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是朕着急了。”
  “微臣想让杜英睿做东宫长史。”
  “你看着办吧,太子的病,要抓紧治疗。”
  “是!”
  灭了梁炳辉,国家百废待兴,因为有摄政王、卫国公等尽力帮助,嘉佑帝反而轻松了,这几天身体比以前还好些。
  昊天这段时间,皇帝上朝就是打酱油,太子又病着,但老天似乎格外惠顾,国家风平浪静,无病无灾,摄政王也不是多事之人,日子过得十分顺当。
  皇上下旨,让杜英睿进东宫为长史,原来的长史官吴伟,升半级去了礼部。
  若不是太子病着,朝臣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个十六岁的孩子,去做东宫长史,可现在,他们心里羡慕吴伟,脱离了泥坑。
  摄政王要吴伟带杜英睿个月,教会他做官,然后再离开。
  杜英睿自动请求去做东宫长史的闲话,已经在京城传开,吴伟暗自庆幸有这样的傻瓜接替自己,便对杜英睿很尽心。
  长史,就是主官的秘书长,从吃饭穿衣到应酬交往,无所不管,无所不包,可现在赵弘琛的样子,只要吃喝拉撒睡,别的都不必,很好管。


第一百五十七章 长史只管玩乐
  杜英睿和吴伟做得并不同,他第件事,从胡家乡下的庄园里,把殷奶娘母子找了来。他虽然忠厚,但却知道人心难测,殷奶娘为何让赵弘琛吃下人饭菜?为何自己吃灶上给主子的饭菜?那肯定是不得以啊,事情过了五年,现在,殷奶娘才四十多岁,牙齿都快掉光了,那是什么原因?
  还有喜兵喜卒,当年,长得多么茁壮,现在,两人都面色泛黑,弯腰驼背。
  杜英睿见了他们,问的第句话就是:“你们怎么这么傻,那些饭菜,不会倒了?”
  殷奶娘下子就哭了:“这孩子,我们也想活着,可每天都有人悄悄检查我们倒掉的垃圾,院子就那么大,还全都方砖墁地。”连刨个坑埋了都不行啊。
  “你怎么不告诉王爷呢?”
  “王爷很忙,再说我也就是怀疑,我觉得厨房的人鬼鬼祟祟的,这只是个感觉,没有真凭实据,毒药又时半会儿不显露,我怎么说?”
  “真难为你们了。”
  “好孩子,我们贱命条,死了就死了,可公子得好好活着,他的爹,他的娘,都是金枝玉叶的贵人,于我有救命之恩,要不是夫人,我早就死了,现在每多活天,都是赚了。”
  “太子的母亲是谁?”
  “荣太贵妃的侄女儿,后宫那时候就是梁家的天下,荣太贵妃是先皇唯仅存的后妃,那天她病了,侄女儿,就是太太进宫探视,发现了梁炳辉的阴谋,荣太贵妃巧妙用计,太太冒死报信,摄政王才得以逃过劫,没想到,她却被个不相干的女人害了。”
  杜英睿不知道是哪个不相干的女人,见殷奶娘没说,便没追问。
  殷奶娘和喜兵喜卒到了东宫,可惜他们三个相貌变化太大,赵弘琛的眼光,只追寻着杜英睿,却不看这三个。
  “他知道看我,最听我的话,可见他还是有点记性,总有天,他会都想起所有的事来。”
  “嗯,公子定会好的。”
  杜英睿求太医为殷奶娘母子三个看病:“他们是以前照顾太子的人,若是太子记起往事,你们的功劳,定不会埋没的。”
  太医没法不给杜英睿面子,就算太子什么都不懂,可卫国公和摄政王两面大神的面子,敢不给吗?
  杜英睿刚开始,和喜兵喜卒给赵弘琛讲过去的故事,见他没有反应,这天,天上的风筝却让他凝神屏气地看了半天,杜英睿灵机动,让人拿了纸张和竹棒。
  赵弘琛刚开始,茫然地拿着毛笔,杜英睿开始画蝴蝶,当年,他做的第个风筝,便是这个样子的,燕然还建议给后面加了飘带,才飞起来。
  蝴蝶的样子,渐渐显露出来,赵弘琛忽然啊了下,他慢慢地在纸上,画了两根长长的飘带。
  “明世,明世,你想起来了?”杜英睿特别高兴,激动地嚷嚷。
  赵弘琛却茫然地看着他。
  杜英睿并不气馁,好朋友能想起这点,他已经喜出望外了,放了几天风筝,杜英睿让人打的铁环送了来,他和喜兵喜卒,还有杨小强换着滚,几个虽然已经长成了大小伙,但玩起来,依然兴致勃勃。
  赵弘琛刚开始不会滚铁环,杜英睿耐心地手把手教他。
  赵弘琛很快学会了,他高兴地对着杜英睿笑,嘴角垂下股晶亮的水线来。
  杜英睿很耐心地为朋友擦去,依然没有丝的沮丧,他很快又让人打出了股特大的陀螺,这天,还把做禁卫军的常宽找了来。
  常宽想起自己做的那个跟锅股的陀螺来,忍不住嘿嘿笑。
  赵弘琛也跟着他嘿嘿笑,他笑着笑着,却做起了抽陀螺的姿势,杜英睿赶紧把手里的鞭子给了他。
  赵弘琛的动作,还是很不协调,不小心,抽在杜英睿的身上。
  天气已经热了,杜英睿穿着细布的长衫,疼地他嘴角抽搐,但他依然笑嘻嘻的,对赵弘琛竖起大拇指:“很好,很有力量,来咱们让陀螺转起来。”
  他们现在的力气,可比当年大多了,小锅样的陀螺,下子便转了起来,赵弘琛嘻嘻笑着,追着陀螺甩鞭子。
  杜英睿不管是他想起了旧事,还是他就是因此而乐,只要赵弘琛喜欢的,他都不顾切地努力办好。
  吴伟在礼部听说了此事,心事重重地来找杜英睿:“杜长史,你这么做,不太合适呀。”
  “怎么了?我们小时候就是这么玩的,说不定太子忽然就想起旧事了。”
  吴伟急得转圈儿:“我怎么说你才能明白,你要注意外面的舆论,这对太子很不好。”
  杜英睿忽然盯着吴伟:“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哎哟,杜长史,纸包不住火,怎么会没人知道呢?”
  “哦,吴大人,看来还是我太不懂事了,我这就收起玩具,每天陪着太子读书,这可以了吧?”
  “嗯,这样才好嘛。”吴伟本来可以不管这些的,但他是个谨慎的人,也是个还想往上走步的人,杜英睿犯了错,万有人说他没教好呢?
  再说,提醒杜英睿,这个善良的孩子,定会感激的,现在摄政王和卫国公风头很健,或许这样也是让上位者瞩目的个好办法。
  摄政王和卫国公都十分清廉,除了心为国,没有什么特别嗜好,那些逢迎钻营的人,暂时都没法接近呢。
  吴伟走了,杜英睿开始注意东宫的这些太监,所有对自己巴结谄媚却对太子阳奉阴违的,全都被他想办法换了位置,他有意让他们去采买收货等。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几个太监巴结奉承杜英睿,当然心存不善,他们手里有了权力,没多久便露出狐狸尾巴,忍不住贪污受贿,杜英睿立刻痛下杀手,把他们清理了。
  皇帝听说了这个消息,又派身边的亲信太监过来,把东宫的太监狠狠训斥顿,杜英睿趁机把几个嘴巴不严的太监退了回去。
  东宫传到外面的消息下子就少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任她千般计
  可是太监处置的多了,人手就显得不足,杜英睿不想再要太监,他请求进宫,面见皇帝,想要找些诚恳善良的少年郎,陪太子玩耍。
  “若是太子将来康复,这些人也能放出去,过自己的日子,若是用宫里的人,没法处置。”
  嘉佑帝点头应允。
  杜英睿从乡下农村,军营,还有孤儿院,挑选了批人,请宫里的大太监教授礼仪,从挑选出十几个好的,放到太子身边。
  嘉佑帝在太子身边安插有人,确信这些人都是陪太子玩乐的,便不再关注。
  吴伟的警告,并没有让杜英睿有所收敛,东宫的保密工作好了起来之后,他想出更多游戏,和太子玩乐,除了铁环、陀螺、丢沙包、放风筝,他甚至把人分成两拨,顶拐儿。
  就是用手拉住只脚,单脚跳着,和人对撞,双脚着地的,便算是输。
  太子最喜欢这个游戏,每次顶赢了,都高兴地哈哈大笑,他从小练武,就算现在失忆,但身体的灵活性和力气还在,几乎没人是他对手。
  每天大量活动,太子就算间断了练武,身体素质也没下降。
  杜英睿几乎日夜守在太子身边,襄国公女儿和戚将军儿子定亲的事情,他都没听说。
  丰娘很生气,燕然温柔地安抚娘亲:“襄国公夫人不提这桩婚事,我觉得是好事儿,你别气了。”
  “怎么能是好事儿?你哥哥这么优秀,只是去东宫做了长史,她就变了卦,这让娘如何接受呢?”
  “娘,你觉得很丢面子,是不?”
  “嗨,不提了,娘哪里怕丢面子?娘就是觉得,这做人怎么点儿信誉都不讲?说好将姑娘许配你哥的,知会声也没有,忽然就许给了戚将军的儿子,算怎么回事呀。”
  “娘,我就觉得呀,这襄国公夫人很不好,襄国公也不是好人,或许,当年的老襄国公是个好人,但好人的儿子,不见得就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和咱们不是条道上跑的车,我们也没必要和他们捆在起。”
  丰娘还是有些不高兴,她当时见襄国公的女儿,可就喜欢上了呢。
  “娘,我觉得吧,幸好哥哥去了东宫,要不,娶了这样趋炎附势的媳妇进门,我们家可就永无宁日了。”
  丰娘摇摇头:“襄国公那个女儿是个好的,娘的眼光没错。”
  “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只看了眼,凭什么说她就是个好的?有人很会装的,襄国公夫人还不把你哄住了?”
  丰娘不说话了,小弟弟捷报跑了进来:“娘,饿了。”
  “哎哟,娘忘了,砂锅还在厨房炖着,咦,宋妈怎么没送来呢?”
  “娘,我看到好像送来了。”
  丰娘吃饭挑剔,家里又有两个小孩子,舅母就让他们自设小厨房,早午饭都是自己做着吃的。
  丰娘把眼光转向儿子。
  捷报撅嘴嘟囔:“好多青菜,还有豆腐,只有丁点儿瘦肉。”
  丰娘蹲下,和儿子面对面,耐心地哄劝道:“你胃口不好,吃肉多了不容易克化,青菜豆腐,还有肉蛋,什么都吃才能行,你看你哥哥,吃饭好,武艺也好。”
  “哪有?我比他好,他就是有股蛮力。”
  “娘只看结果,反正你打不过胜仗。”
  捷报气得跺脚,撒娇地哭起来,丰娘虽然温和,但却说到做到,燕然看弟弟下不来台,越哭越厉害,便哄他道:“我看到胜仗在偷偷笑呢,娘只做了小砂锅,你吃得少,下午练武就没力气,在外公面前,又比不过胜仗了。”
  “他就是有蛮力。”捷报嘴里不服气地辩解着,却乖乖去吃饭了。
  经过这样闹,丰娘便忘了生气,襄国公的女儿,从此便再也没有提起。
  过了两天,益王府送来帖子,邀请国公府的公子和姑娘去玩儿。
  燕然知道益王有个孙子比自己小岁,觉得这又是场变相的相亲会。
  “娘,我不去,赵弘昆就是个呆瓜,还自以为聪明。”
  “唉,燕然,你眼里谁不呆瓜呀,娘都愁死了。”
  “娘,不是我说,这些人都自以为聪明,个个的,只想沾光不想吃亏,女儿和他们起,能好吗?再说,真正的聪明人,才不怕吃亏呢,他们该让的时候会让,不该让的时候坚决不让,不像某些人,能占便宜就占便宜,真碰上硬茬,就低下头做软蛋,没有点出息。”
  丰娘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