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贵盈香-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团团一摆,并不称呼谁,之后就安静的立在殿中。
  “你叫一个女流上太极殿?”昌寿冷笑,暗道李琋果然不知分寸。
  李琋缓缓一笑:“适才,口口声声的说男女平等的,不是姑祖母么?”
  “她一介奴婢,如何能跟朕比?”
  李琋不说话,直接同何妙香道:“说吧。”
  “是。原本……原本陛下并没有咳嗽、头风的毛病。”面对昌寿,何妙香心里还是畏惧的,她将视线停留在地面,不去看昌寿,稳了稳心神,接着道:“后来,因为陛下嫌弃御医给开的药不够效果……便信了道士。”
  她口中的先帝,便是李琋的父亲李纬,至于御医开的药,群臣也多半心照不宣,无非是些壮阳药一类的东西,可先皇毕竟上了年纪,哪能和年轻人一般夜夜笙歌?而御医也终究是御医,开的药首先要保证的是龙体无损,效用或许是有的,但定然不多。
  以先帝向来顺风顺水,得风的雨的经历和性子,必然是不满意的,可不得去求仙问药?
  可历来亡国有几大征兆,无论纵欲和求道,都算是。
  群臣心中已有数,之前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先帝可是让后宫传出不少风声,光有孕的后妃就有一掌之数。
  “陛下吃了道士的丹药,是比以前好了不少……”这话拿出来说,她自己也有些脸红,语调便很是迅速:“谁知,吃着还行,等药一停,陛下就开始头疼、咳嗽,精神不振,身体更加的虚弱。”
  昌寿打断道:“妖道迷惑先帝,与朕何干?”原来姓何的小贱人是齐王的人,昌寿恨得牙痒痒。
  何妙香咬咬牙,抬头道:“因为那妖道是大长公主找来的,先帝死的时辰都是大长公主定了的,妾有证据!”
  群臣的议论再也止不住。
  从来,断定一个人是死是活,是什么时辰死的,那是阎王爷,什么时候成了大长公主了?她断的还是一国天子的时辰……
  众人背上出了一层冷汗,却还不敢过分表态。
  齐王虽然兵力多,但看大长公主也不惊慌,说不定还留着什么后手呢!
  他们别的不行,墙头草和趋炎附势的眼力见儿,再准确不过了。
  何妙香拿出两张纸来,上面只有寥寥数语,一个写了“寅时”,一个是一张单方。那单方还要等太医细看,但先帝就是在寅时驾崩啊!
  “请诸位大人,鉴别字迹。”
  有几个临时想攀附齐王的,不禁道:“这笔迹,确实像大长公主的呢。”
  “正是正是。”
  昌寿冷冷的看着这一切:“一群墙头草,不用看了,你们能将朕如何?如今朕才是天子。”
  她这话模棱两可,像是不屑于攀扯,又像是默认,李琋直接道:“是不是天子,不是姑祖母一个人说了算。来人,将……”
  “慢着!朕是不是天子当然不是自己说了算,我有当年太祖皇帝和文惠皇后的亲笔诏书,若遇后世子孙昏庸无道,我李慎便可取而代之!”说完,她也取出一块锦缎:“你们不是会认笔迹么?认一认,是不是文惠皇后的笔迹,就算笔迹你们不想承认,上面可还有玺印呢。”
  李琋盯着那块锦缎,笔迹他无从确认,但玺印是真的。
  群臣的意见很快出来,基本上也是这个结果。
  昌寿有些自得。
  世人皆知,文惠皇后对昌寿的宠爱不是一星儿半点儿,却不知,文惠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她想让昌寿当女皇?
  难不成,文惠皇后当年自己也有这种想法?
  她到底是怎么死的?当真是病死的么?


第四百五十五章 妖妇
  “如何?你我皆是李氏血脉,我能走到今日也是有先祖准允的,你想不敬先祖?”
  昌寿理理袖子重新坐了回去,颇有几分名正言顺的意思。好似在说,早有先贤先祖断定赞成我李慎继承皇位,你反对也没有用。
  朝阳初升,李琋瞥一眼紧闭的殿门,转过脸来又是云淡风轻:“不如何,这便是姑祖母费尽心思,找了许多年依旧不放弃玉玺下落的原因么?”
  昌寿的声音快且疾,身体有些紧绷:“是你,玉玺最后被你找到了,是也不是?”
  李琋看上去却不想作答了。
  而昌寿将他的表现视作默认:“果然是你。朕再给你一次机会,将玉玺交出来,朕留你一条性命。”
  “留我一条性命,就像鲁王一般整日被囚禁,连吃喝也不得自由的性命么?”当年赵王李珣也被幽禁,可当时下命令的是先帝,是李珣的亲爹,李珣除了行动不得自由,照样有比寻常人家大得多的府邸和宫女太监,他甚至还在那个时候生了几个孩子。
  等轮到鲁王李珝就不一样了。
  下命令的是昌寿,她对李珝可没有什么好脸色,尤其李珝最开始还依附着王太后,昌寿就更加看不上了。是以,李珝幽禁期间的待遇,可以想象。听说,吃穿用度,都是鲁王妃在张罗,因为种了些瓜果菜蔬,才勉强度日。
  “哼,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昌寿抬抬手:“有些人啊,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你当真以为人多势众,朕就怕了你不成?”
  “不是人多势众,是人心所向。”李琋朗然道:“京畿十六卫,包括姑祖母从各地征调过来的军队足有二十万余,靠着京城天时地利,足可与我抗衡。可最后呢?他们为何不战而退,主动开了城门?”
  不说还好,一说昌寿又气炸了:“你还好意思说,你心机沉沉、密谋良久,那守城的竟然早被你买通!一群叛徒,大宁的叛徒!”
  李琋摇头:“并非全然如此。我确实有买通他们的打算,但城门开了,并不是我一人之功,而是姑祖母你,一步一步失了人心,特别是连凉州城的安危都不管不顾,一门心思的招揽兵力来对付我的时候。
  凉州,是大宁人的凉州,就算一生没去过凉州的老叟,都知道凉州的意义,可姑祖母你……”
  说道这里,李琋停下,他简直想不明白,昌寿当初为何不派兵。
  于公,凉州是大宁的西北门户,轻易开不得;于私,凉州都督萧旸是她的亲生儿子。
  无论如何,她都该重视才是,可她竟只顾着京城一隅,如此短视没有割据,实在不该。
  “现在说这些又有何用?朕也没工夫与你嘴上工夫,我只问你,玉玺交还是不交?”
  李琋沉默。
  昌寿道:“既如此,还真要你知道知道厉害才行。来人!”
  随着她的吩咐,一个身穿紫衣,头戴帷帽的女人被押上了大殿。
  人群又开始议论纷纷,这妇人,又是哪个?
  昌寿泠然而笑:“听说你与七王妃恩爱甚笃、情比金坚,怎么,如今不过戴了个帷帽就不认得了?”
  李琋依旧沉默。
  “还真是心狠啊,自己的王妃都不屑一顾了么?”昌寿冷哼:“若不将玉玺交出来,便叫你的王妃死在你面前!”
  李琋终于回应:“不明白姑祖母在说什么,本王的王妃不是好好的在我身边?”
  说完,只见齐王伸手,拉过原来隐藏在他身后的一人,那人穿着男装,鬓发高束,但眉目清亮姿态端正,并没有遮掩自己的女儿身。
  “你是谁?”昌寿问。
  “我?我是沈晏沣的女儿,齐王的王妃,我是沈秋檀。”
  昌寿面皮一抖:“怎么可能?”
  在她的角度,最开始听到沈家九姑娘的名字是很久远之前的事情了,因为听暗卫回报,她对沈九姑娘印象极差,自己大寿的品相会,沈秋檀当初的身份还不够去她跟前拜寿,加上逢年过节,宫里的大小宴席,即便沈秋檀出席,昌寿还是避居郊外的庄子,是以,今天竟当真是她第一次正面遇上沈秋檀。
  “莲儿?莲儿!怎么回事?”她问道,不是说之前已经抓住了齐王妃,正预备以她来要挟齐王交出玉玺么?若这个男装打扮的女人是齐王妃,那他们一直以来抓的又是谁?
  沈秋檀含笑。
  当初在济阳城外遇到埋伏,跟随她出城的五百将士,连同跟随她多年的山奈都死了……她拿到玉玺,悄悄回到城中,却在没有正式现过身,对外只说齐王妃身体抱恙。
  但懂一些的,都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用了七八天的时间,王成竦终于查出伏击的人,竟然是楚王动了手脚,而楚王和京城之间关系也不简单。
  于是,沈秋檀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捉了楚王最爱的美人,将人一绑,着人送到原来济阳城突袭的那伙“乱民”头领手里,那乱民没见过齐王妃,但见眼前美人儿就信了七八分,以至于无论那美人怎么解释,她是楚王府的美人,不是齐王妃也无济于事了。
  楚王府痛失了美人,偏不能大张旗鼓的找;沈秋檀对外称病,有心人自然知她失踪。
  两厢一对,那乱民首领不疑有他,一边收着楚王的银子,一边睡着楚王的美人,还以为自己睡了正牌王妃。
  面对昌寿的诧异,沈秋檀笑道:“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劳动昌寿大长公主费尽心机,联合楚王一起捉我过来,可惜呀,捉错人了呢!”
  “你……你这个妖妇!”
  “多谢夸奖。”沈秋檀欣然接受。
  毕竟比起寻常人,她勉强也算是有那么一点本事,可以算得上是妖术的。比如她在处理完了济阳城的事情之后,就一路快马加鞭到了滋水,然后又悄悄的将空间里造好的船只拿了出来。
  这才是她一开始就和李琋分开,并且自己只身南下,直接去了济北州,还一路没有掩饰身份的原因。
  放在明面上,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便不是秘密了。
  这样,才更方便隐藏。
  加上楚王府的美人替了她的身份,她顺利的隐藏,也更加的放开手脚,结果比预想的还要早上五六天便到达了滋水。


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叛
  楚王府的美人自己摘了帷帽,露出一张楚楚可怜的小脸,对着昌寿嘤嘤哭泣:“大长公主救命,妾早说不是齐王妃,我家王爷……”
  “住嘴!给我拖下去!”真是个蠢货,差点就要说出自己与楚王的交易么?这种蠢货,竟然是楚王跟前受封了美人?
  早听说楚王府有个十分受宠的美人,楚王为了她不惜和楚王妃闹翻,将亲生嫡子送来了京城,后来更是在先帝丧期,就叫这美人还怀了身孕,而楚王竟也不顾名声,让孩子生了下来。
  若是传说中的美人,就是眼前这个的话,那楚王,恐怕不只是结巴,还眼瞎。
  不对,不对!这女人一直被关着,她怎么会知道自己和楚王联手的消息?
  唉,恐怕还是自己心虚情急猜错了方向。
  大殿重归于安静。
  昌寿半天找不回场子,只道:“也好,你们一家人都到齐了,黄泉路上正好可以作伴。”
  “昌寿大长公主还真是自信。难道就不担心我们死了,玉玺的下落却公之于众?”李琋应道。
  “你敢!”
  “有何不敢?”沈秋檀紧接着道:“大长公主以为这太极宫还是任你肆意的地方么?我们夫妻之所以到现在还不用兵,是想让天下人都知道你的罪行。是谁出师有名,又是谁天理难容。”
  “你放肆!”
  “呵,究竟是谁更放肆?大长公主任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年因为我父亲不愿意投靠,大长公主就将济北济中两州的存粮全部转移到了淮南,一年后,济北济中大旱,两州饿死的百姓加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