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马来的很快,走得近了可以看到其上写着各种字的旗帜,丁大山也认不全,也顾不得看,只看着眼花缭乱的仪仗在城门前让开,走出安利军中的一系列高官重将,有操守有守备有游击将军。
    这些都是他这个小军头往日只可远望的人物,今日都是特意为他们来了。
    不止这些将官,还有一个举着明黄圣旨的文臣和内侍。
    接圣旨了,名留青史了,丁家祖坟上冒青烟了,丁大山激动的发抖。
    “茅铁头参见大人。”
    有人蹭的从他身边越过,冲着近前的大人们就迎头叩拜行礼,一面大声的说道。
    这孙子!要不是看在他也奋勇杀敌的份上,一定砍死他。
    丁大山心里骂着,忙也抢着迎接。
    接下来一切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进行,当众宣读皇帝的圣旨,对丁大山等一干八人进行了封赏,升官赐爵,各人的父母子女也皆有赏赐。
    看着站在人前傻笑的失态的几个军头,安利军一众将官心里很是嫉妒。
    说起来这些人私自行动,他们一点消息都不知道,结果现在一点功劳都分不到。
    如果搁在别的时候怎么也要抢功,但只可惜这次的事意义非凡,开德府对皇帝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并不敢这时候去耍手段,更不敢要挟这几个连名字都记不住的军头。
    接下来钦差们又慰问了杀敌的兵士们,各有封赏,死去的将士也重重的抚恤,进城之后抚慰了死里逃生的百姓,祭奠了守城而亡的知府等一众官民,热热闹闹哭哭笑笑的直到中午才进了府衙歇息。
    丁大山等七人换上了新官袍,激动的在钦差等一众官员面前随侍,所谈所说依旧是怎么痛恨金兵,怎么筹划杀敌,又怎么做到这一切。
    “那这是成国公的命令,可有书信来往?”一个将官忽的问道。
    丁大山摇头。
    “没有书信来往,是成国公派了一个传令兵来的。”茅铁头抢着答道。
    “那传令兵传达完消息就回去了。”丁大山不甘落后忙说道。
    这将官并没有在意这二人之间的争抢,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那就是说,没有物证,只凭口说了。
    口说只要对好了口径,那还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钦差等人长途奔来劳累,闲话片刻便更衣歇息去了,丁大山等人还不得闲,被日常半熟不熟的同僚们拉着东问西问,带着嫉妒或者敬佩的道贺。
    丁大山等人又开始讲述收复开德府的事,一个不起眼的男人忽的开口打断。
    “你们在这里可见过成国公世子?”他阴测测的问,“那位传令兵该不会是成国公世子吧?”
    这突然的话让喧闹的大厅顿时安静下来。
    男人的视线扫过丁大山几人的神情,他们的神情茫然,没有丝毫的伪装。
    “没有。”他们乱乱的说道,“绝不是。”
    “我们接到成国公世子的通缉令了,也都下发张贴了。”王军头说道,“绝不可能认不出来,更不可能隐瞒不报,大人明查。”
    正因为查过了才问的,男人淡淡的笑了笑。
    “金贼已经驱逐,这件事几位大人也要放在心上。”他说道,“免得乱了军务国法,动摇人心。”
    丁大山等人忙起身应声是。
    ……
    夜色的降临,钦差等人离开了府城,开德府并没与大肆犒赏欢宴,守城的依旧,哨兵们也各司其职。
    丁大山等人走进了一间营房,看着屋子里的老九等人。
    “你们明日就要走?”丁大山问道。
    “怎么?还要我们帮你们守城?”老九问道。
    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说话总噎人…不过此时此刻丁大山等人不会对他的态度有任何不满。
    “我们只是觉得太匆忙了。”丁大山说道,搓了搓手,面色涨红,“更何况,你们什么都没有得到…”
    “我们该得到的自然有地方去得。”老九打断他说道。
    这人说话就是这么干脆利索,丁大山只得收起这些客气。
    “哦对了。”他忽的想到什么,看着老九,“你认识成国公世子吗?”
    “当然认识。”老九立刻答道,“成国公世子那般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卧龙凤雏才貌双全,仁义侠气并存,英明神武的年轻人,谁能不认识呢?”
    丁大山等人目瞪口呆。
    是不是有点过了?
    
    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女子也可稳如山
    
    “成国公世子在我们北地那是人尽皆知…”
    “成国公世子三岁能上马…”
    屋子里老九低沉的声音还在继续。
    三岁,这都要从小讲起了吗?
    丁大山忍不住拭汗。
    “老九大哥。”他忙打断,“原来你们跟成国公世子很熟啊。”
    老九摇摇头。
    “不熟。”他干脆利索的说道。
    不熟?不熟你说的这么热闹,跟你亲儿子似的。
    丁大山等人再次无语。
    “虽然不熟,但成国公世子这样的人谁不知道?他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老九接着说道。
    打住,又来了。
    丁大山等人忙打断。
    “是的,我们也这样认为。”
    “成国公世子能征善战的确了不得。”
    “我们也久仰大名。”
    大家纷纷说道。
    “只可惜无缘得见。”老九点点头说道。
    他们的身份是有些特殊,不过就算被朝廷和军队视为异端要清除,他们对成国公父子还如此的推崇,可见是真心杀敌的。
    “老九大哥,你们是真的好汉。”丁大山诚恳的说道。
    “有件事我们也不瞒你们了。”茅铁头在后忽的说道,“成国公世子可能就在这里,他要往北地去,但现在他正被朝廷追缉,消息也散开了,金人肯定也要抓他。”
    “所以我们希望,如果你们见到了成国公世子,能帮就帮一下。”丁大山也忙跟着说道。
    “我们虽然不能明着帮,但私下绝对会给你们便利。”王军头也说道。
    老九看着他们笑了笑。
    “我们离开正是要做这个。”他说道,“我们要找到成国公世子,护送他平安回北地。”
    原来如此,这其实也是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吧,这也是成国公的安排吧。
    就说了哪有老子不管儿子的。
    这就合情合理了。
    解决了开德府的金贼,不仅是稳住了朝堂,还能替他儿子扫清危险。
    成国公果然高瞻远瞩,决胜千里之外。
    佩服,佩服。
    “我们告辞了。”老九起身拱手说道。
    真是干脆利索,除了说道成国公父子的时候。
    不过也可以理解,人总是对自己崇敬的人和事物容易话多一些。
    丁大山等人忙施礼相送,看着老九走出营房,随着他的走动,四周兵丁中也逐渐有人走出来,看似不经意,但慢慢的都汇集到老九身后,很快隐没在夜色中。
    ……
    隆冬时节,庆源府的街上更是冷清。
    不过相比于前一段要好很多。
    甚至有商铺重新开门。
    金兵还是没退,但也并没有越过成国公的防线,而且传来最新的消息说开德府也收复了,流窜的金兵也逐一被清理干净。
    后方还算安稳。
    “有什么事说一声我们过去就行,君小姐你别总是亲自过来。”庆源府的掌柜说道,一面送君小姐出来。
    看着院子里站着的十几个男人。
    虽然比前些时候多了一些人,但如今到底是不太平,万一有小股金兵闯过防线进来抢杀,就如同开德府那样,就这十几个男人又有什么用。
    “顺便而已。”君小姐说道。
    什么顺便而已?来庆源府顺便而已吗?掌柜的有些不解,看着君小姐已经出门上马,十几个男人也纷纷上马。
    “掌柜的你回去吧,有什么事你捎信,我过来就是。”君小姐说道。
    我捎信,你过来,这好像反了吧?
    掌柜有些无奈又好笑的看着那女孩子,来这里短短时日,她反而成了主人,自己倒成了客人。
    君小姐的这一行人行驶在街上很是引人注目,也让街上变得热闹。
    “君小姐。”
    路人纷纷恭敬又欢喜的打着招呼。
    君小姐都没有走,可见庆源府肯定安稳,大家可以安心的留在这里。
    虽然君小姐并不给他们看病,但城中的大夫遇到疑难杂症都可以去询问,这无疑等同于众人背后一座靠山。
    这个消息逐渐传开,不仅庆源府,就连附近的几个府城民心都安稳下来。
    比起先前官府将官们再三安抚都管用。
    “这个小女子在,倒是比两千营兵驻守还管用呢。”这个念头让彭大将自己把自己逗乐了。
    “我始终是想不明白君小姐为什么要留在这里?明明北地已然如此危险。”周知府看着城门内走来的君小姐一行人,再次感叹。
    “大人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彭大将粗声粗气说道,“有危险你我也没有逃啊。”
    跟这粗人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周知府瞪了他一眼。
    “她一个外乡小女子,跟我们能一样吗?她又没有吃皇粮。”他说道。
    “周大人你这就狭隘了。”彭大将拍着铠甲说道,“不管是官是兵是民,都是大周的子民,保家卫国是本分。”
    就你懂得多!大字认不全十个,还给我上课了,周知府懒的理会他,疾步走下城门,对君小姐点头含笑。
    君小姐下马,看着周知府和彭大将施礼。
    “大人们辛苦了。”她说道。
    周知府和彭大将忙摆手。
    “不辛苦不辛苦,职责所在,食君之禄。”他们说道。
    说完又觉得有些怪。
    这小女子倒像是上官来慰问一般。
    “君小姐行路要小心。”周知府收起古怪的心思,关切的说道。
    “让我们护送吧。”彭大将大声说道。
    “万万不可。”君小姐说道,虽然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拒绝,“如今敌军在境,成国公军令再三,不可将兵私用。”
    彭大将被她说得一怔,面色微红。
    “况且我出门也有分寸。”君小姐含笑说道,“这些好汉足以能够护我安全。”
    这些好汉……
    彭大将和周知府看着她前后左右的男人,这些人面容纯朴看上去很是木讷,正是嶂青山的山民。
    除了那日见识了绊马索以及几只重箭外,彭大将并没有再接触这山民,当时的震动惊骇早已经散去,再加上这些山民能被一个小女子说服听命,也不过是些没什么见识的山民罢了。
    好在人数不少,也能吓唬人。
    “附近皆布置有哨兵,如有危险,君小姐要立刻求救。”彭大将整容说道。
    君小姐点头应声,上马在一众人的护送下出了城门。
    “真不护送啊?”周知府问道。
    “不用,如今境内流寇匪贼几乎绝迹。”彭大将说道,“有的被人杀了,有的则闻风逃了。”
    想到这件事,周知府也颇感慨。
    乱世多匪贼流寇,这是历来的困疾,自从战事起来以后,庆源府的境内也出现了很多匪贼,百姓们也多被劫掠,只是兵力紧张,再加上这些匪贼流寇又来去无定,实在没有精力去剿杀。
    但很快就传来消息,那些匪贼很多都被人杀了,还都悬挂暴尸。
    至于是谁做的,却查无头绪。
    如今逃难的人多,有钱人都会雇佣护卫,大概是这些匪贼不长眼劫到这些人头上,反被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