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裙臣天下·朱砂引-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乐身形一颤。
  她以为叶习染没有看到,她眼底藏不住的隐痛。
  可怎么忘得了,她的叶姐姐,是顶顶聪明的。
  “如果可以的话,你也走得远远的吧。”
  她带着哭腔喊出这句话,然后在城门楼上逃一样的跑远。
  很快,苏霜迹便带着长乐回了洛阳。临走的那一天,长乐依旧孩子一样的攀在苏霜迹身上,眼里的神色天真的不成样子,仿佛那日城门楼上,她决绝的叫喊都是一场梦。
  若不是放下帘子前的那一眼,叶习染真的以为都是一场梦了。
  毕竟,绕在眼前的,还是多少年前,她们在一起温酒论诗的日子。那时她们还是享尽人间富贵的名门闺秀贵族少女,万物不争,上善如水。
  现在看来,是有多遥远。
  长乐离开的那个夜晚,云浓生下了一对龙凤胎。
  好像所有的事都赶在了一起,让人措手不及。
  荣国公府的榻上,云浓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面目苍白的对叶习染笑:“谢谢你,让我孩子出生的时候,能有父亲陪在身边。”说着,她与在旁边静静坐着的男子相视一笑,疲惫的眼中满是小女人的幸福。
  叶习染缄默着点头,云浓,这可能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她想,也是该离开了。
  当晚,承欢殿失了大火。
  有惊魂未定的宫女结巴着说,她看到叶妃娘娘拿着长明灯,亲手点燃了帷幔。也有侍卫说,他亲眼看到叶妃娘娘就坐在宫殿里,动也不动的,不知是哭还是笑。
  宫里都传,叶妃娘娘是被亡故的段太后亡灵缠上了,才引火******。
  奇怪的是,叶妃娘娘******的那一晚,住在南厢的南篱大师和小姑娘红梢也神秘失踪了。
  据说那一晚,火光映红了皇城的晚霞,还在月子里的薛少夫人闻讯赶来,披头散发的哭倒在承欢殿前。
  总之一场大火下来,尸骨无存。
  死讯传到北地,御驾亲征的皇上惊闻,日夜不息、马不停蹄的赶回来,见到的只是叶妃娘娘的新坟。于是一怒之下,杀光了在承欢殿里侍奉的所有宫女侍卫。
  那一日,猩红满地,哀鸿遍野。
  曾经,他们在皇上最深爱的妃子那里伺候,一时间所有人都要敬上三分,叶妃娘娘仁善,常常都有赏赐,所以他们都将此引以为傲。不想,却得了这样一个惨烈的下场。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叶妃娘娘死后,皇上每日都宿在修葺好的承欢殿里,宿醉沉迷,再也不理朝政。他们才忽然意识到,他们侍奉的那个铁口铁腕铁石心肠的帝王,才是这世上最重情的帝王。
  所有人只叹,只是再也没有一个女子能像叶妃娘娘那样,伴其左右,温良谦恭。
  叶妃娘娘殁后三月,皇上下旨追封她为贞懿皇后,对叶妃的娘家亲眷,叔伯兄弟姐妹等人一一进行追封,恢复了叶氏旧日的富贵辉煌。并在民间找回叶妃娘娘流落在外的小侄女,那个八岁的小姑娘叶静安,在叶家抄斩的时候被祖父叶仲醇找尽关系送了出去。
  她有着一双像极了叶妃娘娘的眼睛,见过她的人都如此说道,皇上见了那双眼睛便失了神,不仅当场封她为蓁仪郡主,还将她养在了身边。
  皇上甚至不惜耗资千万,将江南一处旧坟迁往江都,知悉此事的人都知道,那块墓碑上歪歪扭扭的刻着几个大字:慈母杜陵许氏月袖之墓,女七七含泪立碑。
  那是皇上做的最后一件无理之事,从那以后,皇上就恢复了昔日的睿智威仪。只是比以前更加冷心冷情,不再在外人面前显露笑容,以雷霆之势扫清了北方匈奴敌军,几条计策便将匈奴大军置之死地,以报昔日杀妹之仇,辱国之恨。
  从那以后,那个叫做姜洺澈的男人,只是孤独而沉重的活着。宫里的人都知道,皇上常常对着一幅画像失神发呆,一看便是半日,而那画上容颜无双的女子,就是曾经宠冠后宫的叶妃娘娘。
  他终究是顺从了今生的宿命。

  ☆、第一百零二章 尾声

  三年后,帝都空前繁华,国富民强,再无外敌骚扰边境,史称“姜梁盛世”。战祸不断的日子已经过去,百姓们无不敬服的称赞着他们年轻的帝王。
  风景如画的小镇上,到处都洋溢着盛世的繁华,每个人脸上都漾着暖融融的笑意。两个年轻的女子衣着朴素,正拿着一把芹菜与那卖菜的小贩讨价还价:“就八文钱!你卖是不卖!”
  那小贩颇有些无奈:“许夫人,这真不成……这……我还要养家糊……”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那女子就将八文钱扔到了他的菜筐里,拿着那把芹菜放进了自己的菜篮子里,满脸不信:“怎么不成?小四儿我还不知道你!你连媳妇儿都没娶,养什么家糊什么口!”
  看自家娘亲那么凶悍,芸生缩了缩脖子,小声说道:“娘亲,你小点声……”
  子衿低头看了看女儿,才温声道:“芸生乖,娘买好菜就带你回家!”
  那叫做小四儿的小贩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眼珠子一转道:“那还不是要靠许夫人给我介绍个好姑娘当媳妇儿!我这要求也不高,就身体好,能生养就行!”
  子衿眼珠子一瞪:“想美事儿吧!就你这个样子,还想娶媳妇儿!我上哪儿给你找个没长眼的姑娘去……”
  小四儿不客气的提醒:“看您这话说的!我看啊,你家那外甥女就不错!”他的话音一落,就被子衿当头一喝:“什么!你还想打我家七七的注意?你这小子!……”
  芸生弱弱的拉了拉娘亲的衣角,想要制止,眼角却瞥到了不远处那个款款而来的素色身影。于是又看了看自家娘亲,道:“娘亲别吵了,七姐姐来了。”
  子衿忽然住了嘴,左右望了望,拉着芸生便走了过去:“那小四儿竟敢将主意打在你身上!让我好骂一通!这小兔崽子!还不是上次多坑了我好几文钱……”
  七七只是淡笑,静静听着子衿数落着小四儿的种种不是。她一身素衣,墨发轻轻挽起,只别了一根极为普通的簪子,却难掩美貌,专注地神色满是温柔温和,眼角眉梢是掩不住的风华,看乱了行人的一池春水。
  最终还是七七怀里的小小人儿被吵醒,才制止了这场口水战。
  那个红装素裹的小人儿揉着眼睛醒来,像极了她母亲的眉眼里闪着流萤一般的光,对着喋喋不休的子衿慵懒说道:“舅姥姥这么大声,吓坏了人家了啦……”
  一向将小丫头当作心上宝的子衿一看,立刻将小丫头抱进了自己怀里,脸上漾满母性的笑意,“好,好,舅姥姥不说了,靡儿好乖,让舅姥姥亲亲……”
  隔着子衿的臂弯,靡儿对着七七眨眼睛,美丽的眼睛里闪着狡黠的光,却又带着老成的慵懒,像极了那个男人。
  如果他知道有个这么像他的女儿,他会高兴吗?
  想到这里,七七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又不禁笑自己。
  既然打算好了离开,又何必再想?叶七七啊叶七七,你真是死性不改!在他身边的时候,念不得他的好,离开了却又想念,别忘了你还有靡儿,你的女儿。
  九死一生得来的靡儿,确实没有让她失望,继承她和那个男人所有的优点,像极了她的容貌,也像极了姜洺澈的性子。
  靡儿出生的时候是在寒冬天,暖阳映照白雪,腊梅开得正好,子衿兴冲冲的提议取名冬暖,她却坚持要将她取名靡儿。或许,靡儿就是她心底,对那个男人最深的思念。
  三年又三年。
  她最终还是辜负了他的富贵荣华。
  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天高地远,相安无事,现世安稳。他做他驰骋天下的王,而她,就像千万仰望着他的蚁民那样看着他就好。
  七七低笑了一声。
  靡儿和芸生还等着吃梅子呢,还愣什么?还是早些回家给她们做吧。
  这一生,此去经年,细水长流。
  (全文完)
             朱砂引完稿于2014年11月15日16时

  ☆、番外:画地为牢(一)

  我那么固执地以为,我们此生会一起携手走到尽头。青丝染雪,浩浩荡荡。
  ——段千蒻这世上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条毒蛇,是不为人知的另一副恶毒心肠,只是有的人将它压在心底藏得太深,以至于忘却了它;而有的人却不得不将它放出,任意恣睢的吞噬掉最后一丝理智和清醒。
  而我,就是为了那个男人,活生生将自己逼成了另一副模样。
  幼时跟姐妹们一起读书,府里请来教书的先生教的第一句便是人之初,性本善,后来又听娘嘴里常念叨着造化弄人,那时候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只是每每看见娘眉间的愁绪,总觉得这世上没什么好玩,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兴许我说这样的话,显得十分矫情。
  我是在梨花落尽的时节出生的,在我出生之时,已经有了三个哥哥。不过可惜,他们都不是从大夫人的肚子里爬出来的,所以在等级观念严明的父亲眼里,他们还不如我这个女儿根正苗红。
  我出生那日,正好有个游历四方的大师来到府中做客,父亲得女欣喜,便提出让大师为我算命。娘说,那大师见我的第一眼,便大吃一惊,细细算来,便断定以后是母仪天下的命格。
  父亲因此十分高兴,不仅对我怜爱万分,还将我亲自抚养在身边,视我如祥瑞。果然,自我出生之后,父亲的仕途出奇的畅通,步步高升,花开锦簇。而我那美貌的姑姑也因为出众的美貌得以进宫,陪伴君侧。
  终于在我四岁那年,父亲携家眷前往江都供职,官拜丞相,一人之下。父亲对政事独到的见解颇得圣意,而我那姑姑便在后宫春风得意,从美人,到贵人,再到贤妃,当时后宫那个看似贤良的皇后因为牵扯私通敌国被废,皇上大怒,而姑姑生了个儿子,就毫无意外的成了新后。
  寒冬第一枝红梅开放的时候的时候,我随母亲一同进宫,去探望已成了皇后的姑姑。姑姑抱着新生不久的儿子,坐在辉煌轩敞的宫殿里,宫裙华美,眉眼尽笑,连袖间都香的动人。
  我得了姑姑的允许到御花园里转转,偌大的皇宫仿佛是一个不透气的屏障,我便撒开欢的跑,想要跑到尽头去看看。那时候怎么知道,皇宫是永远逃不出去的,跑着跑着,渐渐甩掉了一众宫女太监,跑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
  之所以说它偏僻,是因为与皇宫的恢弘大气比起来,这里实在是简陋。姑姑住的明央宫富丽堂皇,而这里只有一排矮房子,一间挨着一间,我便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那个眉眼沉沉、老气横秋的男孩子。
  那是初冬的早晨,呵气成霜的天气里,那个五官精致的男孩,穿了一件极薄的棉衣,正站在水井边打水,衣袖卷得高高的,额角都有薄汗沁出。
  一阵冬风刮来,我冷的打了个冷颤,他也正好看了出来。
  那一眼中,饱含防备,却仍旧带着少年应有的天真和疑惑。
  你是谁。他开口,如此问道。
  惜之,我叫惜之。我颤颤的看着那个眉眼精致的少年,心里不禁想着,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才能生出这样好看的少年。
  他眼中仍有疑惑,却不再询问我什么,而是提着打好的水,头也不回地走了。这时候姑姑身边的宫女寻我过来,我伸手一指,他是谁?
  那是太子珩,前皇后生的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