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刘老夫人眼里,苏秦能妙手回春治好她的中风之症,那么出自她手的药膳自然也是难得的好东西了。
刘老爷也很高兴,自家老娘一辈子不容易,能看着老娘这么高兴,他对苏秦更是高看一眼的。
“娘,老爷,宴席已经准备完毕了,请苏姑娘和这位公子入席吧!”屋里正说的开心呢,刘夫人带着两个女儿从外面走了进来。
“好,好,咱们走,苏姑娘,请!”刘老夫人扶着竹心的手,拉着苏秦往餐厅去了,王堇很自然地跟在了苏秦的身后,对刘家两姐妹送来的秋波毫无感觉。
“苏姑娘,这是今秋最先上市的大闸蟹,上千里的漕运送上来的,虽然没有中秋时节的肥美,也是鲜嫩可口的,苏姑娘快尝尝吧!”
刘夫人虽然态度热情,看着好客,不过,苏秦敏锐地觉得,这个刘夫人对自己隐隐有些不待见,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多谢刘夫人的美意,只是这螃蟹性寒,女子还是少用为宜,我只留半只吧,这个给你。”苏秦淡淡一笑,留下了半只黄满膏肥的大闸蟹,剩下的半只送到了王堇的碗里。
王堇也不客气,只要是苏秦给的就吃,这大闸蟹确实味道鲜美,只是简单的蒸煮就留住了这肥美的味道。
不过,苏秦可是知道自己这具身子,也十三岁了,正是女孩子要来初潮的时候,这寒凉的东西还是少吃为宜,要是落下点儿寒症,可是有她受得了。
刘晓敏瘪了瘪嘴角儿,“苏姑娘,你这样把自己不吃的东西给了别人,怕是有失礼数了,这在我们家也就算了,要是去了旁的宴席,可要注意些。”
刘晓敏语气柔婉,不过,这话可不是那么好听了,就差没说苏秦没有教养了。
“哦,原来是让大小姐误会了,刚才我没好意思说,王堇是我的未婚夫,我们是有婚约在身的,这寒凉之物我吃不得,他倒是有口福了,还望老夫人,刘老爷,刘夫人见谅。”
苏秦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不过,眼神却带着挑衅地看着刘晓敏,包括那个一直没有说过话的刘晓琳。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王小哥儿对你多有回护呢,确是未婚夫妻啊,哈哈哈,等来日苏姑娘和王小哥儿成婚可以知会一声啊,定当上门讨杯水酒的。”刘老爷哈哈一笑。
“寒门小户,刘老爷客气了。”苏秦微微颔首,带着些羞涩之意,还看了王堇一眼,脸色微红。
“好,好,我看你们俩啊还真是良配,年貌相当,知根知底的,我倒是发愁,我这个两个孙女儿啊,不知道被哪个混小子给娶了回去呢!”
刘老夫人也是笑意盎然,她的火眼金睛哪里不知道,自家的两个孙女儿怕是都看上了王堇的相貌了,但是这门不当户不对的,还是早早的断了念想儿的好。
第120章 怨气
“你们,你们竟然丁订过亲了?”刘晓敏不可思议地站了起来,指着苏秦尖声问道。
“大小姐不了解也不奇怪,这乡下人订亲都早,要不然我们俩怎么能一起出门卖草药什么的呢?”苏秦维持着笑容,捍卫自己“未婚妻”的地位。
“敏儿,快坐下,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就像老爷说的,二位成婚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们,我们可是要上门讨一杯水酒吃呢。”
刘夫人灿然一笑,她自然是不希望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跟一个乡下泥腿子有什么牵扯,长得好看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
这件事儿在三个大人的压制之下,算是过去了,饭桌上又恢复了和乐的场面,恐怕最高兴的就属王堇了。
他乍听了苏秦说自己两个是未婚夫妻,脑子都是蒙的,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席间,苏秦还给王堇夹了几回菜,眼瞅着刘晓敏恨不得把苏秦的筷子给烧穿了的眼神,心里有了几分畅快。
没想到这有钱人家的女儿,也是这么眼皮子浅的,看到什么好东西,都想往自己身上划拉,真当她苏秦是个摆设不成。
一顿饭吃的倒是还不错,要不是有刘晓敏是不是的仇恨目光就更好了,吃了饭,又喝了茶,时间就不早了,苏秦和王堇起身告辞。
刘老夫人自然是百般相留,刘夫人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收拾了不少东西,说是给苏秦一家的一点儿心意,刘老爷有着意添了一些,足足收拾了马车的东西才算结束。
“今天多谢刘老爷的盛情款待了,苏秦铭感于心。”到了大门口,苏秦回头对刘老爷一家人说。
“苏姑娘还是这么客气,你爹的事情,不用担心,已有了消息我会派人给你送信儿的,时候不早了,苏姑娘,王小哥,请!”刘老爷亲自把人送到了大门口,看着府里送人的马车走远了,一家人才回来。
“夫人,今天的事情你也都看到了,回去好好教导女儿,我刘家的女儿没有这么不值钱。”送走了苏秦两个人,刘老爷的脸就黑了下来,要不是苏秦不介意,也不会多花,他的脸可要被丢尽了。
“是,老爷,妾身会好好跟敏儿说的。”刘夫人也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没想到,自己从小调教的金尊玉贵的女儿,竟然会对一个穷猎户假以辞色,真是不可思议。
“最好是这样,再有下次,别怪我这个做爹的不讲情面。”刘老爷是个极重面子的人,今天刘晓敏的表现实在是让他失望了。
“是,老爷,妾身记下了。”刘夫人也是憋了一口气闷气,一气女儿不争气,二气苏秦手太长,没事儿救什么人啊,要是老夫人真的一病不起,这家里是不是就都听她的了。
原来,现在的刘府虽然看着是刘夫人是当家主母,不过,很多重要的事儿还是刘老夫人说了算,就连府上重要的下人都是刘老夫人的心腹,这么多年被婆婆压着,刘夫人心里能没有怨气嘛。
原本刘老夫人被抬了回来,刘夫人还心里一喜呢,这要是老太太倒了,这府里可就是她的天下了,谁成想呢,半路杀出来一个苏秦,坏了她的好事。
第121章 人祸
其实这刘老夫人发病,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刘夫人自打嫁进刘府,连生两个女孩儿,刘老夫人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有有想法的。
在生完二小姐三年没动静儿的情况下,刘老夫人做主给自己身边儿的一个件春桃的丫头开了脸,送给儿子做了姨娘,更让刘夫人心中怨恨。
这个春桃是个性子温婉,长相也不俗的,自从被刘老爷收了房之后,很得刘老爷的宠爱,偏偏半个月之前又生下了儿子,更是让刘夫人气得不行,砸了多少东西呢。
因为这些,刘夫人在刘老夫人的饮食中添了大量重油重辣重盐的食物,加之人老了本来味觉神经就开始退化了,更喜欢口味重一些的食物,几年积累下来,不得中风就怪了。
偏偏这个时候跳出来个苏秦,要不然还真让刘夫人的计谋得逞了,她是不敢做什么下毒的事情,只能是出了这一招儿,没想到,几年的功夫,功亏一篑了,这个刘夫人能不暗恨苏秦嘛。
不过这些都是苏秦不知道的,现在她正趴在王堇的大腿上睡的正熟呢,眼瞅着就要到下河村了,王堇就算是再舍不得,也只好把苏秦摇醒了。
“啊?到家了啊?”苏秦抹了一把嘴角可疑的口水痕迹,带着刚睡醒的懵懂,看在王堇眼里是怎么看怎么可爱,比那两个一直盯着自己的花公鸡可爱多了。
“是啊,苏姑娘,前面儿就是下河村了,路有点颠,您扶稳了啊!”赶车的还是那个之前送过苏秦和王堇的小六子,马鞭子一甩,就拐进了下河村的村路。
高头大马,枣木的车架,一进下河村就轰动开了,这个问那个瞧的,“哎呦,苏秦啊,你家这是发大财了啊,这么多好东西,一大车一大车的往家买啊!”有那好事儿的问。
苏秦看是躲不过去了,“婶子说笑了,这些东西哪里是我买的,还不是上次来我家的那个老爷送的,他家的老夫人身体痊愈,今儿去县里正好碰上了。”
“真是有钱人家啊,苏秦,这次我看你家是发达了,你那个奶奶可是没地方吃后悔药去喽!”大家虽然艳羡苏秦家的好运气,不过,也她们可都知道,苏秦可不是好惹的,以前跟只兔子一样胆小,现在就是个小辣椒儿啊。
况且,上次丁氏在二房大闹的事儿,她们可都听说了,那有钱的老爷可是发话了,谁要是敢跟苏家二房过不去啊,可就是跟他过不去呢。
她们也就是刷刷嘴皮子上的功夫,要是真的把人家惹急了,那捏死她们还不跟捏死只蚂蚁一样简单。
“什么后悔不后悔的,不过是些吃的用的,几天也就没了,婶子,不耽误你们唠嗑儿了。”
苏秦不想再多做纠缠,这些婶子大娘的功力她可是见识了,没影儿的事儿也能给你嚼出点儿什么来,更别说这么多东西,着实是有些招眼了。小六子马鞭一甩,往山脚儿的方向去了。
第122章 算计
“听说没有啊,苏秦那个贱丫头,又从县里拉回来一大车的好东西,村里都已经传开了。”小丁氏拍了一下正在睡大觉的丈夫苏百万。
“你干什么啊?睡的正舒服呢!”苏百万被打醒了,老大的不乐意了。
“你还有心思睡觉呢,你没听见这村里都传遍了,都说这苏家二房是马粪蛋子翻身了,抖起来,那一车车的好东西啊,你就没点儿什么想法儿?”小丁氏跟自己丈夫也就不遮遮掩掩地了。
“那还能怎么办,娘去了都灰头土脸的了,我能有啥好办法,要说这老二还真是命好,这都送死去了,家里头还能有这么多好东西,啧啧。”苏百万嘴里啧啧有声,要说对二房的好东西不动心那是骗人的。
家里这么多张嘴等着吃喝呢,两个闺女和儿子也都陆续到了要说亲的年纪了,苏百万混蛋是混蛋了点儿,但是对孩子也是真心疼爱的。
“可不是嘛,要说也奇怪,这苏秦上吊没死,这运气也跟着就来了,还跟县里的什么大夫学了这采药卖药的本事了,你说,这要是咱们也学来的话,是不是这手里也宽松些?”小丁氏的如意算盘打的到是好。
“你说那个,人家能告诉你?趁早死了这份儿心吧!”苏百万心里直泄气,翻了个身背对着小丁氏。
“你给我转过来,你听我说啊,不能学她的本事,咱们还不能想点儿别的办法?她家那个破窝棚可是不挡风不遮雨的,这么多东西,她往哪儿放啊?”小丁氏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这个小丁氏可以说是从头坏到脚,几次三番在苏家母女二人手里吃了大亏,怎么能甘心呢,又眼馋那么多东西,这坏主意就一个个地冒了出来。
“你想咋办?”苏百万一听,一个骨碌身儿就坐了起来,两眼睛放光,一看就是跟小丁氏一路货色。
“你过来!”小丁氏招了招手儿,伏在苏百万的耳边嘀咕了半天,两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意动之色。
“你说的这个办法能行吗?别再吃了官司?”苏百万听完虽然很动心,但是有些迟疑。
“这你怕啥啊,她们家一个病秧子,两个女人,要是闹大了名声还要不要了,那柳氏还不是得一脖子吊死,那个小贱种也好不到哪去儿,你就放心吧,我兄弟你还信不过嘛?”小丁氏拍着胸脯儿说。
“再说了,你看他们这一趟趟的进县里卖药,不说这东西,光是银钱就有多少啊,你算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