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闱后记-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向皇上太后:“奴婢认罪。”
    梁贵妃却从那一眼里看出了许多,有隐忍,有痛楚,有神伤,最后,梁贵妃迅速明白了良辰的意思。
    王太医不该被牵扯进来,他有了美景。
    自己已经百口莫辩,再挣扎只会徒增皇上和太后的厌烦,这已经是死局了,梁贵妃只有努力争取和棋。
    太后心里莫名的释然了一下,开了口,“你说。”
    “刘嫔有孕的事情的确是奴婢无意间从王太医那里得知的,奴婢心里总是不安,刘嫔以前常常对贵妃不敬。因此奴婢便想出了这个法子,知道美景有心悸的毛病要吃些安眠的药物才能安睡,便骗王太医说奴婢今日睡不好将美景平日用惯的药要给我了一些,要了药之后便全说贵妃娘娘。”说着,良辰的口里有些涩,她方才在门外大致了解了经过,便知道主子这次是落了别人的局了,尤其与王太医美景一起全军覆没,不如便让自己一力去承担的好。
    想办法要主子继续体面的活下去,她已经没有了母家可依了,至于自己,方才那十几分钟的殚精竭虑苦思冥想胆战心惊,已经足够累了。
    主子总说自己的适应能力比美景强,其实只是自己从来都是为主子考虑罢了,可是在方才,良辰忽然无法想象自己觉得若要一直这样思虑到老,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
    长痛不如短痛。
    她从来都是羡慕美景的。
    “贵妃娘娘开始不肯,却禁不住奴婢早晚日日软磨硬缠,这才答应了奴婢。都是奴婢一个人的错,主子终究是不愿的,若是责罚,便责罚奴婢吧。贵妃娘娘这么多年只错了这一步,为了这宫里事日日操碎了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求太后皇上看在往日恩情份上。不要责罚主子了。”良辰忽然发觉这是在皇上太后面前第一次说这么多的话;忍不住有些口干舌燥。
    刘晴已经控制不住的激动起来,指着良辰道:“我对她不敬?我怎么对她不敬了?我都已经落到了这个地步,我碍到谁了?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为什么……”说着已经控制不住的哭泣起来,秦谖忙站过去扶着刘晴的肩膀,却不知该说出什么话来安慰好。
    也许只有靠着时间,才能抚平伤痛。
    梁贵妃沉默的低下头,不发一言,是了,自己已经落入了别人的局里。哪能全身而退,王太医和美景,就把海阔天空的愿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吧。
    刘晴还在不停责骂的发泄这心里的委屈,只是声音越来越弱,终于是亏了身子。
    太后也不忍起来。坐起来将自己身子隔在刘晴与梁贵妃之间,温声对刘晴道:“好了,晴儿,你还年轻,机会多的是,今日你也累了,就好好休息。哀家与皇上会替你做主的,明日,明日哀家再来看你。”
    说完又看向皇上:“皇上,这件事情就让你处置吧,哀家不过问了,哀家老了。容易疲,不想再理会这些事了。”说着,便带着杜若夕颜一起要走,临走前看见秦谖,便道:“宜嫔不如也陪哀家回宫吧。和哀家说说话。”秦谖又安抚的拍了刘晴肩膀两下,便起身道:“臣妾遵命。”
    随后太医们也都识趣的慢慢退下了。
    只剩了皇上与梁贵妃未走,皇上满眼复杂的看着眼前女人,自己一向不理会后 宫事,这些年来多亏了梁贵妃,良辰有一句话说的很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究竟该怎么处置。
    重了,于心不忍,轻了,对刘晴不公。虽然内心深处仍然是对刘晴有着排斥,觉得她是用心不良的女人,可是看到她如今失子的模样,谁还忍心记着过去不放。
    “女官令人良辰,唆使主子害刘嫔小产,手段险恶令人发指,免令人职,贬至辛者库。”没有处死她,终究是留了几分情的。
    “贵妃梁氏,不遵宫规,受人挑拨引诱,致使刘嫔失子,免摄六宫政之权,贬为梁妃,望你在你的永和宫,好好思过,无事莫要出门的好。”最后一句话像是警告。
    梁贵妃身子整个软软的伏在地上,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像是丢了魂,像是一无所有回到原点,有轻松又不甘,还有一点绝望,她知道自己从此以后,什么指望都没有了。
    “臣妾,谢皇上开恩,一定日日静居永和宫,抄写佛经,为皇上和太后祈福。再不敢,有非分之想。”
    皇上点点头,他这样无疑是开恩的,也希望能换回梁贵妃对自己的感恩。对于自己身边的女人,他总是无法真正狠心,说起来,自己最狠对待的,还是那个叫做沐荷的笑容天真的女人。
    皇上摇摇头,想甩掉那些不开心的过往念想,刘晴却在一旁哭喊道:“一命偿一命,她们联手害了我的孩子,为何还让她们在这宫里待着?纵然皇上不舍得要她们性命,也该把她们赶出宫去,我不愿再见到她们!”
    尖细的声音震的皇上耳膜有些痛了,只觉得烦心,皇上眉头微微皱了下,下意识的想喝止,但看刘晴这模样再没有了平常与自己相处时候的恭谨守礼,大方有度,倒多了一层让人怜惜的更像是女人的东西,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失去了与自己的孩子。
    本来想走的皇上停了下来,学着太后的模样小心的拥了拥刘晴,“听话,乖,听话。”
    刘晴在皇上的怀抱里慢慢止住了激动,只是还是不停抽噎着,有些苍白无力的哭泣。
    皇上感受到怀里瘦弱的人的安静,心里的怜惜像夏日的雨水一般轻轻漫上心头,“我们还会再有的。”皇上的声音里充满了蛊惑,语气坚定的安抚着怀里的刘晴:“我们还会有自己的孩子的,时间还长,朕会慢慢补偿你。”
    此时的秦谖正慢慢搀着太后往太后的永寿宫走去,心里却还念着麒趾宫的梁贵妃与刘晴。
    太后看出秦谖的心不在焉。缓言道:“怎么,还在想着长信殿的那两人?说起来,哀家还想知道,今日你为何要为梁贵妃作证。若是哀家没记错,她当初可还想着要置你于死地呐。”
    秦谖笑一笑,“贵妃娘娘其实并没有特别坏的心思,臣妾看出来了。”
    “哦,害了刘嫔小产,难道这份心思还不算歹毒?”
    “今日,那商太医在长信殿的表现,似乎活跃了许多。”秦谖却转而言他,不知太后是否能听出自己的意思。
    “商太医么?宜嫔觉得有问题?”
    秦谖抬头,撞见了太后有些犀利洞穿的目光。越发觉得这个女人的厉害,秦谖忽然觉得,太后的一双眼睛,可以看穿任何事情。
    那么是否也能看出自己并非秦谖呢,对于自己这个想法。秦谖不由得在心里笑了笑。
    太后见秦谖沉默,以为她还在担心长信殿的事情,宽言道:“放心,她们二人都不会有事,哀家让皇上处置,皇上必然不会处置太过的,那孩子。哀家生的,哀家自然知道,最是心软,不遇到十分痛恨的,不会下狠手。”
    “而晴儿,经过了这件事情。也希望她能成长一些,担得起重任,回头让太医好好调养一番,不会亏了身子。”
    秦谖听了更加默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虽然所经过的阴霾在别人眼里终究都是可以挺过可以走过的。可是只有经历的人才会明白,那过程有多么的撕心裂肺。
    许久,秦谖还是开口道:“太后,那商太医……”
    “商太医哀家记住了,回去会命人偷偷调查的,这些日子他都见了什么人,究竟是被谁主使,哀家都会弄明白。”
    “太后对梁贵妃真是信任的很,毕竟那时候连良辰都认了。”秦谖忽然对身边的这个老人有着无比的信任感,这是在曾经全然不曾有过的,看来聪明人应当和聪明人打交道才对,以前的自己,的确过于愚钝了。
    “玉真那丫头,不会做这样的事了,别说别的,她有一句话说的哀家很信,就是她根本不知道刘晴怀孕的事情,而那商太医的言辞,分明是早有准备,滴水不漏,意图把谎言圆满,只是越是这样急着圆满,越是最大的破绽,他若是沉默的不开口,让梁贵妃如何得知的这件事情成为一个谜,哀家反而会更加相信是玉真所做的。”
    “可是他连玉真如何知道的原因都找好了,可不是有鬼不是?”
    姜还是老的辣,秦谖心里只有这一个想法,那一瞬间的冲动想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容嫔的事通通说出来,像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终于见到母亲一般的冲动。
    可是,话语在肺腑里酝酿了几个来回,终于慢慢淡去了,太后,始终不是自己可以信任的人。
    “你能看出商太医的问题,并且为以前害过你的梁贵妃出面澄清,哀家果然没有看错人。”到了永寿宫门口,太后与秦谖分别时候道。
    “有空了多来陪陪哀家,哀家也想看看黎儿。”
    秦谖恭声答应了,恭送了太后会永寿宫。
    眼见今日的事情终于了了,秦谖也由太后话里想起元黎,心里一热,忙往自己的云台殿那边去了,只想着看些见到自己那惹人疼的儿子。
    大片黑云从远方慢慢往皇宫的上方聚集,想来不多时又是一场淅淅沥沥的雨。
    只是所有伤痛的记忆,是雨水永远无法冲刷的掉的。

第二百一十章 字画

刘晴终于被皇上下令解除了禁足,让曦妃在秦谖面前不知道抱怨了多少次,非但如此,皇上半旬内还亲自去探看了刘晴四五次,曾经属于刘晴的光环似乎重新回去了。
    只是刘晴眼里再也绽放不了曾经的光彩。
    梁玉真依言足不出户的呆在永和宫,身边没了良辰美景,只是寂寥的度日。王太医在不久前去了永和宫,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踏入这个自己永生无法忘怀的宫殿。
    他是向梁玉真辞行。
    那日他虽然懵懂,亦明白良辰的苦心,知道这两个女人已经以一种不容拒绝的方式将美景与自己牢牢的栓在一起。
    因此尽管那日有满腹的话在肺腑里酝酿了无数个来回,一腔的感情冲击着胸膛使他想开口说些什么,甚至陪梁妃一起认了罪都是甘愿的,可是想起家里的美景,王太医终于没有开口。
    随后的几日终于决定向太医院和皇上请辞,父亲这么多年一直嚷嚷着想回家乡,那便带着美景全家一起回家乡开一个医馆吧。
    那日的永和宫里很安静,殿里人都被梁玉真遣了出去,谁也不知道梁妃与王太医说了什么。
    只知道后来,梁玉真送了王太医很远,一直送到永和宫门口,还久久立在原地,不肯回殿。
    梦里流萤相映水,醒时独对西窗月。
    拼命想握在掌心的,却如流沙一般不可挽留的洒落了,曾经拥有的,也如光影一般一去不返。
    从此永和宫,便是梁玉真一个人的永和宫,一个寥落的影子,一个年轻鲜活却早早沉寂了的生命。
    而太后和皇上关心的却是梁玉真的继任的问题,太后原本属意刘晴,可是刘晴却一直萎靡不振。皇上虽然最信任的是李紫曦,但李紫曦只是一个刚进宫的新人,怕不能处理好许多事情。因此这件事情也就一直耽搁着。
    太后这时候才真切的觉得需要一个为皇上为自己分忧的皇后,可是与皇上约定在先。无子嗣者不能列在考虑范围,而现在后 宫唯一有孩子的只是一个秦谖罢了,孩子还看不出品性,自然就不能提立后的话来。
    只得传命给太医,令他们好生为刘晴养身子,无论是从家世学识还是修养品性来,刘晴无疑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