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家丁香-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秋油膏子就是好东西,平日里炒菜掰上一块放进去,味道也好得很呢。
  原本这这些豆渣宋丁香是打算喂猪喂羊的; 不过张氏觉得这东西又是豆子做的,还带着盐味; 就这么喂猪实在是太可惜了,不如拿去看看有没有人买; 谁知道竟然卖的不错。几缸结结实实的豆渣这才半个月,就已经卖掉一大半了。
  宋丁香也跟着在铺子里帮忙,天冷了,各处吃肉的人也变多了。她爹宋志远带着大儿子宋钧山和大侄子宋钧立到处忙乎着帮人杀猪宰羊; 还接一些硝皮子的活儿,店铺里只有大伯带着他家二儿子宋钧水以及大伯娘张氏和大儿媳妇招娣在忙碌。
  宋丁香也偶尔来帮忙,收个钱顺便看看他们对调味料的需求。
  从古至今; 调味料就一直都是人们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主要配角,从很久之前人们发现了盐巴开始,一直到后世出现各种品牌各种味道的不同调味料,可见这些东西虽然不大起眼还便宜,却绝对是不可缺少的。
  只是这里是古代,资源贫乏,她能获取的东西比较少。目前能做的也就是酱油和辣椒酱,不过这里距离海也就几百公里远,平日里倒是能见到不少海边的干货,她可以在这上面多动动脑子。
  这秋油和辣椒酱虽然是宋丁香弄出来的,但是为了避免麻烦,宋李氏征求了宋丁香的同意之后,就说这些是老爷子宋兴义之前跟人跑商得到的方子,只是之前一直忙碌,试过几次都没做出多少,直到现在才研究出来味道正好的秋油和辣椒酱。
  原本赚了钱宋丁香的意思是分成三份,一份给爷爷奶奶,剩下两份大伯家和自己家平分。但是宋李氏觉得这样对宋丁香不公平,跟家里开了“家庭会议”决定分成四份。老两口一份,这一份以后也是要留给小叔叔用的,两个儿子家各一份,算是辛苦钱,宋丁香自己一份,毕竟这酱料是她弄出来的,而且她现在又成了亲,算是嫁出去的姑娘,不能不给钱。
  大伯家自然满口答应。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是天上掉下来的银子了。他们没什么本事,平日里也是靠宋志远拉拔着出一份力气活儿,如今不过就是帮了点儿忙就能拿上一份的钱,怎么能不高兴呢!
  宋丁香也没有意见,这点儿酱料方子不过是她掌握的方子里最简单的了,能赚了钱就是好的,就算赚不到钱好歹也给自家人吃用了,算不得浪费。而且在这上面也能看出来大伯一家确实没那么多事儿,这让她舒心了不少。
  虽然她现在不过刚十五,但是毕竟内里的瓤子比宋李氏还要大二三十岁呢,她更希望的就是家庭和睦少一点儿纷争。不过前提是别人别欺负到她头上。
  如今宋兴义家虽然说分家了,可是遇到正经事当家的还是老两口。宋丁香一边儿学着宋李氏掌家之道,一边儿过自己的日子。她在宋李氏身上真的学到了不少,毕竟她当初可没有这么热闹的一大家子需要掌管的。以后等周一诺回来,他们总是得有自己的家庭孩子,多学点儿是没错的。
  “快回去吧,外面冷。小姑娘家家的再把手脚冻坏了。”张氏看了眼西斜的太阳,催促宋丁香。
  宋丁香应了声,收拾了一下自己的针线簸箩,把鞋底子放了进去。“大伯,大伯娘,你们也早点儿回去。”
  张氏乐呵呵的答应着,又拿棒子皮儿包了半块儿猪肝,“回去炒了,我给你大伯卖完这点儿东西就回去了。”
  宋丁香一手抱着针线簸箩,一手拎着猪肝往家里走。半路上遇到了周老三家的胖媳妇儿,也就是周一诺之前的养娘。
  周老三媳妇儿斜着个眼上下打量了一下宋丁香,阴阳怪气道:“哦哟,白眼狼这都走了将近一年了吧?你这肚子咋也每个动静?是不打算给他留后了吧?”
  宋丁香笑呵呵道:“原来是周三婶子啊,我家柱子哥前些日子还来了信,说在兵营升了官儿呢。”
  周老三媳妇儿撇撇嘴道:“这升官发财是好,就怕有命挣钱没命花。”
  宋丁香笑道:“那怕啥呢,咋就没命花了?到时候我替他花,周三婶子可别着急。”
  周老三媳妇儿登时瞪大眼道:“我着急个屁,就怕那个短命的回不来,你也空等了一场。”
  宋丁香皱起眉头,大声道:“周三婶子这是什么意思?去兵营的那么多人,家家户户都盼着他们早日回来。怎么到周三婶子这里就一嘴一个短命的回不来了?”
  这时候日头正好,不少大闺女小媳妇的都喜欢坐在家门口太阳地儿了跟人拉长道短儿的。宋丁香这句话声音比较大,让她们也听去了不少,于是都看向周三媳妇儿。
  其中一个女人家大儿子就去服了兵役,因为不识字也没有个家书回来,平日里担心的不行。听见这么一句那还能好受?她顿时丢开手里的针线活,掐腰张嘴骂道:“哪里来的贱人?哎哟我当谁呢,原来是那个吃啥啥没够的周三家的啊?把人家柱子一身好东西都叭嚓干净了就不把人当人了?说人家周铁柱不好,也不回头看看自己那俩儿子,每日里白花花的银子花着,读书读这么多年连个童生都没读出来,真是丢尽了脸了。”
  另一人捂嘴笑道:“可不是,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书香门第读书人家,可是连个童生都没读了,这也能算读书人家的话,那我家也能是了。”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还不定每天在家里怎么咬牙切齿呢。周老三家的,要是再让我听见你说什么当兵的都是短命鬼这句话,小心我撕了你的嘴。”
  周老三媳妇儿脸红一阵白一阵的。这些日子她过得也不太好,家里没什么钱了,俩儿子成天就知道伸手要钱,翻来覆去说是读书用。如今这才一年光景,他们家除了那大房子还能撑得住门面之外,都快沦落到买地的地步了。
  如今家里正在因为这件事吵架,卖了粮食的银钱还没捂热乎呢就被要走了不少。再看看宋丁香家里日日的进钱,周老三家眼都红了。
  只是现在她一句话得罪了不少人,也没敢继续争吵,只能垂着头急匆匆的回家了。
  宋丁香向那边盈盈一拜,笑道:“谢谢各位婶子姐姐们帮忙了。”
  一开始说话那女人笑道:“丁香妹子就是年纪小脸皮薄,才让她这么欺负的。下次她再这么说,你直接大巴掌甩她脸上。”
  宋丁香笑道:“我哪里有那个力气,遇到这样的人以后绕着走就好了。”说完顿了顿又道:“王大姐,柱子在兵营混得还算不错,他身边确实也有几个咱们这边的,说都没事儿,让大家放心。”
  那女人一愣,顿时眉开眼笑道:“那就好那就好,哎呀……这出门在外不就是得相互照应着吗?你家柱子会写字儿,下次就多写点儿,多说两句,也让我们都安心。”
  宋丁香点头应了,又欠了欠身子,才拎着东西回去。
  周老三媳妇儿一进家门就骂骂咧咧道:“什么玩意儿,都骑到我脖子上指手画脚了。我呸!真当自己捡到宝了,不过就是我不要的东西!”
  周老三正在院子里劈柴,听到他媳妇儿的话,问道:“又怎么了?”
  周老三媳妇儿道:“还不是那个宋老四家的,我就纳闷了,一群人夸他们家这么好那么好,我看啊……一个个的都不是好东西!要不是他家有几个臭钱谁还能看的上他们是咋的?”
  “娘,您回来了?”周老三的大儿媳笑眯眯的走了过来,道:“娘你至于的跟他们家置气吗?等宝生读出来以后您可就是老封君了。”
  周老三媳妇儿的脸色这才好点儿,却也不想给儿媳妇好脸看,道:“这都读了多少年了?看人家徐强这才十八,就都去当官儿了。再看看你男人!别成天缠着你男人这个那个的,留着点儿精力去读书不行吗?”
  周宝生媳妇儿脸颊抽搐了几下,笑道:“娘说哪里话,如今相公在镇上读书,我在家里伺候您,怎么就缠着了?”
  “还说没有?前些日子老大回来我都听见了,你俩叽叽歪歪了半宿!”周老三媳妇儿一把把儿媳妇甩开,怒道:“一滴精十滴血,你这是想榨干宝生吗?”
  “娘,你……”周宝生媳妇儿羞恼的几乎说不出话来。
  周老三听了也觉得不是个话,便道:“你胡咧咧什么呢?这都成亲两年了肚皮还没个动静,你不着急?赶紧着去做饭,晚上吃什么啊?”
  “吃吃吃,就知道吃!”周老三媳妇儿哼哼唧唧的,挪动着胖身子往厨房走去,“老二家的呢?怎么着?还让我这个当婆婆的伺候你们吃喝啊?都给我滚出来做饭!”
  宋丁香把猪肝放进厨房,转身进了主屋,一抬眼就看见了宋玉兰。“姐?你怎么来了?”
  宋玉兰笑道:“再过些日子就是我小弟弟的百日了,我这不提前过来送点儿东西来吗?给缝了几个肚兜和小棉衣裳。还有这一身儿是当初娘给大宝做的,料子软乎,正好适合弟弟穿。”
  宋丁香道:“我怎么也没看见你过来呢?怎么这时候来了?大宝没来?”
  宋玉兰道:“没来,我从村子里穿过来的,没走大路,这一会儿就得回去了。”
  正说着,方氏拎了个棒子皮儿包进来,道:“你那个弟妹可真是金贵,让你大老远的过来要这种东西。”
  宋玉兰道:“谁让她有了呢?不过是馋嘴想吃点儿果子干罢了。在咱家这个也算不上什么金贵的东西,我正巧也来跟爷爷奶奶和爹娘说说话。”
  方氏问道:“你家大山最近还好吧?”
  宋玉兰笑道:“好着呢,那徐强不是带了些人走吗?有不少送了钱的也没能跟着,大山在家里口口声声道幸亏没有去送大礼,否则自己连五服亲戚都不算,压根没法跟着去发财。”
  宋丁香听了这话,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姐,人家那是去上任为民做主,怎么就叫发财了?”
  宋玉兰嗤笑道:“谁说不是呢?可是人家就是说去发财了,真替那边的老百姓寒心啊,呼啦啦带了这么多人去吃用,还不定把人家那边吃成什么样子呢。”
  宋李氏道:“这话家里说也就罢了,徐强岁数还小,他未必就想着要发财的,读了这么多书总得做点儿实事。只是那伙子亲戚。算了,咱家跟他们家也没有什么牵扯,你拘着大山就好。”
  宋玉兰道:“如今他们听话着呢,我婆婆上次来撂下银子首饰什么的,回去心疼了大半个月,话里话外的还想让我补,我当没听见。”
  宋李氏道:“就得这样,她说什么你都往心里去,怕是要累死了。”
  宋玉兰只是点头说是,过了一会儿见天色有些晚了,便起身道:“我得走了,奶奶,娘,等弟弟百日那天我再过来。”
  送走了宋玉兰,宋丁香爬上炕,捏了一片桃子干放在口中嚼着玩,“奶奶,我瞅着咱家的豆渣膏子卖的差不多了,秋油卖的也好。明天我打算多做点儿,还想做点儿别的。”
  宋李氏瞅了她一眼,道:“随你折腾,反正做坏了就跟家里吃,也浪费不了。”
  宋丁香嗤嗤笑道:“上回小叔叔回来送给我一本什么‘千味食鉴’,我瞧着很不错,想从里面挑点儿啥来做呢。对了,今年的豆子也都下来了,挑好的给我留着啊。”
  方氏道:“还用得着你说?你爷爷早就想着了,今年咱家豆子一点儿都没卖都留着给你,除了这个,今年种的那点儿乌豆也都给你留着了说你做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