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悦君歌-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倒要弄明白,这王三与魏擎,哪个才是火坑?
  婚事一定,周如水便愣了神,扑伏在枕上,呆呆看着帐前散着幽光的夜明珠,若凝脂的肌肤白得煞人,只露出一双幽黑的眼,太静,静得叫人心慌。
  瀞翠与夙英自是明白周如水心中的苦闷不愿,均是哭成了泪人,偏生无计可施。
  周王自也算准了周如水心中不愿,遂婚事一定,便令周如水好生在宫中待嫁。遂华浓宫外头的侍卫全换了轮新,严实得同个铁桶似的,连只苍蝇都飞奔不出。便是公子詹几次来见都被拦在了宫门外,全是与幽禁无异。
  几日来,周如水只问了一句,她问:“去北境援战的是谁?”
  瀞翠哪能不知她的心思,红着眼眶回禀:“君上倒有意命二殿下去,可二殿下断了腿骨正尚病着,连府门都出不得,哪还出得去远门?后头朝臣推举,便提了冯樘出来。”
  “冯樘?这人口谈玄奥,言如珠玑,嘴皮功夫实是不错。倒不知真上了战场,领兵的本事敌不敌得过这嘴皮子功夫。”说这话时,周如水神色很淡,虽是松了口气,浑身却又透着无力。
  蛮人打来了,她先想着的便是莫要叫公子沐笙重蹈覆辙去了北境。遂连阿兄都算计上了,这几日睁眼闭眸,她都好似还能看见公子沐笙醒过神来,护着她时,乌幽幽盯着她的眸子。
  那眸光太深,太黯,好似见不见底,透着难掩的诧异。
  许多事她讲不明白,依着公子沐笙国事当头,身先士卒的性子,她再以大兄入梦来言,他也不定会信。却情/事逼人,她只好出了下策。原以为阿兄不会察觉,但她到底出了纰漏。
  人总是这般,越是看重越是慌乱,越是珍视越是易出差错。
  她怕摔坏王玉溪送她的流云百福佩,出宫前将腰上的玉佩一并取了,又怕误伤了公子沐笙,又将发簪佩饰全都卸了。
  小心翼翼,反是露了太多纰漏。
  阿兄定然十分伤心,她也遭了报应,若是那日公子沐笙在殿上,想来必会据理力争,便是拗不过君父,最起码,也会为她求来些转圜的时日。
  哪会成今日这般,盟约既定,已成定局。
  她不想嫁!不愿嫁!泱泱大国,天下都是男儿,韩拔萧望也不负众望,将大肆攻来如狼似虎的蛮贼生生拦在门外。
  却为何,君父又变了主意,要她嫁去魏国?便是她嫁去了魏国,魏君就真会出兵了么?周魏两国就真的永以为好了么?
  一滴热泪滚出眼眶,周如水紧紧握着腰间的流云百福佩,起身,初次甚至未太站稳,连夜的不眠叫她腿上生不出气力,愣是伸手在一侧轻撑了一把,才真真站定。
  室中静悄悄的,她将宫婢都赶去了门外,此时,终愿意动弹了,撑了分气力走近窗边。
  外头景物依旧,飞檐翼翼,不多时,门外更传来一阵脚步声,她回眸看去,待得看清,又是失望。
  也是了,她的华浓宫如今成了牢笼,进不来,出不去,这般还能畅通无阻的,谢姬算是其一。
  彼时,夙英正红肿着眼为谢姬领路,见周如水悠悠看来,乱发蓬松,面色苍白,心中又生了悲意,忍了忍鼻酸,才小声禀道:“女君,来给您量衣了。”
  她是帝姬,非是寻常人家的女儿,便是自个的嫁衣,也是一针一线都不必多费心思的。自有仆婢费心,为她绣最美的罗裙,最巧夺天工的红衣。
  却这又如何呢?她终不过也成了棋子。在君父的唇齿之间,轻轻交付给了旁人。


第161章 孤光点萤
  蠡壳窗半开着; 凉风阵阵; 有点冷,心却燥。
  殿中还点着盏八角琉璃宫灯,周如水轻挽广袖; 皓腕在烛火的映照下透着莹润的光。
  因着周王的御令,华浓宫宫门四闭。公子詹日日前来都入不得门; 这次第,能入得门来的倒只有谢姬了。
  谢姬既代掌后廷宫事; 周如水的婚事定了她便该照拂; 便该为周如水备嫁; 遂她入得门来; 毫不叫人意外。
  许是近日谢府噩耗连连,又方产下皇子不久,谢釉莲看着比往日里又清瘦了许多。她款款走来,身后跟着俩岁长的嬷嬷; 一众的宫人皆低眉顺目,颇是噤若寒蝉。
  周如水望着她走近,坦荡荡,并未说甚么; 也未迁怒,她沉默着上了前来,展开双臂,由着伺候。
  她不言语,谢釉莲亦尽着庶母的本分守着。静静坐去了一旁; 环视殿中,轻抿了口茶。
  这一看来,她只觉周如水往日里实在得宠,便是她入宫以来宠冠后宫,也未见过比周如水的妆奁中更为精美的珠玉玳瑁,宝石琳琅。
  彼时,妆台铜镜中映照着周如水面无表情的脸,她也实在是美,春日里的桃花能有多美,她就有多美。
  看着这般的周如水,谢釉莲心中原有的奚落之言都不自觉地尽数吞回了肚里。她本以为她恨极了周如水,她妒她恨她,恨透了周家人,甚至于,将对周沐笙的怨愤都毫无收敛地转嫁到了周如水的身上。她更曾因谢永清的死,因她的执念落空,恨不得叫周如水血债血偿。
  却如今这般看着她,谢釉莲只觉那妒很淡,那恨也很淡。似乎随着父亲的死,随着她亲手以最屈辱的法子将谢靖逼死,叫他死了也入不进谢家祖坟后。她的心便由恨到空,连感知都淡了。
  她更恍惚地觉着,如今的周如水便如往日里被逼入了尽头的她,是世间最易脆的琉璃,稍稍一碰便能风崩瓦解,实再提不起劲来再伤再恨。
  遂她的目光微微眯起却无往日的凌厉,她看着周如水,直过了一会,才极慢地说道:“兕子你可还记得,你髫年之时,曾在乞巧节上祈愿,道是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人终为眷属。”言至此,她亦一笑,笑中多是莞尔,又有嘲弄。一顿,才继续道:“彼时娄后便问你,小小年纪怎晓这般许多?不想你道,求而不得苦,织女牵牛苦,太苦,苦叫人怜。”
  她话音温柔,叫周如水微微一讶,慢慢抬起了眼来,眸光微淡,淡淡魅惑,淡淡忧愁,静了一瞬才接过话来,道:“彼时母亲不懂我心,只道人生在世,莫对尘埃落定之事多有痴妄。”说着,她轻一挥手,挥退了左右的宫人,眸光灼灼,看向谢釉莲问:“庶母此言何意?”
  话中已带了刺儿,不经意便能伤人。
  这次第,她冷漠些许,谢釉莲却始终含笑,墨黑如缎的发髻间珠光宝气,撇了撇嘴问她:“这宫里宫外谁又不苦?”说着,便勾了下唇,纤长的睫毛遮住了眸中的思绪,话音幽遥,“我亦曾年少,后头悲从中来,所有的杏花微雨都只剩了关山阻隔。遂,我无心嘲你。”
  她无心嘲她,却周王所嘱在前,无处可避,顿了一瞬,终是直白盯住周如水,照本宣科道:“魏公子擎不失为良配,你便认命罢。”
  再过几日,魏使北来,周魏就将签定盟约。彼时,周天骄便将自宫中发嫁,随魏公子擎一道启程往魏。
  “认命?”周如水看她一眼,眉头微皱,睫毛轻颤,如是悄然落幕的夕阳,叫人心都生出苍凉。她的声音更淡,仿是没了情绪,“我因何要认命?我自幼便觉一话有趣,是一老叟言‘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余欲听之,而口不可。’”
  说着,她轻轻拂了拂广袖,袖笼中幽然的冷香淡淡飘散,八角琉璃宫灯中微红的火光仿佛蹿进了她的眼底,她的嘴角微微勾起一道弧度,很轻,却已足够动人心弦,她道: “你眼中甚若一切的富贵权势,在我看来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我之所念,便如那老叟,余欲听之,而心不可。”
  秋意渐深,叶已泛黄。窗外不复旧景,终现了凋敝。
  此情此景,催人泪下。周如水悲从中来,却是笑了。
  这笑嫣然,坚定,更透着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孤绝。她盯着了谢釉莲,如是不服输的冬梅,极轻,极是平静地继续说道:“你不懂我,君父亦不解我,你们都不知,我便是死,也要葬在吾周的山河之上。”
  她曾听有一话,道是人之艰难处,多从贪恋处见。
  遂或因她的贪恋太多,才生了近日艰难。
  只她心中坚定,旁的富贵权势,旁的儿郎广土,她不稀罕,望也不愿多望一眼。左不过不做这帝姬了。再不济便是末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她便到死,也仍要死在这周土之上。
  周如水话音掷地,谢釉莲便是一凛。她静静地盯了周如水一瞬,扭头,便疾步出了殿去。那步伐太快,仿若落荒而逃。
  实然,谢釉莲是愕然的,这愕然中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失望,或是庆幸。
  她原本以为,周如水与她是一样的。她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同被家族大利逼进了犄角旮旯。却结果,她满腹恨怨,周如水却未有。周如水有的只是坚定,坚定到死亦无惧。
  这无惧,才真叫她惧怕,既讽刺着她往日的胆怯,又给了她难以言说的奢想,若是当初,当初……
  今时周国春旱严重,干涸缺水。前岁彭泽大饥,便可见其厉。
  周国如此,北境外的蛮人遭灾更甚。北境之外,田土龟裂,过半的草原都干枯而死。遂天灾为**推波助澜,蛮人六大部族皆因断炊,众用不足。又见秋冬将至,便一拍即合,再起了盗边之心。
  遂战报连连传入宫中,北境战事僵持不下,蛮贼不死不休的架势远甚当年。更周国这头,明明算着蛮人荒饥无粮不可久战,却哪想才只消停十日,又是一场猛攻。蛮贼丝毫未有退却,兵卒更竟未有受饥之相。
  这般纠缠不休的战事叫周国的天空都似笼着一层黑云,四下各郡,也因战事哄抬起了粮价,各地粮商囤积居奇,粮价一日甚过一日,逼得各处府衙急急压制。
  周王的脸色一日黑过一日,治粟内史赶急赶满地整理着春夏各郡上报的租税钱谷盐铁收支,少府也不得闲,正想着法子挪出一部分府库金银用于北境迎战。
  宣室之中,听着内史的奏报,周王的眸光微微一凝,忽的搁了手中的奏章,扭头问寺人旌,“魏君特使何时至周?”
  寺人旌一凛,上前一步,恭敬回道:“就是这两日了。”
  周王颔首,神色复杂,蓦地又问:“兕子闹了么?”
  宣室中寂静至极,他这一声极沉,直叫寺人旌愣了愣,动了动嘴,恭敬回禀:“女君向来乖巧,倒未哭闹,”说着,忍不住隐晦抬眼,小心翼翼道:“虽未哭闹,却那心中苦闷,怕也难解。”
  听得此言,周王微动,闭了闭眼,直觉心烦意乱,冷着脸道:“人而无癖,进而无深情。王端这长子,便是颗无缝的顽石,本就非是良人,更况自幼多疾。”
  在他看来,他之所决,为国为家又如何不是为了兕子?王玉溪眼看便是命短之人,他也不愿叫独女日后守寡。更况,他是王端之子。
  寺人旌自有眼色,忙是应承:“女君年少,往后总会明白您的苦心。”说着,又趁热打铁,恭敬问他:“君上可需召女君来见?”
  周王摆了摆手,并不愿见,先道:“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见了反生心忧,不见。”须臾又问:“詹儿如何?可仍日夜徘徊华浓宫前?”
  听及公子詹,寺人旌讪讪,近日吃了他闷亏,却也不敢挑唆,禀道:“七殿下疼爱女君,如今自是忧心。”
  周王皱着眉头睨他,“老东西,吃他不少排头却也甘自忍着?”说着轻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