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道区区太乐令,为何如此关注朕私闱之事,公然于朝会之上,举奏公议,原来是为你之女儿未获宠幸,故心急如焚。”贺烨讥讽道:“难不成因为太乐令举荐女儿入宫,朕便定要召幸,否则便是有损社稷,不利国祚,朕甚困惑,太乐令你那女儿,何德何能敢当社稷兴衰,国祚安危?!”
沈务汖这才意识到失言,又苦于无法自辩,求助般地看向冯继峥。
贺烨那双眼睛是多么锐利,哪能放过沈务汖的眼神,语气越发森冷:“冯侍郎,难道你也支持太乐令奏议?”
冯继峥知道沈务汖会自取其辱,却没料到此人竟然这么不顶用,而且还将他当场出卖!不过沈务汖受他提携之事,并非机密,不少官员都知道冯、沈两家交好,倘若他不出面维护,必被物议凉薄无情。
冯继峥也只好硬着头皮出列应对:“臣应禀圣上垂问,依臣所见,太乐令虽有失言,但初衷并非为了私利,圣上至今,膝下唯有太子殿下独子,群臣之中,并不唯独太乐令心怀忧虑,如微臣,亦深忧储君将来,失手足兄弟扶持,而独力难顾,况世族高门,皆以子弟兴旺为幸,何况君国?”
贺烨的眼睛又再微眯,近旁的江迂窥见帝王的神色,情知太乐令必有大祸临头,他暗叹一声,心道恐怕陛下即位以来,继柴取这一叛国罪徒之后,对朝臣又要再行杀决了,但愿不会引起轩然大波。
“沈务汖,你当真不存私心?”天子似乎口吻稍有好转。
“臣,当然不敢存私。”
“那朕再问你,为何只因你家女儿未获宠幸,便笃定朕并无召幸其余嫔妃?”
“臣家中女眷,获太后召见,得以探望小女,听小女言,据彤史供认,圣上独宠椒房,后宫嫔妃非独小女,因皇后妒悍,竟无一获宠,臣为社稷之重,方敢具本上谏……”
这回皇帝没有再容他把话说完,勃然大怒道:“沈务汖,你还真是狗胆包天,竟敢诋谤中宫,又行刺探宫闱之罪,朕若恕你,日后私闱一言一行,岂不成为天下皆知!”
刺探宫闱可是死罪,莫说沈务汖面无血色,就连杜渐知、陶葆仪等官员也是冷汗淋漓,他们虽对沈务汖的人品颇为不屑,可同朝为官,自然不希望沈务汖因谏皇帝以子嗣为重,便被处死,故而纷纷求情,朝会上顿时嘈杂一片。
第1310章 隔阂当真加深了
这日午后,十一娘才听闻望日朝会上发生之事,并非她有意刺探,而是天子已经下令,沈氏串谋其父,刺探宫闱,罪不可赦,立即押入狱中,审决处死。十一娘作为后宫之主,当然无法置身事外,因为她必须察证,担任彤史的女官,有无泄露秘闱。
彤史录薄,唯帝后有权察阅,莫说沈氏区区一个宝林,便连太后论来也无权调阅问询,然而因为帝后不同,对于执管宫规是严是疏也有所不同,比如仁宗朝,太后便完全可以调阅各司录薄,又比如英宗朝,皇后无宠,贵妃得宠,故而皇后反而无权支使女官,女官们只对贵妃唯令是从。
可眼下的情况是,彤史绝对不能泄露闱录,倘若真被察实罪行,只有一条死路。
不过经十一娘察证,彤史并没有泄露私闱,那么她立即便能确定,这一事端又是出于太后的阴谋。
要说来皇帝有没有召幸嫔妃,临幸何处,也不是唯有通过彤史才能获知,可贺烨却步步诱逼,导致沈务汖自认罪行,又刺探宫闱虽说是死罪,但皇帝完全有权宽赦,沈务汖的行为并非罪大恶极,如杜渐知、陶葆仪等官员也都知道皇帝为何震怒,他们是忠直之臣,自会劝谏帝王不能因为私怒随意处死臣子,但贺烨显然坚定主张,要用沈务汖杀一儆百。
君臣相持不下,十一娘认为这才是韦太后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
而根本无关天子是否听谏,答应雨露均施。
如果沈务汖获死,正统系诸多官员便会坚信冯继峥等人的毁谤,认为中宫之势已经足以引发祸乱,杜渐知、陶葆仪等正直之臣,便会彻底与后系对立,这当然不利于十一娘的谋划,唯令之计,也只能劝阻贺烨宽赦沈务汖。
但贺烨显然还在为十一娘答应安排侍驾的事耿耿于怀,已经有一连十余日未曾踏足蓬莱殿,江迂倒是亲自过来劝和几回,希望皇后能主动结束冷战,但十一娘认为她往紫宸殿一去,岂不是授予太后把柄,又会利用这事质疑她媚上固宠,而且她确然不愿再让贺烨误解,认为她一心一意只愿与他长相厮守,关于召幸嫔妃之事,她不能退让,那么就算主动示好,也无法开释贺烨心中的块垒,说不定又会发生争执,让两人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故而这十余日以来,十一娘也无动于衷,可是这日,她不得不主动示好了,于是请来迟儿共用晚膳,又遣了江怀,前往知会贺烨一声。
皇帝陛下虽然果然来了蓬莱殿,但神情颇为严肃,好在有迟儿承欢膝下,居中调解气氛,贺烨渐渐才有了笑容,晚膳后并没再往紫宸殿去,待迟儿请辞,贺烨颇有闲情地提议红炉煨酒,打算与皇后把盏交心。
这酒很快便喝不下去了。
“伊伊竟为沈务汖求情,伊伊难道不知,我为何要将他处死?!”
“圣上处断有失公允,纵然是想杀一儆百,只怕也难掩悠悠众口,且靠杀戳树威,只能令朝臣畏死而缄口,不敢犯颜直谏,岂不有违圣上治盛之志?”
“何为有失公允?沈务汖刺探宫闱,便该当死罪!”
“圣上心知肚明,沈务汖并无刺探宫闱,而为太后之计,诱沈氏泄露宫闱,引沈务汖具本上谏罢了,沈务汖虽图私益,触律犯上,然罪不及死,故妾身请谏圣上,施以宽赦,以安朝堂人心。”
十一娘虽见贺烨满面怒火,力握酒盏,但她心意已决,自然不会退却,竟然膝跪于地,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甘心的势态。
“啪”地一声脆响,那瓷盏竟被握为两断,贺烨将手一松,长足百余息僵坐不动,眉锋越见锐利,却终是晦涩轻嗤一声:“十一娘,你到底还是不能信任我,你没有说实话,你为何阻止处死沈务汖,你为何如此在意所谓正统系,为何忧虑他们听信冯继峥毁谤,你究竟在筹划什么事,为何对我隐瞒,你可记得,我曾经答应过你,只要是你所求,我贺烨都会允从?你不用借助旁人力量,你想得到什么,难道连我亦无力满足?”
他起身,想要拂袖而去,但就算心情已经如沉深渊,却终是不能如此无情,他想要伸手,扶起面前的女子,他最不愿看见的,便是她如此卑微地跪在他的眼前,他们不应是这样的关系,他需要的不是她的敬畏,他需要的是她的并肩站立,需要的是她的爱慕。
但贺烨目睹如此固执的十一娘,如此沉默的十一娘,他的手伸出去,却难以抵达她的手臂。
到底还是又收回来了。
“如你所愿,我饶沈务汖不死,沈氏也由你处治。”
很久之后,十一娘才在柔洁的掺扶下站起,听禀“陛下已回寝殿安置”的话,柔洁分明甚感庆幸,因为虽说陛下看上去满面愠怒,却到底还是留宿在了蓬莱殿,柔洁认为就算有天大的矛盾,只要陛下没有拂袖而去,经此一晚,也会冰释雪消的罢?
十一娘却忽然觉得眼角泛酸,心头含涩。
她终究是瞒不住贺烨的,她的谋划与动机,到底被他觉察。
但她应该感到庆幸的,因为就算如此,贺烨并没有负诺,他答应她的事,至今为止,都做到了,他已经如此失望,但并没有反目,并没有因为她的辜负,便收回他的情意。
可她这时,为什么觉得如此难过呢?
心里那种空荡荡的失落感,实在让十一娘大觉畏惧,因为她其实知道,她如此难过,并不是仅仅因为愧疚。
这一晚虽说同床共枕,却如异梦殊途。
十一娘醒来的时候,枕畔已冷,不见人踪。
她觉得前所未有的疲累,连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
可她不能懒惰,她必须振作精神,才能继续迎战,韦太后不会容她喘息的机会,沈氏决不会是韦太后备下的唯一后着。
“殿下打算如何处治沈氏?”柔洁问道。
“我曾经说过,她若再行触律之事,贬为奴婢,我留她一条性命,但并不意味这回也会小惩大戒,必须要让后宫警慎,泄露宫闱必受重惩。”
十一娘神色严肃:“传我之令,召传嫔妃集会篷莱殿。”
这便是决定要将沈氏之罪宣之于众。
而沈务汖的处决也很快下达,虽免死罪,但贬流琼州。
天子并没有隐瞒,之所以宽赦沈务汖死罪,皇后劝谏至关重要。
这让杜渐知、陶葆仪等官员若有所思,就算冯继峥似有讥嘲,质疑皇后此举仍然是为保全声名,笼络人心,尤其陶葆仪,竟出言驳辩:“就算为何贤誉,只要行事公正无私,便该当推崇,冯公难道希望皇后毫无忌惮,火上浇油,导致沈务汖因圣上震怒而被处死?”
冯继峥竟哑口无言,大不满太后一心只图离间帝后,却不顾皇后收买人心之举。
他不知道的是,因为太后几番设计,嘉程似乎当真赢利了契机。
第1311章 不情不愿的“成全”
“陆才人此时可曾当值?”
这日进膳的时候,当江迂忽然听见皇帝开口询问,有那么十余息的愣怔,这才回过神来,答了话,又听皇帝竟召陆才人服侍左右,江迂心中越觉狐疑——皇后安排陆才人到紫宸殿侍职,转眼也过去了大半个月,可天子就像没这回事般,压根没打算召见,江迂也曾自作主张安排了一回陆才人服侍更衣,事后却被皇帝喝斥,于是再也不敢让陆才人近前,只交待她盯着宫人洒扫各处殿苑,而这些杂务,当然都是在皇帝不在现场时进行。
也就是说韦太后虽然不能当真打探得知紫宸殿内的情形,可陆才人的确连面圣的机会都甚罕少,就更不要说侍御受幸了。
又陆才人自从得入紫宸殿,也并没有任何浮浪张扬的行为,虽说因为天子的冷落,神色难免郁郁寡欢,却从不曾抱怨,对待江迂自是十分尊重不提,就连与宫婢言谈,也是轻声细语温和客气,除了暗暗留心殿苑一贯陈设,提防稍有变改造成天子取用不便之外,也不打听帝王的喜恶,极为循规蹈矩,江迂看在眼里,越发赞许陆才人的谨慎端方,心说若后宫那多嫔妃,都如这位一般,不知减少几倍风波,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圣上立志恢复治盛之世,那么首先后宫便不能争斗不止,可往往最难平静之处,便是这深宫内闱。
在江迂看来,天子若召幸陆才人,既能使得皇后免受物议,又能树立表率,使众多嫔妃知悉圣意,尽皆效仿皇后与陆才人温厚贤良之品,对于减少后宫纷乱甚至朝堂党争,都有积极作用。
故而这日他便甚怀庆幸,再次主动提醒陆才人:“圣上用膳,有尚食局女官以及内臣试味,除非圣上另嘱,才人谨记不能逾职,亦莫妄言,圣上膳后若想小憩,无另嘱,才人亦当立即退辞。”
对于天子另外一大堆怪癖,如不喜浓妆艳抹,异香扑鼻,甚至厌烦呈膳者指甲过长,艳染丹蔻等等,江迂打量着陆才人并无犯忌之处,妆扮衣香都甚清爽,也便省却一一交待。
然则这回贺烨自己却打破了“食不语”的习惯,也不让嘉程行为婢侍之事,膝跪在侧安箸挟食,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