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李大人受人之托,不远千里的来京城送信,不知是否有此事?”
“下官不敢隐瞒,的确是受人所托,前来贵府上送书信一封。”
李仁谨慎地答了一句,便从袖中将那封信恭敬地呈给了恭叔。急忙接过李仁手中的书信,恭叔仔细地端详了一阵,被火漆密封严实的信封口,没有丝毫动过手脚的痕迹。
看了眼前的这位李仁李大人,还是值得让人放心的。只是空空地信封表面上,没有书写下任何字迹,恭叔也无从这封信,是否就是出自他家主子之手。
“敢问李大人,这封信是何人托送的?”
“回恭老的话,是一位公子。”此时李仁沉下脸色,又小声的说道:“那公子手持‘御龙金牌’,让下官即可送信至荣王府上,自是不敢怠慢。”
御龙金牌?!恭叔一听李仁说出这东西,脸上的欣喜更胜先前,果然是王爷!急忙追问上一旁的李仁。
“那现下这位公子,身在何处?”
“恕下官无能,未能及时洞察那位公子的踪迹。不过,依下官之见,那位公子人此时应该还在太原城中。”
这么多时日王爷游玩在外,音讯全无,着实让人提心吊胆!要知道,皇上那边一直还瞒着王爷的行踪,这可是掉脑袋的大事!
此时恭叔心中的一颗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能落定下来!王爷平安无事便好。
不过,片刻的安定后,恭叔还是起来疑惑。王爷迟迟不归京中,又是什么用意?还不等恭叔再次询问,李仁又径直回上一句。
“恭老,那位公子要我带一句话:静观其变,让府上不必太过担心。”
“静观其变?……”
恭老也是一时琢磨不透其中的玄机,瞧了瞧手中的书信,又不敢妄自拆阅。进退两难间,更显得疑惑起来。
“恭老,下官话已带到,就不便多加叨扰府上清净。告辞!”
官场上讲究的是察言观色,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要拿捏得当;若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其实李仁心中也猜出个一二来。这偌大的荣王府中,似乎不见一个当家做主的露面,连伺候的下人就是闭口不提,再看看这老管事如今的反应,这在说明什么?
显然荣王府中的当家,十有八九此刻不在府中。至于那托信的公子,和这荣王有何关联,就值得考究了。
“有劳李大人。来人!送李大人。”
看得出这个李仁,是个守本分有眼力的人,恭叔也不便多挽留什么。懂得谨言慎行,对他们对李仁而言,不失为现下最好的选择。
望着渐渐远去的李仁,偏厅中的恭叔又径直拿起手中的书信,出神的端详起来。里面,王爷他会交代些什么?静观其变的,又是什么?思前想后,恭叔还是揣测不出主子的半点心思。
连忙将书信,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现下的荣王府中表面平静,可暗地里却是暗涌四起;稍有不慎,很可能牵连到王爷现下的安危。
这等大事摆在眼前,不得不让恭叔,提高警惕起来。
看来,要解开眼前的疑惑,还得等墨儿把三位公子请到,才能见得分晓!
第三十五章 临安四少
命人把“清湘别馆”布置规整,恭老就屏退了一干下人,焦急地等待宫逸涵、洛知秋、楚沣三位公子的到来。
说起这三位公子,他们可是大有来头人物。
先拿这个宫家少爷,宫逸涵起说。在京城临安一说起“宫徽商族”,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大名。
自宫家老太爷,助太祖皇帝安邦定国,入主中原,这商贾宫家就不再是默默无闻的角色了。上至钱币铸造,下至米粮囤放,都有宫家的势力渗透其中。当今的皇太后,便是这宫逸涵的亲姨母,如今这宫家掌握着大宋的财势命脉,与天家可谓是休戚相关。
大望之族,勾心斗角自然从来不会消停;为夺这宫家家主之位,这百年间来也经历了不少腥风血雨。宫家传至宫逸涵这一辈,也只剩下他这一根独苗;虽坐拥天下无尽财富,可到头来宫家落得个人丁单薄,也是显得有些悲戚了。
不过庆幸的是,宫家这跟独苗宫逸涵,人不仅长得玉树临风,一表人才,而且从小天资聪颖,机智过人;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竟磨练成个老成的性子。手下的商号在他的管辖下,经营的井井有条,颇为有宫家老太爷当年的大智大勇。
而第二位,当说说这位临安才俊,洛知秋。他可是朝中礼部侍郎的爱子,外祖父曾是太祖皇帝身边的一位将军,随太祖皇帝征战四方,逐鹿中原。
三岁背得千字文,五岁能作诗,小小年纪便在临安声名鹊起,被誉为“神童”。洛知秋不仅身怀惊世治国之才,而且在琴棋书画上颇有造诣,尤其是一手妙笔丹青,更是受到京中文人雅士的追捧。
这样的青年才俊,偏偏又生得一副俊俏模样,当然惹得不少王公贵族垂青。可惜不过双十二年纪,洛知秋便早有美眷在侧,这让无数情窦初开的少女芳心暗殇。
至于最后一位安乐侯楚沣,他可是京中出了名的“花公子”。仗着亲姐乃是当朝贵妃娘娘,没少在京城中惹是生非。
现下不过十八年纪,可楚沣早就是花名在外,传遍了京中的花街柳巷。不过,虽这楚沣生性放浪,可算得上是个“雅痞”。依性而为,依性而乐,万事讲究个“和着来,不和则分”,从不做强人所难有伤风雅的事情。
那些曾和安乐侯楚沣有过一段情的女子,虽然心有不甘,可从不后悔和楚沣相好一场。就连看尽了人间哀苦的烟花女子,也不住的夸赞他是个真君子,不像那些留恋风月的伪君子那般,道貌岸然。
加上荣王赵真元,他们四人可是被誉为当下炙手可热的“京城四大美男子”,叱咤众美芳心之间。而赵真元、宫逸涵、洛知秋、楚沣四人,从抹鼻涕的孩提时,就玩在一起的过命兄弟,感情非比寻常。
这也是恭叔为何,急着找三位公子商议的原因。相信以他们在京中的影响,定能助他家主子一臂之力。
来回探望了十多遍,焦急的恭叔终于瞧见了安乐侯楚沣和洛知秋的身影,两人此时正说说笑笑的,从回廊那头走来。
顿时按捺不住着急的恭叔,连忙迎上去了。
“洛公子小侯爷,你们总算来了!真急死老奴了。”
见恭叔要行大礼,嬉皮笑脸的楚沣,顿时一个眼疾手快,扶住了恭叔。
“你老这不是明摆着折我们这些晚辈的寿么,恭叔?你老可是看着我们长大的,哪里有那么多规矩,这里又没外人。”
“老奴真急糊涂了,小侯爷!”
一旁朗笑着的洛知秋,倒是径直收起了手中的折扇,轻声问了一句恭叔。
“刚才还和小沣在“玉泉阁”喝酒,就见府上小厮前来通报,说你老找我们叙话。恭叔,不知你这么着急找我们,所为何事?”
收起了客套,恭叔绕过他们俩,朝四周端望几下,沉声回应到洛知秋。
“洛公子,这里说话多有不便,还请随老奴入内厅叙话。”
“行,有劳你老带路。”
“二位公子,请。”
恭叔施了个礼,便转过身在前面带路。楚沣倒是看得一脸乐呵呵的,不由地轻声的在洛知秋耳边嘀咕起来。
“大哥,我估摸着八成是三哥有消息了。你猜他在外面究竟惹了什么事情,让恭叔这般着急?”
洛知秋支着扇头,轻轻地在楚沣脑瓜子上一敲,淡笑着说到。
“少说多看,一会便知道了。你急什么?”
不过此时洛知秋清楚着,三弟荣王赵真元此次出游,可是闹出了不少事情来。至少这朝堂上对他的争议,他这段消失的日子里,就没消停过。
进了内厅,两个潇洒公子哥儿,便在一角落座下来。恭叔也不敢怠慢,连忙亲自为他们沏上香茗,招呼地够仔细的。
品着恭叔刚沏好的“雪峰玉芽”,洛知秋浅浅地品了一口,便问上一旁的恭叔。
“恭叔,怎么没看见我那二弟逸涵呢?我想这样的场合,少不了他缺席吧。”
果然玲珑剔透心,一眼瞧出了他眼中的张望。恭叔也没避讳什么,连忙回上洛知秋的问话。
“我已经派人去请宫少爷了,只是这会却迟迟不见他露面。平日里若是遇上什么事情,宫少爷肯定是第一个出现的,今儿个倒是怪了。”
在一旁戏耍着个金桔的楚沣,倒是一脸不以为意的,插入话来。
“二哥他,肯定又在家里,数银子了呗!商人嘛……”
还没等楚沣感慨个完,一身金线云锦袍的男子,便淡定自若的跨过门栏,接下他的未完的话。
“我家的银子,什么时候小沣你也惦记上了?正好,我那分号缺个管账,你要不要去试试?”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玩在楚沣手中的金桔,一时不稳就直溜溜的滑出了手心,滚到了宫逸涵的跟下。
宫逸涵倒是难得的好性子,弯下身子捡起了那个金桔,扔还给楚沣。
“小沣,桔子是给人吃的,不是用来玩的。”
被宫逸涵一提点,楚沣顿时没了先前的高兴状,俨然是对宫逸涵的说教,感到无趣。
“抱歉恭叔,逸涵姗姗来迟,还请见谅。”
宫逸涵倒是礼数周到的,朝恭叔一拜,急得他老连忙扶住他。
“使不得宫少爷!还劳烦你跑一趟,赶紧上座才是。”
淡淡一笑的宫逸涵也没多加推辞,转身便坐到了洛知秋身边,彬彬有礼的招呼上一声:“大哥。”
“逸涵,兄弟间不必这么拘礼。”
有些客套话,在兄弟间,不必说得太多。两人对视一望,便心领神会的雅笑起来。
当下三位翩翩佳公子,齐聚一堂,便等着恭叔一解其中缘由了。
第三十六章 鸡毛论局势
谦和的接过恭叔递上的香茗,三兄弟不约而同的张望了一眼,由洛知秋这个做大哥的开口了。
“恭叔,是不是有小八的消息了?”
“洛公子真是慧眼独到,正是我家王爷有音讯了!”
恭叔连忙从怀里掏出那封书信,呈给了座上的洛知秋,沉声说到。
“这是今早太原府驿官稍来的书信。根据这位李大人描述,老奴敢肯定那位托信的公子,就是我家主子!”激动之余,恭叔又是恭敬地一施礼,又说到:“主子迟迟不归,老奴深知事关重大,不敢径直拆阅主子的书信。遂请了三位公子前来,一同拿个主意。”
“太原府?”
掂量着手中的书信,洛知秋也感觉到分量不轻。如今朝堂上不少闲言碎语,都是围绕着三弟赵真元的,他倒躲起来逍遥自在,任由他人非议去。而此番他们三人在此商议,不知是不是接了个烫手山芋?
而此时在一旁把玩着玉穗子的楚沣,倒是有点愤愤不平的,插进话来。
“三哥也太不厚道了!自己顾着游山玩水,什么麻烦都朝我们身上推!当初他倒是信誓旦旦的,向皇上进言与大金主和,如今皇上允了,他倒是躲起来避麻烦了。”
洛知秋抿着淡笑,没多理会楚沣的抱怨。要知道前段时间,为了三弟主和大金的提议,没少费工夫周旋此事。可这戏台搭好了,唱主角的人却开溜。
而小沣就是其中的苦主之一!没想到皇上为了这事,竟然破天荒的冒出让他出使大金的主意来!要不是他日日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