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容闺-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过晚膳之后,天色便也开始渐渐暗了下来。
  老太太看了看天色,率先站起身,“刚用过膳,正好走动一下消食,咱们这就去园子里吧,月亮也差不多该出来了。”
  众人自然不会逆了老太太的意,于是一群人簇拥着老太太,一起往了园子里去。
  陆寻瞅了瞅左右,趁着众人都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来到晏池的身边,伸手拉了拉晏池的衣袖,低声道:“三哥,你慢点走,我有话要与你说。”


第105章 舍不得
  晏池在被陆寻拉住衣袖的那一瞬间,整个人都顿了顿,甚至还反射性的面上一僵,手更是下意识的往外一扯,将衣袖从陆寻的手里扯了出来。
  陆寻看着空空如也的手,面上有些愕然。
  “三哥……”陆寻拧着眉,眼里很是疑惑,“你这是怎么了?”
  她是真的不解。
  不管是她重生前还是重生后,她与晏池之间都是极为亲近的,就比如说,晏池的书房里极少让人走动的,但到了她这里,却是任由她随意进出。
  再比如,晏池明明不喜欢甜食,却也能面不改色的当着自己的面将两碟子点子都吃下去,为此还生了一场重病。
  等等。
  这一切都让陆寻相信,三哥是将她当作了极为亲近的妹妹来看待的。
  可现在……
  这又是怎么了?
  为什么,不过隔了一晚,三哥就向她展示出了他冷漠的那一面呢?
  陆寻百思不得其解。
  甚至,她隐隐还觉得有些受伤。
  难不成,三哥这是要疏远她了吗?
  想到那样的场景,陆寻心里跟着便开始难受了起来。
  心里一急,她顾不得先前晏池将衣袖扯回去的动作,一下子又紧紧揪住了晏池的衣袖,“三哥,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什么?”
  两辈子,她都习惯了自己有晏池这么一个事事包容着她的兄长,只要一想到,有可能某一日晏池不再像从前那样待她了,陆寻便有些难以接受。
  而晏池,他先是看了陆寻一眼,然后轻轻拧起眉头。
  “三妹妹多虑了,你没有做错什么。”晏池道。
  一整晚的辗转反侧,晏池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自己昨天在听到章氏提起婚事时,为何会下意识的想到陆寻。
  他隐隐觉得,若是不想明白,总有些事会失去控制。
  可是,那是什么呢?
  晏池忍不住抬手轻轻揉了揉太阳穴,缓解自己整晚未眠的头疼。
  看到他这样的动作,陆寻倒是一时之间忘了自己之前想问什么了,面上略带了些焦急,“三哥,你这是怎么了,昨晚没睡好吗?要不要请个大夫来看看?”
  晏池看了看走在前面的陆府众人,又看了陆寻揪住自己衣袖不肯放的手一眼,摇了摇头:“不用担心,我没事,只是昨晚没睡好而已,待会儿早些回去休息一下就好了。”
  许是因为陆寻眼里那不可错认的关心,陆寻的语气不自觉的就软了几分。
  虽然有些不相信,但听晏池这样一说,陆寻也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随后,她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了晏池语气的变化,两眼一亮,看向晏池:“三哥,所以你不是不想理我了,而是昨晚没睡好,所以才打不起精神?”
  晏池一窒。
  他看着陆寻面上的期待,怎么也说不出一个否定的答案来。
  想想昨晚那个让他辗转反侧的问题,再看看面前的陆寻,晏池到底叹了一口气。
  那个问题的答案……
  既然想不出来,那便也不再细究了吧。
  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当她这样看着他时,总让他有种不得不宠着她的感觉,更不舍得让她面上流露出失望来。
  所以,他伸手在陆寻的头上轻轻揉了揉:“对。”
  陆寻这才高兴了,面上扬起大大的笑容,“我就知道三哥不会不理我的。”
  见陆寻如此,晏池面上也不由露出一个笑容来。
  也由此,他心里一直压着的那块石头,也似被搬了开去一般。
  他想,昨儿的事,应该就是一个巧合,不过为了这么一个巧合,他就流露出要疏远眼前这小姑娘的意思,也难怪这小姑娘方才会像一只被人丢弃的小狗那般看着他了。
  “对,三哥不会不理你的。”晏池轻声道。
  陆寻闻言又冲着晏池露出一个笑容。
  明明只是再简单不过的一句话,不知道为何,听在她的耳中,却隐隐有了种承诺的意味。
  不过,这样的感觉只不过是一闪而过,陆寻也来不及细究,便与晏池一起继续往前走。
  她想起自己昨儿提起的桂花,一边小步往前,一边问道:“三哥,我昨天说的桂花,砚台可已经摘好了?”
  说这话时,陆寻半点不好意思都没有。
  晏池闻言又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想到砚台昨儿苦着脸去摘桂花的模样,他道:“放心吧,我既然应承了你,总不会让你失望的,砚台已经摘够了一篮子的桂花,我已经让他送去梨香院了。”
  陆寻想起砚台那小心眼儿的模样,“嘿嘿”一笑:“让砚台摘这么多的桂花,估计他都恨不得咬我两口了吧?”
  晏池摇了摇头。
  说话的功夫,一行人也已经到了园子里。
  因为今天要赏月,园子里早就经过了一番布置,不仅提前薰了香驱蚊虫,还在最开阔的地方摆了桌椅,桌上则放着陆寻领着梨香院的丫鬟们一起做的月饼。
  月饼这时候已经切成了小块,只看卖相倒是极好看的。
  老太太被周氏和章氏一左一右的扶着坐到了最上首的一张桌子边,先就看向了桌上的月饼,“这可是咱们寻姐儿亲手做的月饼,祖母待会儿可要好好尝尝才是。”
  众人闻言又都凑趣的跟着笑起来。
  陆寻先前才与晏池将话说清楚了,这时候心里正是最高兴的时候,不管众人说什么,面上都只笑眯眯的,她本就生得白净,再带着这样一张笑脸,看着别提有多讨喜了。
  在众人说笑的时候,天色也暗了下去,一轮圆月悄然出现在天际,将清冷的月辉洒向大地。
  月光的映照下,陆府众人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着陆寻做的月饼,气氛极为和谐。
  在这样的和谐中,众人打量着周围的家人们,都在心里暗暗道,若是每一年的中秋,都能有此时这般的美好,那便也好了。
  虽然月色迷人,但老太太毕竟年事已高,而且如今的夜间已经多了些凉意,不过坐了半个时辰不到,老太太便有些受不住了,一行人于是起身将老太太送回福寿居,然后也各自散了去。


第106章 准备
  中秋之后,晏池自然是照常回了寒山书院。
  而整个陆家,自这之后却是一天比一天的热闹了起来。
  时间转眼就进了九月,陆承和李慧娴成亲是在九月初八,正好在重阳节的前一日,眼瞅着这大喜的日子越来越接近了,周氏这个即将做婆婆的自然是忙得不可开交,大喜之日宴席的菜色,喜宴要用到的桌椅碗碟,到时候在各宾客跟前服侍的丫鬟小厮……
  这么多的事情,都要周氏一一过目拍板。
  周氏忙碌,章氏和卫氏也不清闲。
  要办一场婚宴,这其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琐碎之事,就是周氏将自己掰成了两半,那也是有些不够用的,周氏自己也是知道这一点的,因而早早的就亲自去拜托了章氏和卫氏,将一些事情分摊到了章氏和卫氏的手上。
  也就是这样,才勉强能够忙碌过来。
  陆承娶妻,这是陆府除服之后办的第一场喜事,章氏和卫氏自然也是义不容辞的,就算周氏不来拜托她们,她们也都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更何况周氏还好言相请呢?
  也就是妯娌三人劲儿往着一块儿使,这喜事才能办得这般妥妥当当的。
  九月初五这日,是李家送嫁妆的日子。
  这时的陆府早已经收拾一新,各处都挂着象征着喜庆的红绸,再加上府里众人面上那毫不掩饰的喜色,任是谁只需要看上一眼,也便知道这家是要办喜事了。
  赵氏一点也没有要亏待女儿的意思,李慧淑的嫁妆颇丰,送嫁妆的队伍忙碌了一整天,才总算是将所有的嫁妆都送到了新房里。
  这办喜事,总会有不少人想要凑过来沾沾喜气,因而李家送嫁妆时,陆府外面便围了不少的百姓,每每抬出一抬嫁妆时,总会听到一阵一阵的惊叹声。
  女儿家的嫁妆,除了田产金银之外,还有出嫁女平时要用到的各种家具用具等。
  陆承和李慧淑的亲事是早早就定下的,早在定亲之后,赵氏就让人到了准备给陆承做新房的院子里丈量过尺寸,大件儿如床、柜子等的家具都是按着新房的尺寸来打造的,这些无一都是用的极好的木料,只为了置办这些,赵氏的花费便不会小。
  外面围观的百姓之中总是不乏有眼力好的,经过这些人的介绍,众人便又是接连的惊叹声。
  李家嫁女儿,说是十里红妆也不为过了。
  周氏虽然不图李家的银子,但这嫁妆本就是出嫁女的脸面,看到李家那一抬一抬送进新房的嫁妆,周氏面上也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少了笑容。
  待所有嫁妆都抬进了新房,卫氏也早就准备好了一大筐的铜钱,让人搬到陆府大门口,朝着外面的百姓们撒过去,这自然又惹来了众百姓们的恭喜与哄抢。
  等到将一筐铜钱撒完,陆府这才关门落锁。
  回到内宅,周氏拉了章氏和卫氏的手,连连道谢:“二弟妹,三弟妹,这次可真是多亏了你们了,要不是有你们的帮忙,我就是把自己分成两半只怕也是忙不过来的……”
  周氏的感激倒也是真心实意的。
  这要是换了别的妯娌之间有不少龌龊的府里,别说是帮忙了,其他妯娌不暗地里使绊子都算好的了,章氏和卫氏这段时间也都忙得人都瘦了一圈,周氏自然不可能对她们的辛苦视而不见。
  章氏闻言笑道:“大嫂这就太客气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也就是搭把手的事,难不成我们还能在一边看着大嫂你忙得不可开交吗?”
  卫氏也跟着道:“二嫂说的对,咱们都是一家人,大嫂何必说这些客气话。”
  周氏闻言又笑了笑。
  感谢的话虽然不说了,但这份情却都被她记在了心里。
  卫氏看着刚刚落了锁的做了新房的秋水阁,掩唇笑道:“大嫂这段时间虽然忙碌,但这心里只怕是比吃了蜜还要甜吧,再过个三日,大嫂可就是做婆婆的人了。”
  听卫氏这样一说,周氏倒是没有半点要反驳的意思,只道:“说起来,我这心里还真是高兴,承哥儿娶了媳妇,再过个一两年说不定府里就又要添人丁,只要一想到这些,我就是再累也觉得浑身都是劲儿……”
  章氏和卫氏闻言也都面露笑容。
  这做母亲的,可不就盼着儿女成家立业吗?
  周氏跟着又道:“承哥儿如今也是及冠的人了,前几年府里守孝,他纵是有个举人的功名也不能参加春闱,我和老爷商量了一下,这次成了亲之后,就让承哥儿专心读书,到明年的春闱再下场试试,身为陆家的儿郎,总归是读书入仕这才是正途。”
  陆家的少爷自幼就开蒙读书,陆承身为嫡长子,当初是由陆老太爷亲自开蒙的,并且得了陆老太爷许多的教导,再加上陆承本身也极为聪慧,在读书上也真的极有天赋,三年前老太爷尚在病中的时候,他就已经参加了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