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齐君一直以为印鉴在齐凌手中。齐凌表示印鉴他已妥善收好。会尽快取回交给齐君。却未想……“凌弟,你太胡闹了。”印鉴丢了,这事该第一时间上报朝廷的。齐凌却瞒而不报,如今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当着满朝文武说出。这简直就是,就是把皇家的颜面丢尽了。
堂堂淮阳王,竟然连个印鉴都保管不好。
现在齐凌竟然告诉他。那印鉴可能被叛军握在手中……
明明是犯上作乱,若是手握印鉴,岂不成了‘名正言顺’。若是那不知名的判军头目命出印鉴,朝廷要怎么应对,他这个皇帝要怎么对天下的百姓交待,难道直言印鉴被盗……不仅显得皇家无用,而且还会被人怀疑他这个皇帝为了一己私心,而故意枉顾老祖宗的规矩。
这可不是三言两语便能和百姓们说清道明的事。
这简直就是,就是自己把锋利的刀剑送到敌方手中,然后再把自己的脖子洗干净伸过去。
这根本就是想让对方‘造反’啊。
齐凌不答,齐君面色极冷,对齐凌的不喜已经不加掩饰。他虽然没开口,可是谁都知道淮阳王的印鉴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印鉴在手,那些人不管做什么,都算是听令行事,只要公文上印着大印,那就是朝廷默许了的。要知道当初齐君为了表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宽厚,还给印鉴加了些功夫。
天下间只有济北和淮阳两道的印鉴,可以当成‘小玉玺’来用。
只要是盖了印鉴的,朝廷便会认。
这样重要的一件东西,齐凌竟然丢了。
齐君觉得眼睛把齐凌五马分尸,淮阳道的事怕是也难善终了。一时间,群臣们也不知道要怎么安抚齐君了。最终,齐君脸上露了挣扎之色。
“……卫宸。你妻暖玉是凌亲王义女。你也勉强算是凌亲王半个女婿。淮阳道之事与你也脱不得干系……”
啊!诸臣在心中叹气。
齐君把卫宸捧的越高,将来跌下来摔的越惨……
果然,卫宸最终一脸诚惶诚恐的站在殿下接了旨。
齐君夺了凌亲王一等亲王封号。
擢升卫宸为正四品指挥佥事,负责镇压淮阳道之乱。将歹首缉拿,以儆效尤。
卢岳,杜淳等一干老臣,脸色都有些难看。
这时候,方显出文臣无用。让他们在殿上替齐君出谋划策还算可行,让他们领兵打仗,那他们真的不敢开口。若是败了,丢人是小,齐君追究起来。怕是会祸连整个家族。而殿上武将……若是剿个匪,护送个别国使臣之类的事情,武将们敢接。如果淮阳王印鉴不丢,齐君若是下了皇令,他们也会拼上一拼。可是此情此景。
殿上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随便拎了一个,年纪都是卫宸的倍数。可还真的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自己的本事比卫宸强。
这个年轻人……
说出来有些可悲,诺大的齐国皇城,便找不出一个胜过卫宸的人。
而且此事也耽搁不得,容不得齐君另寻他人。
“陛下,臣等无用。”杜淳带头请罪。
“爱卿们何必妄自菲薄。尔等是文臣,是替朕治理天下的。这等犯上作乱之事,本就不是尔等擅长的,不能胜任,也不算什么丢人之事。”
“多谢陛下宽宏大量,不追究臣等无能。”
齐君冷着脸,他倒想追究呢。
可是追究有何用?难道追究他们的过失,便能让淮阳道那些歹人乖乖交出淮阳道。
说起来也是他之过。
做为皇帝,他不喜欢臣子们太本事,这样会显得他这个皇帝无能。所以他的臣子,只需要迎合他行事。像是杜淳,在丞相位上坐了十几年,若要问他有什么建树,似乎根本无人知晓。
他刚登基时,也有几个像卫宸那样的臣子。
世上便没他们不敢做的事。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们都敢信誓旦旦的说自己能圆满解决。
只是那时候他刚登基,乍然间,手握滔天权势,觉得那些人太过目中无人,渐渐的,那些人被他贬的贬,杀的杀。
以至细数身边,竟再无一个可用之人。
孤家寡人,当真是孤家寡人啊。
齐君觉得有些寂寥。他看向殿下年轻的臣子。
目光深邃明亮,仿佛天下间任何难事到了他手,都能迎刃而解。齐君突然明白自己为何一直关注卫宸了。
因为卫宸身上有股狠戾,这正是他向往,却偏偏没有的。
齐君突然觉得自己对卫宸太过苛刻了。
不过是个没有依靠的小少年罢了,初入京城时,才十几岁。那时候就胆大包天的敢告御状了……转眼间他竟然已经年至及冠之年,娶了妻。
就算他待卫宸再苛刻,卫宸自始至终也是平静以对,并未表露出丝毫不悦之色来。
难得的,齐君竟然在殿上自我反省,而且意识到自己对卫宸不公平。
这次既然除了卫宸无人可用,他自然不能像上一次那般随意搪塞几句便让卫宸出京……
齐君想到自己寝宫里堆积如山的折子,每道折子,都是向他要银子要东西的。不是这里出事便是那里出事,不是闹了水患,便是着火干旱,便没一道折子有好消息。
如果淮阳道继续变遭……
齐君突然觉出几分惧意来。他以前从未想过这个皇位他会坐不稳……
他防这个防那个,甚至防着自己的儿子。他想长命百岁,想当个一代名君。可是……如果皇位丢了,他这些愿望都会成为泡影。他不仅当不成名君,反而遗臭万年。
“凌弟,这次的事便罢了。我们好歹兄弟一场,当兄长的怎么会怪罪自家兄弟。上次你在大殿上替暖玉求郡主封号。那时候朕觉得你才新认女儿,时间太过仓促了。如今你久居京城,终于能好好操办一场了,暖玉那孩子,朕也是亲眼见过的,何况他还是谨妃的侄女,按理得唤朕一声姑父呢……朕便册封暖玉为玉阳郡主。在你府上好好办一场册封大典吧。”
第六百三十八章 永远是亲人
第六百三十八章永远是亲人
事情的发殿几乎让人目不暇接。
诸臣已经顾不上惊诧了。
纷纷向齐凌和卫宸道喜……
只是这喜,终究带了几分血色啊。要知道这‘玉阳郡主’四字,可是成了卫宸的催命符啊。
不过,这对卫宸来说,应该还是喜事吧。
毕竟这四个字,代表着权势。
如今整个齐国,除了皇家公主,这位楚家小姐是最尊贵的女子了……将来他们的孩儿,落生便高人一等。
“……谢陛下恩典。”卫宸最终跪地谢恩。
齐君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浅笑来。
此时的暖玉自然不知道自己马上要成了玉阳郡主了。
她在招待卢承瑜和林赫。
这对还未成亲的夫妻也不知道是不是约好了,竟然一前一后来访。
左右不是外人,暖玉索性便一起招待了。卢承瑜见到林赫,小脸红的仿佛滴血,林赫乍见花厅中的卢承瑜,脸上神情也是微微一凝。
然后笑着道。“我还道你这丫头今日怎么知道待客之道了?往日不是亭子便是书房的招待为师,今日反倒来了花厅。原来是有贵客在……”
“敢问师父,贵客是谁?”暖玉故意说道。
卢承瑜一直觉得暖玉温婉可人,林赫是个矜贵公子,是不公轻易和人说笑的。可是师徒两个的相处模样,实在让卢承瑜觉得惊诧。惊诧之余,又庆幸自己今日来看暖玉。实在是其父说齐凌的事,怕是会让暖玉伤心。她做为知心姐妹,理应探望。倒没想到择日不如撞日,竟然碰到林赫。
对于林赫,卢承瑜是真的爱到了骨子里。
不管林赫什么样,卢承瑜都觉得喜欢。
他清贵,她喜欢。
他倨傲,她喜欢。
他和暖玉这般平易近人的说着玩笑话,她也喜欢。想着只要再等半年便能嫁进林家,卢承瑜觉得心口发烫。
“你这丫头,越发的没大没小了。以后见到承瑜,要唤师母……若是实在唤不出,唤舅母也可。”林赫轻声说道。
一句‘承瑜’,让红着脸的姑娘瞬间抬起脸来,然后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林赫。
她和林赫虽然定了亲,私下也见过几次面。可每次都十分规矩,从未有过丝毫逾越之言。
先前卢承瑜还和暖玉说,她不求林赫对她感情有多深,只求这辈子能嫁给他,她便满足了。可是,看过暖玉和卫宸的互动,卢承瑜突然变的贪心了。她想和林赫,就像卫宸和暖玉那样。
互相视彼此为世间唯一。
绝不背弃,绝不分离。甚至哪个先走一步,另一个也会紧随其后……
卢承瑜一直当这是个奢望,可是此时,听完林赫那声呼唤,她觉得,也许,她和林赫也会像卫宸和暖玉那般……
“师父,你和承瑜真是心有灵犀,她私下里也曾这么说过。”“楚暖玉。”卢承瑜气恼的轻呼。
暖玉笑着闭了口。
卢承瑜觉得今天面子里子都丢了。她有些不敢去看林赫的反应了。
他会不会觉得她是个轻浮的姑娘啊。
不敢看他,却又忍不住想看,卢承瑜小心的抬眼,迎上林赫含笑的眸子。
“所以常言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承瑜,是不是?”
卢承瑜其实不是个小家子气的姑娘,可是在林赫面前……“卢姐姐,师父脸皮厚,你脸皮也不能太薄,要不会被师父欺负的。”暖玉在一旁支招。
“我以后好歹也算是你的长辈,你若再揭我的短,我以后便用长辈身份压你。”
林赫闻言笑了。
其实这姑娘也挺可爱的。
而且是卢家姑娘,出身教养都极佳。
据说在京城,也是无数公子望眼欲穿的佳人。
而且,她和暖玉感情很好。
倒也不是他对暖玉有什么企图,实在是暖玉的身份……林赫只要想到暖玉的身份,便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会关照她的。
以前只当她是楚家小姐,觉得她嫁卫宸不合适。做为旁观者,他还曾替她拉过姻缘。
可是自从知道暖玉的父母是谁。
林赫突然便觉得计宏礼配不上暖玉了。
商贾之家,地位实在太低微了。连带着把暖玉的尊贵都拉低了。
最近计宏礼找了他几次,他都避而不见。
他最近终于有些理解楚文靖和齐凌了。
看卫宸也是越发的不顺眼,却又不得不按捺下性子,替卫宸奔赴张罗……
这种矛盾的感觉啊。他的妻,自然也要和暖玉相处融洽,他是打算做暖玉一辈子的长辈的。“好了,闹也闹过了,承瑜也不是外人。我今天来,是有事情要告诉你。”
说到正事,暖玉脸上说笑的神情顿时一收。卢承瑜也坐直了身形。
“……虽然卫宸那小子最近行事让我们扑朔迷离。不过谁让你死活闹着要嫁他。我们这些当长辈的也不能太过计较了。我和父亲都觉得这次淮阳道之事,怕是还要着落到卫宸身上……”
暖玉没有开口,最近她也有了这样的忧患。
“我找你父亲商量过了。你父亲虽然气卫宸不争气。不过终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