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由此也可见乔氏有多得意刘安这个儿子了。
陆刘两家的亲事,还是刘大人亲自拍板才会进行得如此顺利,不过周氏私底下却打听到了些消息,道是这乔氏对陆滢并不如何满意的样子。
“……我就担心,滢姐儿嫁过去之后会不会受了婆婆的气……”周氏道。
第137章
卫氏闻言一时之间倒是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周氏了。
周氏的担心并非多想。
大安朝极重孝道,出嫁的女子在夫家若是被婆婆说上一声“不孝”,这可是极大的罪名,也正因为如此,若非是遇到了开明和善的婆婆,女子在出嫁之后多多少少总会受婆婆的气,甚至有的儿媳被婆婆搓磨得不成人形也是不少见的。
一个“孝”字,就足够将这世间做儿媳的人给束缚住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乔氏对陆滢有所不满,就算还有刘大人在,但这内宅之中婆婆收拾儿媳的手段还少了吗?
也难怪周氏会担心了。
卫氏想了想,轻声安慰道:“大嫂,我看你也不必如此忧心,咱们陆家可不是任人都能欺侮的人家,陆家的女儿就算是出嫁了,也断没有无故受人刁难的,那刘家大夫人若真要无理取闹,咱们府里多的是人替滢姐儿出头!”
话说到这里,卫氏又笑了笑,“不过,咱们滢姐儿向来最为乖巧懂事,这么好的姐儿,想来那刘家大夫人便是再如何挑剔也是挑不出理来的,说不定就是大嫂你在杞人忧天了呢?”
被卫氏这样一安慰,周氏心里倒也确实轻松了些。
就如卫氏所说,刘府如今虽然因为出了个首辅而水涨船高,但陆家也不是什么能任人欺侮的。
再则……
刘拙刘大人如今年事已高,还能在内阁呆几年也是难说,而刘家的下一代能力都极为平庸,也就是第三代里陆滢要嫁的这个刘安要出挑一些。
可想而知,等到刘大人致仕之后,刘家只怕再难有如今的风光。
而相反的是,陆家如今虽然没有了当初陆老太爷还在时的盛况,但陆政三兄弟如今也渐渐在朝堂之中站稳了脚跟,如果没有意外,陆家只会越来越稳越来越好。
更别提,当今皇上心里一直都是念着陆老太爷的,陆家并非没有圣恩。
这样一对比起来,刘家在陆家跟前还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
那乔氏若不是个傻的,总也不至于太过挑剔陆滢。
周氏这样一想,于是又笑了笑,有些感激地对卫氏道:“三弟妹就是会安慰人,跟你说了这会儿的话,我这心里都敞亮了许多。”
卫氏笑而不语。
周氏便又说起了陆滢和刘安的婚期,“刘家大少爷今年十九,也有了举人的功名,刘家的意思是婚期就定在明年刘家大少爷行了冠礼之后,还挑了几个日子送过来,我和老爷商量了一下,明年五月倒是有个好日子……”
刘家大少爷是四月的生辰。
如今已经是十月了,这样算下来离陆滢出嫁拢共也就只有半年多一点。
在周氏与卫氏说着这些的时候,陆滢的院子里,陆寻和陆音也正在打趣她。
“大姐姐,咱们今儿可是来你这里讨茶吃的,大姐姐可不要吝惜你这里的好茶,再过一段时间,咱们想来大姐姐这里讨茶吃都不容易了……”
陆音说着这番话,还忍不住拿了帕子掩唇笑。
陆滢和刘安的婚事已经定了下来,听说刘家那边都已经选了几个日子送到周氏那里,这婚期离着现在顶多也就是大半年,等到陆滢出嫁之后,将来她们再想找陆滢讨茶吃,可不就是不容易了么?
陆滢到底脸皮还有些薄,被陆音这样一打趣,顿时就羞得满脸通红,同时心里又忍不住想起前些日子见过的刘安,面上羞意便更甚了。
陆寻见状也跟着起哄,“唉呀,瞧大姐姐这脸红的,听说咱们未来的大姐夫上门来拜访祖母的时候,大姐姐可是躲在屏风后面悄悄瞧了一眼的,看大姐姐的模样,对咱们未来大姐夫应该很是满意才对吧?”
陆音闻言也跟着两眼亮晶晶地看着陆滢。
这女儿家凑到一块儿了,说的可不就是这么些么。
陆滢先前正想起上次见过一面的刘安呢,这时候又被陆寻说中了心思,脸红得都快滴出血来了。
好半晌,她才稍稍压下心中的羞意,瞪了陆音和陆寻一眼,“你们就会打趣我,等着吧,将来你们定亲了看我不好好的收拾你们!”
提到定亲,陆音也不由有些害羞。
陆滢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接下来自然也就该轮到陆音,她如今十四岁,这个年纪定亲也是再合适不过的。
定了亲事,备嫁妆再准备个三两年,也就到了该出嫁的时候了。
这样算下来,还真的用不了多久。
因而,被陆滢这样一说,陆音倒也真的红着脸不说话了。
陆滢见状心里也有些得意。
不过,陆寻就不一样了。
她才十二呢,断没有这个年纪就定亲的,因而在一旁笑嘻嘻地看看陆滢,又看看陆音,“大姐姐,你到时候尽管好好打趣二姐姐好了,听说二伯母也正操心着二姐姐的亲事,说不准大姐姐你还没有出嫁,二姐姐的亲事就能定下来了,一点都不耽误大姐姐你扳回一城。”
这番话,倒是惹来了陆滢和陆音一人瞪了陆寻一眼。
陆滢伸出手指轻轻在陆寻的额头上戳了戳,“你这丫头!”
这般说着话,姐妹三人心里一时之间倒也都有些感慨。
女子出嫁之后,便是婆家再如何宽和,想要回娘家一趟也是不容易的,哪怕陆寻姐妹三人将来的婆家都在京城,但再想像今天这样聚在一起好好说话,想来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陆寻看了看两个姐姐,先是摇头晃脑了一番,然后颇为感慨地道:“大姐姐,二姐姐,你们说说,为什么咱们女子长大了就要嫁人呢?要是可以一辈子呆在府里,我觉得也挺不错的嘛!”
她是真的这样想的。
陆滢闻言忍不住笑了笑。
她看着陆寻,觉得这个妹妹虽然已经有十二岁了,但如今大抵还是没有开窍。
旁人家十二岁的姑娘,许多都已经在想着自己的婚事了,偏偏寻姐儿还说着这般孩子气的话,也真是叫人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第138章 开窍
陆音和陆滢显然有着同样的看法,她伸手在陆寻的鼻子上刮了刮,“大姐姐,咱家三妹妹这是还没开窍呢……”
没开窍。
陆寻听陆音这样说,倒是微微偏了偏头。
她隐隐记得,从前好像在谁口中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话。
是谁呢?
陆寻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想出什么所以然来。
大概是前世很久以前的事了吧,她这样想。
于是便也不再深究了。
事实上,陆寻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没开窍,不过,对于男女之间的情爱,她好像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这个时候的女子,但凡是出了嫁,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大部分人也都会将自己的一腔情思寄托在了自己的夫君身上,从此以他的喜为喜,为他的忧而忧,不仅要代他孝顺公婆,还要照顾好他的起居,为他生儿育女,甚至还要打理后宅,管着他的姨娘通房……
若是这个夫君待自己好也就罢了,许多女子心里总能想得过去,但若是碰到个薄情的,那只怕能叫女子痛不欲生。
可是……
陆寻仔细想了想,前世她嫁去了程越之后,不管是最开始时程越对她的亲密,还是后来有了另攀高枝的打算之后的冷漠与疏离,她好像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就好像,程越之于她,根本就算不得什么重要的人一般。
但是,夫君之于妻子,又如何会不是重要的人?
所以,是她生来就凉薄,还是前世的她其实一直到快三十岁了都没开窍?
陆寻可不觉得自己是个生性凉薄的,那么她其实就是没开窍了?
但现在想想,若是能像前世一样一直不开窍,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这世间对女子本就太过严苛,要是不开窍就能守住自己的心,就不用因为别人的喜乐而心绪波动,陆寻觉得这似乎也不错嘛!
因而,她冲着两个姐姐嘻嘻一笑,“二姐姐,听你这么说,你应该是开窍了,就是不知道二姐姐这是……”
话还没说完,就被陆音恼羞成怒的捂住了嘴。
三人一时便又笑闹起来。
……
天气一天一天转凉,陆府的日子也在波澜不惊之中一天一天过去。
进入腊月之后不久,李慧娴有孕也满了三个月。
周氏本就对儿媳一进门就有了身孕一事极为满意,好不容易捱了这三个来月,当然迫不及待的就将喜讯往各通家之好传了过去,倒是引来了一片道贺声。
对于她这样的举动,便是老太太也有些哭笑不得。
“老大媳妇惯是个稳重的,却不想在这件事上也得意轻狂了起来。”老太太当时是这样说的。
话是这样说,但老太太可没有任何指责的意思,那“得意轻狂”几个字更多的是打趣周氏。
周氏被打趣了也不以为意。
她身为陆家的长媳,平素是要掌着府里的中馈的,自然行事要大气稳重,才能将府里的下人们都压下来,但如今她就快要有孙儿或者孙女了,便是张扬一下又有何妨?
为此,在李慧娴满了三个月之后,周氏还特意赏了府里所有下人们一个月的月例,可将众人喜得只差做梦都替李慧娴腹中的胎儿祈福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段时间的陆府可是沉浸在了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中。
在这之后不久,京城就下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说起来,今年的雪来得格外的迟,都已经进入腊月中旬了才下了第一场雪,不过这场雪下得极大,有懂农事的人看了,都纷纷断言这是“瑞雪兆丰年”,来年必定风调雨顺,百姓们也能有个好收成。
对于这样的预言,别人都不知真假,唯有陆寻这个重活了一世的人才知道,来年的大安朝各地确实都迎来了丰收之年,各处出产的粮食比起往年来可是足足多了两成,喜得隆佑帝直接下令大赦天下。
当然了,这些,现在的所有人都是不知道的。
虽然没有人敢断言来年真的就是个丰收之年,但隆佑帝同样因为这个好光头而高兴不已,即使才进了腊月不久,就传了话,今年的上元节,宫里会拨了银子在京城办灯会,到时候隆佑帝还会领着宫里的各位贵人出宫,与百姓同乐。
不仅如此,宫里的贵人们也会命人做了各式花灯放到灯会上,供百姓们赏玩。
这道旨意一下,京城的百姓们自然也就轰动了。
从前的每年上元节,京城都是会办灯会的,但像这样由宫里直接拨银子,还有天子与民同乐的情形,却也是不多见的。
一时之间,百姓们倒是都盼着上元节快些到来,说不定到时候还能有机会得见天子圣颜呢?
在百姓们这样的热切期盼之中,隆佑十八年也渐渐走向了尾声。
晏池是到了小年的前一日才从书院里回府的。
自上次晏家的事情发生了之后,晏池一连在书院里呆了这两个来月,这还是第一次回府。
才回到了陆府,章氏就已经将晏池拉过来,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他好一会儿,这才道:“池哥儿,这么久不回府,到底还是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