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就是这位专心礼佛的四皇子萧景贤了,因为这两个儿子,都是明确对皇位没兴趣的人,作为皇帝与儿子之间,既是父子,也是君臣。
只要是对皇位有所野心的,在皇帝看来何尝不是一种威胁,毕竟纵观历朝历代,这皇位没做到头,就被亲生儿子强行撵下去的,那可比比皆是。
甚至父子成仇,为了皇位刀剑相向的,更是不在少数在这种提防之下,皇帝与自己的这些儿子,会有隔阂与戒心,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青穗认识萧景贤,众人对这点自然是不清楚的。
所以就见萧景逸走上前来,将青穗的手牵起,满脸是笑的介绍道:
“穗穗你别怕,我四哥向来最是公允了,谁对谁错,他从来都不会偏帮,而且只要是他说的,父皇那边也会相信。无论是寻阳公主,还是二哥,想因为修远和尚的死而刁难你,那都是白日做梦。我四哥现在已经贵为贤亲王了,你快见礼道谢他搭救之情,然后我就带你离开这里。”
萧景逸向来说话,都不会吞吞吐吐,喜欢他就会表现出来,厌恶的也绝对不会给半分好脸色。
而萧景宏闻听他竟然公然说,自己是要刁难青穗,唯恐这话真的传到御前去,那他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所以萧景宏,气恼之下,冷哼一声不悦的说道:
“九弟,别总把人形容成,十恶不赦的样子,其实我来询问四姑娘,不也是在给她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若非我这次的到来,她哪有机会将事情始末说出来,并且她不为所动,坚持声称是出于自卫才错手杀人的态度,才是能离开大牢的根本原因。而这一切,全都离不开我刚刚同她谈话,若不是本亲王制造了这样的一个契机,四姑娘恐怕想离开大牢,还需多等上一段时日呢。更何况我与镇国公交情不浅,他遗落在外的女儿,本王自然要多加照顾。”
萧景逸性子更倾向于武将,大刀阔斧,大开大合惯了,他最瞧不上的就是萧景宏这种矫情的人了。
明明之前想理应青穗,将他也陷进修远身死的案子里。
可如今眼瞧算计青穗不成,立刻又套近乎,一副对方能无罪被放,全是他精心安排的一样。
萧景逸向来说话都不客气,哪怕对方是他皇兄又如何,他仍旧鄙夷的撇撇嘴说道:
“如今的镇国公府,不过是小人当道,哪里还能和昔日的镇国公相提并论。穗穗自幼也不是在国公府长大的,她甚至对许守业这位生父都没有任何的记忆,因此你少将穗穗和那等卑鄙之人联系到一起。相反的,二哥和镇国公确实都是一丘之貉,可怜昔日的镇国公一家却被你们给害死了。在本王看来,太子长兄的身死,根本疑点还很多,等这次回到帝都后,我非得从头彻查不可,若到时真叫我寻得蛛丝马迹,得知长兄遇刺与你萧景宏有关,那你就等着一命偿一命吧。”
故太子作为诸皇子的长兄,对于兄弟们,都颇为的照顾关怀。
所以故太子,在萧景逸的心里,一直都将他视若未来的皇帝看待。
甚至萧景逸还和这个长兄,高谈阔论过,他要为对方镇守大梁,将梁朝推向一个更为富庶繁华的新景象。
可这样一位有抱负,并且仁爱的长兄,就莫名其妙的遇刺了,别看萧景逸现在,确实支持萧景睿去一夺储君之位。
但太子的真正死因,却在他心里,始终没被放下过,因此他才会从边疆赶回来,开始接触朝廷上的事情,最后他将目标锁定在了萧景宏的身上。
就是为了将萧景宏彻底的查清楚,这才有了后来他亲自来调查银矿的事情。
所以萧景宏现在,最忌惮萧景逸这个九弟,也是因为他早就被盯上不是一日两日了,唯恐刺杀太子的事情败露,做贼心虚,说的就是他这种人。
眼瞧萧景逸如今,又提及镇国公谋逆刺杀太子的旧案,根本不想在和这件事情有丝毫牵扯的萧景宏,他立刻还击道:
“萧景逸你别欺人太甚,镇国公府行刺太子,这是父皇钦定下的案子,你竟然敢有诸多怀疑,那你岂非是在质疑父皇的圣断,你简直是胆大妄为。而且别把自己说的多公正似得,别忘了当初镇国公许守泰一出事,本来只是收押进天牢罢了,就是因为你的一封八百里急报,说边疆将士的军饷和抚恤银子被克扣,而经手此事的人就是镇国公,是你亲口说他的嫌疑最大,希望父皇严惩不待。镇国公数罪加身,父皇震怒之下,本来都没想过,要将他满门抄斩,结果最终御笔一批,这才要了许家二百多条人命。你何尝不是这件事情里的帮凶,现在你却要为镇国公讨回公道,九弟你不觉得自己太可笑了吗。”
第270章 效忠理由
萧景宏和萧景逸,兄弟俩争执不休,若非有萧景睿和萧景贤拦着,两人甚至剑拔弩张到,都要大打出手了。
“够了,你们都出去,我想单独静一静。”
谁也没想到,本来都能逃出生天,离开天牢的青穗,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尤其是刚刚,她打断众人争执时,那失态到,近乎歇斯底里的怒喝,都叫了解她脾气秉性的萧景逸立刻意识到,青穗的情况不大对劲。
毕竟青穗无论何时,进退都很有度,像这样对诸位当朝王爷,当面呵斥的举动,根本就不是她会失态做出来的事情。
所以顾不得和萧景宏争论,萧景逸赶紧关切的说道:
“穗穗你怎么了,可是昨夜在大牢内住了一晚,生病得了风寒不成,你此刻的脸色也是难看的厉害。我这就扶你出去,赶紧回沐王府,叫五哥府上的大夫给你好好的看看,随便在开两副安神静气的药吃。”
望着萧景逸伸过来,要扶她一把的手,不得不说,这双手在过去,不知帮助青穗度过多少难关,将她从险境里搭救出来。
甚至只要有萧景逸在身边的时候,青穗就觉得这世上,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能伤的到她。
可是这种信任,却在得知,萧景逸竟然是导致,镇国公府至亲二百余人丧命一事,幕后推波助澜的帮凶时,这种彼此间的信任,瞬间支离破碎了。
就见青穗不但,连连踉跄的后退,避开萧景逸的手。
从新退回到牢房内的她,更是将牢门狠狠的一关,背转过去身子,强忍着眼泪滑落的冲动,声音哽咽的说道:
“景逸你先回去吧,修远和尚到底是因我而死,我想在大牢内为他诵经超度几日,否则委实难以安心。”
青穗这话,自然就是随口编出来的一个理由,萧景逸自然也是看得出来的。
可是任由他推了两下牢门,可青穗死活就是不肯打开。
唯恐过于用力,在将青穗给弄伤了,萧景逸只能做出退让的说道:
“穗穗虽然不知你是怎么了,但你若一直留在大牢内,我委实难以安心。不过今天我先离开,但我就守在大牢外面护你周全。只要你想见我了,随时可以叫人去知会我一声,到时我马上带你离开。”
萧景逸这话说完,眼瞧青穗根本不为所动,甚至都没有回复他一句话。
虽然想不明白,青穗为何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但萧景逸向来说话算话,迈步就往外走去。
可谁成想就在这时,青穗轻声开口又说道:
“明亲王你能留一下吗,我有话想单独同你讲。”
眼瞧青穗竟然留下萧景宏,都不愿和他在说半句话,萧景逸因为担心,转身也想回到牢房处守着青穗。
可是他才往回走了两步,就被萧景睿给强行扯住了。
“景逸你先跟我出去,四姑娘不是个鲁莽之人,她会突然不想离开,必然是有自己的道理。而且以青穗的性子,她若不想说,你就算再如何逼问也是无用,还是先跟我离开大牢吧,事后我会寻机会,同她把事情问清楚的,你此刻回去,我只怕会加剧矛盾,那岂非适得其反了。”
萧景睿的话,萧景逸自然还是能听得进去的,所以哪怕心里在担忧,可他终究点点头,跟着一并离开了大牢。
至于听到青穗的挽留,而从新回到牢房前的萧景宏,他其实也想不透对方,这么做的用意究竟是什么,因此不免试探的立刻问道:
“许青穗你又想耍什么阴谋诡计,明明你都可以离开大牢了,可最后你竟然选择留下来。别以为你做出一副,和九弟恩断义绝的样子,我就会轻信于你,我萧景宏也不是这么好愚弄的。”
背转身子,将眼角落下的泪,用指尖拭去后。
等到青穗再次转身,面向萧景宏的时候,她已经恢复笑吟吟的神色,那寂寥落寞的样子,早就烟消云散了。
“萧景宏你事事小心确实谨慎,可是谨小慎微太过,就显得没有亲王的气魄了。多于一个多疑又无气魄的主子,我许青穗还真要从新考虑下,要不要追随为你尽忠效力了。”
青穗这话,叫萧景宏听完,整个人足足愣了好一会,最后仍旧不敢置信的反问道:
“许青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你要摒弃沐王府,还有你心心念念喜欢着的萧景逸,决心投靠我不成。之前本亲王不是没拉拢过你,但你都表现的不屑一顾,为何现在好端端的竟然又同意了,这里面分明有诈,你当我会相信吗。”
青穗鄙夷的哼笑了下,看着满脸都是警觉之色的萧景宏,笑吟吟的说道:
“之前我若不表现的一心效忠沐王府,岂会得到萧景睿的信任,凭借沐王府在定州城的影响力,我才能同时得到五处占地最好的商铺,以及紧挨着丹霞的万亩良田。至于萧景逸嘛,有勇无谋,一个只有匹夫之勇的王爷罢了,我与他只是逢场作戏,说到底同样是王妃,那自然是明亲王妃,更显地位尊贵了,哪个对我更有利,我许青穗又不是分不出来。”
看着青穗那眼中筹谋之色闪动,嘴角得意的笑意,越来越浓的样子。
萧景宏不得不说,此刻的许青穗瞧起来,甚至叫人觉得后背发凉。
对于她的话,反倒有些分不清是真是假的萧景宏,仍旧不敢轻易放松警惕的继续问道:
“那你到是说说,除了我是亲王的这个身份,比较吸引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叫你竟然肯舍弃两位王爷,转而投靠向我。许青穗若你说不出一个能打动我的理由,别以为你装出一副,被亲王妃的这个身份迷住眼的贪婪模样,我就会信了你的鬼话连篇。”
面对质疑,青穗没有露出丝毫的慌乱,就见她将头微微扬起,气势尽显间,一字一顿的说道:
“就凭我是镇国公府许守业之女,而我的父亲与明亲王你,同为揭发前任镇国公刺杀太子一案的功臣,王爷您到是说说,我除了能安心的投靠你之外,你莫非真觉得,我会信得过沐王府,还有战王萧景逸不成。”
第271章 深入虎穴
当镇国公府被提及时,若说之前萧景宏是下定决心,无论青穗说什么,他都坚决不会相信的话,那此刻他的心却无形中被动摇了。
而青穗在密切的观察着萧景宏,脸上露出的动摇神色后,不禁更近一步的说道:
“萧景逸是王爷,而我若寻不回世家女的身份,一介农女想要给他做王妃,这不是异想天开呢嘛。我许青穗有个优点,那就是特别的务实,因此我很清楚,叫镇国公府认可我的身份,这才是最重要的。之前我是没遇到亲王殿下您,因此战王爷才是我最好的选择,可你和我父亲才是一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