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君臣-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十三道:“我见过苏维,前锋营营主孙小雨也见过苏维,苏维也确实说过靖王殿下是她三弟。”
  大理寺正卿何赛飞沉吟道:“你们只能证明苏维此人确实存在,却不能证明靖王是在七年前秦渝尚属友邦之际与林云结义的。殿下还有何凭证?”
  萧倬言微微咳嗽一声,思索道:“郾城守将冯诚在城门口见过林云与苏维。林云虽死,但不少人能画出他的画像来,当可拿与冯将军辨认。还有,当日在郾城奉召招我回金陵的人是陛下亲卫,他们也曾见过林云与苏维。这至少能证明我与林云相识于七年之前。而且,那三幅字也正是在那时候留下的,并非通敌书信。”
  左相郑庭玉心中一惊,靖王说得有鼻子有眼,而且直指问题的核心——最难解释的那份物证。要是这几人真能证明此事,靖王倒真有可能是冤枉的,他不像在撒谎。
  右相方仲谋道:“殿下说的人证我等会去查证。那么,葫芦谷私纵林云一事殿下可认?”
  “私纵敌首一事我愿意认罪。当日在葫芦谷,我确实已将林云打落马下,可我只废了他并未杀他。”
  “事后,你又指使炽焰军瞒报君上,谎称林云重伤而逃?”
  萧倬雨开口道:“方相慎言,不可妄加罪名。”
  萧倬言道:“此事是我一人所为,与炽焰军无关。”
  卫铮此刻再也坐不住了,他与燕十三几乎同时道:“瞒报一事是我所为!”
  两个人同时跳出来认罪。庆国公钱文益嘲讽道:“看来炽焰军果真从上到下,都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卫铮一把按住燕十三,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
  卫铮抢先道:“当日,我为炽焰监军,曾发往金陵两份战报,一份是监军战报,一份是代替主帅而写的战报。两份战报笔迹相同,皆出自于鄙人之手,三位主审大人大可当庭调取查证。是我私自瞒报了林云一事,因为当时我认为林云已重伤残废、与死无异。末将愿意领罪,但瞒报一事殿下并不知情。且就当日情势而言,靖王殿下已经废了林云,更谈不上‘私纵’二字。”
  萧倬言道:“卫将军不用为我开脱,瞒报一事虽不是我亲笔所书,但是我默许的,该当由我担责!”
  左相郑庭玉道:“好!靖王愿意承认就好!那靖王可有与林云串谋,谋害太子?”
  萧倬言断然道:“没有!”
  左相郑庭玉道:“太子死时,靖王殿下何以远在函谷关,而不是在攻入王城的主战场上?”
  一直叫别人冷静的萧倬然蹭地站起身来,怒斥道:“你知道什么叫主战场?当日殿下以身犯险,诱敌于函谷关,以三营兵力拖住秦军数十万大军主力,血战五日五夜,尸横遍野、血染江山……是我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渝军主力的长驱直入!这一战,整个炽焰有目共睹!靖王殿下为何不带上太子,那是因为他将自己陷于死地,却不能带着太子一起涉险!可笑你们今日竟以此为罪名,来构陷靖王,简直让十万炽焰男儿寒心!”
  左相郑庭玉一脸惊讶,他说这句话只为查明真相,并没有别的意思,没料到突然点着了火药桶。
  纪王连忙打圆场:“十三弟稍安勿躁,你们老是打断,还让几位大人怎么审下去啊?”

  ☆、铁证如山

  左相郑庭玉一脸惊讶,他说这句话只为查明真相,并没有别的意思,没料到突然点着了火药桶。
  纪王连忙打圆场:“十三弟稍安勿躁,你们老是打断,还让几位大人怎么审下去啊?”
  左相郑庭玉一把年纪了,被一阵儿抢白也自觉无趣,干脆捻着胡子不发问了。
  九王爷萧倬雨只好接着问道:“靖王殿下为何又在最后赶回、与大军汇合?”
  “因为我在函谷关发现,秦军一味冲杀,想置十三弟萧倬然于死地。他们放弃我这个主帅反而去杀十三弟,只有一个可能,林云的目标是和十三弟差不多大的太子殿下。我们是为救援太子殿下才回去的。”
  庆国公钱文益冷冷道:“靖王说得好听,此时再回去,太子殿下已然身亡,又可以摘清自己,当真好计策!”
  韩烈怒道:“当日在战场上,为了营救太子,夜枭营主将秦川被人挑开肚子,用性命为太子做了肉盾,靖王殿下也身中数刀……这些难道都是假的么!”
  钱文益冷冷道:“如果不是靖王授意,秦军主帅林云有什么理由不杀靖王反而去攻击太子?”
  大理寺正卿何赛飞反复推敲过此案,林云的动机,确实是此案最不好解释的部分。
  他们在这里争论地激烈。燕十三却发现,萧倬言捂住胸口,轻晃了一下,心中一紧。
  萧倬言缓过一口气道:“林云的目的就在于今日!只要太子一死,我必然会回金陵解释。到时,就可命人拿着那三封手书,指认我私通敌国、谋害太子……咳咳……只要此案一开审,我必将无法再回到秦渝战场之上。只是他没算到,我明白他的计策之后……竟敢瞒报太子死讯,先灭秦国。”
  庆国公钱文益豁然起身,手指萧倬言:“所有的事情都是你一面之词,你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你的清白!”
  韩烈起身,几步步入大堂正中:“你要证据吗?我给你看看什么叫证据!”
  他抽出腰刀,刀锋低吟。钱文益吓得连忙后退:“你要干什么?”
  韩烈冷笑,一刀划开靖王的衣衫,随即一把扯过,将萧倬言的上衣悉数扯掉。
  萧倬言还没反应过来他到底想做什么。堂上已经传来一阵儿唏嘘之声。
  几乎所有人都震惊于靖王身上的伤痕,枪伤、刀伤、剑伤、箭伤……各类伤疤遍布于前胸、后背、臂膀。
  燕十三长叹一声,他忽然明白韩烈想做什么了,这些他再清楚不过。
  卫铮低头,不忍直视。
  秋于心指甲扣入掌心,瞬间落泪。
  萧倬然豁然离席起身,震惊得无以复加。他从未想过,战神一般的七哥曾受过这么多的伤。
  三朝老将韩毅终于也动容了。作为武将,他太明白这些意味着什么,这是多少次在生死关头留下的痕迹。
  左相、右相交头接耳。
  萧倬雨收紧了拳头,心中忽然像堵了块儿石头。
  纪王抬眼看了一眼,就没敢再看。
  钱文益心虚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韩烈喝道:“我只想让大家看个清楚!”
  “这道刀疤,从肩膀贯穿腰际!月氏一族骁勇善战,与大渝交战十余年而不败。当年,靖边军被数十倍的月氏铁骑围困于冲木山,险些有被全歼的危险。是殿下带着炽焰营杀入重围、相救主帅,以一营之力硬生生将月氏铁骑撕开一条口子。当日,殿下身中三刀,这,就是其中一刀!父帅,您应该还记得吧!”
  “腰侧这道箭伤,伤及内府!当年,月氏国冰封千里,眼看攻入皇城在即,可月氏军队将城墙用冰浇筑,易守难攻,皇城数月久攻不下。最后,殿下亲自带着兄弟们,在箭雨之下强行攀爬云梯
  ,前赴后继、埋骨无数,接连数日才拿下皇城。殿下也因此身负重伤!”
  “左肩这道枪伤,一枪洞穿!当日的灭楚之战,上官老将险些被挑下城楼,是殿下一把拉住了他,悬挂在城楼边儿上,为保上官将军一命,殿下硬生生挨了敌军一枪。灭楚之后,殿下又带着重伤与秦军的枭九以三城为赌,血战轩辕台。这一战,大家都还没忘吧!”
  “手臂上这道剑伤,深可及骨!临安城外,殿下为了救援太子,顾不得自身安危,被敌军主将一剑斩落,当日,若不是燕将军从旁拉了一把,靖王殿下这条手臂恐怕早就被斩断了。”
  “……”
  “还有胸前、肋骨、腹部、腰际……这里的每一道疤,都是殿下为大渝出生入死的铁证!”
  韩烈一口气不断,义愤难挡。
  堂上一阵儿寂静,谁都没敢轻易开口。
  还是萧倬言压抑不住的轻微咳嗽,打破了这阵儿难耐的沉默。
  三朝老将韩毅默默起身,走到萧倬言身侧,解下身上的翻毛狐裘披风,亲手披在萧倬言赤裸的身体上,瞬间掩盖了累累伤痕。
  “多谢。”萧倬言抬手拢了拢披风,低声道谢。
  做完这些事,韩毅一个字都未曾开口,默默退了回去。
  他心中明白,虽然韩烈是为靖王不平,但殿下有他自己的尊严,他或许并不希望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裸裸地暴露这些过往。
  韩烈却显然又注意到了另一件事。他一把抓住萧倬言冰凉的手心,在萧倬言抬手的瞬间,他看清楚了,镣铐之下,手腕血肉模糊。
  韩烈冲着主审台怒道:“殿下尚未定罪,大理寺就敢滥用私刑!”
  大理寺正卿何赛飞一惊,连忙站起身分辨道:“大理寺绝不会做这等事。”
  萧倬言一把拉住韩烈,微微喘息:“不关他的事!三位大人请继续问。”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实在无益于纠缠这些。
  九王爷萧倬雨侧头,分别与左相右相耳语了几句。三位主审确实因靖王一身的伤痕震惊了,也瞬间理解了诸位武将的心情。对待这样一位征战沙场、时刻面临生死的将领,他们确实不该再让他受无谓的委屈。
  三人一致决定,暂停审理,先为靖王殿下换衣服、治伤。
  虽然靖王不是在大理寺伤的,但大理寺正卿何赛飞到底觉得理亏,赶紧命人配合。
  萧倬言被带到后堂,身上衣衫尽裂是没办法再穿了。
  萧倬雨亲自为他拿来直裾深衣,还找来一件甚为厚重的墨蓝色大氅。
  萧倬雨命人解开他手上、脚上镣铐,重新换上衣衫,这才发现靖王脚踝处也是血迹斑斑,瞬间就心痛了:“七哥,您……您受委屈了。”
  萧倬言淡然道:“不关你们的事,九殿下按规矩审理就是了。”
  军医在手腕、脚踝处涂抹了厚厚一层药膏,冰冰凉凉的让萧倬言好受许多,只是刚刚被逼入丹田、暂时被压制住的千日劫还隐隐作痛,反而更难受些。
  左相右相商议了好一阵子,不顾庆国公的反对,还是决定撤去靖王的镣铐。
  手腕脚踝上都是伤,此时再上镣铐,有私刑之嫌。
  再说,刚上完药再拷上,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更何况,还有一句话叫众怒难犯。韩烈当庭“晒证据”,确实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义愤,连一向老成持重、原本是用来震慑炽焰诸将的三朝老将韩毅,脸色都非常难看。炽焰诸将的火气更是被憋到了极点,再点火就要爆了。
  只有那位永远都不识时务的刑部尚书沈清河还一直在嘀咕“这不合规矩吧”?
  再度开审之时,侧重的是物证。而物证的核心则是那三封手书。
  萧倬言承认三封手书确实是他所写,但却不是通敌的证据。
  庆国公钱文益小声道:“靖王与敌军主帅誓死同生,还说不是通敌。”
  经过刚才一幕,钱文益的气焰收敛了许多,他也明白众怒难犯。
  萧倬言仔细辨认了三份手书,甚至拿到鼻子上闻了一闻,思索了一下,方道:“这三份手书,确实为七年前我与林云结义时所写。三位主审大人可以去查一查手书所用的纸张,这种纸是楚国才有的花笺。当年,我是在郾城一家纸铺里买到的,纸上有铺子里特有的暗纹,还有檀香味。花笺纸后来虽然也流入了渝国,但货源不多,只在一些酒楼烟花之地盛行。而炽焰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