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密事-第6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安有些明白卫老太太的意思了,大部分的男人,都以拥有的女人多来炫耀自己的本事,女人们生下子嗣,那更是繁荣的象征。
  可是卫老太爷,却在去营救明家之前,跟卫老太太说,这是他对不起老太太…
  怕是没有人会不感动的吧…
  她有些理解卫老太太为什么不肯分家了…………有她在,能保持侯府的稳定,那不分家对二房三房是最好的,至少二房三房都还算是侯府,而像是二房三房的子女,也都是侯门千金或是侯门子弟,连说亲都要容易许多。
  卫老太太见她不说话,便知道她是懂了,轻声笑起来:“安安,所以我当初再难的时候也没想过分家,尽力维持卫家的家业,是因为你祖父值得我这样。至于你说的,不分家,怕人心乱起来……”她沉吟片刻,很快下了决定:“那不是我能决定的,若是他们当真会有争家产的想法,那就算是我同意分家,场面也一样会很难看……”
  她叹了口气,对于这些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走一步看一步罢,只希望我以真心待他们,他们也能念着我一些好处,尽量将日子过好,也就是了。”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卫老太太对于卫玉攸的事情那么支持的缘故,她对于三房如何,三房的人应当也看得见。
  她还给了卫玉攸极为丰厚的一笔银钱傍身。
  三房也应该看得出来了,她对待这些家里的人是怎么样的态度。
  既然对于一个和离回来的庶出的孙女儿她尚且能如此大方,他们就该知道的,她会尽力叫庶出的两房也得到身为卫老太爷的子女该得到的。
  如此一来,除了一个定北侯的名分,他们也没什么好争的了。
  卫安不想叫卫老太太想太多了,笑着安慰了她几句,等到她歇息了便出来,回了自己的院子,很是发了一会儿的呆。
  玉清进来送茶水,笑着提醒她:“姑娘,蓝禾进来给您磕头了。”
  卫安这才惊醒过来,想起蓝禾跟林跃已经成亲三天了,不由便又欢喜起来,笑着让玉清快去把蓝禾叫进来。
  成了亲,就是林跃媳妇儿了,也该进来给卫安磕头请安的。
  卫安一见蓝禾便知道她过的好,笑着一把把她扶起来,问她:“林跃待你怎么样?过的还习惯吗?”
  蓝禾已经梳了妇人头,听见卫安问,脸都羞得通红,抿了抿唇点头,声若蚊蝇:“都好的…”她看着卫安,忽然又跪了下来,朝着卫安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头:“姑娘,多谢您…”
  卫安被她弄得懵了,急忙伸手去扶起她来:“怎么动不动便跪?”
  “多谢您…”蓝禾还是忍不住,重复了一遍:“您给的那些银子和嫁妆…我爹娘说,就算是小户人家嫁女儿,也没有那样多的…我嫂嫂还算是小家碧玉呢,东西也没有我的多,这都是托了您的福……”
  嫁了人,才知道去了别人家里跟在自己家完全是两回事,处处都是不同的,也更加察觉出了有卫安这个好主子,嫁妆多的好处。
  家里上上下下都对她很是客气,连听说难相处的嫂嫂也都是对她和和气气的,她回娘家便听母亲感叹,说是她掉进了福窝里。
  卫安忍不住笑了,伸手将她拉起来:“好了,这些值得什么?你跟着我这么多年,我们彼此都不必说那些虚的。”
  蓝禾擦了眼泪点头,又问她:“听说您这回去做客,又遭了刁难…”
  这是林跃告诉她的。
  卫安摇了摇头,并不太当回事:“并不算是刁难,充其量算的上是看了一场戏罢。”
  正说着,玉清掀了帘子进来,看了她一眼又看看旁边的蓝禾,轻声道:“姑娘,汉帛送信进来了,是侯爷给您的。”
  今天卫安并没有见到沈琛的面,沈琛就直接被临江王叫走了,送信来,只怕是替卫安解惑,说清楚今天的事的。
  果然,卫安打开信,沈琛说的就是他早知道徐大老爷的算计,这回是故意叫徐大老爷吃亏,也叫临江王好好看看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好消除对她的误解的。
  信的末尾,他说明天是明鱼幼的忌日,他一样也会去普慈庵,让她等一等。
  ………………………………


第1293章 祭拜
  ?    
  第二天卫老太太是轻车简从的带着卫安去的,二夫人和三夫人都想要来,但是被卫老太太推拒了,说是想带着卫安单独去祭拜便是。
  明鱼幼到底是没做成卫家的儿媳妇,她的存在在卫家来说又很特殊,卫老太太不大希望这件事会被五夫人知道。
  像是卫安所说,人心总是易变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她的想法便会变得奇怪,也不知道有些事会不会戳中她的软肋,叫她变得面目狰狞。所以干脆就把这些没有必要的事通通省了。
  她轻车简从的带着卫安去拜祭世人所认知的卫安名义上的母亲,五夫人不知道内里,也就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京城最近的风气好了许多,因为隆庆帝这大半年来没再杀人抄家,锦衣卫也没有再到处横冲直撞,大街上都更热闹了些。
  卫老太太看在眼里,笑着跟卫安感叹:“若是能这样一直下去,倒也好了。”
  可是这终归是不可能的,隆庆帝的身体看似一天不如一天了,就算是最近身体好了些,那也是因为沈琛进贡的那些药在撑着……
  她皱了皱眉头,低声跟卫安说:“可是看他那样,虽然总是…却还是一直这样挺着,不知道王爷的耐心会到几时……”
  虽然说隆庆帝的身体眼见着坏了,可是这种等待的煎熬感是很难受的,对于临江王来说,多一分的变故都不是他能承受的,隆庆帝一直这么身体衰弱却一直挺下去,他就一直要被蹉跎,而且因为隆庆帝之前已经露出过行前朝仁宗前例,他还不能做出不满的举动来。
  也不知道他能忍得了多久。
  卫老太太只是担心他这么熬着熬着,便会性子变得乖戾起来,就跟当年没有上位的隆庆帝一样。
  隆庆帝当王爷的时候何尝不过是个温文尔雅的君子,可是一沾染了权力,就变了一个人。
  卫安握住她的手安慰她:“沈琛跟我说过,就算是那药撑着…日子也一眼看得到头了,王爷是个聪明人,不会在这个时候犯浑的。他现在什么都有了,声望人脉都齐全了,加上陈瑛入阁…他会多一点耐心的。”
  卫老太太点了点头,等到了普慈庵,便扶着卫安的手下了马车。
  普慈庵听说是她们要来,早就已经封了山门等着,静安师太笑脸相迎,见了卫老太太和卫安急忙问好,又笑着道:“昨儿就收到了您要来的消息,一早就已经把东西给备下了,王妃娘娘的供奉也都准备好了……”
  这几年明鱼幼的灵位供奉在这庙里之后,卫老太太和郑王府便没少往这里给过银子,静安师太对于这个这一项是很殷勤的,半点不敢马虎。
  卫老太太跟她也渐渐熟了起来,一面笑一面点头:“既然如此,那便又更好了,我先领着安安进去换身衣裳。”
  “是。”静安师太知道她们的规矩,急忙笑道:“房间都收拾出来了,还是您惯常住的那间院子,我领您过去。”
  卫老太太一面听着,一面便问:“郑王府那边没有派人来传信?”
  按理来说,郑王只要在京城,也从来没有缺席过明鱼幼的忌日祭奠的。
  静安师太急忙道:“有的,郑王府昨天就已经遣人送来了祭品,管家说奉了王爷的命,告诉您一声,今天少不得要来的,扰了您的清静了。”
  总算是没有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卫老太太不再多说,跟卫安换了衣裳,略微用了些点心,便领着卫安去前头祭明鱼幼。
  她是长辈,按理明鱼幼是受不起她的香火的,她便只看着卫安跪拜上香完毕,才轻声看着明鱼幼的灵位笑了笑:“鱼幼,一直没来瞧你…有件事,我跟安安都没亲口告诉你,她要成亲了……”
  卫老太太站在下首,眼里渐渐有了泪意,好一会儿才忍了回去,声音低低的紧跟着又道:“你的女儿长到如今,我对不住她…当年我要是知道……我要是知道她是你的孩子…”
  这件事始终是盘桓在卫老太太心里的心病,是她的刻意放纵冷眼旁观,长宁郡主才会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冷待刻薄卫安,让卫安的前几年过的那么辛苦,那么孤苦。
  这些话她其实来来回回的在明鱼幼这里说了许多遍了,可是她每回来,却仍旧要说上一回,好像这样心里才能好受一些。
  卫安在旁边搀扶住她,抿了抿唇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没有见过母亲,自然不知道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可是卫阳清说,她到死的那一刻也要拼命保护自己的安全,求卫阳清把自己抱走好好养大…
  她没有在意过自己的生死,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女儿考虑而已,她因此虔诚的跪下来,在蒲团上端端正正的磕了三个头:“母亲,我要嫁人了,她是长乐公主和平西侯的儿子…若是您还活着,应当也是认识他的……”
  她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从和沈琛怎么认识的说到后来去福建去东昌府的事,到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连眼睛也湿了,哽咽着对着灵位下了保证:“母亲,我一定会过的很好,不会辜负您当初拼尽性命换我一条命的苦心…我会好好的活下去,好好的过日子,您放心。”
  卫老太太摸了摸她的头,等她站起来,又陪着她跟明鱼幼的灵位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才驻足叹息了一声,幽幽的道:“鱼幼,你在天有灵的话,早日去轮回罢,我会替你看顾好安安的,她找了个好夫婿,你放心。”
  屋子里安静的厉害,对着晃动的长明灯和袅袅的青烟,卫老太太说了许多话,到最后已经有些精疲力竭了。本来坐马车就很累的,卫安晃了晃她的手,轻声喊了一声祖母,示意她天色已经不早了。
  不知不觉,外头的天色都已经渐渐暗下来了,静安师太亲自在外头候着,等到里头有了动静,便急忙上前搀扶了卫老太太的另一只手。
  ………………………………


第1294章 衷肠
  ?    
  卫老太太笑着摇了摇手:“你是菩萨座下的居士,怎么好叫你来扶我?快罢了吧。”
  静安师太也就笑笑顺势住了脚没再上前,看着花嬷嬷上前搀扶住了卫老太太,轻声道:“郑王爷已经来了…”
  卫老太太沉吟了一会儿…………郑王来拜祭明鱼幼,向来一呆便是一整天的,只是去年他困在九江和山东辗转回不来,今年已经添了一个大胖儿子,不知道还是不是跟往常一样了。
  她正想着,静安师太便又道:“老太太,王爷说,他总是要待足一天的,请您少待,先去用了饭,他有事想跟您商量。”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知道郑王这是要先去拜祭明鱼幼的意思,便拍了拍卫安的手,先去了后头用斋饭。
  普慈庵的斋饭向来就以鲜美闻名,一道清明菇汤更是做的叫人流连忘返,卫老太太难得食指大动,吃完了饭在院子里走动走动消食、
  才走了不知有没有一盏茶的时间,就听见外头有了动静,花嬷嬷亲自进来,看了她一眼又看看卫安,眼里含着笑意说:“老太太,郡主,侯爷来了,正在前头和王爷一道拜祭王妃……”
  郑王来那是理所应当,可是沈琛来那就真的算得上是有心了,卫老太太也禁不住笑了:“这个鬼灵精,狡猾归狡猾,却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