胜于蓝呐!”当年名动京城的柳四爷,他是听说过的,可惜,他没那个能耐,见得到柳四爷。
要不然他真想见一见,能把儿子教得那么好的柳四爷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柳之墨语气也变得有些轻快的说,他不及他爹的一半。
他一直是这么觉得的,要是他爹进入朝廷,一定会名留青史。
他正是以他爹为目标,促使着他不断的前进。
“柳大人不要妄自菲薄。”
“哪里哪里,事实上,的确是不如我爹,我师公也是这么说的。”
他爹确实是比他厉害多了,要不然,怎么会名动京城呢?
即便到了现在,还是有那么多人知道他爹的大名。
可想而知,当年他爹是有多厉害?
不管怎么样,他以他爹为荣。
骆先生也这么说?
知州大人看了一眼柳之墨,说他也很好了,比他们这些凡夫俗子好多了。
有那么聪慧的一个爹,孩子想差也差不了哪里去?
柳之墨笑了笑,不再说什么。
两人一时间沉默了下来,直到快走到衙门,看到衙门闹闹哄哄的场面时,才对视了一眼。
“这是发生什么事了?”知州微微皱了皱眉头。
柳之墨抿了抿嘴角,说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他也不清楚是发生了什么事。
作品正文卷 第412章冤枉
柳之墨一走过去,就被人包围了起来。
“大人,我家老爷是冤枉的,他不会是朝廷反贼的,大人!”赵禾的娘子跪在地上哀求着柳之墨。
她家老爷被抓后,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要是老爷没了后,她该怎么办?孩子该怎么办?
她能想象得到,往后的日子有多么的难熬。
不管怎么样,她也要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她家的老爷救出来?
“大人,我家老爷也不会是反贼的,大人您要明察秋毫呐。”
赵禾的娘子说完,林森的娘子也跟着哭嚎了起来,也说她们家的老爷是冤枉的。
柳之墨差点被她们扯得站不稳,皱着眉头看了一圈,看到不单单是赵家跟林家的人来了,连何王两家的家人也来了。
他微微的抬了抬手,沉着声音让她们不要吵,进来衙门说。
话落,衙役来帮忙,让柳之墨快步的走出了包围圈,走进了衙门。
何赵王林四家的娘子,面面相觑了一下,犹豫了片刻,才跟着走了进去。
她们四人是商量好才来衙门的,想要一起为她们家的老爷说说话,看看县令大人能不能把她们家的老爷放出来?
柳之墨看向一边的知州大人,问他要不要坐主位?
知州摆了摆手,说这里不是他的主场,让柳之墨做主就好。
柳之墨对知州点了点头,走到主位上坐了下来,衙役们大声的喊着威武。
何赵王林四家的娘子走进来后,像柳之墨跪了下来,又喊着冤枉。
柳之墨用力的拍了一下惊堂木,等她们肃静之后,让她们一个一个的说。
他倒是想要听听她们能说出什么来,他就不相信她们会不知道她们夫君所做之事?
何家的娘子率先开口,她家的老爷不会是反贼,时不时的给百姓们施粥的他,怎么可能是反贼?
柳之墨冷眼看了一眼何家的娘子,“难道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