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倒想看看,有一天楚家更上层楼。
那些如今观望的人家,便是想和楚家联姻,她还不点头呢。楚老将军亲自护送老夫人进了小卫府,然后便被儿子匆匆唤了回去。至于父子两个在家里琢磨什么,楚老夫人便眼不见心不烦了。
小卫府没有设客院,所以楚老夫人和暖玉住在一起。
卫宸则去了书房。
楚老夫人拉着暖玉的手,一脸歉意的看向卫宸。“宸小子,委屈你去睡书房了。”
卫宸摇摇头。
若是平时,楚老夫人霸占了他的位置,他自然‘委屈’,可这几天日夜陪着暖玉,他自认忍耐力岌岌可危。
还是睡书房安心些。
他安心,暖玉安全。虽然郎中说暖玉身子并无大碍,只要一直好好调养着,不会发生卫宸担忧的那种难产的情况。可卫宸不放心啊。若真的到时出了危险,他岂不悔青了肠子,此时忍着是为了暖玉好,将来加倍补回来便是。不过迟上一年罢了。暖玉欠的债,他一点也不着急讨要,他们可是要一辈子守在一起的。
男人们私下里会说些荤话。
关起门来,屋里无数的花样,可是迎上暖玉那张脸,卫宸觉得自己若是开了口,就真的太下作了。暖玉倒是不介意,可他介意啊。他的暖玉,他怜惜,他娇惯。有些事,只有身临其境,才知道不是对方不肯俯下身来,而是自己不忍心对方因自己而受委屈,丁点也不行。
楚老夫人来的正是时候。
卫宸最近正是肝炎旺盛的时候。
春天到了啊……
卫宸搬去了书房和齐彦做伴,为此还得了楚老夫人一句‘像个姐夫样子’的赞赏之言。
小卫府风平浪静,可是外面却几乎翻了天。
淮阳道……
反了。
从淮阳道到京城一路上,淮阳道救助了数万百姓。流民们无所栖身,淮阳道却敞开了大门,欢迎这些流民安居。一时间,淮阳道一越成了诸道之首,以前遇灾,大家逃难都往京城来。如今,京城外的盘旋的流民却商量着去淮阳道。
经过一冬。
身子弱的不是冻死便是饿死了。活下来的,都是些相对身强体壮的。
这样的人,只要能让他们填饱肚子。便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可是要想接纳这些人,需要数以万石的粮食,便是齐君集诸道之力,也不堪重负,何况齐君便是下了旨意,诸道能执行几分也未可知。
百姓们眼见着诸家设的施粥摊子米越来越少了。
最终有人振臂一呼,索性大家拖家带口的前往淮阳道。若是命大,能平安抵达淮阳道,便有了活路。
京城里的权贵们一边欣喜于流民渐少,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被流民所围,一天到晚担心流民闯进城中,必定趁乱轰抢打砸,那他们几辈子置下的产业,岂不都要付之流水。
第八百一十五章 宏愿
第八百一十五章宏愿
一边又觉得那些人没吃没喝,女人孩子跟着他们一路受尽苦难。如今虽然有善心之人设的粥摊子,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若想治本,还是要找个地方栖身,然后种地养牲畜,那才真的是治本之法。善心施舍,只能勉强让他们活命。
这次齐国内乱,文人们争辩良久,最终总结了几点原因。
地方官员贪墨为首要诱因。
官官相互,百姓们没了活路,反观官员们,便是家中小妾奶娘家的孩子,都能吃饱穿暖。而做为皇帝,齐君只喜欢听好话。以前朝上还有大臣敢提出异议。可是最近两年,那些有脾气,有风骨的老臣们一个个都被齐君处置了。留下的这些,要不就是不作为,只会说奉承话,要不就是不敢开口,只闷声听命行事。长此以往,百姓的话上达不到天听。
时间久了,皇帝甚至想当然的觉得自己一切的决定都是对的。
更加听不进逆耳之语。
这样的情况年年叠加,终于过了一个度……
然后,内乱暴发。
天灾只是诱恩,人祸才是齐国内乱的根本。
这话一出,举城大哗。据说当天几个最激进的书生便被下了大狱,这样一来,更加让百姓们认定,此言非虚。
天灾为辅,人祸为重。
这时候,淮阳道提出平乱,给百姓们一条活路,还齐国一片朗朗晴日。
这口号一出,响应声无数。据说淮阳道那只平判的队伍,初时不过数万人。等接近京城时,人数足足翻了几倍,足有五六万人。
而诸道的援军,却始终没有踪迹。
京城早几天便点了狼烟,诸道本该来援。最近的守卫离京城不过三五日路程,若是援军接连到达,淮阳道的乱军一定会应接不暇。便是车轮战,也足以灭掉这几万反判之军。可是,没有……
齐君即没有收到密报,也没有哪道的队伍露头。
甚至京城中,人们也开始考虑若是淮阳道攻破城门,大家是归顺还是抵抗。
“……淮阳道的人马快要打进京城了。”楚老夫人毕竟是将军夫人,对于时下妇人喜欢的东西,她向来不精通,不过妇人们不喜欢的,她反倒喜欢。像是打仗的消息,别人闻之色变的话,楚老夫人说出来面不改色。
她这算是提前给暖玉打个招呼,以防哪天京城真的被攻破,暖玉受惊太大。
即是将门虎女,暖玉自然不是个胆小的。
这些事,虽然卫宸没有细说,可是暖玉也猜了个七七八八。“不怕,淮阳道的人,必定不会伤楚家和林家。”
林家是齐凌的姻亲,楚家是楚文谨的娘家。
“你倒想的开,便不怕改天换日?”
楚老夫人觉得孙女心真大。这种事从她嘴里说出来,轻飘飘的,比她这个活了多半辈子的老婆子还要不在意。她还为此伤心了几天呢。齐君虽然不济,可楚家父子也替他开疆拓土了那么多年,若皇帝换了,楚家这些功劳岂不全部白费。楚老夫人倒是不在意皇帝谁来做,就是觉得自家老头子年纪大了,怕是再也打不动仗了,儿子性子不够稳重,怕是再难担起楚家这武将世家的门楣了。“换来换去,左不出一个‘齐’字去。总之是肥水不落外人田。”
楚老夫人:“……”这般大逆不道的话,说的这么轻飘飘,真的好吗?
“你这丫头,真是口无遮拦。”
“这里只有祖母,在祖母面前,孙女何需顾忌……”
楚老夫人点点头,觉得倒也是这么个道理。亲人面前说话都藏着掖着的,着实无趣。暖玉既然知道,她也不必费心开解了。也许真的到了那时候,暖玉反倒过来开解她。
“你这话也不错。我们祖孙,说话实在不需要顾忌什么。那祖母便直接问你了?齐凌……是打算自己称帝?还是辅佐哪个皇子称帝?”事已到此,虽然还没大范围传出凌亲王造反的消息,不过纸终究包不住火。这事情已经开始有人私下里议论里,传开也就这几天了。
好在齐凌走的毫不留恋,所以暖玉这个凌亲王义女,还没谁提起。
若齐凌真的替暖玉打点好一切再走,那才真是害了暖玉。这么一想,楚老夫人反倒觉得齐凌这般无情无义之举,倒也不算多绝情。
暖玉摇摇头,楚老夫人这问题太尖锐了。
卫宸从未和她提起过。
她也无从猜测……
上辈子齐凌可压根没有皇帝命。也不知道重活一次,他是不是便多了条皇帝命。
“二哥没说过,我也没问过王爷。不管王爷心里有什么打算。总会护全楚家的。祖母放心。”
“我哪里是担心楚家。不管谁当皇帝,都不会为难咱们楚家的,咱们楚家几代忠良,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我们即不争名,也不夺利,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不会为难咱们楚家,我是担心你姑姑。你姑姑如今跟在……身边。若他称了帝,你姑姑可如何是好?总不能还进皇宫吧?你姑姑啊,真是个苦命的。”
暖玉也曾想过。
她想,楚文谨宁愿和她住在一起,也绝对不会进宫的。
其实,齐凌和楚文谨,已经没有缘分了。
不管齐凌是不是要称帝,他总不会做个默默无闻的闲散王爷……楚文谨的身份实在太敏*感了,根本不能现于人前。
齐凌也不是个会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一切的人。
所以,他们两个……“以后我把姑姑接到府中,让姑姑和我一起照顾孩子。”
“丫头啊。你这话,真是说到祖母的心坎里了。只是宸小子将来怕是会封王拜相。小卫府会变成大卫府的。到时候人多嘴杂的……不妥啊。”“二哥说了,等教好彦儿,我们便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过几年清静日子,到时候把祖父祖母也接过去。父亲怕是要娶妻的,楚家便交给父亲来管,祖父和祖母只管和我一起去逍遥。”
暖玉在说一幅蓝图。
楚老夫人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一幕。
山水中,有幢宅子。
宅子里有孩子在打闹。暖玉和文谨母女坐在那里,一边做着女红,一边抬眼看向孩子。
第八百一十六章 不屑理会
第八百一十六章不屑理会
母女两个有说有笑。
文谨再不似在宫中那般,一幅我见犹怜的神色,她脸上露出真心的笑意,望着暖玉的孩子的目光软得一塌糊涂。
楚老夫人想着想着,不由得轻笑出声。“好,我们全家合起来使唤你父亲。让他把楚家照顾好,然后我们去山中逍遥。”
暖玉也笑了。
她自然知道这事三年五载的怕是难以达成。
可人活在世上,如果心中连个美好的愿望也没有,岂不是太无趣了些。
不管什么时候能梦想成真,有个美梦总是好的。暖玉相信卫宸,他说过的话,会努力办到。
小时候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祖孙两个逗趣时,卫府再次迎来访客,这次来的是……
青森一脸的不忿。他从卫宸离开卫家便跟在卫宸身边,是亲眼看着卫宸当时初到京城时,多么举步为艰,几乎寸步难行。自家公子几乎是呕心沥血,才终于在京城立足。
可是卫家倒是轻巧,一句在甘宁道无甚建树,不如举家迁至京城。
也不知道当初公子怎么会答应卫老夫人这条霸道的要求,竟然当真亲力亲为的将卫家迁到了京城。卫家初到,公子更是殚精竭虑,买宅子,置办铺子,然后将地契一张张交到卫老夫人手中。当时青森也在,卫老夫人接过,笑的合不拢嘴,可是口中说出的话却十分薄凉。
青森记的很清楚。
当时卫老夫人脸上带笑,眼中却没有丝毫笑意。
她说卫宸本是卫家弃子,如今替卫宸鞍前马后。等得了闲,便让卫老爷将卫宸的名字添到族谱上。
说那话时,卫老夫人一幅高高在上的神情。
还当自家公子多稀罕名字上族谱呢?
没有卫家,自家公子便少了个大累赘。好容易公子和卫这绝裂,公子再不管卫家的事。这好日子才过了多久,卫家就又找上门来,而且是阖家……
是的,阖家……
卫家人,有一个算一个,如今规规矩矩的站在小卫府门外。以卫老夫人为首,她身后立着卫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