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策长安-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凌道:“至少,这证明他还有血性。”
  黄御史神色微变,死死的地盯着黄靖轩看了半晌突然道:“跟我回去!”
  “爹!”黄靖轩有些着急了,他这个爹怎么就说不通呢?他都说了就算回去他也无法再参加科举了,他爹干嘛还揪着不放啊。
  楚凌却有些明白了黄御史地意思,沉吟了片刻道:“黄靖轩,你先跟着黄御史回去。”
  “啊?!”黄靖轩有些委屈,公主这是要放弃他了?
  黄御史冷哼一声,对着楚凌拱了拱手,道:“我们走!”
  黄御史一走,其他人自然也跟着走了。就连有些恋恋不舍的黄夫人也只能担心地看了儿子一眼,也跟着走了。
  “公主,您怎么能让我跟着他回去呢?”黄靖轩道:“我回去了,可就出不来了。”
  楚凌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道:“给你三天时间,回去说服你爹你就可以留下,不然就回去乖乖读你的圣贤书吧。”
  “我爹那个老顽固……”黄靖轩有些不乐意,他要是有本事劝说他爹改变主意,哪里还会偷偷跑来神佑军投军啊,早就进了禁军了好么?
  君无欢淡然接口道:“连你爹都说服不了,你还想要上战场么?”
  “……”这有什么绝对的关系么?
  君无欢道:“阿凌既然说了让你回去,自然就是黄御史是可以说动地。但是…到底能不能说得动,那要看你自己的本事。”
  黄靖轩扭头去看赵季麟,赵季麟显然比黄靖轩要敏锐得多,当下也微微扁头道:“靖轩,回去试试看吧。”
  黄靖轩可怜巴巴地道:“万一…我被关起来了怎么办?季麟,你们可一定要来救我啊。”
  赵季麟有些好笑,敷衍地点点头道:“行,你若是真的出不来了,我们一定去救你。”
  黄靖轩这才满意,“那就好,我就知道还是你靠得住。”公主…一点儿也不靠谱!可惜,这个不靠谱的公主是如今京附近的兵马中唯一肯收留他的。
  黄家人到神佑军大营门口闹事的事情自然也很快传遍了整个平京,特别是那些看楚凌不顺眼的文人墨们,更是瞬间高氵朝了。在天启人特别是天启读书人的眼中,女子都是应该贤良淑德,温婉恭谨的存在。楚凌这样的脾气性格,简直就是颠覆了所有天启文人对女子的印象。
  打人、骂人、挑拨离间、误人子弟、而且竟然还敢手中掌握着军队。连这世间绝大多数男子都没有的权力竟然掌握在了一个女人身上,这让这些天启文人们如何能够甘心?
  “公主!”
  夏月庭来的时候,楚凌正在花园里练刀法。听说夏月庭来求见公主便让人直接将领到了花园里,夏月庭顾不得打扰了公主练功,有些焦急地唤道。楚凌放下手中的流月刀,笑道:“是小表弟啊,急匆匆过来找我有什么事儿?”
  夏月庭郑重地点头道:“公主,有人要弹劾你!”
  楚凌秀眉微挑,道:“哪天没有人弹劾我了?”御书房里,言官们上书告状的折子只怕已经堆了有一人高了。不过都被永嘉帝放在一边等着落灰了吧。公主的事情本属后宫,但是永嘉帝没有皇后,掌管后宫的三妃根本就管不到她的事儿。所以言官们只能向永嘉帝告状,但是只要公主没有做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皇帝想要偏心女儿,一般大臣还真不能强迫陛下如何。
  夏月庭有些着急地道:“这次不一样,是那些读书人想要联名弹劾公主!”这跟言官上折子不一样,言官文风奏事,而不必为了内容的真实性负很大的责任。虽然这有利于培养言官敢于直言,但同样也让言官的弹劾显得不那么有分量。用一些朝中官员的话来说,谁当官没被言官弹劾过?言官们每个月都是有考绩的,因此弹劾的内容有时候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凑数。
  但是读书人联名上书就不一样了,这代表的事普通士林的声音。一般没有大事,读书人是不会这么玩儿的,毕竟牵扯太大了,会很麻烦有时候后果也很严重。但正是因此,皇帝对此也十分重视。基本上这些文人联名上书的折子,皇帝是必须要做出回应的。
  楚凌有些惊讶,好奇地问道:“我最近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吗?”
  夏月庭犹豫了一下,道:“那个…坊间传说您诱拐黄家和赵家的两位公子荒废学业。”赵季麟和黄靖轩都是有举人功名的,两人如今一起放弃了科举,确实很容易惹人诟病。
  楚凌郁闷了,“他们两个做的决定,要我来买单?本公主冤枉啊!”
  夏月庭小心翼翼地看着楚凌,“公主,这事儿那些人还在筹划,您要不要先进宫跟陛下通个气儿?”若不是他的几个同窗想要拉他入伙,他也不能这么快得到消息,这才赶紧过来跟公主报信了。楚凌摆摆手道:“没事儿,让他们来。”
  夏月庭瞪着楚凌,有些反应不过来,“公主,您不担心么?”
  楚凌哼哼道:“本公主无所畏惧。”
  “……”
  见眼前的少年一脸看病人的神情望着自己,楚凌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轻咳了一声道:“小表弟,别担心,我心里有数。”夏月庭这才微微松了口气,有些腼腆地道:“公主心里有数就好。”
  楚凌有些失望地道:“别呀,我都叫了你这么久表弟了,你怎么还不肯叫我一身表姐啊。”
  夏月庭稚嫩的脸颊顿时通红,有些不知所措地道:“我…我不配……”他不配叫公主表姐,他根本就没有段家的血脉,跟公主更没有血缘关系。
  “胡说!”楚凌没好气地道:“我是不是叫你娘舅母?你是不是叫我舅母娘?”夏月庭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是啊。”楚凌道:“那不就得了,以后要叫我表姐,知道么?”
  夏月庭看了看楚凌,“真的…可以么?”楚凌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他红彤彤的脸颊,再看看他有些发红的眼睛,觉得这少年简直可爱,“当然可以了,你若是不肯叫我表姐,我可就当你夏公子看不起我这个从北晋回来的公主了。”
  “没有!”夏月庭连忙否认,望着楚凌大声叫道,“表姐!”
  “乖。”楚凌满意地点头。
第275章 你想做什么?
  “哟,这事在认亲呢?”不远处,君无欢桓毓和邵归远结伴而来,三人身后还跟着一脸沮丧的黄靖轩和赵季麟。桓毓公子看看两人有些不满地道:“凌姑娘,你都认了月庭做表弟了,怎么就没见你叫过我一声表哥呢?”好歹他这也还算有一点点血缘关系的吧?理应该更亲一些才对。
  楚凌似笑非笑地道:“认弟弟跟认哥哥能一样么?要不然,桓毓公子叫我一声表姐也是可以的。”
  桓毓公子郁闷,谁要认姐姐啊,他还想要趁着阿凌姑娘叫他表哥的机会占君无欢一点便宜呢。只要一想到君无欢有朝一日要叫自己表哥,桓毓公子就觉得浑身舒爽。这些年被君无欢使唤的郁闷感也没有了。
  邵归远笑吟吟地看着楚凌道:“看来公主已经得到消息了?”
  楚凌点了点头道:“确实,多谢邵公子关心。”邵归远摇摇头道:“我也帮不上什么大忙,不过是消息略微灵通几分罢了。”一行人进了书房坐下,楚凌才看向黄靖轩两个,无奈地道:“你们这是什么表情?”
  黄靖轩哭丧着脸道:“公主,这事儿真的不管我们的事。我…我老爹没有让人插手这件事。”
  赵季麟也连连点头,他们家虽然也不乐意让他去军中混,但是却也没有将锅扣到神佑公主身上的意思。他爹早就知道,就算他进不了神佑军早晚也要自己跑出去找他大哥的。所以只是在刚知道他进了神佑军做亲兵的时候打了他一顿,之后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如今突然闹出这件事,两人都有些担心。
  楚凌笑道:“行了,我知道不关你们的事。别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难看。”
  黄靖轩眼睛一亮,“公主,您相信我们?!”
  楚凌点点头,看向君无欢道:“可是有什么消息?”
  君无欢点点头道:“京城里确实有人在暗中张罗想要联名向陛下上书,而且都是平京附近有功名的读书人,大部分是准备参加明年春闱的。不过,这些人也不是自发组织的,我看着,应该是有人暗中起头牵线指引的。”那些人明年就要参加春闱了,正是最忙碌紧张的时候,如果不是有人从中联络,哪里有那么功夫管别人的事情?
  桓毓公子叹了口气,“凌姑娘,你觉得这次是谁从中作梗?
  楚凌耸耸肩,她得罪的人那么多,哪里知道这次到底是谁在暗中作乱?不过…不知道也无所谓,引蛇出洞引出来就行了。若是实在找不到幕后主使者,就别怪她无差别攻击了。
  桓毓公子看着眼前的少女觉得有点绝望了,“公主殿下,得罪这么多人对你有什么好处?”
  楚凌撑着下巴思索了良久,方才正色道:“一开始就得罪,总比以后再翻脸好看一些么。本公主是个正直的人,做不来两面三刀的事情。”现在关系太好,将来再翻脸多难看啊。
  “……”所以你是已经笃定了早晚要跟他们翻脸么?果然是先下手为强么。
  邵归远道:“那些士人闹事可大可小,再往后朝中那些人肯定也会掺和进来的,到时候情况只怕是对公主不利,公主还需小心提防才是。”楚凌啧地轻叹了口气,没好气地道:“我到底做什么了让他们这么兴奋?不知道的还以为本公主挖了他们家的祖坟了呢。”她是得罪了不少人,但是那都是单独的个人好吧?而且还都是有权有势的人,那些还没不如仕途的人那么兴奋做什么?本公主跟他们好像是无冤无仇的吧?
  邵归远其实也有些疑惑,就算真的是神佑公主拐了黄家和赵家的儿子,也不至于闹得这么大才对。人家黄赵两家自己都还没有人出面呢,这显然是有人在暗中挑唆。
  君无欢揉了揉眉心,道:“远归,平京那些年轻的权贵子弟,跟你相熟的让他们都安分一些,不要跟着闹腾。”
  邵归远有些意外道:“跟我相熟的,肯定都是站在神佑公主这边的啊,你让他们不要闹?”那就是别人单方面的闹了,神佑公主在声势方面就会变得更弱了。楚凌有些好奇,“站在我这边的?”她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这平京城里除了跟君无欢或者跟舅舅有关系人以外,竟然还有站在她这边的。
  邵归远笑道:“其实…公主也不必妄自菲薄,京城的权贵子弟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很看好公主的。”倒不是他们觉得神佑公主有多大的能耐。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宏图大业。而是单纯的觉得神佑公主比起那些食古不化地老头子要有趣得多。这些权贵子弟都还年轻,大都经历过当年貊族入侵天启南迁的苦难。年轻人心中难免会比那些朝堂上的老学究多几分血性,自然对那些一味对貊族采取迎合奉承退让态度的老头子们十分不满。
  但是他们都只是一些手里无权无势的年轻人,很多甚至生活来源都还要靠父母长辈,想的再多也是空谈。即便是不赞同长辈的想法也无济于事。
  于是这些年平京的权贵子弟们分成了好几路人,一种是跟邵归远一样,入朝为官压着心中的热血继续过自己的人生的。这一类人,有一直压抑着等待着希望某一日朝廷能振作自强所以努力奋斗的,也有渐渐地沉沦忘记了自己初衷得过且过的。还有如赵伯安一样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