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福-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佩珍死活拦着:“王爷,外头这样乱,您怎么能一个人出去,万一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可怎么办?我们不争不抢,做了这么多年的和事佬,如今又掺和些什么,还不如息事宁人,紧闭大门,自保才是要紧!”
  魏应祥眉头紧皱,他还是放心不下:“这个时候,景生一定已经入宫了,你难道不担心自己的兄长,我也担心我那个糊涂弟弟,会不会趁乱做出些什么事来。”
  魏应祥是放心不下魏应武,这些年,他跟林家,跟魏延亭都走得太近了。
  王佩珍如何能不担心王景生,可是:“王爷,我担心自己的哥哥,可是哥哥依附于靖王爷,所以他不能不去,况且,他手底下领着三千侍卫营,我多少还放心些,他们一定会护住哥哥。但是王爷,我们不过是担着个摄政王的名声,不过是几分威望罢了,那也不过是在朝廷上说两句话的本事!如今夺位已经演化成械斗!我们所有的一切都一文不值。
  不要馋和了,求求你,留在府里护着我们母子平平安安的就好,外头事,不要再掺和了。
  如果王爷不出这个门,无论外头哪一帮势力,都会给我们庄亲王府一个脸面,不会轻易招惹。可是王爷一旦踏出这个门,就是站了边,帮了一方,就一定会得罪另一方,就不能回头了啊。”
  魏应祥的马背王佩珍死死地牵住,看着泪流满面的妻子,魏应祥的心中无比地犹豫。
  他是想帮魏明煦的,可是如果当真出了府去,他忽然发现自己连应该怎样帮他都不知道。
  只因为自己知道了那个秘密,他甚至不知道怎样才算是帮他。
  魏应祥终于泄了气,却始终放心不下魏应武。
  王佩珍道:“那不如王爷给镇国公写一封信吧,让底下的奴才送去就好。”
  魏应祥犹豫再三,终究是答应了。
  城门失火,最怕的就是殃及池鱼。
  早在听说了李家对靖王府动手之后,原本就聚在林府商议事情的魏延亭,赶紧派人支会了镇国公府,让镇国公派出了得力的府兵,与肃郡王府的护卫一同保护起了林府。
  因为,此刻所有要紧的人,都在这里。
  魏延亭此刻心中虽然有些忐忑,却比宫里被魏明煦的刀架在脖子上的魏延显镇定得多:“不要着急,鹬蚌相争,得利的自然是渔翁。且先慢慢看他们打吧,他们打得越凶越烈,对我们越有利,最好让他们两败俱伤,魏明煦杀了皇上,我们再去勤王,诛杀奸佞!”
  林家的人在战战兢兢,又跃跃欲试地等待着时机。
  魏延显却还在苦口婆心地劝着魏明煦,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王景生已经匆匆进了宫,看着乾清宫里满地的鲜血,和剑拔弩张的形势,王景生吓了一跳,却只能对魏明煦道:“王爷放心,无论宫外形势如何,臣以性命担保,他们攻不进紫禁城。”
  义亲王看着眼前一片混乱的形势,当初,魏延显请自己入宫叙话,魏明煦也同样与自己几番彻夜详谈。
  是魏明煦以实力说服了自己。
  所以,他才答应大义灭亲,可以不计前嫌地帮魏明煦。
  为的是朝廷的长治久安,是大周朝的千秋万代,百世基业。原本是想着和平夺位,而如今,显然许多事情都已经在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了。
  秋菊看着一殿沉默的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竟然复又开口了:“王爷,该下个决断了。此时,武英侯已经带兵攻破京城,打得是勤王的名声,无论您杀不杀他,他都已经将您置于造反作乱的境地了!此刻,就应该一不做二不休,将造反的罪名嫁祸到炮轰阜成门的武英侯身上,说是他杀了皇上!王爷!快动手吧!”

第951章 外敌
  “王爷,王妃娘娘和公主世子都没有事,你不用担心她们!王爷!”秋菊依旧在不遗余力地说服着魏明煦,“王大人,你最知道了,王大人,公主和世子是不是安然无恙……”
  秋菊的话还没有说完,被她点名的王景生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几乎要跳起脚来:“你闭嘴!你胡说八道!你究竟是受何人指使?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王景生心中最害怕的,依旧是那个秘密。
  他其实是更赞同林芷萱的试探的,如果,魏明煦当真愿意为了她,退一步海阔天空,对王景生来说,未必不是最好的选择。
  他就可以永久地守住那个秘密,永远不为人知。他知道自己劝不住魏明煦,他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地位,根本没有说服魏明煦的理由。可是,林芷萱或许可以。
  他怎么能容许秋菊在这里胡言乱语!
  “王爷,方才臣已经调兵包围了慈宁宫,只是久克不下,慈宁宫中人扬言,若是再敢动武,便先杀太皇太后,再杀靖王妃。让王爷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王爷,您真的……要置阿芷的生死于不顾吗?”
  阿芷。
  许久,都没有听到这个称呼了。
  他的,阿芷。
  “家国大事面前,不是谈儿女情长的时候……”秋菊叫嚣着。
  魏延显心中却更是没底,只是死死地盯着魏明煦道:“魏明煦,他们收到的是我的死命令,一旦我死了,就会即刻杀了他们给我陪葬!魏明煦,你一向以正义之士自居,而如今竟然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不顾,这样的寡廉鲜耻,是为无德,护不住自己的妻女,是为无能。你不是一样的无德无能,比朕都不如。至少连朕都不会为了皇位,而抛妻弃子!”
  抛妻弃子!
  魏明煦看着自己剑下的那个口口声声骂着他无才无德的少年。
  抛妻弃子!
  自己竟然为了皇位,已经到了抛妻弃子的地步了吗?
  魏明煦手里的剑终于缓缓地从魏延显的脖子上移开了,握着剑的手,也终于垂了下去。
  可是现在,难道自己还能退吗?
  自己还有退路吗?
  他早已经没有退路了!
  整个皇城乱成了一锅粥,可老百姓们不但不敢跑,反而尽数畏畏缩缩地躲在屋里不敢出门。
  大街上,巡抚衙门的步兵营跟京畿护军打得不可开交,又因着天色暗,根本就不分你我,所有人都在拼命的砍杀着。
  因为这样的混乱之中,不是你杀了别人,就是旁人杀了你。
  除了杀,永无止境地杀下去,谁都不会有解脱。
  巡抚衙门的人拼命地阻拦,京畿护军拼命地推进,战线一度焦灼。
  就在眼看着死伤日渐惨重之时,从破败的阜成门里,忽然快马赶来了一个信差的身影。
  他手中高举着旌节,嘴里大声呼喊着:“西北八百里加急!蒙古十万大军压境,攻破山海关了!西北八百里加急!蒙古十万大军压境,攻破山海关了!
  西北八百里加急!蒙古十万大军压境,攻破山海关了!”
  原本正打得火热的两方均因为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而不自觉地停住了手。
  蒙古大军攻破了山海关,再往里就是长城,就是京畿护卫军原本该驻守的地方,之后就是阜成门了!
  如今京畿大军抛下驻守的长城,贸然入京,又以火炮,攻破了阜成门,这岂不是在做蒙古大军的马前卒,在帮他们扫清一切攻破大周朝的障碍?
  马上,就要国将不国了!
  左磊综和谢文栋虽然为了各自的利益,甚至各自的党派打得不可开交,然而此时此刻有外邦大敌马上就要迫近京城。
  他们要是再打下去,两两消耗,京城附近,就几乎没有兵力可以和早有预谋的蒙古大军相抗衡了!
  到时候,他们自相残杀,反而是给蒙古人打了一个天下出来。
  外头的炮火声渐渐停了,林芷萱站在慈宁宫的窗前,却仿佛连姿势都没有变过。
  小太监忽然进来通传,跪在地上跟气息奄奄的太皇太后回禀着:“太皇太后!蒙古大军压境,已经攻破了山海关!正在一路迫近京城……”
  “什么?”太皇太后虽然有心,虽然震惊,可是此时此刻,却连坐都坐不起来了,只能躺在床上,瞪大了眼睛,声音也沙哑无力,“什么?蒙古……蒙古怎么敢……”
  林芷萱闻言却略微抬头,看向了乌云密布的天空,乌兰的动作虽然慢,可是终究还是来了。
  只听那小太监回禀道:“九门提督左大人和武英侯都已经停战进宫了。
  只是乾清宫里,武英侯指责王爷造反,王爷指责武英侯竟然炮轰北京城,给蒙古人开道,又说武英侯从前曾经是蒙古大汗有书信往来,所以说造反的是武英侯。
  乾清宫一度剑拔弩张,义亲王却发了话,先放下内斗,商议怎么抵抗外敌。
  义亲王为了让武英侯自证身份,提议武英侯领着京畿护卫军前去抗敌,武英侯却只说京中有乱臣贼子,他要勤王,不肯离开京城。两边正僵持不下……”
  太皇太后躺在床上,只觉得力不从心,她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可脑子还是在飞快地转着。
  谢文良的打算她当然懂,他是怕自己一走,就再也没有人护着魏延显了,他怕魏明煦会趁机对皇上不利。
  可是此刻,无论是让魏明煦去,还是让左磊综去,都是一样的,免不了魏明煦在外头拥兵自重。
  “柳溪……”太皇太后艰难地唤着柳溪的名字,柳溪急忙附耳上去,却实在听不清气若游丝的太皇太后究竟在吩咐什么,只能干着急。
  大敌当前,此刻的魏明煦无论如何都不能杀小皇帝了。
  否则,不仅有外敌,更将会有内乱。
  将士要出征,最忌讳的就是国家动荡,朝局飘摇。
  况且,自己要逼魏延显退位,只不过是因为魏延显无能罢了。
  他只不过是个孩子,甚至还不曾亲政,并没有什么暴戾乖张圣旨下下来,也并没有随便处死过什么人。也并没有到什么人神共愤的地步,需要他替天行道。

第952章 薨逝
  况且他的就在方略也的确得到了不少朝廷大臣的赏识。
  自己只能逼他引咎退位,如果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在外邦入侵的时候杀了他,便只能是秋菊说的那个理由了。
  王景生也站了出来,跪在地上劝道:“请王爷为家国天下计,为黎民苍生计,先平定外邦叛乱为上啊。如今外敌都已经快攻入京城了,皇上和王爷不能再继续内斗了。否则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魏延显自然也懂了王景生的意思,只要魏明煦离开京城,那么就是纵虎归山,要想再将他收回来就难了。
  传话的太监跪在慈宁宫冰冷的地砖之上,一一描述着前朝几人个怀鬼胎的激烈争辩,或为了家国大义,或为了伦理道德,或为了保全性命,或为了报仇杀人。
  一度剑拔弩张之后,终究是第二封边关告急打破了僵局:“……王爷终于答应,调骁骑营两万,前锋营、护军营和步兵营各一万,丰台大营三万,与三万京畿护卫军,天亮之前在阜成门外集合,辰时一到,即刻开拔往山海关御敌!”
  骁骑营如今尽数归魏明煦辖制,两万前锋营是当初交由魏应武打理,这也是看在魏应祥的面子上,所以魏明煦这么多年并没有动他的亲弟弟。
  而一万护军营和三万步兵营,都是在左磊综的辖制之下的。而丰台大营,如今尽数归了李奇。
  魏明煦是想要靠这次机会,将丰台大营的军权夺回来。
  而至于五万京畿护卫军,魏明煦只带走三万,一面是为了削魏延显的军权,让自己留在京城的军事力量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