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带回来的,姚儿去给他收拾个房间出来吧。”黎婧姝安排一句,陆怀瑾倒是没说什么,府上也不是住不下这么一个人。
姚儿看一眼陆怀瑾的脸色,好像并没有生气,这才上前走到流术旁,轻声道:“大人跟奴婢来吧。”
流术闻言看向黎婧姝,黎婧姝微微颔首后,他才冲亲卫得意的笑笑,转身离开。
“是北国护国元勋弥特府上的长公子,此来是替我和北国办事的,扶南国的人我使唤不动,用一用自己的人,不算什么过分的事吧。”黎婧姝解释一句,算是消除陆怀瑾心头的疑惑。
这小子的身份还挺不一般,只要不触碰到原则性的问题,想来敦慈太后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陆怀瑾摆摆手,示意亲卫下去,他知道黎婧姝现在的身份和往常有了大大的不同,身边带一两个北国的人随身保护是情理之中的,只是。。。这样的变化,难免让他有些还不适应。
两人说话的功夫,外头慌慌张张的跑进来一个小丫头,瞧见黎婧姝和陆怀瑾都在,松了口气,径直跪到两人跟前,边喘气边道:“太子爷,太子妃,晋王妃生了,太后让尽快进宫去。”
怎么这么突然就生了?
“不是还有两日么?”陆怀瑾撇眉,黎婧姝还未休息,怎么就又要进宫了?
“奴婢不知道。”小丫头把头磕在地板上,不敢抬起来,她一个传话的丫头,怎么会知道为什么王柔懿突然就生了呢?
黎婧姝拉住陆怀瑾:“我没事,胎像稳当得很,进宫去吧,生孩子是大事,陆怀生也不在了,她心里定然害怕,人多一些,她听着动静也安心点。”
陆怀瑾点点头,吩咐亲卫去牵马车,跪着的小丫头吞了吞口水,虽然实在不想说,但宫里边传出来的话她也不敢不说:“太后说,侧妃也一并去。”
黎婧姝眯了眯眼睛,脚下的步子一点也没停顿,径直走过那个小丫头:“去请吧。”
小丫头大松一口气,擦了擦满头的冷汗,他们这位太子妃可真不是一般人,面不改色,叫人连她对侧妃是个什么态度都瞧不出来。
黎婧姝率先上了马车,特地嘱咐赶来的姚儿,南琉璃若是要行礼,便叫她免了,此时进宫看望晋王妃要紧,果然,南琉璃来了没看见她,假惺惺的要问安,被姚儿拦了,外头安静了一会儿,马车便缓缓起行。
虽然王柔懿要生了,但依旧还是要顾念着黎婧姝的身子,一行人赶到玉宁宫的时候,偏殿那边乱糟糟的一团,隔着老远都能听见各种各样嘈杂的声音。
乔姑姑在院子外边焦急的看,等来陆怀瑾三人后,才上前行礼道:“晋王妃难产,太医说胎位不正,若是不能及时矫正,怕是要母子具亡,太后这会儿担忧得很,太子和太子妃快去看看吧。”
黎婧姝楞了一下,下意识的捂住了自己的肚子,心中竟然跟着乔姑姑的话揪起来。
陆怀生走后,王家也遭遇巨变,王柔懿性情大变,黎婧姝也已经不那么怪她了,只盼着这次她能熬过来,往后有了孩子,不管怎么说,整个人自然都不一样的。
三人被乔姑姑领着往敦慈太后的正殿去,敦慈太后侧卧在软塌上,听见动静睁开眼睛,她没看陆怀瑾和南琉璃,而是直接锁定了黎婧姝。
“给太子妃赐座。”敦慈太后深吸一口气,竟然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棋差一招,如今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女子,是扶南国的太子妃,更是北国举足轻重的准女皇,她手上握着北国的势力,已经不是她能够轻易打压的存在了。
短短数月,已经今非昔比。
“女人生孩子,都是鬼门边上走一遭,大意不得。”敦慈太后这话是对着黎婧姝说的,语气幽幽,听上去又像是在同自己讲一般,“王柔懿能不能熬过这一遭,皆要看她命中的造化了。”
黎婧姝垂下眼帘,她和敦慈太后之间的疏离让黎婧姝觉得唏嘘和可惜,这种疏离看似偶然实则必然,黎婧姝知道的,久处权力中心漩涡的人,都是孤家寡人。
敦慈太后是,陆怀瑾是,她也是。
成长真是个要命的东西,它把所有记忆里最美好的东西都藏起来,像乌云过境掩埋住日光一般,谁都不会去轻易揭开,微妙又小心的维持着风暴来临前的平静,皇家的可悲,看得越明白,心就越麻木。
“太后宽心,晋王妃顾念自己的孩子,定然能够撑过去。”南琉璃见黎婧姝不说话,屋子里的尴尬气氛快要攀升到顶点,赶紧上前跪到敦慈太后身边,乖觉的给敦慈太后捏腿。
敦慈太后欣慰的笑笑:“但愿如此。”
南琉璃捏了一会儿,敦慈太后长舒一口气,伸手拍了拍南琉璃的肩膀,又看向陆怀瑾:“瑾儿,你和琉璃先出去吧,哀家有话要单独跟婧姝谈谈。”
第141章 自己做主
》》 敦慈太后说要单独和黎婧姝谈话,陆怀瑾的心一下子便揪到了顶点。
“皇祖母。”陆怀瑾大概是想护着黎婧姝说句话,这次没等敦慈太后拦着陆怀瑾,黎婧姝先伸出手拽住了他。
“怀瑾,我走了那么久,现在回来了,是该陪太后说说话。”黎婧姝对陆怀瑾笑笑,她的笑容里是一种对自己的绝对信心,一下子就把陆怀瑾后面还要说的话给堵了回去。
敦慈太后意味深长的看向黎婧姝,从她的笑容里看出太多的东西来。
南琉璃倒是机敏,瞧着氛围不对,起身便去拉陆怀瑾:“爷,让太子妃和太后说会儿话吧,咱们去看看晋王妃那边如何了。”
陆怀瑾皱眉甩开南琉璃的手:“她生孩子我们去了有什么用?能帮着她生出来?”说罢看向敦慈太后,“皇祖母,婧姝也是有身孕的人了,你答应过我的。”
“你急什么?”敦慈太后盯着陆怀瑾,他这么紧张黎婧姝,到底是要防着什么,“哀家在你眼里是会吃人的么?哀家跟婧姝说两句话又怎么了?出去。”
敦慈太后嘴角挂着冷笑,陆怀瑾为了黎婧姝顶撞自己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之前倒还含蓄一些,现在明目张胆的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和自己对着干,敦慈太后已经有些不悦了。
黎婧姝怕陆怀瑾再说出什么来,赶紧起身:“怀瑾,太后心疼我和腹中孩子才对,怎么会为难呢?先出去吧。”
说罢用力捏了捏陆怀瑾的手心,微微摇了摇头。
好在陆怀瑾还是听劝,也知道自己刚刚说的话的确不太妥当,再呆下去只怕是没事的都要惹出事来了。
给敦慈太后福身行礼后,陆怀瑾还是听话退了出去,南琉璃跟在陆怀瑾身后也一并出去了。
敦慈太后示意黎婧姝坐下,沉默了一会儿,才轻声道:“哀家知道你如今身份不同往昔了,你有一肚子的话要问哀家,对吧?”
黎婧姝没说话,只看着敦慈太后,对眼前这位熟悉又陌生的老太太,依旧保留着最初的敬畏之心。
她没有任何资本轻看敦慈太后,她不过是刚刚握到了能够和敦慈太后谈话的资格而已。
“我的确知道了不少的事情,但是我对太后一直敬重,太后所做的抉择,也一定有太后的道理,我没有什么要问的。”黎婧姝微微摇头,她并不想知道敦慈太后隐瞒着的东西,也不认为敦慈太后会跟自己说多少真话,与其这样,还不如什么都不要问来得好。
“哀家知道,你一直是个懂事孩子,你要回北国去祭奠你父皇是人之常情,哀家考虑大局太多,也未曾顾及到你的感受,如今既然回来了,便好好的把这个孩子生下来,过往如何哀家也不想追究,至于南琉璃那个孩子,哀家也希望你能够善待。”敦慈太后顺着黎婧姝的话说,把之前的种种一笔勾销,看上去像是对黎婧姝示弱,实际上是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更是缓和两国之间的关系,恩威并施,一向是敦慈太后拿手的手段。
“我和南侧妃井水不犯河水,太后知道我的,我一向被动,旁人不来招惹我,便是天下太平。”黎婧姝有些唏嘘,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跟敦慈太后说话也变得油滑起来,好像自己也稍微能够懂得一点敦慈太后作为上位者的那种心情了。
“哀家听说,你带了弥特家族的长公子一块儿回来?”敦慈太后端起手边的茶盏,送到嘴边顿了一下,抬起茶盖滑了滑。
“北国的事情,我希望能够自己做主,还望太后成全。”黎婧姝挺直腰板,她也终于可以底气十足的说出这句话来,自己做一回自己的主,“不过有一件事情,还想请太后帮忙。”
敦慈太后料到黎婧姝会这么说,北国的事她的确是管不到,只要这个长公子不做出什么违背扶南国国法的事情,敦慈太后也不愿意多管:“什么事?”
“还请太后不要放弃寻找晋王爷。”黎婧姝眯了眯眼睛,在扶南国找人,光靠流术一个人肯定是不可能的,主力还是要靠敦慈太后,“我父皇的死因,北国怀疑和出走的晋王爷有脱不开的干系。”
敦慈太后脸色骤变,猛地一拍桌子:“混账,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生儿虽然下落不明,却仍然是扶南国的晋王,你信口开河,诽谤亲王,知道是什么罪名么?”
“婧姝自然不敢乱说,回北国的路上我与怀瑾曾被晋王爷伏击,太后若是不信,可以问问怀瑾是否确有此事,况且,太后圣明,稍微想想也知道,当时连士兵都找不到我与怀瑾的行踪,晋王爷是怎么提前得知并且伏击的?只要找到晋王爷,一切的真相自然就明了,若是我冤了晋王爷,但凭太后处置,若是此事真的和晋王爷有关系,那么还请太后不要太过偏袒顾念亲情,能把晋王爷交给北国,给我父皇一个交代。”黎婧姝已经不害怕敦慈太后的怒火了,说这件事情之前她就已经知道敦慈太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了。
敦慈太后没说话,从黎婧姝坚定冷静的眼神里看到的是她对自己言论的信心,她一定还掌握了更多的东西,所以才敢这样说,这样做。
“更何况,晋王妃生产,孩子到底无辜,太后真的想让孩子没有父亲么?”黎婧姝深吸一口气,敦慈太后能够放任陆怀生在外边继续冷静多久?真的不找了么?不可能的,敦慈太后肯定要把陆怀生找回来。
果然,敦慈太后眼中的神情松动了片刻,握紧了拳头,还没来得及说话,外头传来脚步声,乔姑姑从外边跑进来,笑中带泪的跪下:“太后,晋王妃生了,母子平安。”
敦慈太后一下子站起身来:“母子平安?是儿子?”
“是,王妃生了世子,这会儿晕过去了,里头血腥气重的很,太后稍等片刻再过去看吧。”乔姑姑抬起手袖擦擦脸上的泪痕,还真怕王柔懿熬不过这一劫,现在好了,有了孩子,她终于有了盼头了。
敦慈太后点点头,松了一口气:“让他们都小心伺候着,孩子呢?把孩子抱过来给哀家看看。”
“太后何必急这一会儿,待会儿晋王妃醒了肯定也要看孩子的,咱们稍坐坐,等一下一并就看了。”黎婧姝看一眼乔姑姑,小孩子刚出生娇嫩得很,自然是要在屋子里的。
被黎婧姝劝下来,敦慈太后倒是不急了,只要母子平安便是最好的。
陆怀瑾和南琉璃在外边,也算是头一个得到消息的,陆怀瑾被南琉璃拽着到王柔懿的院子里去看了一眼,那边乱糟糟的,都在打整收拾,太医也随时候着,怕王柔懿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