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福-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延显冷笑道:“王妃娘娘可真是妙计,当真打量着将朕当枪使吗?先帮你除了林家,之后是你看不上的李家、廖家,知道这个秘密的还有谁?王妃猜猜。”
  林芷萱的心忽然提了起来。
  魏延显也不待林芷萱回答,只道:“应该到了对靖王妃忠心耿耿的王家了吧。
  当初,父皇最信任的就是王景生王大人了,没有理由这个秘密连李家都知道了,王景生会不知道!
  还有谁?你说,庄亲王府会不会也知道这个秘密,自然了,靖王府是一定已经知道的了。”
  林芷萱挑眉看了魏延显一眼:“皇上是打算斩尽杀绝?”
  魏延显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才对林芷萱继续道:“靖王妃希望朕如何?刚一亲政,便只下弑杀令!好引十四叔进京诛杀暴君吗?”
  林芷萱心中略微松了一口气,却只听魏延显继续道:“可是,朕方才派人去剿灭廖家的时候,发现廖青果然藏了一手,他将这个秘密写成了信,打算跟父皇做一样的事,将信分散出去,交给他信任的人,做廖家威胁朕的保命符。所以有些人,朕不能不杀。否则,只怕朕连一个安稳觉都睡不了。
  朕此时此刻倒是能明白父皇当初招揽血滴子时的感触了,只不过是为了寻一个心安罢了。”
  林芷萱道:“平时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王爷理政十年,你何时见过他用过什么血滴子?若是当真能一身干净,也就不怕旁人说长短了。”
  魏延显闻言却冷笑摇头:“小婶婶,那你说,朕做了什么亏心事?为什么他们都要来害我!当初的那些事情,难道是我的错?!朕何其无辜!”
  林芷萱闻言,也是无奈摇头:“父债子偿。皇上要怪,就去怪你的父亲吧。”
  魏延显恨恨地咬了咬牙,继而仰天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好!好一个父债子偿。行!朕认了。朕自然会帮父皇善后。我只是很不喜欢被人当枪使,我瞧着靖王妃是这些日子在宫里过得太滋润了,所以,竟然敢私下派人,将李淼生引到翊坤宫来,还真是胆大妄为啊。
  你的依仗是什么?十四叔终于打了胜仗,要凯旋而归了吗?”
  他要,回来了。
  这倒是林芷萱第1回听到这样的消息。
  他回来,又会做什么呢?
  趁机一举攻下京师,登基为帝吗?
  不碍事了。
  如今他想做什么都不碍事了。
  林家已灭,廖家和李家已除。
  如今知道那个秘密的,怕是只剩下王景生和庄亲王府了吧。
  他们对魏明煦的忠诚,林芷萱还是相信的,哪怕他登基为帝,也不会再出什么纰漏了。
  可是,如果还有什么旁的人,什么魏明泰云游天下的故交旧友,手中握着这个秘密,林芷萱就不得而知,也没有办法帮他了。
  林芷萱只对魏延显道:“伤敌一千,伤己八百。虽然我并不知道王景生是否知晓这个秘密,如果他知道,正是因为他站在王爷那一方,所以才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王爷最看重的,最敬仰的女人,便是他的母亲,只要皇上不要做得太过分,王爷不会允许自己手底下的人,污损太皇太后的名誉。
  皇上该学会识人,之后便是信任。先帝多疑,哪怕有血滴子在侧,却依旧惶惶不可终日,只想着监察人心,弄什么密折专奏,满朝上下,人心惶惶,朝纲不振,所以临终之时,才会留下那样一个收拾不起来的烂摊子。
  我信得过王景生,甚至也信得过李淼生。家国大义之事,他们会宁愿牺牲小我,也不会背弃朝廷,将这样动荡朝纲的事情公诸于众。
  皇上总的交几个信得过的朋友,总得有个能说知心话的人,否则这辈子活着多累啊。血滴子是永远都满足不了你的疑心的。”
  魏延显却不以为然道:“识人善任?王妃自以为很会识人吗?如果你会识人,又怎么会被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贴身侍女算计,你信得过李淼生,他不是一样在关键的时候背叛了靖王府?
  就是因为你没有派人时时刻刻地监视着她们,就是因为她们有了你不知道的秘密!信任这东西,原本就是自欺欺人,根本不存在于这世间。”
  林芷萱哑然,继而恍然觉着,这小皇帝还真的是年轻啊。
  有使不完的精力,有用不完的心思,不怕辛苦也不怕累,能够一直这样精力充沛地斗下去,或许是自己老了吧。
  “治大国如烹小鲜,皇上才刚刚亲政,将来的日子还很长,慢慢的,你就会知道,有些人你动得,有些人,你动不得,就会知道什么叫身不由己,什么叫形势不饶人。”
  魏延显瞧着林芷萱淡然的模样,心中恼怒,道:“来人!靖王妃在翊坤宫里住不习惯,将她送到永寿宫去,交由敏贵妃照顾!”

第970章 奇怪
  终于将蒙古驱逐出境,这一仗竟然打了足足有半月有余,其中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譬如京畿护卫军果然收到谢文良的密信,多次在战局中不停魏明煦的调遣,险些误了大事。
  譬如蒙古连***败,各部盟的王爷诬赖都是乌兰假传消息,要求惩处乌兰,好在林丹大汗十分的宠信乌兰,终究是一力压下了骚乱。
  经此一役,蒙古折损了五千余兵马,对地广人稀的蒙古来说,也是大大损伤,各部盟投鼠忌器,终究选择了退却。
  而魏明煦也暗中惩治了京畿护军营,并重新安排军队编制,对于不停将令的将领一一严惩,而地下的兵勇则多半警醒一番之后,便做了宽赦,也算是收买人心。
  等大军打算班师回朝的时候,军心已经基本统一。
  魏明煦却不曾想在这个时候,收到了王景生的密信,说他在宫里与林芷萱失去了联系。
  从前,林芷萱在歆姐儿宫里的时候,所有的消息往来,都是玉哥儿和歆姐儿传的话,而如今,只听说那日,魏延显大怒,将命人将林芷萱移出翊坤宫,送到了永寿宫,也就是谢锦年的宫中软禁。之后,便一丝消息也没有了。
  远在边关的魏明煦收到这封信,心却一下子提了起来。下了军令,不许耽搁,即刻班师回朝。
  虽然因为如今外有战事,内有国丧,所以靖王府的那些事情都是尽力压下,不许人议论的,可是知道的人都心知肚明,不知道的也都是猜测纷纷,只是无人敢说到明面上议论。
  林鹏海和王夫人好在都从王佩珍那里得了准信,只是王佩珍却也怕他们二老担心,所以只说林芷萱和两个孩子都已经安全出宫,是跟着魏明煦的军营一同出征的,十分安全。二老略微放心些。
  可淑慧公主却从黄桢那里听到些不一样的说法。
  黄桢毕竟如今总管内务府,旁的事情不知道,那些饮食茶水上的事情,哪一宫多了,哪一宫少了,却是心知肚明。
  这夫妻两个也是当做闲话,夜半更深躺在床上细数着这些日子京城里发生的大事:“这几个月,真的是怪事一桩接着一桩。兵部李奇,堂堂一个尚书,竟然亲自往蒙古押送粮草。还是秘密押送,半路遭蒙古大军袭击,蒙古不是都退了吗,是怎么又绕到大军后头偷袭粮草的,而且旁的人没死,偏偏就他死了。
  皇城之内,天子脚下,廖家在太皇太后五七的那天夜里遭悍匪入府劫掠,廖青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死了,让刑部去查,那帮悍匪竟然怕被查到,将刑部尚书李淼生也给杀了,之后那些悍匪便上山流窜,至今还是悬案。
  李家的老夫人、太太、奶奶,都伤心过度,没几天,相继病逝了。李家三爷夫妻两个,外出做生意,至今未归,生死不知。”
  淑慧听着黄桢一桩一桩给她说着,却是冷笑摇头:“这哪里是意外,明明是被人灭门了,我实话告诉你,那日进宫去祭拜太皇太后,李家老夫人忽然晕倒,之后就留在宫里调养,再没有人见到她们出过宫门。怕是那一夜,就都被人一网打尽了,再编出这么多闲话来。”
  黄桢却是弄不明白了,只有些担忧道:“这十四王爷才刚离了京城,小皇帝竟然就这样手段强硬,先灭了林家,这又灭了廖家和李家,夺了庄亲王的权势,直接亲政,兵部尚书的位置,听说李奇死了之后,他问都没有问过朝臣的意思,直接下了旨,交给了武英侯谢文良。
  前些日子,我听说皇上对领侍卫内大臣王景生发难了,说他身为内大臣,却擅离职守,大战期间,曾经私离京城,去了西北的军营与十四王爷私下往来。只是义亲王和庄亲王站出来作证,极力给王大人脱罪,朝廷上十四王爷的人也一力拥护,这才闹了个不欢而散,暂且缓议。”
  淑慧沉着脸道:“这些都不管咱们的事,况且无论如何,十四叔也都快回京了,朝廷上的事情咱们也关不了。我只是有些担心你上回跟我说的,太皇太后薨逝的那天晚上,小婶婶当真孤身一人进了宫?”
  黄桢道:“我听几个慈宁宫出来的小宫女说的,八九不离十,而且还见到了靖王府几个护卫的尸体,他们只内务府的小太监拉到乱葬岗丢了,可是我远远瞥见了一眼,里头有一个是靖王府的总管刘义,他也算是我的老熟人了,我不会看差的。
  他不会无缘无故地进宫里来,如果跟着十四王爷,那应该是杜勤,刘义没有理由的,除非是跟着小婶婶。我怀疑那几个慈宁宫小宫女说的十有八九是真的。
  而且,这几日我听底下几个亲信的小太监说,翊坤宫里的饭食,用的比往日皇后娘娘的量,多了将近一倍,似乎有人在翊坤宫里与娘娘一块用膳似的。虽然说宫里的主子,时常会将自己的饭食赏人,但是也没有天天赏的道理,况且还是在太皇太后的丧期里头,而且又是自从太皇太后薨逝之后,才忽然多了一倍的,我总觉着这事儿有些蹊跷。”
  淑慧公主点头,道:“如果小婶婶在皇后娘娘宫里,那想来还没什么大碍。”
  黄桢的脸色却有些不好看,道:“可是这几日,自从太皇太后的五七过了之后,皇后宫里的饭食用量,已经恢复如常了。倒是敏贵妃的永寿宫里,饭食要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挑。据说是敏贵妃胃口不好。可是用的量,却并没有比她寻常日里多许多。”
  淑慧一听谢锦年的名字,心中咯噔一下,有些不好的遐想:“如果小婶婶进了永寿宫,怕是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黄桢也是点头,道:“太皇太后五七之前,皇上留宿翊坤宫多些,几乎每日都去,哪怕不留宿,晌午也会去吃饭,有事没事动不动就往翊坤宫跑。如今倒是去永寿宫更勤了。”
  淑慧眉头紧锁,道:“你去细细打听清楚了再来跟我说,只是千万小心些,不要打草惊蛇,万一弄差了,只是咱们想多了,再惹祸上身就不划算了。”

第971章 投明
  黄桢听着淑慧的话,却已经有些心惊胆战:“如果真的查实小婶婶就在敏贵妃宫里,你想做什么?难道你还想将人救出来不成?”
  淑慧没有仔细听黄桢的话,只是忽然又想到了什么:“你明儿给你九妹妹递个话,她如今好歹也是个嫔妃,出入各宫请安什么的,都方便些,比你没头瞎撞要强。”
  黄桢依旧还是很担心,道:“你可悠着点,我妹妹那时候闹得糊涂官司还没有理清楚呢,我可不想给她惹祸上身。”
  淑慧却气恼得踹了黄桢一脚:“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忘恩负义,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