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断案之河清海晏-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手拿了家中菜刀,推开屋门,朝卧于床上的妻子下手,你妻子听到门响,看到人影,以为是李复夜半吓人,坐起身来,骂了两声畜生之后,被你两刀毙命。”
  沈情道:“你年轻时曾在成远镖局拜师习武,后因资质差底子薄,无法成为镖师,这才到了薛家做了护院。”
  “两刀毙命,刀口光滑果决,下刀迅速精准,刀刀要害……”沈情眯起眼,“仵作已经告诉过我,撇开那些覆盖在要害上的凌乱刀口,这两处致命伤,非一般人能做到。李甲,刀伤,可是能告诉我们许多事情。”
  “你一早就打算好嫁祸弟弟李复,杀了妻子后,又故意做出乱刀砍人状,在她身上胡乱砍下三十几刀,之后蒙上被子,把刀搁在脚边地上,拿起首饰匣,推开屋门,学着你妻子,唤李复来扫地。”
  “李复来了之后,被你砸昏,你把首饰匣放在地上,点了灯,脱去染血外衫和鞋,给李复换上,自己披上他的衣衫,换好鞋,把刀塞进他手中,吹灭了灯,从西屋窗口翻墙而走,沿来时路,到昭川码头,将外衣脱去,包上石头,沉入水中。你洗了手,趁夜回到薛家,踩着外墙砖缝,从西侧翻入薛家,待到天色微亮,你看到衣袖上沾了血,便脱去衣裳查看了一番,穿过中院,到井边打了水,洗脸洗手。这之后,你披上衣服,挽起沾血的衣袖,回到前院偏房休息。”
  “小林村的人来时,你跟随他们回去,看到死者在地上躺着,抱起她痛哭做戏,之后将她放在床上,这样一来,你的衣服上也沾上了血,就再也不用怕被人发现,衣袖上的那处血迹。刑部把李复当做杀人凶手押送入狱后,你才放下心来,换了衣服,也换了鞋。”
  李甲瘫坐在地,脸上表情极度震惊,如同见了青面獠牙鬼判官,面色惨白,冷汗直冒。
  “不……你、你怎么知道?!”他瞪大了眼睛,布满血丝的眼高高凸起,声音嘶哑道,“不可能……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说出这句话时,后悔已经晚了,周身的血如被冰封,整个身体,连同表情全都僵硬了。
  沈情变了神色,双手背后,哼笑了一声。
  身边的卫兵从震惊中回过神,迅速上前,将李甲按住。
  李甲喉咙低吼,发出含糊的啊啊声,他依然瞪着眼,半张着嘴,指向沈情:“你为何知道!!你看见了?你看见了?!”
  沈情唇边带笑,目光却冰冷刺骨:“你知道,你犯了什么错误吗?”
  李甲不可置信地盯着地板,浑身颤抖着,猜测道:“有人看见,一定是有人看见告发了我!不……不是,不……不可能,衣服?!鞋?刀?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
  沈情暗暗松了口气,背在身后的手渐渐不抖了,她正色道:“我说过,青天在上,报应无偏。杀人,必会留痕,而这些痕迹,就是阎王殿生死簿上,你消不掉的命债!”
  沈情转身,镇纸敲在桌上,发出清脆一声响。
  “李甲,认罪伏法,为何杀人,为何嫁祸,从实招来!”
  卫兵扣住李甲左右手,将他压低,按在地上,额头碰到冰冷的石板,李甲低声笑了起来。
  “为什么?”他像梦呓般重复着,“为什么?你问我为什么?”
  “大人啊大人……”他呵呵笑了起来,“你们高高在上,坐享荣华,可曾知道我心中的恨?”
  “若没有他们,我怎会落到今天这般下场?!”李甲凄然笑道,“我与锦娘本就是对怨侣,我从未喜欢过她,我与她本无此孽缘,可苍天作弄,我弟弟……”
  李甲像是耗尽了所有喜乐,眼中失了光芒,木呆呆望向地面:“我弟弟就是我命中的劫,爹娘夸他聪敏,为了供他读书,我不得不去镖局学艺,成年累月在外奔波,可挣来的钱,全被他赌了干净,家中田地也……为了给他还赌债,爹娘要了锦娘的钱财,还要我报恩,与锦娘成婚……”
  沈情道:“你跟薛芳,是何关系?”
  “薛老板……”李甲神色缥缈,微微笑道,“她是个好女人,她知我懂我……我倾心于她,便与锦娘商议和离,我不敢说出薛老板,怕锦娘嫉恨她,我便说,我们聚少离多,这些年委屈了她,不愿看她辛劳,和离了,她就不用照顾我弟弟,不必背些闲话……”
  李甲抬头,狞笑道:“可她不愿,她说她不愿!可她不愿,我又怎与薛老板完婚?!我爱的是她啊!是她啊!!”
  沈情蹲下来,忽然说道:“李甲,你知道,薛芳怎么看你吗?”
  李甲顿住,脸上有期待也有忐忑。
  沈情道:“你知道于护院,为何为你打掩护吗?不是为了你,是为了老板娘。”
  李甲怔愣。
  沈情说:“你只是其中之一。”
  沈情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说道:“可惜了,李甲。识人不清,恩情不报,这也算是你的报应了。带下去吧,记得把抛血衣的地点指给我们看。主薄,可记下了?”
  “记下了!”主薄放下笔,拿到沈情面前。
  沈情道:“画押吧。”
  赵寺正脸上茫然与惊喜不停交错,拉着沈情问道:“原来沈司直早已查明了案情,拿到了证据!”
  “案情……一些细节慢慢加起来,是能推出的,至于证据……”沈情低声道,“衣服跟鞋,都是我让兵卫从李甲家偷来的。”
  赵寺正惊了。
  沈情眼底下有两道乌青,看起来憔悴,但语气却还精神,说道:“昨晚忙了一晚,码头作坊红土坡……跑了大半个京城,终于诈的他认罪了。劳烦大人让我先睡一觉,其余证据与证人口供,午时过后我补给你。”
  赵寺正:“诈……诈的?!这也行?!可你描述李甲作案过程就像你见过一样……”
  “细节。”沈情说,“越来越多的细节叠加在一起,就能推敲出整个作案过程。”
  “沈大人是如何得知他怎样杀妻,又怎么知道他怎么回薛家,洗手洗脸换衣呢?”
  “……”沈情伸了个懒腰,看了眼赵寺正,说道,“赵寺正昨晚,跟夫人吵架了吧。”
  “……哎?你怎么知道?”
  沈情眉眼一弯,笑道:“你猜。”
作者有话要说:  欲知详情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下章补充】
【小沈加夜班可不止是问了薛家的人】
【至于小乔,下章!】

  ☆、半日闲

  沈情醒来,屋外阳光明媚,看天色判断,像是即将日落,光线虽足,但空气渐渐发寒,地面上的暖只剩薄薄一层。
  此为春寒。
  沈情的心情低落下去,头痛欲裂。
  她睡得太久,脑袋像被妖精吸干了汁,干燥地摩擦着。
  沈情抓过外衣,晕晕乎乎昏昏沉沉走出院外,一个转弯,鼻尖碰到了药味十足的粗布衫。
  粗布衫下的温度比常人偏低些,沈情抬头,费力冲他一笑:“小乔啊。”
  小乔双手端着一只小巧的药碗,慢慢歪过脑袋,两只眼睛圆溜溜睁着,看向她。
  好奇,警惕,还带点茫然。
  然后,他笑了。
  他这一笑,如同甘霖,沈情甚至嗅到了春雨的味道,潮湿温柔,正能抚慰她心。
  沈情心情嗖的一下,像春风拂过万物发芽,噼里啪啦全开了花。
  “你上哪去?”
  “倒药渣。”乔仵作说。
  沈情听见他那沙哑的嗓音,心里头刚刚开的花瞬间枯萎一半。
  太难听了,这张脸,这张似云中仙般好看的脸,怎能配如此难听的声音!
  沈情默默叹声可惜,乔仵作绕开她,又回眸:“小林村的案子,断完了吗?”
  “完了。”沈情道,“待我出去把物证补齐,就结束了。”
  乔仵作站着没走,沈情察言观色,问道:“小乔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乔仵作呆立半晌,退了回来,小声说道:“沈大人……”
  他附身,在沈情耳边说了一句话。
  沈情:“啊?”
  “可以吗?”乔仵作目露期待,“九文钱的就好。”
  见他如此模样,沈情收起惊讶,笑道:“好,我带给你。”
  乔仵作微微惊喜,又是一笑,端着药碗走了。那身粗布衫穿在身上,在转身飘起时,生出几分仙气缥缈之感。
  沈情望着他背影,笑道:“竟然让我带薛家的面给你。”
  他倒是与众不同。
  沈情到伙房讨了个食盒,提着出门,未时回来,由赵寺正引着,补了卷宗,拿去给程启过目盖章。
  赵寺正是一肚子疑问,沈情却半个字不说,到了程启跟前,赵寺正以为程启会问一问,未料少卿抬了眼皮瞄了一眼,道:“放下吧。别忘了,明日申时,随我入宫。”
  “下官晓得了。”沈情乖巧行了礼,直起腰又问,“那,少卿大人,我还用去临昭吗?”
  程启:“去。”
  他润了笔,头也不抬,淡淡说道:“宫宴结束后,你收拾收拾,就给我到临昭审案去。”
  “哎,下官知道了。”
  赵寺正想替沈情说说话,但见程启没抬头,他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开口,只好作罢,跟着沈情一同退出来,拦住沈情。
  “沈司直留步。”
  他引着沈情走到前厅,好奇问道:“我想知道,沈司直如何查出李甲是杀人凶手的?”
  沈情:“……赵大人,哪里不解?”
  “你今日所说,如同亲眼见到李甲杀妻,我实在想不通……”
  “突破口是薛家后院那堵墙,和墙上的枯枝刺。”沈情放下手中捎给小乔的食盒,讲道,“昨夜从薛府出来,我又在薛家门外绕墙走了三圈,总算是找到了线索——红土泥。”
  沈情竖起一根指头,在半空中画了两下:“薛家在昭川码头西,前头隔条街不远,是薛家的面馆。薛家面馆大门所对,是京城的主街,而薛家院子在静街,左右无邻,且少有人走动。”
  沈情坐下,手指划过桌案,指尖敲击了两下,说道:“他要杀人,总要出来进去,也总会留下痕迹,而我,就在薛家西墙外的砖缝中,看到了他留下的痕迹,红土泥。赵寺正还记得,三月四日,京城下了场小雨,时候不大,半晌就停。”
  “记得。”
  “感谢那场春雨。”沈情道,“我刚来京城时,便听人说过,新帝登基那年,京城内所有街道都重新用青石板铺了路,薛家所在的街道也不例外,那条街走的人不多,又因下过于雨,地面上很干净。因此,我很好奇砖缝中的那点红土泥从何而来。沾上泥土的那个位置,几乎和我同高。于是我猜测,这定是一个习武之人,越墙而入时,鞋上的泥土沾在墙上时留下的。”
  “这样的泥土,让我想到了小林村李家后院的红土坡。”沈情笑道,“李家旁边的那条小路通向屋后的耕田,路东,则是三人多高的红土坡,我问过村长,红土坡是当年盖屋翻地时堆起来的,那土适合烧瓷,已经卖给外地的一家大户,但大户一直没派人来搬,便先堆在了那处。”
  “沈大人是说,你由此推断出,李甲回过小林村,并且又翻墙回到了薛家?”赵寺正若有所思。
  “不错。”沈情道,“另外,就是薛家院墙上用来防贼的枯枝刺,刑部的刘大人说过,枯枝刺时间越久,受过的雨水越多,刺就越软。薛家的人告诉我,平日都是李甲负责更换枯枝刺,他们能想起的最近一次的更换,是在一个月前。于是,我朝枯枝刺上扔了几块石子,枯枝刺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