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门权冠:绝色乱世悍女-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人共知,桓温的父亲桓弼是东晋的忠臣,死于苏峻之乱,桓温少年丧父,他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由于后来娶了南康公主为妻,终于得到了晋升的机会,当上了琅琊内史。南康公主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儿,名叫司马兴男,据说,这司马兴男出生的时候,口中含着一把金勺子,父亲又是当朝皇帝,她又是长女,身价的显贵,就不言而喻了。这司马兴男生就性格刚烈奔放,从打出生时起,就养成了说一不二的习惯,只要她一瞪眼睛,她的弟弟妹妹们就像老鼠遇见猫一般,均被吓的夹紧尾巴温顺听话,连大气都不敢出!

    当时社会中,在士族男子中流行一种嗑药习惯,就是服用一种叫做五石散的药物,这是一种中药散剂,服后有壮阳强体治疗阳痿的功效,能使人产生亢奋浑身燥热的感觉,说白了就是一种毒剂。所以当时的年轻人都深受其害。他们胸无远志,颓废厌世,不思进取。但是自幼无拘无束的南康公主司马兴男,她可不搞这一套,健康向上是她的追求,身体健美是她的偶像,她还成为了运动型的练家子,经常身体力行,练唱当时的流行戏曲五禽戏,她的声望名冠东晋,就像现在的影视明星相似。

    桓温虽然也是富家后裔,但其人品与武艺都在一般富家子弟之上,他乐善好施,爱管不平之事,也是个出了名的人见人怕的主儿。桓温是位个人奋斗的典范,他少年威猛,说干就干,做起事情来毫不犹豫。

    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也即是公元346年,这一年桓温34岁,这个年龄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桓温由皇宫回到家中,恭敬的对夫人司马兴男说道:“禀告夫人,皇上已经下了谕旨,下令由夫君我挥师西进,到巴蜀国去讨伐成汉皇帝李势,我不日就要动身前往了!”

    司马兴男一听桓温此话,倒显得有些儿女情长起来。她一下子跑到桓温身边,紧紧的将他拥抱,满含热泪的说道:“虽然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是当奴家听见夫君你要离家远征的消息后,怎不令我为你担心?巴蜀那个地方,本公主虽然没有去过,但从人们的传说中,我也知道那是个江水阻隔,山峦起伏,层峦叠嶂,悬崖峭壁,人迹罕至,比登天还要难的去处。夫君啊,你此一去,是福是祸,都在本公主的预料之外,你一路上还要随时与敌人格斗,怎能不叫为妻子的提心吊胆,时刻牵挂呢?”

    桓温目睹此状,也止不住心潮起伏,他恨火欲火一同燃烧,与南康公主也有说不尽的临别之情!他伸出一双有力的臂膀,一下子将司马兴男搂抱在怀里,然后低下头颅,拼命的亲吻着司马兴男的薄嘴唇,一股暖流流遍了他的全身!过了好大一会儿,这才雾霾渐消,云雨渐止,渐渐恢复了平静。

    桓温对司马兴男说道:“自你的父王故去以后,皇帝轮番坐,江水照常流,可是不知不觉间,晋朝的皇帝又已经换了三任;可令人惋惜的是,政局照样动荡,反叛照样发生,偌大一个大晋国,枭雄纷争,狼烟四起,群雄割据,内乱不止,若不将这些反贼镇压下去,还不知他们又要闹出什么花样来呢!”

    司马兴男温情的对桓温说道:“如此看来,夫君伐蜀的决心早已下定,本公主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但愿夫君能殚精竭虑,披肝沥胆,不负皇上,我在家中,等待你胜利的喜讯!”

    对于桓温兴兵伐蜀,在朝廷文武大臣中,又少不了一番议论。一向对桓温抱有偏见的人说:“此次桓温所要讨伐者,是具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汉政权,蜀地多山多水,道路奇险,在各隘口要道,又有成汉的重兵把守,桓温此去,即使不全军覆没,也会遭受重创,我看他能留条小命回来,就是我大晋朝的万幸了!”

    也有人说:“自古以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桓温此去,路途遥远不说,且一路上地广人稀,山道奇险,桓温的兵力也不是十分充足,辎重粮草难于输送,我看他取胜的把握,只有十之一的可能!”

    唯独桓温的好友刘惔,却不这样认为。刘惔说:“要论对桓温的了解,哪个敢与我比?我在幼年时,便与桓温相识,所以说最了解温宣的人,就莫过于我刘惔了。就拿赌博这件事来讲,就不难窥见桓温的意志有多坚定了。他赌牌的手段极精,非在一定会赢的情况下,否则绝不出牌,以他的精明与理智,他此次出兵伐蜀,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所担心的是,恐怕在他灭蜀回归后,连皇上与朝廷都得要听他的了!”

    刘惔的话意味深长,其中的含义,在当时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听得懂,刘惔的话是提示人们,桓温此人,不是一位甘居人下之人,他早有当皇帝的野心了!

    盘踞于蜀地的成汉政权,是当时十六国之一,早在晋惠帝司马衷永康二年,即公元301年,由巴氏族领袖李特在蜀中起事,领导西北流民兴兵作乱,首建蜀国雏形。到了晋惠帝司马衷永安元年,也即是公元304年,李特的儿子李雄在益州(就是现在的四川地区)自称成都王,进而又在晋惠帝司马衷永兴三年,即公元306年,自己即位称帝,当上了皇帝,国号曰成,建都在成都。

    在桓温此次西征伐蜀时,李特李雄都已沈世,执掌成汉政权的人,名叫李势,他是成汉昭文帝李寿的长子,而李寿则是李特弟弟李骧的小儿子。提起这李寿李势父子,接下来又有一段故事不得不提:

    李寿原配夫人曰阎氏,终生无出,为争夺妻室,李骧杀死李凤,将李凤的女儿充当李寿之妻,凤女生下李势。妻子钟爱李势风姿貌美,拜李势为翊军将军汉王世子。李势身长七尺九寸,腰扎十四围的腰带,极善左右逢源,应酬周旋,他的手段之高明,使当时的人都深感诧异!

    不久,李寿病死,按照世系相承的原则,李势理所当然的就继承了其父亲的王位。李势为了笼络民心,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大赦天下,并改元为“太和”;尊母亲阎氏为太后,妻子李氏为皇后。

    李势刚刚即位,就有一位名叫韩皓的太史令出面奏陈道:“臣夜观天象,见天蝎座中红光升腾,一心宿二,形成荧惑守心之状,臣以为此乃不祥之兆,我主宜早做准备,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啊!”

    韩皓所说的荧惑守心,到底是什么意思?原来,荧惑指的是火星,而心指的则是天蝎座中的红色一等亮星,这即是所谓一心二宿现象。一心二宿一般是代表帝星,这是因为火星总是在黄道附近移动,火星留守在天蝎座周围,是罕见的天象景观,不详的火星总是在心宿附近徘徊不去,从而便形成辉光互照争采斗奇两星斗艳红光满天的气象,可能意味着有大灾大难降临人间!这种现象,即所谓的“荧惑守心”之说。荧惑守心本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但在中国古代,却被人冠之以不祥之兆的说法,这无疑是伪科学在作祟,说什么将有大灾大难降临,这完全是一种反科学的歪理邪说!

    李势听完韩皓的述说之后,也无法辨其真伪,于是便召集群臣幕僚,一同走进庙堂,祈祷许愿,希冀借助神鬼的力量来明辨是非,保佑平安。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李势待坐定之后,即对众人说道:“朕带领大家来到此处,是想让大家置身于这个神人共鉴的地方,检验你们对朕是否真心!如果有人心口不一,言不由衷,话不复实,即可由神鬼共鉴,立辨真伪;倘若有心怀莫测者,朕决不轻饶!”于是,李势便命令群臣发表议论。

    祭悼之前,还按照相国董皎侍中王嘏等的提议,再经李势同意,追谥先祖李特李雄身后名号,追谥他们同为汉王称号。

    李势弟弟汉王李广出班奏曰:“禀告皇哥,皇兄人过三十,仍然膝下无子,实为憾事;皇弟冒昧陈奏,为防止百年之后皇位无人接替,斗胆陈请皇兄封兄弟我为皇太弟称号,以了却兄弟我的一生心愿,不知皇兄意下如何?”

    李势听完李广的陈奏之后,觉得李广的话很是可疑,又极为刺耳,心中极为不悦,遂生愠怒之感,当即悻悻的说道:“朕还不到四十岁,自觉身心未老,现在即眷顾后事,为时尚早,从即日开始,此事不准再议!”

    也有不善于察言观色的愚笨大臣,纷纷站出来为李广说话。有两位大臣,一名叫马当,一名叫解思明,先后出班奏道:“臣等斗胆,再奉劝皇帝!我皇本来兄弟不多,若出现废退,则益州必危,益州出现危乱,则皇权不保矣。故此,臣等以为,李将军之言,也属未雨绸缪之计,不无道理,还望吾皇三思而定!”

    马当解思明的极力规劝,不但未能使李势的决心稍有松动,反而更家增加了他的疑心!他心中暗想:“你们这样做,是否图谋不轨,合谋而为?”

    李势心中进一步想道:“你们两个,如此一唱一和,肯定早有预谋!朕还健在,你们就想迫不及待的想逼朕退位,除了要密谋造反,难道还有第二种解释不成?”

    既然皇帝李势已经对马当解思明二人作出了有罪推定,那么马当解思明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时过不久,李势即派遣太保李奕,突然带兵赶赴涪城,一举将李广擒获,然后将其押回成都,交由董皎,将李广收监下狱!时隔数日,便又传出马当解思明被杀,并夷其三族的消息;由于李势念及与李广是亲兄弟这层关系,对他网开一面,死罪免去,活罪不饶,一纸诏书将李广贬为临邛侯,李广懊恼气愤,悲愤难耐,不久便在家中自缢而死!

    解思明一生计谋满腹,胆子也大,敢于直言,强谏善诤,不意最后却为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马当也为人正直,又能体谅黎民百姓疾苦,因此甚得民心人心,不想也落得个血洒黄土诛灭三族的结果!此景此情,无不令益州百姓心灰意冷,对李势政权信任全失,从此便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一个失去民心民意的政权,到底还能维持多久,那就只有天知神知鬼知了!自此以后,再没有谁敢出面,在李势面前谏诤了。

    目睹马当解思明李广的下场,不得不又引起曾经助纣为虐的李奕的深刻反思,他思来想去,认为就只有举兵造反这条路可走了!李奕举兵之后,得到了众多蜀人的响应,他的人马迅速壮大,不数日间,便众至数万。李奕开始攻打益州城。李势闻讯后,立即登城拒敌。无奈李奕也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强势的李势面前,也落了个败北的结果!李奕单枪匹马,妄图突破城门,乘势而进,不想却被守城将士飞矢射中,落马毙命!

    由于李奕谋划不周,身先士卒去冲城门,实属轻敌妄动,故有此败。李势既诛李奕,又除掉一个心头之患,立即大赦境内,并改年号曰“嘉宁”。李势不去消除弊政,单靠改一个年号就想获得安宁,予痴人说梦又有什么区别?

    在蜀地境内,原本没有“獠”这个民族,可是到了李势执政这个时期,他们便突然从茫茫山林中倾巢而出,北至犍为梓潼,露居山谷,建立村落,不下十余万户,对于这些无拘无束野居惯了的民族,官府未能妥善管理,给当地百姓造成极大袭扰。这件事情的发生,更使得李势一筹莫展焦头烂额,寝食难安,他终日如坐针毡,彷徨不定。

    李势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