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望族权后-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年未见凌虚、琅济二位师公,未知两位可还一如当年精神抖擞。”十一娘因料甄七郎并不知她是没有见过琅济师公的,也不怕询问。
  “王妃竟然不知?”甄七郎很是诧异。
  “不知何事?”十一娘莫名其妙。
  “琅济真人已经羽化。”
  “何时之事?”十一娘大惊失色。
  “应有十载了。”修道者一般看淡生死,甄守律虽然不算严格修行之人,可自幼经过耳濡目染,却也不为琅济仙逝而悲痛。
  但十一娘却就不同了。
  别看她那一世,常与琅济师公斗气争辩,心中对这位长辈却是十分敬爱,虽然知道两位师公已经活了百余岁,迟早有一日会撒手人寰,可冷不丁听到师公早已仙逝的消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心平气和。
  而更让她疑惑的是,贺湛明明与凌虚师公保持着联络,应当不会不知琅济师公仙逝一事,可十年过去,竟然从未提起!
  甄守律眼见王妃忽而沉默,意识到这位是在伤心,笑着安慰:“琅济真人为得道飞升,王妃不需悲痛,对了,自从得知王妃随晋王赴藩,并主张推行新政,虽知族人心中还有疑虑,守律却早便决定支持王妃,议事时,守律当众说明主张,并得宗长支持,大约是这事走漏了风声,毛维才决定将我除之后快,不过我甚是不解,毛维既为太后信臣,为何如此抵触新政?”
  十一娘这才明白,原来毛维并非丧心病狂,而是甄七郎对他而言,的确有不得不除的理由。
  “一来,毛维意图凭借治理太原之功,起复政事堂,然而他却没有这大能力,是以打算借助蜀王之势,不曾想太后却是让殿下赴藩,寄望予薛六郎,这显然不利于毛维谋划;二来,毛维虽为太后信臣,可自从圣上继位,他便向蜀王设诚,之所以对抗新政,无非是为了让晋王府与薛六郎遭遇挫败,促成蜀王赴晋。”
  自打确信太原甄与凌虚师公之间渊源,十一娘便将甄七郎看作了自己人,有些事情,也不怕向他坦诚。
  “原来如此。”甄守律恍然大悟。
  “七郎可知金匮遗书?”十一娘忽然问道。
  却见对方神色突变,竟然大是沮丧:“当然知道,可无论是曾祖,抑或不才,都不能参透书中记载,便是因为如此,天师叹息我二人与他老人家并无师徒缘份,不肯正式收入师门。”
  十一娘也大觉惋惜:“师公将此书交予真人,我与十四郎拜读过,长安五子皆拜读过,可谁都无法参透,否则若是学会养生之法,至少还能够惠及家人。”
  甄七郎毫不客气:“王妃看来对道家之术一窍不通呀,修道者虽深谙养生之术,寿元远胜于常人,却断然不是仅靠丹药抑或食膳便能达到成效,而当修行心法,这便不是人人都有天赋了,就连推算之术,虽然天师有心传授,奈何不才天资有限,也无法领会精妙。”
  说完他自己也觉得格外懊恼:“守律天赋甚至不如曾祖,曾祖当年在我这年龄,别说十余死士,便是再翻数倍也不至于跳崖逃生,然而天师早便看出我虽然聪颖,却没有多少练武之根骨,经过这多年心法修炼,固然骑射要比普通人强,到底还是多有不足,要不是阿乌在下威胁,甚至连身轻之术也没那容易习成,这回难逃血光之灾。”
  甄守律跳崖之处,在十丈突飞的峭壁下,其实凹藏了一处洞穴,正是凌虚闭关所在,守律自幼便在绝壁上头攀上爬下,早已是熟门熟路,那日被死士围攻,自知不敌,佯装跳崖,其实却是飞快地躲进了洞穴之中,而那洞穴,又是曲折通向崖底,暗门出去,就是巨蛇栖身的幽潭一侧。
  而那两条巨蛇,虽然是被琅济子当年命名为阿乌阿黑,但并非他与凌虚所养,据说也不是二人师父所养,在潭底活了也不知多久,可凌虚却能与巨蛇沟通,当年正是让巨蛇“训练”甄守律,才让他的身轻之术突飞猛进——阿乌虽然听从凌虚约束,不会一口将甄七郎吞入腹中,可一条巨蟒在下张着血盆大口,是个人都会心生恐惧。
  甄守律便因为功力不济,掉下过一次,被阿乌一口接住,免于被摔死,却也被吓得昏厥过去。
  而他“跳崖”那日,凌虚与文进公其实皆在洞中,听得外头惨叫连连,猜到是杀手们不幸葬身蛇腹了,后来凌虚一“问”阿乌,才知死了十个跑了三个。
  “当时我便觉得讷闷,让天师问阿乌,为何放跑了三人,阿乌那么多蛇子蛇孙,十三人还不够饱餐一顿,天师还真问了,结果王妃猜猜阿乌怎么说?”甄七郎大笑道:“阿乌还真是成精了,说道故意放这几人逃脱,留给我将来泄愤。”
  十一娘:……
  当真有些忍无可忍:“七郎,师公真能与阿乌交谈?怎么交谈,师公难不成会蛇语?”
  “当然是利用道术交流,阿乌可是听得明白人言,只不过普通人却不知它心中所想,阿乌栖于潭底,却能听见我与天师交谈,否则也不会知道那些死士与我有仇。”
  这事情太过玄奇,十一娘实在无法想象——虽说她还是渥丹时,也得琅济师公传授过驯兽之术,可这并非多么奥妙神秘,事实上各大贵族喜爱驯养猎宠,家中便有深谙此术的驯师,比如晋王烨,也是个中好手,可这门技法,只能让兽类服从于人,却无法做到交流,论是如何出色的驯师,都不可能得知兽类心中所想。
  不是她不信师公真会仙法,实在因为从来没有亲眼目睹过,故而心存怀疑。
  但她又听甄守律说道:
  “在那潭底,可另通一处洞穴,据天师言,洞穴之中秘藏神器,若能参透金匮遗书最后章节,可利用神器使亡灵得获新生,可惜,便连天师也无法参透……天师讲道,阿乌与阿黑正是守护神器之神兽。”
  十一娘:!!!
  能使亡灵得获新生!!!
  见王妃震惊的模样,甄守律正色说道:“王妃大约觉得匪夷所思,可守律却坚信天师所言无一字虚假,这世上既有神仙洞府,那么存在神兽便也理所当然,阿乌若非神兽,怎能解释其竟能长达五丈?守律曾亲眼目睹过阿乌攀岩直上,若要离开崖谷轻而易举,然而阿乌数百年来却一直栖身潭底,除那十个死士,阿乌从未害过人命。”
  十一娘苦笑,她这时是的确相信了。
  亡灵得获新生,岂非她之经历?原本以为是上苍庇护,然而看来……
  是两位师公之功劳。
第753章 敏感或迟钝
  晋王殿下这晚却是棋逢对手,虽然到底是逼得甄七郎率先运用内力疏缓醉意,举手投降功亏一篑,然而殿下竟然也自觉强弩之末了,回到玉管居后泡了个热汤浴,仍然觉得头晕目眩隐隐作呕,终于还是盘膝调息一阵,方才恢复了神清气爽,已是三更时分,他且以为十一娘已经安歇,不想当入寝卧,只见那张软榻上,女子虽然已经松散发髻,却仍然端端正正跽坐着,面前膝案虽摊开一轴书策,目光显然并未落在文字上,乌眸深深,情绪莫测,不知因何入神。
  直到贺烨坐在了对面,十一娘仿佛才从天外回魂。
  “难道又有紧急事故发生?”贺烨不由怀疑,虽说这段时日诸多事务盘根错节,但却也鲜见王妃如此魂不守舍。
  “并无。”十一娘似乎懒怠言辞,应付一般说出这两个字后,终于省悟:“竟到这时辰了,殿下也安歇吧。”
  便要起身,却忽觉膝下僵麻,这是不知不觉间跽坐太久,一时竟不能站立。
  “不妨事,王妃不用心急,松散着再歇会儿。”
  见十一娘扶着案几都没法行动自如,贺烨下意识便要伸手去扶,手臂稍抬却又忍住了,他当然看得出来王妃是心事重重,只她不讲,应是有意隐瞒,他便不好追问的,于是故作不察地试探:“甄七郎究竟与凌虚子有何渊源,未知王妃是否方便告诉?”
  这倒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十一娘便敛藏情绪,择其重要叙述一遍。
  看来不是因为这事烦恼,贺烨并非为了追究,只是出于关切,大是好奇王妃今日不同往常的情绪,又笑称一句:“这回又是托了阿姑人情,看来太原甄,必定不会再与毛维交从了。”
  殿下甚有自知之明,晓得甄守律说服家族支持新政,坚决不是因为敬服他这个晋王,就连王妃也是沾了莹阳真人的光。
  “甄七郎虽只是明经取中,但却为太原甄最为看重子弟,论理,不至于候缺七载,只甄氏族公自仁宗驾崩以来,深觉党争纷乱,为慎重起见,不欲让七郎过早涉入,是以至今仍未授职,不过既然眼下情势紧张,甄公亦不过于保守,故七郎自请入仕,已获族长认同,因其为太原人士,不能任职本贯官员,故,我欲荐其往泽州。”十一娘说道:“云州重建,我计划调配相邻州、府囚徒,负责筑建民居、街市等工事,这便需要各州、府支持,再及新政虽仅为太原试行,然无论征兵,抑或军需,都不能仅靠太原府,故而我有打算,凡示诚于晋王府之世族,已获出身子弟,皆可荐为河东道本贯以外州府官员。”
  王妃是想将亲信“发展”向整个河东道,这样一来,诸多事务更加有利于争取邻州官府支持,无论是对推行新政,更甚于抗击潘辽,都有益处。
  贺烨颔首:“看来王妃与毛维之争,应当成竹在胸了。”
  “那是必然。”十一娘毫不谦虚:“晋朔之危一日未解,太后便不会放任毛维为所欲为,如今太原四姓,孟、甄二族已然旗帜鲜明,相信太原柳也不会向毛维投诚,世族已然不需忧虑,只要安抚好豪族,毛维便不足虑。”
  但贺烨却更增猜疑,既然亦非为了时局忧愁,那么王妃早前究竟是为何事挂心?
  他直觉问题是出在甄守律身上:“甄七讲述那阿乌,只怕言过其实吧?水虺若能长达五丈,岂非已为蛟龙?这些崇道者,一贯热衷夸大神异,看来凌虚子亦不能免俗。”
  贺烨虽然因为贺衍之故,对莹阳真人甚是敬重,不过相比遍及大周的佛、道信徒,这位可谓的确是个异类,他历来便无信仰,对鬼神之说嗤之以鼻,虽说凌虚子与莹阳渊源不浅,贺烨可不存“爱屋及乌”,视同故弄玄虚之辈,故而这话目的虽是为了刺激王妃,却也是晋王殿下的心声。
  “殿下慎言!”十一娘果然疾言厉色。
  今日与甄七郎一席话,对她震动甚大,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但要说来,渥丹虽说拜了莹阳为师,可学习的无非画艺,又受家中长辈影响,她其实也并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那时年幼无知,的确以为两位师公有故弄玄虚之嫌,莫说那些玄妙道术,渥丹甚至一度怀疑师公真如自称已经年逾百岁,偏偏两位师公,琅济真人放浪形骸,凌虚真人又不苟言笑,均不在意世人质疑还是信崇,渥丹一直便处于半信半疑中。
  不过纵然世人对两位师公的标榜可能存在盲从迷信,在渥丹心目中,两位师公至少医术精妙,德行亦为高洁,绝非刘玄清那等用长生丹药伪造神迹满足贪欲之流。
  更兼今日甄七郎无意间的透露,震惊之余,也引起了十一娘的深思。
  要是她之所以得获新生,源于师公道法,这事何至于让两位师公讳莫如深?根本没有隐瞒她的必要,可却偏偏隐瞒了!
  再联想琅济师公的离世,十一娘其实已经有了隐约的猜测。
  天地不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