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望族权后-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喜欢与她促膝交心的妹妹,当家门遭遇不幸时,虽身陷牢狱却依然端庄沉着的亲人们,十一娘无法想像她们最后一段时光,被押天牢是怀着如何悲愤与绝望的心情。
  渐渐悲从心来,泪流满面。
  自从重生,她鲜少放纵自己沉湎于追思过往,就是担心情绪失控怆然泪下,没想到如今身陷囹圄,却意外得到了这个毫无顾忌怀念家人的机会。
  就算知道朴勇虎一定躲在某个角落里偷窥,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好向太后禀明,以便太后判断这回恩服是否达到预先设计,可对于亲人的想念还是让十一娘忽略了其他,真正旁若无人一哭,没有半点造作。
  以至于虽未放声却肝肠寸断,到最后竟然连意识都陷入模糊几乎昏昏欲睡。
  十一娘是真没留意到进入暴室的几人,直到阿禄在她身旁蹲下,柔声呼唤着。
  “阿监……”十一娘哽咽着,拉了阿禄的手,似乎在强自摁捺惊惶:“我真没有诽议裴后,阿监一定要转告太后,为我申冤……”
  有谁在不无尴尬地闷咳,又有谁在慢条斯理教训:“朴司丞,老夫可是听得清清楚楚,柳小娘子自称无辜,你可休想再屈打成招!”
  十一娘抬眸,这才发现狱室里除了阿禄以外,还站着个两鬓斑白的宦官,这人她认识,这时却不得不装作茫然懵懂的模样。
  “是贾公公,窦侍监义父,这回多亏我请他出面,才能进入这掖庭暴室。”
  德宗朝时曾经担任过内侍之长的贾三宝,又岂止是窦辅安一人义父?只怕这时宫中内宦,有一半都是这位的“孝子贤孙”,是以贾三宝尽管早就告老却职,然而威望仍然影响禁内,他身佩太后赐予令牌,可出入禁内而不受限制。
  十一娘连忙起身礼谢,心头却是雪亮。
  无论贾三宝抑或胡勇虎,必然早得太后示意,眼下这出“天降救星”,无非是要让自己以为绝处逢生而感恩肺腑而已。
  “小娘子勿需多礼,你本是太后器重之晚辈,纵然这回牵涉到一场风波,掖庭丞因为圣令不得不将你拘审,然而小娘子身份尊贵,想必掖庭丞万万不敢用刑,是非黑白到时皆由太后审断,小娘子倘若清白无辜,就没人胆敢栽赃陷害!”
  贾三宝虽是在对十一娘说话,眼睛却厉厉扫向尴尬不已的掖庭丞,朴勇虎只好干笑两声:“义父大人言之有理,卑下多有无奈之处,哪里敢当真对柳小娘子用刑。”
  贾三宝冷哼一声,袖子一甩:“你跟我出来!”
  这话当然就是针对掖庭丞了,两人一前一后出去,阿禄这才从随身携带的包袱里取出一件锦氅替十一娘披在肩上,又柔声安慰道:“小娘子受苦了,好在太后不过两日即能回宫,必不会让小娘子受此冤屈,我已经交待了掖庭吏,他们必不敢苛薄小娘子,只牢狱森寒,这里有两床毛毡,小娘子别忘了铺盖。”
  十一娘自又是一番道谢,阿禄连连摆手:“这都是因为小娘子为太后器重,否则御令在上,我又哪里帮得了丝毫?小娘子倘若有个万一,太后回宫也会斥罚鄙下失职,可万万不敢当小娘子礼谢。”
  口口声声都归纳为太后威德,十一娘自然心领神会,虽然眼下太后并不在当场,也恭恭敬敬朝向含象殿的方向礼拜称谢。
  因为阿禄搬动了贾三宝前来镇慑,接下来的几日朴勇虎自然是不敢再有任何失敬之处,一日三餐虽然比不上十一娘寻常所用那般精美,却已经算是美味可口了,面对如此礼待,十一娘自然再也不会哭泣不止,可人被关押在阴暗腥臭的牢狱里,当然也不至于愉悦安适,十一娘就这么浑浑噩噩地渡过了几天,终于盼得太后这个名符其实的救星回到宫廷。
  一听说十一娘已经身陷暴室数日,经过一月跋涉又操劳完国之大典的韦太后甚至不及休息片刻,亲自来了这让人闻风丧胆的暴室之中,将以掖庭丞为首的宦官们好一场厉斥,对十一娘自然是竭力安抚,二话不说便将人带回了含象殿,又是让备汤浴又是让请太医,闹得一场忙乱好不消停。
  十一娘自然会谢恩,但并没有过于谄媚,念叨着自己清白无辜后,干脆就成了一副呆呆怔怔任人摆弄的模样,小孩子受了好几日惊吓,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反应。
  直到热汤沐浴更衣整发接受了太医诊脉开方之后,十一娘似乎这才真真切切地回过神来,央求阿禄带她前去叩谢大恩,结果被太后搂在怀里狠狠心疼了一番,根本没来得及询问来龙去脉,贺衍就闻风而至。
  眼瞧着十一娘打了一个冷颤,太后连忙安慰:“不用怕,你这孩子一贯谨慎乖巧我岂能不知?决不信你会诽议薨后,圣上跟前有我来替你分辩,绝不会再让伊伊受半点委屈。”干脆便让十一娘跽坐在隔屏之后,旁听太后如何护短。
第350章 继续演
  相比太后的无所不知,紫宸殿里的天子当真可谓闭目塞听了,十一娘从暴室脱身之后,倘若不是朴勇虎颤颤兢兢前去禀报知会,他根本还被瞒在鼓里,得知人犯还未招供,便是两死一纵,自从得闻谣言之后便心浮气躁的天子越发怒不可遏,原本好些日子未曾酗酒的他再度重拾陋习,这时原本已经喝得半醉,于是一怒之下趁着酒意就来寻太后理论。
  十一娘人在“幕后”,听见天子口口声声要对她的“新生”施以责询逼问诽议她的“前世”之罪,心里实在有种哭笑不得的滑稽感,这时的她固然不会怨怪贺衍对“新生”绝情,更不可能感念于贺衍对“前世”的念念不忘,倘若条件允许,其实她甚想质问贺衍,当初明明称誓不疑她父母族人势必保全,究竟因何缘故下令族诛,倘若坚信裴郑谋逆之罪,这时又何必为了几句传言雷霆震怒?
  难道贺衍就从未想过,从下旨灭族那一刻开始,他们两人之间就再也无法挽回,即便太后不曾斩草除根,她也决无可能再与他相敬如宾琴瑟和谐,此仇不共戴天,必须情断义绝你死我活。
  眼下为了一个尸骨已寒的亡魂与太后不依不饶,当初又是因何那般盲从妄断?!
  简直就是荒诞不经引人发笑。
  太后似乎也觉得天子的醉话太过滑稽,根本没有必要洗耳恭听再逐句驳斥,干脆利落便打断了:“掖庭丞将十一娘扣审暴室整整数日,不是最终也没察出个罪证确凿?仅凭十一娘曾经目睹过渥丹旧物便定罪岂不是捕风捉影?我已经询问过十一娘,她坚称此事与她无干,我信任十一娘确是不会心怀叵测散布诽议,圣上只凭猜疑便将世家闺秀扣审暴室,甚至还口口声声要施以刑讯,传扬出去,世望贵族怕是都要议论圣上残暴不仁!圣上珍惜渥丹声名之情固然可悯,然则也该明白大兴风浪方对遏制事态百害无益,那两宫人既然已经‘认罪伏法’,此案即告终结方能平息流言。”
  这话固然不会让贺衍心服口服,然而太后也压根没打算当真说服天子,无非是要让十一娘听在耳里,对她更加感恩戴德罢了。
  贺衍这支胳膊从来就扭不过太后这条大腿,虽然是窝着一肚子怒火前来理论,最终却无法反驳太后的言之凿凿,拂袖走了,太后于是又让十一娘出来“幕前”,继续进行抚慰压惊,却也绝口不问诽议案的来龙去脉,显然是不打算追究真相。
  然而当淑妃与贤妃听说十一娘从暴室脱身,却不约而同前来“探望”,淑妃当然是打着谢罪的幌子,却在看见十一娘毫发无伤时整个人都呆怔当场,而贤妃更觉出乎意料,居然当众问出口来:“怎么看着十一娘这模样,倒像未受刑讯?”
  这话未免太过掩耳盗铃,引来三双不约而同的侧目。
  十一娘只是飞快一睨,暗道:看来这事除了淑妃的主谋与太后的推动,竟然还有元贤妃的一只黑脚。
  太后也是飞快一睨,暗道:蠢货,简直愚不可及。
  淑妃冲着贤妃直瞪眼,大约想到自己背后竟然还隐藏了一只黄雀,这时她倒不再失望于十一娘的全身而退了,无比懊恼的是自己险些被元氏这蠢妇算计陷害。
  大约是忽然沉默的气氛太过诡异,又有相比之下较为智慧的乔娇暗暗拉了一下衣袖提醒,贤妃竟然也醒悟过来自己的失言,干笑着解释:“妾身当闻十一娘身陷暴室那等险恶之处,实在为她焦急忧虑,眼下见十一娘并未受苦,当真庆幸,这岂不是吉人自有天相?”
  总之二妃原是各怀心思前来,却同样大觉懊恼而去,太后为了安抚十一娘的惊惶情绪,干脆将她留在含象殿“将息”,特令近来甚至不需十一娘屡行侍读之职,只需好好平复身心,然而十一娘这日晚间虽然卧于高床软枕的舒适之境,却噩梦不断数回惊醒,以至于次日仍旧浑浑噩噩,是以恳请太后开恩,允她回府“养病”。
  这便有些出乎太后意料了,她虽然一口应允,并特意交待宫人护送,然则实在担心这回用药过猛,倘若导致十一娘就此深惧宫廷诡谲处处危机,不肯再入宫廷岂非弄巧成拙?太后根本没有洞察这是十一娘的将计就计。
  太后既然打算彻底恩服她,那么何不干脆再给太后一个挑拨离间的机会?十一娘相信太后势必不会错过这一时机。
  并有她这回“装病”出宫,也确有一件事情需与贺湛商议,太后倒是打算见好就收息事宁人,然而十一娘可没这么宽阔的心胸,这回她被谢、元二妃算计,若不以牙还牙岂不是甘吃闷亏?
  韦太夫人尚且不知十一娘在宫里险些“遇害”,眼瞧着宫人大张旗鼓将孙女儿送回府中“养病”时难免不安,好在宫人一走,十一娘便向太夫人袒诚始终,却隐瞒她已察觉有元、谢二妃在后谋划的事,可太夫人是何等睿智,一听便知事有蹊跷,咬着牙诅咒了太后一番,便连陆离都被埋怨了几句:“出了这等大事,绚之也不来知会一声,幸好有惊无险,倘若有个万一……”
  十一娘连忙抚慰:“薛六哥眼下是起居郎,怎能泄露禁中?再者就算大母知情,便连太后都不在宫中,大母又能奈何?也是白担心一场罢了,大母安心,自从宫人阿禄及时来援,儿便猜到太后早有安排,并未受到任何惊吓,之所以自称惊病恳请出宫,无非是将计就计罢了。”
  太后这回华山封禅,源平郡公三兄弟身任朝官自然是要随行,全家唯有柳彦留守宫中,即便得知十一娘被困暴室,他也不能擅闯禁内援救,太夫人任是神通广大也无计可施,因而十一娘才早早嘱咐了陆离不必知会,便连莹阳真人与贺湛,若非危急时候也最好暂时隐瞒。
  然而十一娘既然声称“养病”,除了家中长辈以外,对柳小九几个姐妹也没有实话实说,只称是在宫里不慎着凉,很需要将息一段罢了。
  上清观那处当然是要遣人安抚的,十一娘猜测着贺湛应会在最近几日前来探病,哪知她尚未盼来贺湛,晋王贺烨居然堂而皇之跑来探望了,虽然口称是被同安再三恳求,特意送来一些药材补品,却死乞白赖缠得太夫人允可必须目睹十一娘“确无大礙”,回宫后才好与小侄女交待,太夫人怎能不知贺烨别有企图?不过十一娘既然答应了当面与贺烨“道谢”,太夫人也就没有阻止。
  眼见着十一娘并无任何惊惶模样,更加不见一点病态,贺烨倒是惊异得“咦”出一声来,食指在几案上轻敲数下,半信半疑地证实:“柳十一,你自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