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急之下,那太医竟然搬出了公孙锦世,显然是想替自己开脱。
“放肆,先帝的圣旨你是当耳旁风了?口中胡言乱语些什么呢!”一旁的太监急忙上前打断了那太医的话,末了回头对凌寒行了个礼。
“皇上,这太医只怕是吓糊涂了,奴才再去请几个太医过来瞧瞧,便知道到底是这太医学艺不精,还是……”
慕凌寒皱眉,闭上双眼,脑海中有什么飞快闪过,他头疼的厉害,自然也没心思去听其他人说什么。公孙姑娘,公孙锦世?这个名字,为什么叫他觉得这样的熟悉,每次听到这个名字,脑中似乎有什么呼之欲出。
出了这么一桩事,慕凌寒与诸位大臣自然没法再去御书房商议政务,宫女们将常欣儿挪到一旁的凉亭中,不多时,太医院中的太医纷纷赶来,各个都不敢耽搁,见到慕凌寒行了个礼。
慕凌寒坐在凉亭中,并未理会他们,只是犹自揉着发疼的额角。
太医们纷纷上前,依次给常欣儿诊脉,良久之后,所有太医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出声。
众人围在凉亭内外,此刻却安静的一根针掉下都能听见。那太监看着所有太医的神色,心中也明白了几分,咬牙道。
“你们这神情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就说什么,还在这儿耽搁时间做什么?”
“回,回皇上的话,欣妃娘娘,确实是已经有了身孕,脉象虽然是不强,但确定是喜脉没错……”
太医的话唤回了慕凌寒的神思,他幽幽睁开双眼,一双寒星一样的眸子环顾众人一圈,叫人只觉得寒风袭过。
“欣贵妃怀了身孕?朕想知道,她怀的是谁的身孕?”
这话在场的没有一个人敢接话,他们哪儿知道欣贵妃是怀的谁的孩子,这话没人敢说。
许是说话声太大,常欣儿缓缓睁开眼,一副刚醒来十分虚弱的模样。
“本宫,这是怎么了?方才好好的,怎么昏倒了?”
“朕也想问问欣贵妃,可知道,你怀上身孕的事?”慕凌寒冷冷看向常欣儿,语气十分不善。
第2110章 诸多事端(十二)
“真的吗?”常欣儿虚弱一笑,让宫女扶着她坐好些,她缓缓伸手摸上自己的肚子:“皇上离开皇宫后那段时间,本宫在先帝身边侍疾,当时先帝曾醒来过,见本宫在旁侍疾,很是感动。想起以前与本宫那些浓情蜜意的时光,一时把持不住。本宫自然不能扫了皇上的兴致,当下便承了先帝的恩宠。”
“却不想,上天眷顾,亦或是先帝有灵,想给本宫留下些念想,本宫今日忧愁不已,自先帝走后,每每有追随先帝而去的心思,想必先帝也是感知到了本宫的心思,所以才给本宫留下了这个血脉,叫本宫苟活于世。先帝这般心意,着实叫本宫感动不已。”
“往后,本宫终于不是一个人了……”说着,常欣儿泪自眼角滑落,好一副叫人垂帘的模样。
“欣贵妃是说,在朕离开之后,你侍疾时怀上的龙种?”慕凌寒冷笑,这常欣儿也当真是敢说,那时父皇昏迷不醒不说,孙尚武伴在父皇身边寸步不离,这常欣儿哪儿来机会承宠?
“本宫记得很清楚,就是在皇上回来前一天,本宫承了先帝的恩宠。当时皇上回来之后,先帝还隐晦的提过这样一句,难道皇上不记得了?还是说,本宫记错了?其实当时先帝什么都没与皇上说?亦或是,皇上已经没办法说什么了?”常欣儿一点都不心虚,抬头反问慕凌寒。
只要慕凌寒敢说他不记得,那她就能说当时先帝早已驾崩的事,看他们谁更厉害些。
慕凌寒一愣,自然知道常欣儿这般用意,他咬牙怒视着常欣儿,却无法反驳常欣儿。先帝在他回来之前已经驾崩,常欣儿就是拿捏着这个把柄。
“不管父皇说什么,亦或是没说什么,皇室血脉都容不得有半点虚假。欣妃娘娘体弱,太医早已说过欣妃娘娘可能怀不上孩子,如今却忽然查验出有了喜脉,这无法不叫人怀疑,朕也是为了父皇的名声,皇室血脉的纯正着想,还请欣贵妃能够体谅朕的一番心意。”
常欣儿点了点头,擦了擦腮边的泪,话还没说,就已经红了眼眶,叫人看着就是一副委屈到极致的模样。
“皇上的担心自然是有道理的,本宫也以为本宫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了,但如今本宫就是有了,想必也是上天保佑。本宫知道皇上诸多怀疑,诸多担心,所以本宫早已想好了,明日便去寒山寺代发修行,直到诞下这个孩子为止,本宫都不会回来。若是皇上还不放心,那本宫保证,只要本宫能诞下这个孩子,便是下半生都在寒山寺回不来也无所谓。”
“只求到时候皇上看着血脉亲情的份上,好生照顾好这个孩子,也不知道,这孩子是皇子,还是公主。本宫想起,当年先帝曾经戏言,若是本宫诞下皇子,便将这江山,罢了,是本宫多言了。本宫这就回去收拾,明日启程去寒山寺……”
说着,常欣儿站起身来,准备走。
第2111章 诸多事端(十三)
“欣贵妃留步,朕不过多问了两句,并没有容不下这孩子的意思,寒山寺路途遥远,欣贵妃如今怀着身孕,实在受不了那路途颠簸。再说,寒山寺自然没宫中方便,既然欣贵妃怀了父皇的孩子,朕自然不能让人说朕容不下自己的弟妹。欣贵妃只管在宫中好生安胎,朕会派人好生照顾着。”
“你们都听见了,若是欣贵妃腹中孩子有什么闪失,朕便要了你们的脑袋。”慕凌寒眼神危险的眯起,冷意凝聚在一块。语气倒还算平常,听不出他的喜怒。
他如今明白了常欣儿这般的做法,哼,他就知道常欣儿拿着那个把柄并不是只想单纯的留在皇宫中,只是他没想到常欣儿的胃口居然那么大,想要的事这个江山。
常欣儿腹中自然是什么都没有的,但他想常欣儿既然敢这样做,自然是有了十足的把握。如此,他便将常欣儿留在宫里,放在眼皮子底下,这样总好过让常欣儿在那寒山寺筹谋划策。
“本宫怕在宫中引得皇上烦心,还请皇上放本宫出宫吧!本宫愿以此来保全这个孩子,就算最后本宫诞下皇子,如今皇位也是皇上的,不管当年先帝说过什么话,那都是玩笑话了。还请皇上,不要放在心上。本宫,只有这个孩子了……”常欣儿这般以退为进,着实是用的很好。
她当然知道慕凌寒不会放她离宫,如今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就更是不可能。她将这些话说给这些大臣听,往后就算慕凌寒让人证明她没有身孕,也只会引得旁人诸多猜测,慕凌寒是不是担心有人争夺皇位,所以对她未出生的孩子下了手。
到时候,人人只会同情她,而她可以利用那同情做许多事……
“欣贵妃不用多说,来人,将欣贵妃送回寝殿,好生照顾着……”慕凌寒并未给常欣儿机会多说什么,摆了摆手,示意宫女太监将常欣儿带走了。
剩下的大臣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连头都不敢抬,自然是担心此番惹怒了慕凌寒。
不过,慕凌寒并未说什么,只是依旧带着他们去了御书房,商议了本该商议的事。直到天色擦黑,那些大臣才被放出宫。
随即,慕凌寒找来了孙尚武。御书房中烛火明明灭灭,衬得慕凌寒的神情有些疲惫。
“想必你已经听说了今天的事,你怎么看?”御书房中寂静的很,稍微一点声息便叫人听的真切,慕凌寒并未抬头,就知道是孙尚武来了。
“还能怎么看,站在那看,我是真没想到那常欣儿居然不要脸到了如此地步,想出了这么个损招,先帝都许久没召见她了,你离开康城后,先帝压根就没醒来过,她拿什么怀上身孕?这不是笑话么?”孙尚武虽然没在宫中,但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这么个大消息,早已传出了皇宫,传遍了黎国,谁都知道,先帝驾崩之前,给常欣儿留下了一个血脉。偏生,只有他与慕凌寒知道真相。
第2112章 诸多事端(十四)
更可气的是,他与慕凌寒明知道这个真相,却无法说穿,只能憋在肚子里,看常欣儿作妖。孙尚武心气难平,拍了一把旁边的桌子。
“这常欣儿想要的是什么?莫不是这江山?且不说她到时候能不能诞下那不存在的孩子,就算她诞下那孩子又如何?”
慕凌寒闭眼靠在椅背上:“她想要的,自然是至高无上的权利,今日她已经在诸位大臣面前隐晦的说过,当初父皇因为宠爱她,曾经提过若是她诞下皇子,便会将皇位传给那孩子。她不需要自己诞下皇子,只需要在十月怀胎之后,能拿出一个名正言顺与我抗衡的皇子就行。”
“她有常再全相帮,又有我的默许,有谁敢出面旨意?就算旨意,也没有证据,唯一的证据,就是她说的承宠是假的,当时父皇已经驾崩,但这件事只有我们知道。其他人不知道,若是将此事抖出去,自然会给那些乱党一个起兵造反的理由。”
“比起乱党,常欣儿他们比较好对付,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揭穿他们的原因。而且,我也无法反驳,因为,我依稀记得,当初父皇确实是说过那样的话……”
“放屁,那是先帝当时为了迷惑刘家人,所以故意那样,而且那时常欣儿也没怀孕,都是小。”孙尚武神色一变,险些说出不该说的名字,他顿了顿神。
“当初那些事你不记得,我却是记得很清楚,那都是先帝设下的计谋,也是为了哄骗刘家人相信他对常欣儿的宠爱,如此才能叫刘家人放松警惕,去对付常家。本以为当年刘家倒了便能高枕无忧了,可没想到如今又冒出个常家,实在是叫人头疼。”
“常欣儿是故意将事闹这么大,这样若是她或是常家出了什么事,你便会被天下人责备。如今除非有个十足的证据,能证明常欣儿是假孕,亦或是能抓住常再全什么错处,将常欣儿牵连进来,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常家。”
“否则,便只能看常家继续嚣张下去……”
“证据?”慕凌寒神色忽然一动,从桌上翻出公孙锦世给他的包袱,打开一看,里头放着一本账本,他翻阅了一下账本,面上的神情渐渐舒展开。
孙尚武半晌没听到慕凌寒说话,不由有些奇怪:“你别不吭声啊!到底该怎么办?你在看什么?”孙尚武也注意到慕凌寒的神情,不由有些好奇。
“你不是要证据吗?这就是证据,拿去吧!常再全交给你了。”慕凌寒将那账本交给孙尚武,嘴角弯起一抹好看的弧度,脑海中想起燕王妃那淡淡笑起来的模样。
只是他不明白,燕王妃为何会料到他有需要这账本的一天?难不成真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毕竟这账本若是由燕长生拿着,往后可以作很多用处,可是燕王妃居然将账本交给了他,而且是不求回报的……
孙尚武仔细看着那账本,心中也有了底,不由笑开了:“你有这么好的东西,居然还一直藏着,早拿出来不就行了。不过,赶上这样的时候拿出来也不错,早拿出来或许只能扳倒常再全,如今拿出来,能将他们两父女一网打尽。”
第2113章 诸多事端(十五)
“这么好的东西,谁给你的?”孙尚武合上账本,放好。
慕凌寒露出一个笑意,思绪有些悠远:“燕王妃,那真是一个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