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难为妾[榜推]-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没这个打算。还是先可六弟他们吧。”
    李锦这话一说,那些闲聊的诰命们纷纷停了下来,看向他。
    就连太后和贵太妃等人也都是目瞪口呆的。
    这是什么意思?
    皇上没这个打算。不添新人了?
    李锦见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他,再看一眼一丈远的那些个女孩子,一个个都打扮得人比花娇,隔着老远就能闻到一阵俗气的脂粉香,李锦自然知道她们进宫是为何而来的。
    李锦微微沉吟了一下,索性大声说:“朕的意思是,朕成亲后不立什么妃嫔,朕想要的只有皇后一个,朕只想跟她好好过几年安宁日子。不想耽误了别人的大好年华。”
    噗通,有人不小心晕倒了。
    一阵轻微的骚乱过后。是一片死寂。
    李锦坐在主位旁边,静静地看着大家。如水的月光洒在他的一袭白衣上,整个人越发的朦朦胧胧,看不真切,唯一能看清的便是他的眼睛,熠熠发亮。
    “皇帝,这话,可不能随意乱说,自古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你,你宠皇后,也不能让后宫空着啊。”太后先反应了过来。
    “母后,儿臣这话不是乱说,儿臣是皇帝,说话自当是一言九鼎,朕也是为了大家好,不想白白耽误了别人,朕再说一遍,朕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疼爱别人。”
    “咳咳,这,皇帝,怒本宫多句嘴,皇帝年龄也不小了,成亲之后要多多的开枝散叶,以确保皇室的血统,如果你只娶皇后一人,这血脉将来如何传承?”贵太妃问道。
    “贵太妃多虑了,谁说朕娶了皇后一人血脉就不能传承?”李锦的脸有些拉下来了。
    如果不是担心将来萱娘进宫因为不立妃嫔受到诟病和弹劾,他才懒得来见这些女人们,要依他的意思,就该让她们一个个都等着耗着,耗成老姑娘嫁不出去才好呢,谁叫她们一个个都看不上萱娘?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哀家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太后幽幽地说道。
    “母后放心,朕答应你们,要是十年后皇后生不出儿子来,到时朕再考虑妃嫔的事情。”李锦略一思索了下,退了一步。
    “皇上,老身想知道,这是皇后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容老太太忿忿地问道。
    她实在是气急了。
    太后已经答应好了立容瑶为皇贵妃,如今岂不又成了空话和笑话?
    “自然是朕的意思。”顿了一下,李锦的声音大了一些,道:“有一句话不知老夫人读过没有,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皇帝,你这是在做什么?自古婚姻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你身为皇帝,可不能把风气带坏了。”太后忙喝住了李锦。
    “对对对,就是这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上要娶谁就应该是太后娘娘说了算,这妃嫔也该由太后说了算,自古以来,这后宫就不是某一个人的后宫。”有人说道。
    “母后,儿臣该说的话已经说完了,儿臣走了,就不打扰母后娘娘的雅兴了。”李锦起身,对太后行了个礼,翩然离去。
    这一晚上,京城的这些世家几乎都没有成眠,翻来覆去的商讨怎么讨伐李锦和凌萱。
    次日的朝堂上,讨伐的奏折像雪片似的飞向了宫里,飞向了李锦的案桌前。
    太后再次把萱娘召进了宫。
    这一次,萱娘是在寿康宫拜见太后的。
    空荡荡的大殿隔着远远的丹墀,萱娘只能看见高坐在凤椅上的太后不复往日的温和,一双眼睛冰冷地扫向了跪在地上的自己。
    “知道哀家为什么找你来吗?”
    “回太后娘娘,奴家大概知道。”
    “知道就好,哀家问你,皇帝有没有跟你说过只娶你一个?”
    “回太后娘娘,这个奴家不知,奴家也是昨晚听祖母回去说的。”
    这是李锦事先说好的,有事一概推到他身上。
    “哼,好一个奴家不知,哀家问你,女人的三从四德是什么?学过《女诫》吗?”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呃,太后被堵住了。
    这话似乎有些不对劲。
    既嫁从夫,岂不是说李锦做什么凌萱都只有听从的份,没有劝谏的份?
    夫死从子,岂不是说她这个做太后不能干涉儿子的事情,只能听从儿子的安排?
    “七出是什么?”太后换了一个问法。
    “回太后娘娘,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此乃七出之罪。”
    “身为一个女人,妒是最要不得的,因为一个妒字,女子就可以被丈夫被夫家休弃,而你,作为一个皇后,更不能犯了妒忌之心,你应该做的是劝皇上多立妃嫔,让后宫的女人为皇上绵延子嗣,而不是霸着皇帝不放,即便皇帝要独宠你,你也应该劝谏皇上,你是未来的皇后,是天下女人的表率,怎么可以做出有失国体的事情来?”
    “太后娘娘,能不能容奴家说几句话?”
    “说。”
    “太后娘娘,奴家不认同太后娘娘的话,首先,奴家如今还是永定候府的庶女凌萱,不是真正的皇后,后宫的事情奴家现在说了不算,其二,奴家跟皇上之间,经历了数次生死与共,我们之间的情分,自然跟别的夫妻不一样。”
    “正因为不一样,你才更应该多劝谏劝谏皇帝,别让他做出什么有损皇家颜面的事情来,这才是你做皇后该具备的贤良淑德。”太后打断了萱娘的话。
    她自然明白,李锦的率性一般人是劝不动的,只能是萱娘了。
    “太后娘娘也是女人,难道太后娘娘真的愿意跟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吗?奴家的嫡母就因为不愿意奴家的生母分去了奴家父亲的疼爱,这才对奴家的生母痛下杀手,以至于酿成了奴家克母、克祖、克皇帝的悲剧,如果不是因为嫡母的妒忌,这一切原本是不会发生的。所以,太后娘娘,女人的妒忌是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女人如果不妒,那原因只有一个,她不爱他。”
    太后听了这话怔愣了片刻,想要张嘴反驳,却又说不出什么话来。
    她也是女人啊,那些孤枕难眠的日子,她也是流着眼泪熬过来的,她敢说她不妒?

☆、第五十九章、维护

从宫里出来,萱娘有些堵得慌,不过就是想嫁个人,怎么就这么难?
    一开始是百般不让嫁,如今让嫁了,又不让自己独享,她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每一个女人明明都不希望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却偏还又要装出一副贤良淑德的假相来?
    萱娘这边如此,李锦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看着那些堆成小山一样的奏折,李锦忍了好几天,终于有一天在朝堂上发难了。
    “朕想问问,男人娶妻生子是私事还是公事?”
    “呃,这个自然是私事。”御史官回道。
    “朕再问问,夫妻之间应该谁说了算?”
    “自然是夫了,妻以夫为天。”这个回答顺畅多了。
    “好,依你们所说,朕也是一个男人,娶妻生子,是朕的私事,朕想不想娶小,也是朕这个做丈夫的说了算。既如此,朕的后宫立不立妃嫔干皇后什么事?又干卿等何事?”
    “皇上,这,这立后是国家大事啊!”有人反驳。
    “立后是国家大事,朕当时也征得你们同意了,难不成这娶小也是国家大事?朕只知道,家和万事宁,家和的前提便是夫妻和顺,朕跟皇后夫妻和顺,朕也能有更多的精力用在朝堂,而不是后宫整日不休的争斗,朕知道,你们要以子嗣大事来劝朕,朕答应你们,如果十年后朕的子嗣艰难,朕会考虑妃嫔的问题。最后,朕再说一遍,不立妃嫔是朕的意思,跟皇后没有关联,皇后至今还是清清白白的一个闺阁小姐。以后,谁再敢弹劾皇后善妒,朕定治他一个诽谤之罪。”
    李锦的话掷地有声。弹劾他可以,但是弹劾萱娘绝对不行。
    本来嘛。一个女孩子,还没有嫁过来就被披上善妒的恶名,这名声还要不要了?
    幸好,李锦想到了前头,在萱娘进宫之前把这件事说开了,不然的话,等萱娘进宫后再闹出了,还不得被世人的唾沫星子淹死?
    这边李锦当着文武百官立下重誓十年不娶小。那边太后也劝这些世家夫人,皇上不愿意,就算是把女儿送了进来,也跟守活寡有什么区别?
    如今皇上正在兴头上,谁还能争宠争过萱娘?
    莫不如趁早给孩子另寻一个好姻缘,将来的事将来再说,谁见过一个男人一辈子守着一个女人,更别说这人还是皇帝,凌萱早晚有年老色衰的一天,所以皇上早晚有腻烦的那一天。到那个时候再挑年轻漂亮的女孩子送来,岂不更能打动皇上?不比现在跟皇上拧着干强?
    还有一点,皇室如今除了皇上。还有三位适龄的皇上弟弟,也到了说亲的年龄,一成亲就分府单过,嫁过去便是尊贵的亲王妃,不比嫁进宫里守着冰冷的空屋强?
    这番话细一琢磨,大有道理。
    这些世家夫人回过味来,纷纷给自己的女儿张罗找对象,做不了妃嫔做一个亲王妃也不错,再有那谋算得远一些的。现在就把几个庶出的四五岁幼龄女孩子过继到自己名下,好生培养着。留待将来重用。
    容家的容瑶被太后指给了给六皇子李钰,贵太妃虽然不大情愿。可是也拧不过太后。
    可是皇上的弟弟们毕竟也是有数的,大部分的小姐没有送出去,又转回来在这些世家里寻觅。
    别人倒是还好,唯独凌婕连连跌足,说早知如此,还不如就让贺俪嫁给七郎,好歹一进门就是侯府的当家夫人。
    可惜,这世上没有早知道。
    与外面的热闹相比,萱娘的日子反倒清静下来了,再也没有什么世家小姐上门来打扰她,每天跟着曾赞善和沈尚仪学学规矩,早晚去看看两边的老人,剩下的就是安安心心地等着待嫁了。
    时间一晃也就到了腊月十二,正是李锦送聘礼的日子,
    这天,从宫里到永定候府这段路的两边是围的水泄不通,一边是皇上,一边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凌家五小姐,这热闹谁不想看?
    李锦用自己的私账凑了一百二十八抬聘礼,大部分是衣料、皮子、药材、首饰、瓷器、古董、字画等,此外,还有他自己的私田一万亩,铺子两间,要说少也不算少了,可是跟几年前的李铎、李钦相比,有识货的还是看出了差距。
    “怎么皇上成亲倒不如皇子成亲时的聘礼值钱了?”有看热闹的问。
    “这你就不懂了吧?皇上把大婚的银钱挪去开凿什么运河了,好几百万贯呢。”
    “那新娘子岂不委屈?”
    “凌小姐是那嫌贫爱富的么?你忘了咱们种痘时,人家一文钱没收,看那实在贫苦的,反倒对方帮衬一二。”有人开口了。
    “也是,凌姑娘不缺钱,人家的庄子还收留了不少穷人,还有,上次那些大户人家答谢凌姑娘的金子不都用来办慈善会了吗?那慈善堂里听说有上百个没人要的老人和孩子呢。”
    “这倒是,我说,凌姑娘这么仗义,咱们这些受过凌姑娘恩惠的,不如也给凌姑娘添一两样嫁妆吧,东西不在贵贱,心意到就成。”有人提议。
    “人家凌姑娘生母的外祖家是江南巨富,人家还在乎咱们这点东西?”
    “对啊,凌家每次成亲还在街上发红包呢,人家才不缺咱们这点小钱。”
    “她缺不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