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会有消息,你就安心的在后宫等着消息就好了。”
反过来圣上居然在安慰齐贵妃,齐贵妃低着头:“圣上,妾身知道后宫不得干涉朝政,只是这一次江南的水患似乎很严重。妾身……”想要对圣上解释一番,但是圣上把手放在齐贵妃的娇唇上:“嘘,别说了,你的心意朕都明白。放心好了,你对朕的好,朕都记在心上,你赶紧回去寝宫休息,等到晚上朕去陪着你用膳,回宫去吧!”圣上出来御花园不过散散心,很快就要回去御书房批改奏折。也不知道江南现在到底怎么样,圣上不相信那些官员。
一个一个官官相护,只有四皇子和梁明达才是圣上信任的人。相信他们不会辜负圣上的信任,“那圣上,妾身告退。”送着齐贵妃离开,圣上没有在御花园久留。王贵妃和萧妃的寝宫都各自在发火,你说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能不发火。“混账东西,怎么不早些的禀告本宫!”王贵妃质问跪在地上的嬷嬷,嬷嬷吓得不敢吱声,哪里想到会有这样严重。
圣上现在居然派了四皇子去江南不说,听说还要准备让大皇子回京。从幽州回京,对大皇子来说,那可是天大的好事情。王贵妃一定要阻止,不能让大皇子回到京城,要不是白白的让皇后高兴。“怎么现在变成哑巴了,不说了,是吧!”顺手拿着桌上的杯子就朝嬷嬷的头上砸过去,嬷嬷没有闪躲,更加没有吭声。
“哼!”王贵妃满心的怒气,还没有消除。只听宫女在门外喊着大公主求见,“让大公主进来。”就算对任何人生气,王贵妃也不会跟自己的女儿生气。大公主李妙柔容貌肌肤胜雪,眉目如画,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出尘脱俗,肌肤光洁得吹弹即破,白璧无瑕、美伦美奂。人淡如菊,美若天仙,无可挑剔的五官,细致地排出了绝美的轮廓,眸光流转的淡淡阴影下,如幽幽谷底的雪白兰花。
一对小酒窝均匀的分布在脸颊两侧,浅浅一笑,酒窝在脸颊若隐若现,可爱如天仙。穿上飘廖裙袄裹紧绸缎,显出玲珑剔透的诱人身姿。一袭水蓝色丝衫遮挡白皙肌肤。晶莹剔透的倒坠耳环垂下,摇曳。三千青丝被挽成一个简单的芙蓉髻,插着一支碧玉簪子。薄施粉黛,秀眉如柳弯。
王贵妃虽说已经到了中年,生育了二皇子和大公主,但是岁月在王贵妃的脸上似乎没有过多的停留,王贵妃还是那么美丽动人。但是在圣上的眼里,怎么也比不上齐贵妃,王贵妃用眼神示意嬷嬷离开。“见过母妃,千岁千岁千千岁。”大公主趁势站在王贵妃的身后,给王贵妃按摩肩膀。
“你就别哄着母妃了,母妃现在可发愁呢?”王贵妃把心里的话跟大公主道出来,“母妃,您现在千万不要发愁。”王贵妃没有吱声,闭上眼睛,好好的享受大公主的按摩。萧妃娘娘也好不到哪里去,萧妃在寝宫也发了很大的火,现在可不是小事情,现在可是三皇子被圣上责罚闭门思过,在寝宫哪里都不能去。萧妃还指望给三皇子早些的找三皇妃,现在可好了。
圣上一个命令一下,三皇子就在府上闭门思过,哪里都不能去。萧妃气愤的不行,早猜到如此的话,萧妃就避着三皇子娶妻。四皇子和梁明达等人去江南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京城,消息跟长了翅膀的风筝一样,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江南这一次水患的事情,尤其二皇子和三皇子因此还被圣上责罚,不能说大块人心,起码让百姓们舒坦许多,圣上没有偏袒两位皇子。
而是就事论事,对的就奖赏,错的就要责罚。而且这一次江南的水患,已经有不少的百姓流离失所,大雨还不停的下着,没有停息。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对东临国的预警,这是圣上最为担心的事情。四皇子和梁明达才离开两日,圣上就仿佛他们离开了许久,长平郡主忧虑的说道:“嬷嬷,你说母妃怎么一点儿消息也没有?”长平王妃怎么说离开京城也一段时间,算算也应该到了。
怎么连封信都不给长平郡主写,或者让人通知长平郡主一声平安的回家。这样长平郡主也能放心,长平郡主只能苦恼的惆怅。还有梁明达随着四皇子去了江南,四皇子做事那么不靠谱,长平郡主能放心吗?长平郡主烦心的不行,想要习惯性的去找齐玉娴谈谈心,也忍住。
齐玉娴不是一般的姑娘,定国公府的嫡长女,想必如今肯定很忙,要应付、招待府上的宾客。嬷嬷告诉长平郡主,定国公府的大门都被踏平了,托着腮:“嬷嬷,你先下去吧!”嬷嬷很担心长平郡主,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点点头:“嬷嬷,那奴婢告退,有什么事情,郡主就喊着奴婢,奴婢在门口候着。”
“好了,去吧!去吧!”挥挥手送着嬷嬷离开,长平郡主双手合十:“菩萨保佑,母妃一定要平安的回家。还有菩萨,你一定要保佑梁明达平平安安的回到京城。信女愿意吃斋念佛,愿意折寿十年,菩萨,你一定要保佑他们平安。”长平郡主的心还是很诚,就是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了?
周氏和定国公知道齐玉娴回到府上,顺水推舟的回到府上,老太君也没有再说些什么。周氏对齐玉娴倒是不错,嘘寒问暖,当着老太君的面,比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要好。这就引起六姑娘齐玉惠的不满,用膳的时候,齐玉惠撒娇的缠着齐玉娴:“大姐姐,你今晚跟着你一起睡可好?”
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眨着,让齐玉娴没有办法拒绝。齐玉娴聪明的没有吱声,只是一味的浅笑,老太君瞪着周氏一眼,周氏快速的拉扯着齐玉惠的衣袖:“惠儿,你这个丫头也真是的,你大姐姐才刚刚回府。你让你大姐姐好好休息,别去打扰你大姐姐。”
齐玉惠咬着牙,眼泪很快就要流下来:“母亲,我就想陪着大姐姐,难道这样也不行吗?”周氏有些心烦的望着齐玉惠,什么时候齐玉惠变得那么不懂事,连周氏的话也不听,现在还当着老太君的面。“母亲,既然六妹妹想跟着我一起睡,那就一起吧!”这个时候齐玉娴要是再不出声,恐怕就说不过去。
顿时齐玉惠破涕为笑的从凳子上滑下来走到齐玉娴的身边,“大姐姐,我就知道你最好了。”撒娇的模样不由的让老太君无奈,“你这个丫头,就知道撒泼。”齐玉惠有眼力见,老太君并没有生自己的气。“祖母,这个可是大姐姐说的,大姐姐你说是不是?”齐玉娴宠溺的笑着:“祖母,就让六妹妹陪着娴儿说说话。”老太君宠溺的说道:“好,好,好,依你就是。”
老太君一手拍着齐玉娴的手背,一手宠溺的拉着齐玉惠。齐玉紫眼神闪过一丝黯淡,老太君还是跟当初一样的宠爱齐玉娴,齐玉惠在府上很得老太君的宠爱。现在依旧如此,为什么老太君对自己就宠爱不起来。小时候宠爱过一阵子,这八年来,齐玉紫在府上待着很累,只能咬着牙继续的往下走。
最后老太君一时兴起的居然要齐玉娴和齐玉惠两个人去她的院子陪着老太君入睡,那可是引起刘氏的红眼。老太君这个也太偏心,让齐玉娴和齐玉惠去,肯定要给不少的赏赐。老太君的心到底怎么长的,就知道偏心她们。齐玉娴在定国公府的日子过的很无聊,整日就待在院子,不轻易的出府。
当然齐玉娴已经派翠玉和莲香在府上秘密的打探着明氏和刘氏等人的消息,现在要赶紧把府上所有的门路都摸清楚。省的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清楚。半个月过去,圣上在御书房收到四皇子从江南前线送回来的八百里加急,打开一看,圣上的整张脸都黑了。太监大气不敢出一声,恐怕这一次江南的水患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事情,一直低着头。
“混账东西,一群废物,废物。”圣上把手中的折子仍在地上,侍卫跪在圣上的脚下,不敢出声。
151 江南之行(一)
“太后娘娘驾到!”寝宫外面传来太监的声音,太后来了,圣上努力平复好自己的心情,大步走到寝宫门口迎接太后娘娘:“恭迎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后一把拉着作揖的圣上:“皇儿,跟哀家还怎么多礼,哀家听说有江南的八百里加急,现在江南的情况如何?”
太后很关心江南的情况,百姓民生都是大事情,只有江南稳定了。在京城的民心才能更加稳定,另外江南的百姓受苦受难,太后也跟着难受。治理偌大的东临国,一点儿差错都不能出。否则一步错,步步错。“太后,您慢些。”圣上小心翼翼的扶着太后进入御书房,坐下来,宫女赶紧给太后娘娘端上一杯大红袍,这个可是太后娘娘平日最喜欢喝的。
在圣上的御书房,可有宫女精心的准备好。可惜此刻的太后已经没有心情了,“你们都下去吧!”太后挥挥手赶着寝宫内的宫人离开,只剩下圣上和太后两个人。母子两个人谈谈心:“圣上,现在到底怎么样了?”面对太后的询问,圣上捡起地上的折子递到太后的面前:“太后,您还是自己瞧着。”
太后狐疑的从圣上手中接过折子,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但是没有想到江南的水患远远比他们预测的要严重的多。百姓流离失所,很多村庄都被淹了。黄河大坝有好几段已经决堤,太后的脸色很苍白:“太后,这些事情,您就别操心,朕来想办法。”“圣上,这可不是小事情,一定要处理好。”太后不放心的交代圣上,圣上点点头:“太后,您放心,朕心里有数。”
“嗯!哀家相信圣上不会让哀家失望,只是哀家想知道圣上如今打算怎么办?”太后紧盯圣上,圣上放低姿态:“太后,朕打算亲自去江南。”圣上的话刚刚说完,就被太后一把拉着:“皇儿,这可不是小事情,你断然不能去江南。你身为一国之君,你的安危很重要,听哀家的话,你千万不能去。”
不知道为什么太后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要是圣上真的去了江南。结果怎么样,现在还难说,但是过程很艰辛。太后猜测到了,已经预料到的事情,何必要让它发生。“太后,这一次朕必须要去了,您刚刚也看到了。官员是如何官官相护,欺上瞒下,一直骗着朕。要不是……”
幸亏圣上及时的收回,可就把弘一神医给出卖。太后狐疑的在圣上身上来回的扫视:“皇儿,到底谁告诉你江南水患的事情?”“太后,现在再说这些也没有用,关键现在要怎么处理江南的水患,折子上说,如今已经死伤过千,要是再不采取措施,恐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死于非命。朕岂能安心,太后,朕明白,您是为了朕好,关心朕的身子,可是百姓们流离失所,居无定所,朕的心里也不安定。”眼中饱含着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恳求。
太后最后只能淡淡的叹着气:“皇帝,哀家说的话,你都不听,哀家也没有办法,你还是自己看着办吧!”说着太后就起身准备离开御书房,“太后娘娘,您别这样,朕心里也难受。”江南遭遇到水患,一直被二皇子和三皇子瞒着,知情不报。他们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那是好事情,可是怎么也得告诉一声,让圣上有个心里准备,况且这一次江南的水患已经持续许久。
多少的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官员们上奏朝廷,可是一直被他们两个混账东西压着,不告诉圣上。还妄想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来解决,博取圣上的欢心。奈何聪明反被聪明误,现在二皇子和三皇子偷鸡不成蚀把米。“圣上,你想去前线,哀家也不反对,只是你要清楚,现在京城,一旦你离开之后。
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