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举委实不妥,满京城都再找不出第二个来……可我得对九芝堂负责,得对病人们负责……”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她就要出嫁了,寻常大户人家的姑娘,早就足不出户了,便是颜曦,那般跳脱,那般得镇国公老夫人与夫人疼爱的,也足足被拘了近一年的时间,连院门都轻易出不得,无他,就
因为这才是一个新娘子的本分,也是女方对男方应有的尊重。
可她却一直到今时今日,还日日都抛头露面,靖南侯太夫人心里能高兴,才奇了怪了。 事实上,靖南侯太夫人已打发嬷嬷好几次到永安伯府拐弯抹角的敲打李氏,让李氏好歹管管她了,但也只是拐弯抹角的敲打,进一步表达她的不满却是没有过,可见都是傅御在她面前周旋过,替她把
大半的气都给受了,叫许夷光怎能不感激,不为难?
还是那句话,她可以不在乎靖南侯太夫人的感受,却不能不在乎傅御的感受。
傅御却是挑眉一笑,道:“敏敏,你坚守医馆是悬壶济世的大好事,连皇上和皇后娘娘都赞誉有加的,我母亲处,你就别担心了,我相信终有一日,她会跟我一样以你为傲的。”
许夷光笑着点头:“那就承你吉言了,快走吧。” 待送走了傅御,方敛了笑,皱眉陷入了沉思,随着日子一日近似一日,现实已经不容逃避,也不容她再自欺欺人下去了,若成亲后,靖南侯太夫人真不让她日日再来九芝堂了,她该如何是好?
第705章 嫁衣
四月底,汪思邈终于如愿回了京,且皇上体谅他新婚就要远行,百般辛苦,如今又要嫁女,于是格外开恩,给了他一个月的假期,准他六月初再离京牵头种痘。
永安伯府一时间有多欢喜与热闹,可想而知,收到的拜帖更是厚厚一摞,都知道如今永安伯是皇上跟前儿的红人,当然都想赶着来烧这口热灶了。 汪思邈却是什么人什么事都先放一边,先谢过了李老太太婆媳妯娌,又把李家众人和孙太医一家请到家里,好生吃了一顿团圆饭后,便与李氏关在房里,好生耳磨厮鬓了两日,也对着李氏还看不到隆
起的肚子傻笑了两日,才去九芝堂将许夷光给换了回来待嫁。
许夷光也终于有了时间一试自己的嫁衣了。
却是京城最大的绣坊“彩绣坊”最好的绣娘们给她绣的,换了她自己,是既没那个时间,也没那个本事,李氏无奈,只得让她亲手绣一对儿龙凤呈祥的枕套应个景儿算了。
“……这衣裳敏敏穿上身了可真好看,我再没见过谁能穿得这般好看的了!”
许夷光刚换好嫁衣从内室出来,李大太太便禁不住由衷的赞叹起来。
镜子里的人儿也的确好看,让红艳似火,流光溢彩的嫁衣衬得越发的娇艳如花,明媚无俦,何止李大太太惊叹,李老太太与李二太太,还有李氏也是一样。
亦连许夷光自己都觉得好看,不由暗暗想起等大婚当日,傅御看到穿了这身衣裳的她时,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感受?她都有些等不及那一日的到来了!
许夷光的嫁妆也筹备得差不多了,李氏的意思,是要准备六十八抬,“就算比不上曦丫头当初的一百二十台,也不能差得太远了才是。” 可惜预算有限,不但花光了当初李老太太给许夷光的一万两,还有这几年李氏给她攒的东西并汪思邈想方设法弄来的五千两,并靖南侯府给的五千聘银也都花光了,算来整份嫁妆也值近三万两,是一
份很可观的嫁妆了,李氏却依然觉得太委屈女儿了。 许夷光少不得劝慰李氏:“娘,曦姐姐乃国公爷的嫡女,镇国公府又世代累积,光公中的嫁妆,嫡女便是两万两的例了,还不连国公夫人的体己和老夫人的体己,还有定北侯府下的聘礼,自然不是我能
比的,这满京城也多的是人知道我比不了,所以我们又何必要打肿脸充胖子呢?就六十抬也很能看了。”
李氏如何不知道自家与镇国公府的差距,可她当初吃过没有嫁妆的亏,是断不想女儿再吃那个亏,哪怕一丝一毫都不想了。 而且颜曦铺妆当日,她虽没出门瞧热闹,也自下人们口中得知了个大概,真真是十里红妆,第一抬嫁妆都进定北侯府的门了,最后一抬嫁妆还没出镇国公府的门,那样的风光与体面,一辈子就一次的
,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切身感受一次。
因仍微皱眉头道:“哪有六十抬的,要么就是三十六抬,四十八台,或者六十四抬,六十八抬,我还是设法再弄至少四抬吧,娘是真的不想委屈了你,你明白吗?” 许夷光听得李氏只想再凑四抬,忙笑道:“四抬还不容易么,各家各府还没来添妆,宫里皇后娘娘也还没有表示呢,想来也该快了,到时候您别说再弄四抬了,指不定八抬都能弄出来呢,您就把心放回
肚子里去吧。” 李氏着急忙慌的,如今有孕在身精神又短,倒把这一茬儿给忘了,如今经许夷光提醒,也自失的笑起来,“看我,竟把这一茬儿给忘了,还急得什么似的,如今总算可以安心了。到时候皇后娘娘赐的一
抬,太后娘娘当初连我都赐了,你应当也少不了,那就再一抬,已经足够体面了,还差六抬,更不是难事了,如此一共六十八抬,也算很能看了。” 许夷光笑着点头:“可不是,所以您啊,就安心养您的身子吧。可惜曦姐姐去了大同,大姐姐如今在直隶,三妹妹她们有孝在身又不方便登门,表姐们更是远在千里之外,竟让我连个陪伴的姐妹都没有
了。”
李氏闻言,跟着叹了一声:“是啊,真是委屈你了。”
心里却在计算着侄女儿们抵京的日子,算来就这两日就该到了,到时候正好给女儿一个惊喜。
正如许夷光所说,打次日起,各家各府便开始陆陆续续的登门,给许夷光添妆了。
关系一般的人家还罢了,送的不过几样应景的首饰布匹什么的,尽到礼数也就够了,几家与许夷光和永安伯府自来交好的人家,譬如镇国公府、承恩侯府和新安王世子妃,还有陆府,却都送了大礼。
镇国公老夫人是蓝宝红宝头面首饰各一套,并二十匹各色锦缎,镇国公夫人和世子夫人则分别是南珠六颗赤金嵌宝手镯两对和珍珠一匣子。
新王安世子妃添了两副前朝大家的名画,真正有价无市的,陆夫人添的也是两套有价无市的古书和一套翡翠首饰。 出手最大方的还要数承恩侯太夫人,直接给了许夷光一百亩地,还就在京郊,每年都能源源不断有收益的,弄得许夷光很是不好意思,可“长者赐,不可辞”,又不能不收,只得满心受之有愧的道了谢
,接过了地契。
孙太太婆媳三个则亲手给许夷光绣了整整四套全套的龙凤被套,价值自然及不上上面众人送的,难得的是那份拳拳的心意。
这样六十八抬嫁妆便绰绰有余,不等宫里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赐下添妆来,也能出门了。
还不连李老太太母子婆媳给准备的以三百多两黄金打造而成的五谷形状的摆件锞子等,相当于是变相的给许夷光压箱银子了。
许夷光与李氏却无论如何都不肯收,说当初李老太太已经给过她们母女一万五千两了,当时也说好了再不给许夷光添妆的,何况年前李氏成亲,他们还破费了一笔,如何能让他们再破费? 之后汪思邈也发了话,说自己还给许夷光准备了一份嫁妆,她的嫁妆本也已很能看了,所谓“好女不穿嫁时衣”,难道嫁妆越多,日子便能越好不成?关键还得看人,让李老太太他们不必再锦上添花了
。 李老太太方笑得满脸无奈却欣慰的让两个儿媳把金子都给收了。
第706章 表姐们
五月四日,许夷光的三个表姐李岚、李岑和李岫,带着各自的夫婿儿女,赶在端午节正节前一日,终于顺利抵达了京城,为的便是参加许夷光的婚礼并一家团聚。
许夷光有多惊喜自不必说,怪道这几日她总觉得娘和外祖母舅母们都怪怪的,一直都像是在焦急的等着什么似的,原来是在等三个表姐,偏她问还都不告诉她,敢情是打算给她一个惊喜。
便是李老太太婆媳三个并李氏,知道就快要与孙女女儿们见面的,如今终于见了人,亦是欢欣无限,喜极而泣。 李氏亦是又悲又喜,悲的是当年分开时,侄女儿都还小,李岫更是还没出世呢,如今却都已嫁了人当了娘了,怎能不叫人感叹韶光易逝?喜的则是家里人丁兴旺,如今又终于真正团聚了,女儿出阁也
能更热闹,真是以往想也不敢想的大好事。
见面礼自也给得厚厚的,又忙着着人收拾屋子准备宴席,打发人即刻去请汪思邈回来。 三个表姐里李岚已经有一双儿女,李岑也是一样,四个小家伙儿都生得玉雪可爱,让人喜欢得不知道该怎么才好,与骐哥儿兄妹几个一起,简直就快要把永安伯府正院的房顶给掀翻了,那叫一个热闹
。 惟独三表姐李岫,成亲都快整两年了,还没有怀上身孕,虽说公婆都没说什么,丈夫也安慰她‘这种事得靠缘分,急不来的’,她心里又怎能不着急,公婆与丈夫越好,她只有越愧疚的,所以这次进京,
她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许夷光给自己把个脉,检查一下身体,看是不是有什么隐疾,若是有,趁早调治起来还有希望。 不过,这事儿也不必急于一时,如今第一要务便是表妹的婚礼,等表妹顺利出阁,再回过门,稍微清闲些了,她再开口也不迟,横竖这次进京,他们总得待上一两个月才走的,不愁后边儿没有机会,
万不能因为自己,误了表妹的事,扰了她的心情。
却不想许夷光不知道打哪儿得知了这事儿,次日待姐妹三个带了孩子到正房给长辈们请安时,倒先主动提及了这事儿,“把个脉又要不了多少时间,自家姐妹,三表姐莫不还要与我客气不成?”
三个表姐都生得与李氏很有几分相似,秀美淡雅,温柔可人,许夷光只看一眼,便实在很难不爱屋及乌。 何况三个表姐还都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一点也不因自家如果不出当年的事,怎么也该跟如今的她一样而自怨自艾,反而待各自的丈夫一如既往,知足常乐,实在宜室宜家,是让人想不越相处便越
喜欢都难。
可见老话说的“一个好媳妇旺三代”再是不假了,李家可不就是因为有外祖母和大舅母二舅母这么好的媳妇,才能把表哥表姐们个个儿都教得这般好吗? 李岫闻言,先看了一眼李二太太,见母亲微微点头,便知道定是母亲告诉的许夷光了,微红了脸,细声细气的道:“我不是与表妹客气,实在是表妹大喜在即,事有轻重缓急,不想眼下便给表妹添麻烦
罢了。”
许夷光忙笑道:“不添麻烦,就只一眨眼的功夫而已,早些有了结果,三表姐也好早些安心啊,我瞧三表姐的气色,应当没有大碍,不过还得确切的诊过脉才知道。”
李氏也笑道:“就是,自家现成的大夫,又花不了多少时间,岫丫头就别与你妹妹客气了,知道你好好儿,我们大家也都能安心了,不然又是过节,又是大喜的,我们心里却都搁着事儿,岂非不美?” 李岫见母女两个都这么说了,又看了一眼李二太太,见她满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