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芷萱见王夫人竟然会如此玩笑地奚落她了,也知道王夫人的气是完全消了,便也只笑着拽着王夫人的衣袖撒娇:“才不要,我以后缺了银子,只来找娘,定要把娘的小金库都搬穷了才好,看娘还笑不笑得出来。”
“你这丫头!”王夫人指着林芷萱的脑门笑骂着,紫鸢来报说是早饭摆好了。
林芷萱和王夫人刚要入席,却不曾想林雅萱来了,说要一同去,可自从上次步师傅辞了林雅萱和林芷萱拜师的请求之后,林雅萱便很少在王夫人和林芷萱面前转了。
以前若是这样,王夫人定然会派人去请,再嘘寒问暖,可是如今,王夫人却是不闻不问,可既然人来了,王夫人也不好赶她,便也让人添了碗筷,一同坐下吃饭。
如此一直到五月中旬,十九那天,王夫人一行人晌午去了布政使周家做客,戚家正派人来送了戚老夫人寿宴的请柬,家里没有主事的人,徐姨娘听说了,急忙赶过去接了,那来送请柬的人也是惊诧于这个穿红戴绿的人是谁,徐姨娘表了一番自己是嫁到梁家的林若萱的生母,才趾高气昂地送了人,却不知她这幅模样看在戚家人眼中都是轻蔑嘲讽。
王夫人身边的彩雀觉得不妥,却也拦不住她。林芷萱和王夫人这些日子都忙得不着家,徐姨娘想来找麻烦甩脸子给王夫人看都找不见人,就连家里的下人也没有几个卖她面子的。
她又只不过是个姨娘,又不能出门做客,林若萱攀了高枝儿的事情她也没个显摆的地方了,只想着这日子倒还不如在济州过得威风舒坦。
徐姨娘前几日去跟王夫人提了林若萱已经嫁了出去,她要回济州去陪着林鹏海,王夫人听了心中急怒,竟然随便找了个借口打发了她,就是拖着不让她去济州,成日里把她圈在林若萱曾经住的花阆居里,徐姨娘投奔无门成日里在府里都要憋疯了。如今看着这戚家的请柬,却是来了主意。
第143章 机灵
这几日林芷萱陪着王夫人四处赴宴也着实身心俱疲,到了晨起给王夫人请安的时辰,林芷萱还睡着,秋菊来叫林芷萱起床,芷萱朦胧睁开眼,看着秋菊含笑撩起帘子,林芷萱本想叫起睡在自己身旁的大姐儿,却发现身边没了人。
林芷萱一下子惊醒了,坐了起来问秋菊:“大姐儿呢?”
秋菊笑着道:“大姐儿这几日成日里在家里闷得无聊,白日里就睡觉,如今早起了,已经让常远家的去服侍更衣了,锦绣坊昨日派人送来了今年的夏衣,十分的精致,原本昨日大姐儿看见了就要穿,还是常远家的劝着说今日姑娘回来再穿给姑娘看,这不一大清早,大姐儿就只惦记着这事儿,也不让吵醒姑娘,轻手轻脚地让我去寻了常远家的给她穿新衣裳去了。”
林芷萱听着秋菊的话也是含笑问:“常远家的照顾得大姐儿很好?”
秋菊点头:“恩,我看那样子,常远家的很尽心,大姐儿也很喜欢她。”
林芷萱点头,女人心中总会有深埋的母性,自己失去了琳姐儿才会这般珍惜大姐儿,想来常远家的看着大姐儿也会有不舍的,只是:“你还是让荷香她们好生看着,再看看再说。”
秋菊一一点头应了,叫了人进来服侍林芷萱更衣。
林芷萱一如往常地带了大姐儿去王夫人处用早膳,只是穿的却是家常的衣裳,难得今日不用出去赴宴,又没有人来做客,这样的日子着实难得,所以昨晚也是放了轻松,今日才起晚了。
大姐儿穿着新衣裳,也不让人抱,只牵着林芷萱的手走,她从小在庄子里长大,都是与些乡下的丫头小子厮混,自然不比府里的小姐们娇贵,这么一点点的孩子,这么远的路也能一路小跑着,一点都不喊累。
“姑姑,你今天为什么不穿漂亮衣裳了,今天不出门了吗?”
林芷萱看着如今已经在林府里住惯了,再丝毫没有来时娇怯的大姐儿,浑身上下透着机灵劲儿,也是忍不住笑着道:“是啊,今天姑姑就在家里陪着大姐儿玩好不好?”
大姐儿高兴地蹦蹦跳跳起来,满嘴里娇俏地笑嚷着:“好!要是能每天和姑姑在一起就好了!”
林芷萱微微诧异,蹲下来问她:“为什么每天都要和姑姑在一起,照看你的丫鬟婆子对你不好吗?”
大姐儿瞪着黑溜溜的大眼睛把头摇得拨浪鼓一样:“才不是,荷香姐姐和杏儿姐姐都对我很好,我最喜欢常妈妈!她对我像姥姥一样好!可是我还是想和姑姑在一起。”
林芷萱听着大姐儿水灵灵的声音,心都软了。便俯身抱起了大姐儿往王夫人处去了,秋菊急忙在后面护着,大姐儿也紧紧揽着林芷萱的脖子,嘻嘻地笑。
去了王夫人处,王夫人还没有洗漱完,想来也是累极了,今日才起晚了。林芷萱牵着大姐儿进来,看着正给王夫人洗漱的紫鸢,紫鸢跟林芷萱问了好:“三姑娘这么早就来了。”
王夫人听了也回头看了林芷萱一眼,还有她领着的大姐儿,还有些睡意朦胧地道:“大姐儿今儿打扮得倒是俊俏,和你小时候倒是有几分像。”
林芷萱笑着领着大姐儿上前去伺候王夫人洗漱,从绿鹂手里接了漱口的水杯递给王夫人,一边笑着道:“都说外甥像舅,看来,这外甥女也像姑啊。”
王夫人被她逗得一乐,险些呛着,林芷萱急忙捧了痰盂来给王夫人吐了水,紫鸢已经捧了津了温水的帕子来,站在一旁的大姐儿看见了,走上前去,伸出一只小手来想从紫鸢手里拿那条帕子。
紫鸢十分惊诧,刚想说这是太太擦脸用的,不能拿去玩,却见那小小的人儿已经拿起了帕子,也学着今早晨秋菊服侍林芷萱洗脸一样,恭恭敬敬地拖着帕子双手举到了王夫人身前,王夫人和林芷萱看着捧着帕子地小小人儿,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脆生生道:“太太擦脸。”
王夫人接过了那帕子,却也是忍不住心都化了,笑着赞着大姐儿:“哎呦,这丫头真机灵,跟你哥哥小时候一模一样。不比你,小时候呆呆笨笨的,不会哭不会闹,就会傻笑,也不认人,看见谁都让抱。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机灵,只让奶娘抱,或是母亲抱,唯独你,小时候家里各家的夫人太太们来,过去看你一眼,人家也没想抱你,你就伸着手非要人家抱一抱才行,跟小傻子似的,也不认人。”
王夫人说着林芷萱,一面净了脸,又让人给大姐儿先弄一碗热牛乳来喝着,才对林芷萱道:“还是这孩子机灵。”
林芷萱笑着道:“我那是随和听话,看谁都好,总比那些人家要抱一下就哭天抢地的丫头好吧。”
王夫人也是跟着笑话她道:“就是脑子不好使,还在这里浑说,不过你小的时候倒是真乖,也不哭不闹,只会笑,所以才能在老爷屋里那么久,要知道咱们老爷从来不会抱孩子的,只有你,看见老爷探过头来瞧你一眼,你就冲着老爷傻笑,伸着手非要老爷抱,老爷抱你的时候比抱你哥哥都多。”
林芷萱一边听王夫人说着小时候的事,一边笑着给王夫人更衣,王夫人换好了衣裳出来,看见大姐儿已经乖乖地把牛乳喝完了,只是陈氏还没来,王夫人便又坐着跟林芷萱说了半晌林芷萱小时候的事,越说越怀念有稚子绕膝的年岁,越看大姐儿也越喜欢,便叫了大姐儿过来,抱着她坐在太师椅上,逗着大姐儿让她叫“祖母”。
大姐儿在府里住了这么久,也见了王夫人多次了,也不认生,清脆地叫了好几声“祖母”,将王夫人乐得喜笑颜开,只说:“也是个小人精儿。”
林芷萱在一旁坐着看着道:“娘,大姐儿如今都三岁了,还没起名字,不如娘给大姐儿起个名儿吧。”
林芷萱心里想着,大姐儿能得了王夫人的庇佑,总比得了自己的庇佑更好,毕竟她也不知道日后自己的归路到底在哪里,若是迫不得已还是嫁人了呢?若是娘不许她不嫁,逼得她出家做了姑子呢?这个家里能庇佑大姐儿一辈子毕竟只有娘。
第144章 答应
王夫人闻言沉默了半晌,林芷萱笑着道:“虽然是庶出,可毕竟是二哥哥的血脉,如今娘将家里的大权都交给了二嫂,正是得了闲,若是日后我也不在娘身边,有大姐儿陪着,娘也不至于膝下寂寞。”
林芷萱这一句话说到了王夫人心里,她这个年纪,早应该有孙儿绕膝了,可是偏偏林家人丁单薄,陈氏的肚子又不争气,如今把家里的权都交了她,若是太纵了她难免让她日益骄奢,王夫人看着大姐儿灵巧的模样,想了半晌道:“就叫歆姐儿吧。歆服之歆,取悦服、欣喜之意。”
林芷萱含笑对大姐儿道:“大姐儿还不快谢祖母赐名,以后大姐儿就有名字了。”
大姐儿挣扎着从王夫人身上下来,学着前些日子秋菊教她的磕头的规矩,给王夫人磕了个头:“谢祖母赐名。”
王夫人看着大姐儿这么懂规矩,也是又心疼又喜欢,笑着道:“好孩子,快起来。”
常远家的还没来得及上前去扶歆姐儿起来,便见陈氏带着柳香来了,听着屋里言笑晏晏,也是跟着凑趣笑着道:“一大清早就属太太这里热闹,又有什么好事儿?”
林芷萱笑着上前迎了陈氏道:“娘适才给大姐儿赐了名儿,以后就叫歆姐儿了。”
陈氏脸上的笑一僵,却没有再说什么,只招呼着大家来吃饭,林雅萱又赶在这个时辰来了,林芷萱不管他们只照看着歆姐儿,小丫头很乖巧,一点儿也不用林芷萱操心。
众人用过了早膳,陈氏难得地说自己屋里事儿忙,没有再多陪王夫人一会儿,就先回去了,王夫人点头应着:“你才接了家事,那些事情就是琐碎,你也别太累着自己,也要多休息,保重身子最要紧。”
陈氏谢了王夫人,心中却是更加的不快,自己虽然能掌管家事,可是这始终不是个嫁为人妇最首要的,王夫人让她珍重身子,可是她不能生孩子的身子珍重又有什么用。
陈氏心中恼羞不快,便匆匆辞了离去。
却不想刚走出毕春堂竟然看见徐姨娘手里拿着什么东西,耀武扬威地来了,两人当面迎上,徐姨娘等着陈氏给她问好,陈氏看着她倨傲的模样,原本就心里不痛快,只冷哼了一声,转身理都没理她就扬长而去。
徐姨娘气得肝疼,今日无论如何拿住了这张帖子,都要逼着王夫人放自己去济州了,这杭州她是住不下了!
彩雀通报了徐姨娘来了,原本正在和林芷萱逗着歆姐儿说话的王夫人听了眉头一皱,却还是放了她进来。
徐姨娘手里举着一张帖子,笑盈盈的进来:“姐姐,你看我给你送什么好东西来了。”
林芷萱听着徐姨娘竟然称王夫人“姐姐”这般愈矩,眉头也是皱了起来,不怪王夫人厌恶她连带着不喜欢林若萱。
王夫人拧着眉瞥了一眼她手上的东西:“是哪家的拜帖,怎得到了你手上?”
徐姨娘听王夫人说话这样不客气,心中有气,却只是笑着道:“昨日姐姐不在家,我就收了,这可是六月浙江巡抚戚家戚老夫人大寿的请柬,想来也是因为我的二姑奶奶争气,嫁到了梁家的缘故。如今那孩子嫁了好人家,咱们林府也因着二姑奶奶又风光了这样一回,连戚家的寿宴都来请咱们了,我也再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只是老爷一个人在济州也没个可心的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