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总觉得,如果给了卫宸和齐凌同殿的机会……
他们一定会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这样的笃定齐君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他这人向来相信直觉。所以昨天没让二人碰面。
可不过迟了一日,二人终是同时置身大殿。
再加上齐凌上来便摆出这样一幅神情来,齐君一时倒不知道如何应对好了。
若是此时斥责齐凌殿上失仪,岂不落人话柄。
“王爷节哀。”卢岳出言安慰道。“多谢卢大人。皇兄,臣弟别无所求,只求皇兄将凶徒正法,以告慰吾妻在天之灵。”
这话一出,大殿又是一静。
谁都知道齐凌口中的凶徒是谁。
上次齐凌那道折子,齐君间接给驳了。却不知齐君心中有何打算,为什么又招了齐凌回京?
朝臣们因猜不透齐君所为,所以一个个都不敢露头。
齐君闻言重重一叹。“凌弟,为兄招你回京,便是知道你心中郁结……人死不能复生。你节哀!留你一人在淮阳道,为兄实在不放心,这才想着索性招你回京。我们兄弟二人说说话,喝喝酒,事情终会过去的。”“皇兄一片好意,臣弟心领。可一日不替彦儿报仇,臣弟一日不能安心。臣弟最近天天梦到娘……她说她恨我。恨我不能保护彦儿。皇兄,皇兄若是臣弟,该如何是好?”
第六百二十三章 先舍后取
第六百二十三章先舍后取
齐凌这人生的面目周正,皇家养出的金贵之姿,便是站在那里,不言不语,人只要看上一眼,也能看出他出身高贵,绝对是个富家公子。而且是那种有底蕴的家族才能教养出来的。所以他在大殿上,当着一众朝臣红了眼睛……
可以想像朝臣们有多震动。
便是和齐凌没什么交情的,也觉得这事若不严惩夏家,那实在是天理不公。
至于是不是夏家所为。
放眼整个齐国,谁会和齐凌过不去,以前还有个济北王和淮阳王争锋。如今可只有淮阳王一人独领风*骚了。论身份尊贵,淮阳王之后便要排到夏家了。
也许夏家不甘寂寞,想要排在齐君之下,这么一想,朝臣们虽然不敢大声议论,可是竟然很多人都觉得夏家对淮阳王出手,是件挺顺理成章的事。不得不说,因为齐凌平日里为人稳重,一心政事。所以他突然间在殿上崩溃控诉,会让人本能的觉得他确实有莫大的冤屈。
齐君眉头跳了跳。
他和齐凌当了三十几年兄弟。
虽然不敢说对齐凌知之甚详,可也知道自己这个兄弟是宁愿丢了命,也不会跪地求人怜悯的性子。
他那如今这番做派,岂不是在给他下马威!
齐君越想越怒,可是眼看着朝臣们交头接耳,甚至有人跃跃欲试,似乎要站出来替齐凌求情,齐君蹙着眉头开了口。“自然是要将凶徒正法。”
“皇兄英明。”齐凌回应。
齐凌话音落下,突然一道声音附和着说了句陛下英明。朝臣们似乎瞬间反应过来,马上跟着山呼‘陛下英明’,一时间,殿上呼喝声如云。这声陛下英明虽然让齐君听了觉得很顺耳,可如果他没听错的话,第一句喊出来的,似乎是卫宸。
齐君看向卫宸。
卫宸果然缓缓起身。“陛下,谋害皇族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若不能将凶徒正法,实有损陛下威名。”只一句话,便让大殿中氛围似乎都变得一凛。便是杜淳向来不喜卫宸,也没法从他的话中挑出错处来。“……你不过是小小的修撰,哪配在大殿上开口妄议朝事。”
卫宸退回自己的位子,很是识时务的请罪。
如果继续追究,倒显得他小肚鸡肠了。齐君越发觉得让卫宸和齐凌同堂,真是给自己找麻烦。卫宸这人只用一句话,便让朝臣们心中隐隐升起一股暴戾之感,似乎不动夏家,他便成了一个昏君。
事情到了这一步,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是不是包庇夏氏。
齐君有种自己被逼到了绝路之感,似乎不管他选左还是选右,他都会损失惨重。
“陛下,卫大人只是就事论事,年轻人心高气盛的,心中总是见不得有凶徒逃之夭夭的。”卢岳出来替卫宸求情。卢岳话音落下,几个臣子出声附和。
眼见着越来越多的人出面替卫宸说话。
齐君心中怒意更盛。
当初他选中卫宸,便因为卫宸是个良才,可助他成这明君的良才。
吩咐卫宸办事,齐君总会无所顾忌。事情再难办,到了卫宸手中,似乎也能迎刃而解。可卫宸偏偏和他对着干。他越不喜欢什么,卫宸越要什么。
尤其是卫宸和楚家,和齐凌夹缠不清。
“依众臣之意,朕便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将夏氏一族下狱不成?”齐君说这话时,脸上神情已经十发阴霾。
卢岳等人齐齐跪地。
山呼‘臣等有罪’,圣颜震怒,朝臣们请罪请的轻车熟路。
齐君是越看殿上情景,越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意。
齐君自认是个能屈能伸的,十几年前,楚文谨入宫……他事后发现有异,派人去探查,最后虽然没有真凭实据,不过他那么多宫妃,自然知道宫妃第一次承欢的情景,可楚文谨明显有异。可是那时候他需要用到楚家父子。
而且楚文谨确是个难得的美人。
饶是入宫十几年了,宫里也难找出第二个如她那般明艳动人的宫妃。
齐君觉得当年自己没有一怒之下问罪楚家,没有立时要了楚文谨的小命,已是他极大的恩典了。
楚家父子理应因此感激他,替他守好边境。
可那对父子行事却越发的肆无忌惮,甚至军中隐隐成了只知二楚将军,却不知齐君。
他的宽容换来了什么?
楚家父子明目张胆的把持军权……
楚家小姐大殿之上明目张胆的告皇后滥用私刑,谋害宫妃。
楚家这位姑爷,更是把他的话当耳旁风,明知他不喜齐凌,他便偏要在殿上助齐凌一臂之力。想到这里,齐君脸上神情一沉。“尔等还知道有我这个皇帝在,朕还以为这个大殿,尔等说了便算呢。”
诸臣一幅惶恐之色。
山呼着陛下万岁……
可不再多的山呼声,似乎也挽救不了齐君恶劣的心情。
他冷冷看向齐凌。
“凌弟昨日和朕说起,说不想回淮阳道了,想留在京城,就近照顾林家一族……朕昨日觉得不妥,不过看凌弟一片拳拳之心,朕允了。卫宸,拟旨。淮阳王擢升为凌亲王,入住京城亲王府,享一品大员俸禄,允其临朝听政。”
齐君话音落下,大殿上瞬间一阵寂静。
齐凌似乎也被惊到了,一时间似乎反应不能。
而朝臣更是面面相觑,一幅不知道发生什么的迷糊样。
齐凌主动表示自己要长留京城?
怎么可能?
他又不傻,哪怕他是傻的,也不会放着淮阳道逍遥的日子不过,而要把自己禁锢在小小的京城中。亲王封号虽然尊贵,可也不过是一个尊贵的封号罢了。
享一品大员俸禄。
一品大员一月能有多少俸禄,对齐凌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一提。
至于允其临朝听政,听上去似乎是恩典。可以齐凌的身份,如果他留在京城,不让他上朝听政,那才是天大的笑话,所以说来说去,这根本就是把淮阳王数年努力尽数收归已手。
而齐凌,从此后,便是凌亲王。
尊贵无比的凌亲王,除了一个尊贵的名头,手中没有丝毫实权的凌亲王。
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丘之貉
第六百二十四章一丘之貉
这样明目张胆的夺权……
确是夺权了,朝上诸臣谁人不知,淮阳道的百姓可是诸道中最是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甚至有人谣传,其繁华程度,已经紧追京城。
这可是齐凌用时十数年时间才能达成的。齐君轻飘飘一句话,齐凌一切都付之东流。
别说齐凌不会开这样的口,便是齐君真的想把淮阳道收回来,好歹也找个让人信服的借口。他这么红口白牙的一通说辞,当真以为殿上诸臣都是蠢笨之辈吗?
诸人等着看齐凌反驳的戏码。
可不管是齐凌,还是刚才帮了齐凌的卫宸,都平静以对,卫宸甚至老实的真的似起圣旨来。
细看之下,齐凌脸色似乎白了白,不过最终,他跪地谢恩。
“多谢皇兄成全,臣弟确是想替玥娘守护好林家。”一字一顿,不过不管齐凌此时什么心情,他并没有在大殿之上和齐君争执,也算是全了齐君颜面。齐君渐渐高兴起来,觉得齐凌还算是知道轻重。至于卫宸……“卫爱卿,这道圣旨便由你亲自送到林家。”
这是,这简直就是在齐凌伤口上撒盐。
这么明目张胆的把圣旨送到林家,岂不是让林家上下,甚至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齐凌是因为林家才丢了淮阳道的。
这事若传回淮阳道。
淮阳道百姓简直要把林家撕碎了……
林家若敢离开京城一步,便成了众矢之的。
只这么一想,便有不少朝臣觉得全身胆寒,庆幸自己没有生在帝王家。都是帝王家无真情,看来是不假。齐凌是齐君存世唯一的兄弟了,而且是一母所出,最终竟然也落了这么一个结局。
不得不感概帝王将相本无情啊。
“遵旨。”相比诸朝臣心情起伏。卫宸倒始终平静以对。
齐凌似乎也恢复了平静。
没再多提淮阳道一个字……
事情似乎便这样成了定数,让齐君耿耿于怀的淮阳道,便这么轻轻松松收归己有……齐君越发飘飘然起来。看齐凌和卫宸都顺眼了些。
齐凌没有抗旨。
卫宸乖乖听话。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他青史留名似乎成了定数。齐君越想越觉得兴奋,如果不是在朝堂之下,他简直想大叫几声……算计了这么久的事,今天瞬间便做成了。早知道齐凌这么没种,他何必瞻前顾后。早该在济北道之前,便收回淮阳道。
“今日事毕,爱卿们若无事,便退朝吧。”齐君心情好,用很是明媚的调子说道。一旁内侍怔了怔,赶忙唱喝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便是有想开口的,考虑了一下前面发生了事,也生生把到口边的话咽了下去。
齐君于是负手而去。
殿上先是一静,随后有人开了口。是卢岳。“王爷,您这又是何必呢。”
何必这么直白的闹到殿上来。便是真的和夏家不共戴天,也可以选个迂回的法子。明知道齐君有意庇佑夏氏,齐凌这般所为,简直就是撞南墙。卢岳是真心替齐凌不值。
不管淮阳道是不是被收回,他总是齐国领土。上面生活的百姓是齐国子民。
百姓日子过的安稳,不是当天子们最高兴的吗?何必耿耿于怀淮阳道是不是封地。何况这封地还是当年齐君亲自分封出去的。
当时的淮阳道,土地贫瘠,百姓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如今的淮阳道,却是风调雨顺,百姓们生活安乐,这一切都是齐凌的功劳。如今却被齐君生生据为己有。谁心里没杆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