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拼西凑也只能弄出五万两左右的银子,但现在东平能向小姐您保证,若拿不回来三十万两,那我真是太辜负您的这番妙计筹谋了。”
一想到在定州城,扎根做买卖的钱,这下是彻底有着落了,青穗心情愉悦的露出笑容,可眼中却也有一缕寒芒闪过:
“这孟家的人,真以为我李青穗,经商不久,根基未稳,所以就能任由他们欺凌了,当真是笑话。想我开始租购林场,想要自行养蚕纺丝开始,我早就将铺子,桑林,还有织布的工人,紧紧的连成了一个小圈子,别人想插一脚进来,除非我李青穗允许,否则夺了其中一环又如何,这个圈子也甭想运转的起来。孟家人不是气焰嚣张的,跑来我店门前抢生意嘛,那我这次就好好回敬他们一番,若不将这些孟家人给一击打痛了,他们还以为我李青穗,真是泥捏的性子,任由他们上蹿下跳不成,说到底就是一群跳梁小丑罢了。”
所有的事情,全在李青穗运筹帷幄之下,不着任何痕迹的,悄然推动着。
而孟家那边,果然在陈三江有意放出风声后的第三日,就扛不住赔本的买卖,对收购商铺,想以此重创青穗的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且本来算不得多值钱的十几家铺子,连同囤积的货在内,却买了十二万两的好价钱。
孟家那边乐呵呵的接受了铺子,静等着李青穗得了银子进了货。他们好利用十几家铺子积压的存货,继续和李青穗耗下去,仗着孟家财大气粗,要一举彻底将锦绣布庄给耗死。
可是此刻的李青穗,她正笑眯眯的看着,面前十二张,面额为一万两的银票,心情舒畅的说道:
“我猜很快啊,孟家见我没用这十二万两银子进货,他们就能回过味来,知道铺子还有货全砸在手里了。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高价买入的,所以自然更急需廉价的货源好回本。所以东平你想来很快,就要和孟家在谈林场转让的买卖了。因此三江我给你五万两银子,去定州城找沐王爷,叫他帮忙在最繁华的街面上,弄下来几个好铺子的事情我就交给你了。我不求王爷徇私,银子咱们照市价给,但你务必告诉他,就说是我李青穗请求的,希望王爷亲自给咱们的新铺子提匾,有了他的墨宝,这可就是面活招牌,不但能免了地方官差的刁难,等咱们一开张,你们就瞧着吧,那些达官贵人啊,必定趋之若鹜的来捧场。”
第190章 悠闲日子
时间匆匆,一晃就是半个月过去了,李青穗这段时间里,可谓过的分外悠闲。
定州城内的商铺,在萧景睿的帮忙下,两间绸缎庄,一间客栈,一间酒馆,外加一个点心铺子,全都在最热闹的街面上,热热闹闹的装点着呢,想来再有十来日,就能开张了。
而孟吉祥那边,等着盼着,却没见李青穗得了银子,有任何的举动。
到底是经商起家的,孟吉祥很快就琢磨明白了,知道他们是被李青穗给耍了。
十几家铺子,不但花了高价买回来,如今不开张难以回本,开张吧却又赔钱。
因此孟家那边根本没熬住几日,就把目光,死死的盯着了桑林和养蚕织布的织工身上了。
可如今主动权,那可在锦绣布庄这边,赵东平可没忘记,他对李青穗三十万两的承诺。
因此在几番砍价还价之下,孟家若不想之前投入的十二万两打了水漂,这剩余的十八万两银子,也只能咬着牙乖乖的交了出来。
本来是想仗着财大气粗,挤兑李青穗,将她的生意一点点蚕食掉的。
可是一个月都没坚持到,孟家这边就折损了三十万两银子,这一击李青穗不但打的漂亮,更是把孟家彻底的打痛了。
因此这段时间,孟家消停了不少,终日忙碌在如何将那收购的十几家铺子,叫它们在自己手中盈利起来,再也不敢贸然对锦绣布庄出手了。
反倒变成个闲人的李青穗,这一天她在屋里,陪着如意这孩子,正练习写大字呢。
就见得琳琅走了进来,微微见礼后说道:
“小姐,外面来人说要见您,他自称是柳石村的村长,我怕耽搁正事,就赶紧来回禀小姐您了。”
一听说是老吴叔来了,青穗不禁忙说道:
“快将人请进来吧,这位老吴村长,可算是我的长辈呢。琳琅你在去准备些茶点,一并端上来奉客。”
玲珑笑着一一应下,赶紧躬身退下。
稍许后,老吴叔就被请了进来,望着装点别致清幽的房间,还有穿戴越发显得端庄贵气的李青穗。
如今的老吴叔,哪里还会将李青穗,当成个受气童养媳看待。
就见在青穗面前,变得有些拘谨的老吴叔,双手放在袖口里,只是一味的点头笑着,却规矩的站在那,神情间透着紧张。
眼见这一幕,青穗心里不禁泛起感慨,果真这人随着身份变了,身边的人和事,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想当初她还没摆脱李家的时候,这位老吴叔,就是能庇护她一二的人。
可如今才短短几个月过去,昔日和蔼可亲的老吴叔,却在她面前,在没了长辈的亲切随和,反倒如此拘谨,彼此到显得生分了。
不过青穗心里也明白,这种疏远感,随着她的身份越来越高,彼此的关系就会更加的生分,甚至到了最后都可能不在联系。
这到不是她故意摆姿态,实在是因为,人这一辈子,到达了某种高度,你自然而然就会接触何种人。
那些与你的生活,越发格格不入的人,因为不会再经常在碰面,情分淡了,渐渐的也就遗忘了。
或许在某一天,特定的情况下,猛然又会想起昔日的故人,但这种关系也仅存在记忆里罢了,不会去特意追忆,更难在寻得故人。
不过李青穗这人,那是别人待她好一分,她就会铭记于心,绝不敢望。
所以为了缓解老吴叔的拘谨,青穗赶紧对如意说道:
“快去扶着你吴爷爷坐下,当初你在李家,险些被卖掉时,多亏老吴叔在场,李家才不敢将事情做得太过分,否则你这妮子,现在还指不定在哪受苦呢。”
李青穗前生是国公府的嫡出千金,后来还做过王妃,她的谈吐和举止,就是寻常的贵族女子,那也是万万比不得的。
所以如意这孩子,本就懂事的早,在青穗身边,耳读目染之下,短短半月的时间,就颇为的脱胎换骨。
就见这孩子,在得体的给老吴叔行了一礼后,立刻乖巧的扶着对方坐下。
接着亲手捧起茶盏,递给老吴叔,甜甜糯糯的笑着说道:
“吴爷爷您喝茶,劳您亲自从小柳村赶来,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同我姨母讲吧。如意就不打扰你们说话了,这就先行退下了。”
老吴叔望着,举止秀气的如意,不禁连连赞许的点着头。
等到这孩子一走,他就忍不住感慨的说道:
“大丫,不多现在该叫如意了,这孩子也算是个有福气的了。爹娘是那副德行的人,可她却遇到了青穗你的照拂。若不是知道这孩子的出身,就是寻常农户之家,刚刚如意那礼仪举止,我都以为自己,见到的是位大户人家的小姐呢,一看啊青穗你就待这孩子,必然是极好的。”
闻听这话,青穗不禁也是一笑,脸上露出一丝温情说道:
“我是被伢婆卖到李家的,在偌大的定州城,我实际上是没有一个亲人的。如今那李采儿夫妻俩,都因为投毒一事,被发配到边疆做苦役去了。如意这孩子,是个懂事孝顺的,半点也没被这两口子给教唆坏了。有她陪在身边啊,我不但有个伴,更是感觉到亲情的滋味,在我眼中她就和我的子女没有半分的区别。”
稍微闲谈了两句,青穗就取过一个玉匣子,递给老吴叔后说道:
“我知道您这次来,想来是为了安抚银一事吧,毕竟之前在来往的书信里,我提议时老吴叔你就是百般的推脱。如今给我织布的各家各户,都由孟吉祥出钱,把违约的款子垫付上,你回去告诉各乡的村长,叫大家安心给孟家做工就是,有钱不赚那岂非太亏了。而赔偿的银子,其中的一成全在这里了,共计有五千多两,老吴叔你带回去,分发给乡亲们。大家伙跟着我干了半年多,骤然叫你们换了东家,我心里也挺过意不去的,这钱啊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老吴叔望着眼前的玉匣子,想到里面竟然有五千两银子,他这辈子都没瞧见过如此多的钱,当即就连连摆手的说道:
“孟家在定州城,别看生意做的极大,可是名声却不大好。给他家田地做佃户,这工钱不是少算,就是拖延着不给,哪里有青穗你这般仁义。所以大家伙的意思,还是想跟着你干。若非是你发了话,就算那孟家多给钱,还给无偿付了违约的银子,可就是这样,大家伙还是叫我来问问你,能不能别赶大伙去孟家,他们委实叫人信不过啊。”
第191章 千亩良田
望着老吴叔那愁眉苦脸的样子,青穗不禁浅笑了下,当即声音微微放低的说道:
“您老当初对我多加庇护,自从村里家家户户,为我养蚕织布,也是老吴叔你帮我看着。甚至最后就连十里八乡,所有的养蚕户,还有织工全都是你帮我传递消息,安排这些人做工的,因此对您我自然是信得过的。所以我也不防给您吃颗定心丸,大家伙给孟家做工长远不了,我如今已经将生意全都向定州城内移去重心了。等到那边生意做起来,你们就全回来跟着我干,我如此说老吴叔你总该放心了吧。”
青穗一席话,确实如一颗定心丸似得,叫老吴叔的脸上,所有的愁云全部消散了。
但李青穗随即脸色一凝,郑重的又说道:
“老吴叔这事你心里知道就成,千万不能对任何人提及,另外这次孟家说要招人,还说帮着付清违约银子时,那些眼巴巴立刻凑上去的人家,你都帮我暗中记好了。墙头草两面倒的人,那是向来用不住的,既然他们觉得孟家财大气粗,那就叫他们在大树下面凉快去吧,我李青穗的手底下,留不得这样的人。”
将李青穗的话,全都一一记下后,老吴叔就又说道:
“这次前来,想知道的事情啊,我现在心里也都有数了,那若你没别的事交代了,老吴叔就不打扰你了,这便准备回村里去了。还有这银子,那我也收着,你这孩子最是仁厚,如今大家伙又能家家收入一笔银子,你的好啊,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大家伙全都记在心里,这辈子都不敢忘。”
笑着叫琳琅和松果,赶紧给老吴叔包些点心,还有果脯肉干带着路上吃。
趁着琳琅她们准备东西的工夫,青穗微微沉吟了下就笑着说道:
“老吴叔,你与这各县乡的村长,想来都很熟悉吧。那你能否帮我知会一声,叫大家留意着,若是哪个大户人家,出售百亩以上的规模的田地,务必要告诉我。”
一听这话,老吴叔不禁轻咦了一声,接着就笑着说道:
“这倒是巧了,青穗你还不知道吧,那孟吉祥啊,在下石村就有良田千亩,也不知是为了什么原因,他最近将这田地啊,正张罗着要往外卖呢。说起来这孟老六,在红枫县开个布庄能赚几个钱,他之所以日子过得富裕啊,还是指着祖上留下的这些良田。几乎整个下石村的村民,全都是他家的佃户,我之前说克扣工钱,延发银子,就是住在下石村的亲戚,亲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