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第5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官员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接着见无人注意,连忙正了正自己的仪容。
  今日是被突然传召的,他们匆匆忙忙从温柔乡中爬起来,这会儿头还有些晕乎乎的。
  “皇上驾到!”尖细阴柔的嗓音响起,官员立即各就各位。
  皇上迈着仓促的步伐走向御座,他深吸一口气,忧心忡忡地坐了下来。
  “诸位爱卿,有本暂且延后,咱们先来说说江南赈灾一事。”
  皇上此刻的面容透着十足的疲惫,双眼泛着红丝,想来是夜不能寐的缘故。
  现在能让皇上如此费心的,不正是江南赈灾一事吗?
  “诸位爱卿,前几日江南传来消息,长天府的灾民无处安置,他们流离失所,饥不裹腹。若是朝廷再不派发灾银,灾民们何以为继?”
  说起这些,皇上的心中大为光火。
  夏清转身看了户部尚书沈仕康一眼,他发现沈仕康面色铁青,双眼微阖,好似对皇上的话恍若未闻。
  夏清回头沉默不语,他低垂着头颅,与诸位大臣一样噤若寒蝉。
  可是那微勾的唇角,显示他此刻的心情竟然还不错。
  皇上见众人又三缄其口,心中的怒意便不由自主地高涨起来。
  “怎么?诸位也拿个章程出来,一说到赈灾一事,你们就成了锯嘴的葫芦。前段时日,杭天府府门外已经发生过一次暴动。灾民们预将杭天府知府杨朝英给绑了,其中还有灾民趁机下黑手,差点将杨爱卿给谋害了。还好顾爱卿及时赶到,制止了这次暴乱。”
  皇上收到这则消息时,差点暴跳如雷。
  长天府受灾也没几日,灾民们远没有到山穷水尽之时,为何会如此暴躁?
  顾诚玉传给他的书信中表明,这其中有些蹊跷,只是这事儿他还待查明。
  皇上庆幸自己将顾诚玉派去了江南,否则换成其他官员,还不知能不能制止得了这场暴乱。
  所以他早上才收到这则消息,就立刻通知上朝,协商赈灾一事。
  “什么?顾少卿不是已经赶往江南了吗?有他在场,还有胡大人从旁协助,怎么还能让那些灾民绑架杨知府呢?”
  张朔身为夏清的弟子,自然对顾诚玉看不顺眼,因此第一个发难的就是他。
  蒋明渊听了,不禁在心中暗骂张朔无耻。
  “张大人,顾诚玉那时恐怕才刚到杭天府吧?难道他是神仙,能在一天之内赶到杭天府吗?顾少卿能及时赶到,救了杨知府一命,已经算是杨知府命大了。倒是闵侍读比顾少卿先出发了好几日,当时闵侍读应该就在杭天府才对。”
  上眼药谁不会?蒋明渊与张朔是平级,他可不怕张朔,难道夏首辅还能在朝堂内只手遮天不成?
  “既然皇上已经钦点顾少卿为钦差,那安置灾民一事,应该是顾少卿的职责才对!只是顾少卿才刚到江南,这时候被追责有些说不过去。闵侍读的职责是巡视江堤,一届文弱书生,对此事更是束手无策了,这事儿其实也怪不得他们不是?说一千,道一万,只能怪杨知府没安顿好灾民。”
  李维也不甘落后,不过他之前是夏清一脉的官员,为闵峰说项很正常。然而这次他忽然为顾诚玉开脱,这真是奇观。
  夏清的眼角的余光扫过李维,心中不禁冷哼!
  皇上果真是打得好算盘,让李维和靖王成了翁婿。时日一久,李维的心还能不偏向那边?
  李氏在朝堂之内的影响力不小,皇上成功离间了他和李维,让夏清憋闷不已。
  这两年来,他看李维对靖王的事儿上心得很,每次议事总是找借口推脱。实在推拖不得,也是多听少言。
  这明摆着是倒向靖王那边了,不然态度不会与之前大相径庭。


第877章 辞官
  哼!纵使李维的嫡女是靖王妃又如何?难道李维还指望靖王能成事儿吗?
  一个偏远封地的王爷,每年的赋税都是一拖再拖。就这样的人,李维竟然还在指望从龙之功?简直是可笑至极。
  “沈爱卿,之前长天府的受灾人数已经上报过一次,户部暂时先按照此等数目拨银。等顾爱卿核实过具体人数之后,再补上所缺银两。”
  皇上皱眉,这事儿前两日在朝会时,其实已经探讨过。
  但沈仕康坚持户部没这么多银子,皇上和沈仕康为此事扯皮了好几日,依旧没能商议出个结果。
  皇上原本还想再想想办法,可顾诚玉飞鸽传书过来,将江南的形势详细描述了一番,皇上觉得发放赈灾银两已经迫在眉睫。
  朝廷休养生息这么多年,如今只是一个府城发生了水患,朝廷就拿不出银子,百姓们心里会怎么想?
  他们会认为朝廷不作为,不管他们死活。一个偌大的王朝,连赈灾这么点银两都拿不出。
  皇上心里犹如堵了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顾诚玉说得没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朝廷将那些灾民弃之不顾,那是逼得灾民不得不反呐!
  这次无论如何,朝廷都得下发赈灾银两。否则,将迎来大祸。
  沈仕康深深叹了口气,他出列跪倒在地,“皇上,户部有没有银子,想必皇上心里比微臣更为清楚。微臣上次建议朝廷缓缓再还边饷,可皇上您执意要立刻还清。年初又拨银修缮加固各大州府的堤坝,再加上其他开支,如今国库中的纹银不超过十万两。”
  沈仕康如今也顾不得上下尊卑了,皇上总是逼他户部拿银子,可他户部现今哪里有银子?难道他能变出来不成?
  “朝廷每年的开支多少?若是将这十万两银拿出一部分拨下去赈灾,那朝廷每个月的边饷要如何发放?朝中其他的开支又该如何平衡?皇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微臣实在变不出银子来啊!”
  沈仕康觉得他这个户部尚书实在做得憋屈,朝廷总是没银子,每年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前两年施行了茶税,好不容易财政上有了起色。偏偏皇上认为总是欠着边关将士的兵饷不妥,非要将兵饷尽快还清。
  再加上朝廷这两年的开支也不小,哪哪儿都要银子,着实让他愁得头发都白了一大半。
  皇上有些气急败坏,他一掌拍在龙椅的扶手上,“没银子,没银子,你是羊子的嘴吗?你管着户部,你跟朕说没银子,那朕要你这户部尚书何用?”
  众臣突然听到皇上暴喝,都吓得一激灵,刚才还昏昏欲睡的脑壳儿,此时变得格外清醒。
  沈仕康憋红着一张脸,吭哧吭哧喘了半晌,随即他竟然做出了一个让众人皆十分意外的举动。
  只见他脱下了头上的乌纱帽,摆在了冰凉的大理石地砖上。
  “皇上!微臣为官数十载,自问对皇上忠心耿耿,对朝廷更是殚精竭虑。只是微臣如今年纪已经老迈,对赈灾一事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望皇上准许微臣辞官,另选良才,寻能者居之!”
  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就连夏清都诧异地望了过去。
  这个老匹夫还有辞官的一天?这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之前被皇上骂了这么多年,也没见对方恼羞成怒啊!
  没想到老了,老了,竟然还要起脸面来了。
  沈仕康低垂着头,趴倒在地,其实这次他心里还真生出了要辞官的念头。
  朝廷国库空虚,他这个户部尚书实在难做。他每年都为了银子绞尽脑汁,奈何还是只能保持住收支平衡。
  要想开源节流,哪有这般容易?朝廷急需年轻俊才来充实,他们这些积年老臣做事束手束脚,早就已经安逸惯了,哪里还能冒险呢?
  皇上面上阴云密布,他没想到沈仕康竟然会提出辞官,这是想撂挑子?
  这当下让他找谁来做这个户部尚书?再说沈仕康任户部尚书多年,建树倒是没什么,但每年朝廷的收支平衡,沈仕康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在管理钱袋子这事儿上,皇上也挑不出沈仕康的错来。其实这么多年,沈仕康还是受了不少委屈的。
  毕竟每次户部没银子,皇上就将火发在户部,沈仕康为此吃了不少挂落。
  然而大衍朝的赋税并不高,为了休养生息,朝廷只提高过两次赋税而已。
  那朝廷的开支从哪里来?那些商税也没进行改革,并不足以支撑每年朝廷庞大的开支。
  看来等顾诚玉回京城,必须得让他想个法子提高商税。
  “哼!纵使你要辞官,也得给朕将赈灾的银两凑齐,否则朕就拿你是问。”
  皇上绝对不允许沈仕康现在就辞官,这么说算是给了沈仕康一个台阶下。
  沈仕康欲言又止,心中不由松了口气,接着又生出了一股无力之感。
  其实真要辞官,他也舍不得。
  但这些年来他为了银子,可真是有些心力交瘁了。
  “皇上!微臣有话要说,还请皇上容禀!”
  夏清突然出列,他先是望了一眼沈仕康,而后才慢条斯理地开了口。
  沈仕康一见夏清要发言,心中顿时咯噔一下,这个老货肯定是要撺掇皇上准他辞官。
  自己刚吃了一顿排头,对方还不满足,还想让他丢脸。
  皇上龙颜稍缓,“夏爱卿,有话不妨直说!”
  “启禀皇上,沈尚书是朝中的老臣了,国库没银子也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改善的。之前因为茶税增添的税银,已经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只是时日尚短,要想使国库充盈起来,朝廷还得寻其他来银子的门路。”
  夏清苍老的声音在殿内响起,惹得诸位官员都朝他看了过来。
  殿内的官员皆知夏清和沈仕康平日里就不太对付,没想到今日沈仕康辞官,夏清居然能为其说情,这真是匪夷所思。
  难道夏首辅与沈尚书每日里斗嘴斗惯了,居然惺惺相惜起来?
  就连沈仕康自己都十分诧异,夏清这个老狐狸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
  照理说他要辞官,夏清应该第一个赞同才对。


第878章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就在殿内官员皆疑惑不已之时,夏清接着便道:“还请皇上看在沈尚书为朝廷兢兢业业的份上,饶过沈尚书一次。其次说到赈灾银两一事,微臣倒是有些拙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到这儿,夏清不由卖起了关子。
  皇上闻言不由精神一震,“哦?夏爱卿有何良策,还不快快道来?”
  殿内所有官员都竖起了耳朵,看看夏清到底有什么法子。这几日皇上总是暴躁不不已,让他们都跟着提心吊胆的。
  难道还和两年前一样,夏清准备让其族里再一次大出血?有些官员不无坏心地想。
  那次可是交出一百万两银子呢!倘若夏清这次再拿银子,那想必是要伤筋动骨了。
  “皇上!当年顾少卿提出茶税和改革盐税一事,让朝廷获益良多,微臣觉得顾少卿在这方面很有些心得。这次皇上为了赈灾银两如此为难,不若将这事儿交给顾少卿来办。说不得顾少卿根本无需皇上您忧心,就能将此事圆满地解决了,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夏清此言着实有些不要脸,虽然顾诚玉是皇上指派的钦差,且正是为了赈灾一事去的。
  可刚才沈仕康就说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银子,顾诚玉拿什么来赈灾?
  尹坤听完着实气愤不已,这夏清哪里是想到了什么好法子,他这是在给小师弟挖坑呢!
  “启禀皇上,微臣有异议。首辅大人的意见,请恕微臣不能苟同。顾少卿远在江南,在这么短的时日内,让他从哪里凑齐这么多赈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