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然若庶(亘古)-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叹道:“孩子,我们这样的还讲究那个干什么?就这些银子,可不能全花光了。”安然没办法,只好打消了念头,只希望快点赚更多的银子,到时再买吧。

    李叔人虽年老,办事却毫不含糊,只一日便办妥了。安然暗自佩服,想必这李叔当年也是老太爷使过的人,太太把他放在这儿,倒便利了她们母女。

    安然看着院子堆着的一大堆油布和木料,发起了愁:自己知道怎么建大棚,可是真的动起手来干活,却是一点儿用都没有的。王氏和奶娘她们,从没干过这些,总不能让她们动手吧。

    李叔看着安然头一天还兴高采烈地,吩咐他干这干那的,怎么东西都置备齐了,三姑娘的小脸却皱起来了。通过短短一年的相处,李叔一个老人家,却对这个小姑娘喜爱的要命,先不说她本身长得灵秀,单说她那层出不穷的鬼点子,就比这个姨奶奶还强。

    看着安然皱起的眉头,李叔心里一阵发紧。他上前关切地问道:“三姑娘,你怎么了?”

    安然嘟哝着小嘴儿,期期艾艾地说道:“爷爷,您说,这么多的东西,我可该怎么下手啊?我们屋里没一个能干活的。”

    李叔笑了,原来这小丫头是愁这个呢。他于是笑道:“三姑娘,这可是个小事儿,等老奴到村子里叫上几个壮汉,保管你想做成什么样的,就给你做成什么样的呢!”

    “真的,那太好了!”安然拍着手欢呼道,接着又问李叔:“只是这工钱得多少?”

    “放心,用不了多少,几天下来统共花不了一两银子。”李叔和蔼地笑着。

    这下安然真的放心了,原来还挺容易的呢,于是告诉李叔,让他明儿去找几个庄稼汉来,正好这时农闲,那些庄稼汉巴不得有地方挣点子钱呢。

 第十九章 发展(二)

    李叔第二日一大早,在安然还睡着的时候就出去了,他一个上了年纪的人,竟如此重视安然的话,连王氏也觉得不解,同时也为自己养了一个如此聪慧的女儿感到骄傲。

    天不到辰牌时分,李叔就带着八九个壮汉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筐子,走到厨下交给了抱香。

    安然很佩服李叔的细心,看样子他是个办老了事的人,自己以后遇事倒要多找他商量了。

    那七八个人看上去都是精壮的汉子,有一把子力气。王氏在这种场合下自然不便露面,只有安然一个人跑前跑后的,就像小孩子贪玩一样,把自己的意图说明白了,李叔就带着他们出了院门,来到那块新买的地里干起来。

    安然也跟着去了。七八个人做这些熟门熟路的活计,倒也轻松,只个把时辰,就打好了地基,接着就要垒墙了。安然虽不懂,可也会看,这可是个技术活,垒得厚了,太热;垒得薄了,菊花冬天又冷。只有不厚不薄的,才能产生合适的热量。安然仔细划好距离,就让那几个人照着这个距离往上砌。

    七八个人照着这个小丫头的指示埋头苦干了起来,安然脱去了外头的大袄,只穿了一件贴身的粉红偏襟小袄儿,在旁边一本正经地指挥着。李叔自坐了,低头拿着一把大茶壶,往一个一个茶碗里倒了热茶。一抬头,见安然只穿了贴身的小袄,不由高声喊着:“三姑娘,怎么脱了外头的衣服?仔细凉着了。”

    安然吐了吐舌头,李叔被她调皮的样子逗乐了,招呼着:“过来到我这儿,喝杯热水驱驱寒。”安然顺从地跑过去了,接过李叔递过的热茶,一仰头,喝了个罄尽,李叔忙又给她斟上一杯。

    眼见着日头已经正午了,那些人放下镐头、铁锹,站在那儿歇着。李叔喊着他们到这儿喝些茶,于是那些人纷纷弃了工具,走上前来,捧起茶碗蹲在地上喝了一回,热络地和李叔聊着。

    安然喜欢看这一群朴实的汉子说话,看着他们大碗地喝着茶,心里也生出了一股豪爽。其中一个略大些的汉子指着安然问李叔:“这是您的孙女儿吗?可是个灵透的丫头呢。”

    李叔乐呵呵地接过话:“我要是有这么个孙女儿就好了,她可是我家小主子你。”

    安然见李叔虽笑着,却说不出的神伤,忙往李叔身边靠了靠,说道:“爷爷,我就是您的孙女啊,什么小主子的话,以后别提了,从今儿起,您就是我的亲爷爷。”

    李叔一张历经风霜的脸上笑得如同绽开的菊花,众人纷纷夸赞着安然是个好孩子。

    歇了一回,那些人又动手干起来,日头移到头顶时,李叔招呼他们回去吃饭。

    一连三天,安然都是跟着他们忙忙碌碌着。好在她只是指点着,并不干什么。第四日,大棚终于完工了,安然已是累得不行了。

    为了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她咬牙又命人把菊花分了根,一枝枝地种进去。忙完这些,她再也顾不上别的了,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了一天。醒来时,只见王氏坐在床头,一脸担忧地看着她。

    安然望了望窗外,已是上了黑影。王氏见她小脸儿睡得红扑扑的,才放了心,埋怨道:“你才多大的人儿,怎么这么不要命的干啊?你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可让我怎么办啊?”

    用绢子拭了拭眼角,王氏又道:“都怪娘无能,让你这么小就要出去赚钱,本来好好的小姐,却要做这么多辛苦的事儿。”

    看着满脸忧伤的王氏,安然心底柔软起来,有个娘真好啊,前世她就是一个没有母亲疼爱的人,没想到上天待自己不薄,虽然这个娘有点胆小、有点懦弱,可疼女儿的心,比谁都不会少。既然和她有缘做了母女,自己发誓一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

    见王氏兀自流泪不止,安然伸出手,轻轻地擦去王氏眼角的泪,懂事地说:“娘,我没事儿,只是累了点,睡了一觉就好了。以后我会慢慢长大,要做的事儿还有很多,娘不能动不动就哭鼻子。您看,安然都不哭呢,娘应该学我才是。”

    一语说得王氏破涕为笑,扶着安然起来,喝了些热粥,娘儿两个又絮絮叨叨地说了些话,王氏的心才踏实起来。

    天儿渐渐地暖和了,院外的两株垂柳也发了芽,偶尔也能见着张着翅膀乱飞的小虫。安然想起前年来到这儿的时候,家里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只靠许氏十天半月的送点吃食,几个人竟然也熬了过来。

    只短短的一年,自己的这个家就改了模样,虽然和尚书府那种奢靡的日子相比,差老远了。但是每顿饭也不缺鸡鱼肉蛋了。王氏本来苍白的脸上,现在却是有红有白,越发俏丽了。

    就连奶娘和两个丫头,每日也是有说有笑的,干劲十足。安然心想:自己发家致富的想头很快就可以实现了,到时就不用再指着这个,靠着那个了。

    现在院里的人,没有不听安然的,虽然她还只是个六岁的孩子。

    自从那次高良才来买过一次花,后来陆续地又来了几个和他差不多的人,都是面白无须的男子,安然知道他们肯定是为宫里的哪个主子买的,每次来,只问问价钱,就爽快地给了银子,把花搬上马车就走了。

    安然手里有了些活泛银子,更加重视菊花的栽培了,虽然天气暖和了,菊花放在外面也能发芽了,但是为了比别人早一步,安然还是耐心地,每日钻进大棚里,授粉,剪枝。每看到开出一朵不一样的菊花,安然就像看到了一锭白银般痛快。

    王氏也不再每次都把银子收回去攒着了,看着安然这么聪慧,她只有乐意的份儿。安然终于有了多余的银子,让李叔买回来一辆马车,除了宫里来人买花,每过几天,安然都要带上十几盆各色的菊花,到城里去卖。

    城里的王公贵族,因受了宫里习气的影响,都到处打听着哪儿有菊花卖。见了安然的菊花,又和旁的人种出来的不一样,花盘有大有小,花色都是两色、三色间杂的,无不争相购买,安然也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第二十章 长大

    白驹过隙,八年过去了。

    京郊的别院,大门楼子上悬挂着一块长方的匾额,上题三个大字“菊花王”。

    院内,除了一条石子甬路,两旁都种上了各色的菊花。正值初夏的时节,一个头戴斗笠的少女,手执一把硕大的银锡喷壶,正全神贯注地浇着花儿。一身淡蓝的粗布立领衫,裹住了曼妙的曲线,严严实实地,只露出挽着袖口的一寸玉臂。

    厨房的门口,站着一个年轻的少妇,身边还粘着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儿。少妇在身上的围裙上擦了擦手,递给正在吵闹不休的男孩儿一块白面饼子,就把围裙解下来,一边望着院中那个忙碌的身影喊着:“三姑娘,吃饭了。忙了一早上了,先歇口气吧。”

    “哎,来了。”院中的安然脆生生地应了一声,放下了水壶,转身来到屋檐下,在那个胖乎乎的男孩儿腮上轻轻地拧了一把,才把头上带着的斗笠取下来,顺手扣在男孩儿的头上。

    男孩儿看来平时和她逗弄惯了,嘴里含着一口饼,“格格”笑着,伸手就去抓那斗笠。他的母亲——也就是才刚喊安然的那个少妇,上前一把给他拿开了,就催促着安然去洗手。

    安然笑嘻嘻地说道:“抱香姐姐,你也带了虎子和我们一起吃吧。”原来那个少妇就是抱香。四年前,王氏做主,给她在当地的村落里,物色了一个年轻壮实的小伙子,又出了一笔银子,给她置办了嫁妆,捡了一个好日子,就风风光光地把她嫁出去了。

    抱香对王氏给她找的这户人家,心里是一百个满意,两口儿才过了一个月,就又回到院里来了。一来,抱香舍不得王氏,二来,安然的大棚紧缺人手。这两个人来到后各司其职,抱香依然在院子里伺候着,她男人则在大棚里给安然种菊花,顺便也能赶个马车,和安然一道进城。

    李叔老了,人也不爱出去了,在他眼里,三姑娘已经是个管家赚钱的好手,他放下心来。安然指派了他守门,闲时也会和他摆摆龙门阵,每到这时,李叔就会高兴地张着一张干瘪的嘴笑着。

    话说安然洗干净了,进屋里和王氏用饭。如今的她们,已经今非昔比了,桌子上丰丰盛盛的,一盘子黄焖鸡,一个清蒸鲤鱼,又配了几样大棚里摘下的新鲜的菜蔬。

    安然手里拿了一个馒头,咬了一口,就停住了,原来她忽然想到了一些事。王氏看着她刚吃一口就顿住了,忙喊道:“安然,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一连喊了三声,安然才回过神来,忙歉意地望着王氏笑了笑:“娘,我想事情想的走神了。”

    王氏嗔着她道:“你现在一日大似一日了,生意也越做越红火,怎么连吃个饭也不能安安生生的?”

    安然忙给王氏加了一筷子清炒菜心,笑道:“娘,我在想,如今虽然日子还过得,我们却不能松懈。我又想到了好几个点子,娘想不想听听?”

    “什么叫日子还过得啊?”王氏咽下安然为她夹的菜,才道:“这和我们刚来那会子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太太好几年都不派人送东西了,我们不照样过得有滋有味的?”

    王氏一边吃着馒头,一边拿着箸点着面前的菜道:“以前一年到头的也吃不上这个,如今却顿顿都有,你这丫头还有什么不尽足的!”

    “娘哎,”安然笑着长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