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之前的确有传闻五皇子被害身亡,可那都是假消息,五皇子还活得好好的,这些年不过是被藏在外头,如今长大成人,回宫,自然还是五皇子的身份。”
五皇子独孤啸,曾因母族受牵连,整个母族包括他的母妃全都死了,有人说,五皇子也死了,这么多年,大家也都相信五皇子早就不在人世,不曾想,他突然就出现了,还活得好好的。
只能说,这世道还真是无奇不有。
“其实早在多年前,皇上已经知道五皇子的母族是被人陷害的,可人都死了,还能怎么样?现在五皇子回了宫,皇上对五皇子是心怀愧疚的,如今五皇子在皇上跟前,那可是很得宠的。”
“得宠倒是得宠的,皇上赐了府邸,在宫里也有属于五皇子的宫殿,可五皇子还是个可怜人,母族一个都不剩了。”
“他回来肯定是要报仇的。”
报仇?
怎么报?
当年若不是皇上下的令,谁敢对皇上的妃子下手,谁敢对五皇子的母族下手,难道说,五皇子还敢对皇上下手不成?那可是大逆不道之罪。
说话的是府里的小厮,看起来人不怎么样,说得话倒是活灵活现的,这些消息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来的。
“阿东,你的消息倒是挺灵通的嘛,连皇室秘辛你也知道,”年纪更大一些,在安王府呆得更久一些的资深小厮何大推了阿东一把,阿东的年纪也不大,二十来岁,家里穷才进的安王府,头脑灵活,做事勤快,倒是不知道他连消息知道得比别人多。
阿东嘻嘻一笑。
“何大哥,你莫笑我,我哪是消息灵通,只是爱听闲话,一有机会就在外头找人聊上几句,自然就知道一些事了,再说,这些又不是什么秘密。”往人多的地方一挤,不需要多久,就能听到一大把这样的消息。
至于消息是否可靠,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那与他们不相干,人家可是堂堂的五皇子,岂是他们这些屁民可以议论的。
“那秋雅小姐胆子可真是不小,连五皇子都敢去勾搭。”何大道。
“那是胆肥,心大。”另一个王二道:“若是当真让她攀上五皇子,做不了正室,做个小妾,那也是高人一头的,一辈子荣华富贵享不尽,现在皇上还未立太子,五皇子以后能不能当上太子还不好说,万一当上了,小妾也能当个妃子。”这是多大的金坑啊,还不得拼了命的往里跳。
“这回可没有跳上,倒是撞得不轻,王妃很生气,秋雅小姐这么做是败坏了安王府的名声,让安王府落了别人的话柄,以为咱们安王府是没规没矩的,从安王府出去的小姐都是不要脸面的。”
第203章 有人同罪
这样的人,安王府是容不下的。
她们初到安王府之时,王妃便已经交代过,王府有王府的规矩,许多事是不能做的,那不但关乎自己还关乎安王府的名声,她们自己的声名倒是其次,若是因为她们的无知与冲动,败坏了安王府的名声,她是绝对不允许的。
古秋雅所做之事,不但辱没了自己的身份,还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往安王府头上泼了很大一盆水。
安王府已经明令,让古侧妃好好看管古秋雅,这一次她为彰显安王府的大度,暂时不将她赶出府去,下一回不管古秋雅犯的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她敢再犯事,往后,安王府内绝对不会再有古秋雅此人。
古侧妃一边请罪一边应下。
到了雅仙居把古秋雅骂得无地自容。
“姑姑顶着多大的压力才让你们一直在安王府内过着小姐一般的生活,为的就是指望你们将来能嫁户好人家,秋雅,你想要攀高枝没有错,姑姑一直以来也是这样教你们的,但是,你们得看清楚,你们想要攀的枝是不是上得去,会不会太高,一旦摔下来就会粉身碎骨。”那是宫里的人她也敢高攀,“说说,那是五皇子吗?”
古秋雅面上已经没有血色了,这两日发生的事够她惊吓一阵的。
昨日本是做足了戏,想要博得贵人的亲睐,谁知,才见上一面,直接被贵人派人给拎得远远的,她又没有赶上安王府的车队,被安王府的人找着之后少不得一顿责骂,昨天在白云寺住下,她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想着回到王府之后会得到怎样的处罚。
今日,一回到王府便去向王妃请罪,被王府一番责备,责罚,她意识到往后自己的处境只会更加坚难。
“那日我在灵应泉外见到贵人,那贵人应该就是五皇子。”古秋雅声音有些沙哑,她哭得久了,嗓子也哑了,“姑姑,秋雅只是想认识五皇子,制造一个偶遇让五皇子对秋雅有些印像罢了,秋雅不敢高攀。”古秋雅是有心没有胆,她纵使也想高攀也不敢攀到皇子的头上去,谁不知道元婷还只是许给御前侍卫的李程,她只是姑姑的侄女,姑姑的确是帮着她们往高处爬,可姑姑也是万万不允许有人敢爬到她亲生女儿的头上去。
“秋雅想着,若是认得五皇子,跟在五皇子身边的人各个都是非富即贵,所以——。”
“你那点小心思别以为别人看不出来。”古侧妃冷哼一声,秋雅心里想什么,她太清楚了,对方可是个皇子,平日里她们哪来的机会见到皇子,纵使见了也不过是远远的看上一眼罢了,”五皇子当真让你惹怒了,你只是想要过去攀谈,真的没有再做什么?“古侧妃详问,若是古秋雅当真做了什么,只怕,五皇子不会善罢甘休,这事儿还没有了,定会找上王爷,继续追究的。
古秋雅低下头,神情有些闪烁。
”抬起头来,回答我的话。“古侧妃怒道。
古秋雅吓了好大一跳,立刻抬起头来,不敢有半点不敬,”姑姑,姑姑,你一定要相信秋雅,秋雅真的没有做过份的事,过份的是五皇子,秋雅不过是想靠近些,五皇子便不分青红皂白的让人架着秋雅离开了,秋雅好歹也是个未出阁的闺女,被五皇子身边两个五大三粗的侍卫架着,秋雅真的不想活了,呜呜——,”一扯嗓子,又是一阵哭。
她怎敢在五皇子面前造次,她只是——,只想想要靠得更近一些,所以,在五皇子嫌恶的发出警告之后还往前走了几步,可她无法靠近,五皇子身边好几个侍卫守着,她一介娇柔女子。
“不过,五皇子在得知秋雅是安王府的人,问了秋雅一句话。”秋雅突然记起。
“什么话?”古侧妃神色一正。
“他问,安王府的蔻儿小姐是否是徐千蔻。”五皇子只是随口一问,她当时并没有在意,现在想想倒是有些不太对头,高贵的五皇子怎么会知道安王府有一个徐千蔻,徐千蔻那丫头也不过是个从乡下来的,没有规矩,什么也不懂,出身也没有比她们好上多少。
”五皇子为何突然会问起徐千蔻。”古侧妃神色更凝重了,“该不会是连徐千蔻那丫头也冒犯了五皇子吧。”这下安王府只怕与五皇子要结下仇了,“若是徐千蔻那丫头也得罪了五皇子,你这边倒是好说话些。”毕竟犯事的不止秋雅一人,都是安王府的人,徐千蔻也该受罚才是。
“姑姑,”古春雅倒是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会不会,五皇子之前就认得徐千蔻?”
“不可能,”古侧妃摇头,“徐千蔻是从偏远之地而来,一到京城便立刻入了安王府,她根本就没有机会认识五皇子。”这绝对不可能。
想想这也不太可能,世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巧合。
古秋雅却是像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般,若是犯错的有两人,那就不止她一人受罚,不仅如此,府中人再提及,也不会说她一人,不会将所有的锋头都对准她来。
她一介弱女子,实在是身受不起。
“姑姑,姑姑,”古秋雅跪地相求,泪流满面,加上声音沙哑,模样甚是楚楚可怜,“你一定要给秋雅做主,犯事的一定不止秋雅一人,秋雅还知,当日,徐千蔻也到了灵应泉门口与五皇子的侍卫说了些什么,定是她也得罪了五皇子。”
古秋雅禀着有脏水大家一起泼的原则,立刻努力的要扯徐千蔻下水,就算她无法摆脱已下的责罚,至少也要让徐千蔻陪着她一起受罚。
第204章
“姑姑,那一日,的确有人看到徐千蔻靠近灵应泉,至于她做了什么,只怕,只有她自己知晓。”古春雅自是帮着妹妹的,妹妹受累,被责罚她这个当姐姐的面上也不光彩,旁人一提起秋雅,一定会想起她古春雅,她如今在安王府也难抬头做人。“妹妹只是靠近五皇子就被责罚至此,徐千蔻也做了相同的事,她为什么没有得到一点责罚,这明显是不公平的,姑姑,我们都知道,我和妹妹的身份万万是不能和徐千蔻比的,她才是正统的表小姐,春雅和秋雅不过是沾着安王府的名头,其实什么也不是。”
“好,你别说了。”古侧妃听得脑袋都大了,这会儿牵扯上徐千蔻,必定会牵扯上已死的千招,王爷极疼爱千招,如今看得出来,王爷对徐千蔻也是极好的,“姑姑当然知道若要罚,必定也要算上徐千蔻一笔,但是,当日只有你没有赶上车队,你被五皇子的人丢了出去,让整个安王府的人都在等着,还要出动安王府的侍卫们去找你,徐千蔻她在这一点上没有犯错,她准时上了马车,她与其他人一同回了安王府,不曾劳师动众。”若当真为此去找王妃,只怕连她也会被王妃责罚。
古侧妃也想给徐千蔻一些责罚,但是,一想到王妃的性子,她又有些犹豫了。
若是王妃最终不但不责怪徐千蔻,定会反过来责怪于她。
“姑姑,秋雅真的不想独自一人承担。”古秋雅已经很善长把自己哭得梨花带水,她知道男人心性见不得女子落泪,会哭,而且能哭得极美那便是一种本事,她默默的习了许久,“秋雅一人真的担不起,姑姑,你一定要替秋雅做主,秋雅还想有机会嫁户好人家,好替古家争上一口气。”
“你呀,”古侧妃是恨铁不成钢,“这件事我会酌情处理,你既然受罚就给我安安份份的呆在雅仙居,哪也不准去,否则,你就等着被赶回古家。”古侧妃放下话,甩袖离开了。
古秋雅继续哭,想着自己越来越不明朗的未来,她唯有痛苦。
“姐姐,姐姐,你说秋雅该怎么办?”古秋雅拉着古春雅,犹如拉着一根救命的稻草,“往后就算有好人家也轮不到秋雅了。”
古春雅无言的被妹妹拉扯着。
她心里也苦,倒霉不止是秋雅,还有她。
“不止是你,恐怕连姐姐想要找户好人家也不易了。”
……
王府又有了传闻。
小招也是现在才知道,原来,安王府内是有许多人爱嚼舌根的,不止如此,消息还很灵通,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得来的消息。
当日她也去了灵应泉之事,大家也传得沸沸扬扬的,个个恨不得她与古秋雅落下同样的下场。
觅缘居里除了小招之外,其他三人可是急得不得了。
“怎么你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李嬷嬷是急得团团转,”小姐才只有十四岁,这些话能在安王府里传,只怕,府外也有人知晓,现在怕是到处都在传扬咱们家小姐小小年纪就会恋慕男人。“这可如何是好,这可是失德之事啊,传扬出去,往后还会有哪户好人家敢上门提亲,敢让小姐成为他们家的当家主母。
“嬷嬷,这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