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望族权后-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怪今日韦夫人特意入宫接人,原来是谢莹在后恳求。
  十一娘微微一笑,看来是这大半月间谢莹并未盼到诏见,已经急不可捺了。
  果然,当到谢相府,话没多少句,谢莹就迫不及待将十一娘拉去自己闺房摒退闲杂私谈。
  “阿姐可曾将莹儿康复之事转告太后?”
  “当然不曾忘记。”回应这句后,十一娘却没将话题展开,她细细观察谢莹房中陈设,目光落在一个形状新颖看似玩具的物件上,是白裘皮制成,内里许是填充了丝绵一类,黑珍珠做成眼睛,外型有些类似于熊,却失凶猛,看上去颇为趣至。
  见自己设计之物总算引起了关注,谢莹才缓和了不得诏见的沮丧,笑着拿过这玩具,塞在十一娘怀中:“这是抱熊,既能抱在怀里玩耍,又能当作靠枕,可家中姐妹却都嫌稚拙,阿姐若觉有趣,只管拿去。”
  又是一件见所未见的玩意,十一娘却并没笑纳:“莹妹妹倒是别出心裁,不过这类玩物,你我这般年龄的确会觉稚拙了,就算作为把玩之物,也不够精致,若为靠枕,莫不如制成四四方方,外头以绸缎为面料,绣饰喜好图样,里边絮以丝绵,这样非但更加舒适,也精致美观许多。”
  这话倒是与谢家几个十二、三岁的丫头如出一辄,谢莹不由大觉无趣:“我倒是更加喜欢此类稚趣物件,咱们不过豆蔻之龄,至于老气横秋?”
  虽是豆蔻之龄,可正常情况下,贵族之家这些十二、三岁的女子都已经学习管家理财,准备议亲嫁人了,又哪里还会如五、六岁时一般,对这类稚拙玩物爱不释手?但十一娘自然不会与谢莹争辩,她又留意见案上一本装订新奇的画册。
  旧时书画,多装祯为卷轴式样,大约在两晋之后,才兴起经折形式,然而谢莹这本画册乍一看就是经折装,展开来看又不尽相同。
  封面是丝绸制成,许是内里包裹有硬物,手触十分挺括,画页仍是采用绢帛,如此便不能如纸页一般折叠,故画页是被裁断,就相当于是将若干散页以丝线装订成册,便于翻阅又不易破散,可这等装桢形式,又是前所未见。
  听谢莹道来又是她别出心裁,十一娘这回倒是由衷赞美:“卷轴装祯不易翻阅察找,经折装虽有所改善,然而连页折叠处却易破损,因不易保存,故书籍目前仍以卷轴装祯为主,莹妹妹这么一改良,颇为巧妙,可谓创新。”
  谢莹正感自得,忽又听十一娘问道:“不过这画册可是莹妹妹绘成?我见用墨笔法,与莹妹妹旧日画作大不相同。”
  “我与十一姐许久未见了,这两年间,又颇用心于画艺,与从前当然有所区别,莫说画艺,就连书法也是如此。”
  十一娘眼见谢莹不由自主地显现出几许慌张,甚至欲盖弥彰主动提及字迹的改变,心头洞明,却装作毫未察觉,微微颔首表示接受了这一解释,注意力很快又被其余新奇物件吸引,由得谢莹继续显摆她大病一场后忽然如同开了神窍,发明创作能力突飞猛进,才华巧智“不容小觑”。
  只不过就十一娘看来,多少新奇物件其实都不值一提,唯有那本画册独特的装祯方式大有意义,不过这回闺房一游,与谢莹更多接触,倒是进一步证实了十一娘心中猜测,更加相信谢莹体内灵魂是来自后世。
  十一娘心中也甚是好奇,未知后世生活与如今多么天差地别,以至于谢莹“初来乍到”便这样自觉优越,坚信那些新奇事物足以引起时下众人追捧热爱,虽然结果并不如谢莹期望,但十一娘却并不以为后世之物都是这般平凡无奇,而是怀疑占据谢莹身体的这灵魂大约是不学无术之辈,多少诸如那线装书册等真正有益改良生活之物都无法仿制罢了。
  就好比如今多少闺秀,虽然得知世上已有印刷之术,可却并不详知要如何制造雕板如何刊印书籍,于是就算“归去”古时,亦不能创造印刷之术,甚至不知相比竹简更加轻便的纸张怎么制成,也不能改变古人以简帛抄书的落后方式。
  既然肯定谢莹必为“借尸还魂”大有可能便是蒋公所卜“归来者”,十一娘自然对其言行见识大感兴趣,一改从前对谢莹的敬而远之,甚为乐意与她谈笑,故而次日谢莹的生辰宴,十一娘并不觉得无聊,乐见谢莹继续显示今非昔比的才华,从其言行时候的蛛丝马迹,猜测后世民俗风气,颇感有趣。
  时下闺秀生辰,就算家中长辈有意操办,也不会如同正规寿宴般大宴宾客,顶多就是邀请亲朋好友之家闺阁姐妹一聚,可谢莹既然有意展现才智,自会说服对她言听计从的祖母,因此除了亲朋好友之外,还邀请了十望之族的闺秀,甚至稍次一等的世族,这回也接到了来自谢相府的邀帖。
  虽然没有长辈妇人在场,也是闺秀云集可谓盛大了。
第405章 果然归来者
  谢莹生辰广邀闺秀,当然不会漏了柳九娘这个表姐,虽说谢莹为了讨好十一娘上巳节时对九娘有意冷落,率性的九娘却并不在意,因在她心中,莹妹妹历来有些不好相与,是以这回得了请帖,自是欣然赴邀,只没料到十一娘竟然在座,倒是别外惊喜。
  不到午宴时候,小娘子们也没有过于拘束,有的在亭阁里谈笑风生,有的在幽静处对弈,也有携手游赏花苑的,更多的则是受长辈叮嘱有意巴结谢莹的女孩们,如众星捧月般,围坐谢莹左右,一边欣赏歌舞,一边诃谀奉承。
  九娘正与十一娘闲话家常:“上巳节后,婷姐姐便回了家乡,大母昨日才收到书信,途中一切顺利……小弟已经能诵千字文,大母颇觉喜悦,称小弟颇似阿耶幼时强记,只有我愚笨贪玩,不知似谁……阿瑾这个画痴,近段时间都在研究亲手淘澄色料,脸上时常红一块青一团,活活成了个花猫儿,众人取笑,她还不以为意……大母与阿母都好……对了,五堂姐又有了身孕……十一妹,还有一事你必然想不到,七姐从富阳回京了!”
  十一娘果然一怔,柳七娘自从心不甘情不愿远嫁富阳,这些年来连书信都未有一封,萧氏自知女儿对她还存埋怨,虽嘴上不提,心中却也时常记挂,十一娘每每回家,听太夫人提起七娘时都不无责怪:“打小看她,还温顺乖巧,哪知骨子里却这般倔强,一点不体谅亲长时时处处为她着想,你阿耶每当年节,又是寄信又是捎物,你阿娘虽说嘴上不提,可哪回不是亲备衣物不远千里遣送,这都是父母之爱,可恨七娘不孝。”
  谁也不曾料想七娘会突然回京,十一娘自然担心是出了什么不测,问道:“七姐怎么回了长安,如今可是住在家中?”
  “当然是住在家里……是七姐夫打算寄籍报考今年秋闱,七姐便随同返家了,只是没想到七姐已经有了五月身孕,阿母为这事十分着恼,怨责姐夫不该让七姐这时受奔波之苦,姐夫也称启行时并不知七姐已有身孕,途中才发觉,原是要送七姐回去,七姐却坚持不肯,好在途中顺利,又没有着急赶路,停停走走,耽搁至今才抵京都。”
  十一娘:……
  七姐夫本就是世族子弟,入京赴考不算稀罕,可七娘作为子媳,原该在家侍奉公婆,根本不应随行来京,更何况有孕在身……如今是四月初,两人必然是元宵节后才能动身,算来启行时七娘已经有了月余身孕,旁人可以不察,七娘必然心知肚明,却隐瞒不说,人在途中才坦言相告,看来是决意要回京都,无论七姐夫这回是否高中,七娘必然都不打算再回富阳了。
  姐妹两谈话才到这里,便被谢莹身边婢女打断:“两位小娘子为何独坐在此?五娘不见两位,嘱令婢子寻找,有请两位小娘子上座,与诸位共赏歌舞。”
  十一娘是被九娘特意拉来一边私话,听说谢莹“惦念”,自然乐意归席,九娘拉了拉十一娘的衣袖,半掩唇角小声道:“都说莹儿经那场大病后性情改变不少,我本还不信,今日才知传言不虚,若是从前,她哪耐烦大宴宾客应酬谈笑,更不说还特意关照咱俩。”
  待两人归席,正好听见毛氏女儿说话:“阿谢如今性情实在比过去有趣许多,你怕是不记得了,从前你可看不上咱们这些庸人,连话都不曾多说几句。”
  谢莹斜睨话中有话的毛氏女儿一眼,也不着恼:“我大病初愈时虽然浑浑噩噩,许多旧事都记不清楚,如今却是已经彻底康复,从前我年龄小,不爱交际,对诸位多有怠慢,如今想来的确羞愧,从前得罪之处,还请阿毛既往莫咎,别再取笑我旧时稚拙失礼。”
  十一娘:嘴皮子相当利索,反击得适到好处。
  谢、毛两姓家主虽为同盟,可谢氏闺秀却一贯心高气傲,就连从前谢翡,尽管表面与毛氏闺秀交好,相处之时仍然会显示出优越感——谁让毛维是被谢饶平一手提拔呢?谢家女儿自然觉得高人一等,就更不提性情古怪的谢莹了,从前根本就不愿搭理毛氏女儿。
  女孩家的城府自然不比得成年人,因此毛氏小娘子们虽然不敢明面挑衅,卖弄语言艺术冷嘲热讽却也偶尔有之,比如刚刚那句,就是暗讽谢莹从前性情古怪,大病一场后又糊里糊途。
  却被谢莹微笑反击——别以为我真不记得旧事,你们当年欺我年幼多少取笑,如今还敢责我据傲无礼?你们若真是谦和懂礼的淑女,难道不应该大度谅解既往不咎?装什么大家闺秀!
  从前谢莹脾性虽然古怪,但也从来不逞口舌之利,听见不中听的言辞也只是默默垂泪罢了,眼见如今脱胎换骨再也不能随便欺负,毛氏女儿倒也只好偃旗息鼓,不再自讨没趣。
  又说亭阁之外,这时正有乐伎一边抚琴一边歌唱,十一娘细细一听,唱词正是上巳节时谢莹吟诵那首“明月几时有”,于是微微一笑,等着看谢莹显摆。
  “诸位以为此首曲子如何?”谢莹问道。
  当然不乏诃谀者一番奉承,却也有坦率之人真诚评点:“唱词甚是优佳,潇洒自如、境界高逸,只是那曲调……不甚优美,与唱词意境不符,听来颇为怪异……”
  谢莹脸不改色:“正是如此,唱词虽为我所作,曲调却是乐伎谱成,我听来也觉怪异而不甚悦耳。”
  她这话一说出,早前大赞词曲俱佳的闺秀们不由好生尴尬,谢莹却并不在意这一群人的难堪,只满面笑容朝向十一娘:“十一姐擅长音律众所周知,莫如为我这词作谱曲一首如何?”
  不少闺秀眼见有幸目睹柳十一娘施展才华,争相附和者数不胜数,十一娘明知这是谢莹变着法子献殷勤,大约也存在试探目的,故而也不推辞,要论谱曲,她虽然远远不如陆离,但也胜过许多闺秀,再兼谢莹“所作”唱词的确优妙,给了十一娘不少灵感,因此稍微沉吟,便拾笔而书,谱成后先交予乐伎过目,又交待几句,便抱了琵琶,缓缓抚弄。
  十一娘先完整演奏了一遍新谱曲调,再予那乐伎一个示意,乐伎方才和琴而唱。
  果然是闻名京都的才女,须臾便谱一首新曲,听来的确比王菲那首歌曲更加婉转悦耳。
  ——这是谢莹的心里活动,不无沮丧懊恼。
  许多事情都太不科学,比如她不过与几个才刚认识的帅哥在酒吧狂欢,喝得烂醉如泥,一觉醒来就发现小说里的情节居然发生在她的身上,莫名其妙穿越到了古代这个小萝莉身上,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