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执钗亦钟灵毓秀有咏絮之才,今及芳年待字金闺。潭祉迎祥,与平西侯沈琛良缘天作,今下旨赐婚,赐册赐服,垂记章典。”
卫阳清在旁边听的皱起眉头来。
赐婚的旨意已经下过一遍了,这还是年前的事了……怎么现在又来了一份?
卫老太太也同样神色怔忡,这赐婚的圣旨写的也真是有意思…里头夸卫安是夸了,对沈琛却只是提了一句罢了…
她不禁抬头看了黄兴一眼。
黄兴却已经笑着将圣旨收好双手交给卫安了:“郡主,快请接旨罢。”
卫安双手举过头顶恭敬的接过圣旨,才站起来,就听见黄兴说:“圣上说,年前郑王不在,他身体不好,外头多有揣测圣意的可恶人等,便干脆以正视听。婚书已经下了,这旨意,临江王府同样也有一份,圣上的意思,是要礼部和临江王府共同操办婚事…并已经着钦天监算定日期,咱家先在这里恭喜郡主了!”
这圣旨怎么看怎么透着古怪。
难道是隆庆帝真的已经因为时日无多,所以连这些规矩也不顾了吗?
一门婚事发两道旨意,是什么意思?
卫老太太忧心忡忡,连卫阳清也皱着眉头很是不解。
黄兴笑笑,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卫安,就轻声道:“郡主放心,这是侯爷求来的,虽然不合规矩,可是…侯爷原本就不是重规矩的人,而圣上,如今也不把规矩看的那么重了。”
自然是有了让他不重规矩的东西才值得他跟临江王对着干。
卫安心知肚明,心里有些感慨,有些明白沈琛为什么这两天不见踪影,又不知道沈琛到底用了什么法子,许久才低声道:“谢过公公。”
黄兴摇了摇头,见卫家的人递过来一只一看便知极为丰厚的红封,不动声色的接了,由卫阳清招待着亲自去用了点心。
卫老太太便领着卫安回后院。
不管怎么样,有了这封圣旨,加上黄兴说的,钦天监选定日子便操办婚事的话,这门婚事是肯定不会再有什么阻碍了,这明摆着的圣旨发了下来,郑王也在,临江王不管怎么样,不可能再打隆庆帝和郑王的脸。
回了院子里,二夫人三夫人并徐四小姐都已经在了,见她们回来,急忙神色各异的迎上来。
卫老太太免了她们的礼,叫她们坐了,才把今天接的旨意说了,末了便道:“都安心罢,是好事。”
不是已经下过一回旨意了?
二夫人三夫人和五夫人都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可是隆庆帝既然新下了旨意,那现在僵持的这僵局就算是打破了,怎么看也是好事一桩,便都跟着高兴起来。
三夫人还笑道:“说起来,那今晚的宴更加热闹了,这样大的喜事,旨意是在咱们这边宣的,郑王府那边只怕还得叫人去通知一声……”
在隆庆帝看来,卫安不过是郑王的便宜女儿,又不是亲的,发旨意自然是发到卫家来。
虽然其实按照规矩该发去郑王府的,可是他现在哪里顾的上这些?
………………………………
第1249章 如愿
?
五夫人徐四小姐怔了一瞬,很快便真心实意的替卫安觉得高兴,松了口气便握住了卫安的手:“真是大好事,我说今天为什么枝头上有喜鹊叫呢,原来是应在了这上头。”
徐四小姐最近跟卫安相处得很不错。
卫安是个聪明的人,她若是愿意的话,向来是能叫对方如沐春风的。
徐四小姐嫁过来才一个月不到,很多事都是两眼一抹黑,对卫家的许多情况和规矩都不大清楚,卫安总是能恰到好处的给她送上提醒,叫她不至于出什么差错。
连她身边的嬷嬷们都忍不住说她遇见了一个好相处的继女。
人跟人的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虽然不过是短短这么些时日,可是徐四小姐已经很喜欢卫安了,自然就真心替她觉得开心。
府里最近的气氛不是很好,她也知道是因为卫玉攸和离的事闹的不大愉快,而卫安的婚事又被压着没有动静的缘故。
现在卫玉攸顺利和离,卫安的婚事也终于确定了下来,她也忍不住觉得轻松了许多。
卫老太太见她对卫安亲近和善,心里也觉得开心,对着她很是和气:“你说的是,翡翠原也跟我说今天外头的喜鹊一直在叫,原来是因为有这等喜事。”
她笑着对二夫人和三夫人又道:“好了,既然圣旨是给了咱们侯府,那安安也当从咱们侯府出嫁,原本就算不是从侯府出嫁,我们也要给准备嫁妆的,那就要劳烦你们辛苦了。”
二夫人和三夫人对视了一眼,都急忙摇头。
对于府里的姑娘少爷们的婚事,账上都是会有银子支出的,这笔钱本来就是公中出,二夫人和三夫人都知道,她们无非也就是多点事罢了。
何况卫安的嫁妆,从很早开始卫老太太和老镇南王妃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床是从前几年就开始打的,家具也都是早就找好了料子,她们要添的东西有限,又能累到哪里去?
三夫人更是直言不讳:“母亲实在是言重了,安安原本就是我们的侄女儿,我们做婶娘的,平常还总要她帮我们的忙,现在好不容易有能用得上我们的地方,我们高兴还来不及,您怎么能说什么劳累不劳累的话?”
卫阳清早已经派人去通知了郑王,不过一个时辰左右,郑王和郑王妃便赶来了侯府。
郑王妃连宝哥儿也抱来了,一见了卫安便先笑起来:“恭喜郡主了。”
徐四小姐急忙起来跟郑王妃见礼,说起来,她跟郑王妃的年纪都差不多,两人也都是卫安的继母,可是却并没有见过多少次。
郑王妃急忙伸手扶住她:“都是一家子亲戚,我在老太太跟前也是晚辈,咱们算起来是平辈,不必这么多礼数。”
看起来这个徐四小姐是个好相处的人,这就好,虽然卫安在卫家待的时间也不会很长了,可是有个好相处的继母总比多个仇人好。
郑王妃对着徐四小姐很是客气,徐四小姐便松了口气,和她闲聊:“安安的嫁妆早就开始筹备了,我也无从下手…”
郑王妃知道当后母不容易,便从善如流的告诉她:“大件的家具很早就开始筹备了,都得了,我和她父王商量了,我们再出我们的那一份,从前的王妃留下来的,都给她,另外再单独给她一笔银子……”
她这回过来为的就是这个,将单子递给了徐四小姐,轻声道:“虽然是嫁做侯夫人,可是到底太打眼了也不好,因此我们给的是现银,还有两家铺子…”
因为明鱼幼留下来的嫁妆便是一笔庞大的数目,加上老王妃留给卫安的那些东西,还有老太太的贴补,卫安原本的嫁妆就已经足够打眼了,郑王府要是再补贴,明面上太过了…………哪怕是嫁入王府当王妃呢,这么多嫁妆也算得上是铺张显眼了。
可饶是如此,徐四小姐还是被吓了一跳,看着单子许久回不过神来。
她自己的身世坎坷,跟家人闹得很不愉快,除了平安侯夫人还关照她,其他的家人都是从她嫁进侯府才开始恢复往来的,自然嫁妆就不会多到哪里。
郑王妃那里有郑王补贴如此大手笔,可是她却拿不出这么多来,因此不由为难。
等郑王妃抱着宝哥儿去午睡起来的老太太那里说话了,才跟进来换衣裳的卫阳清提起这件事:“论理,郑王爷是父亲,您也一样是父亲,总不好差的太多……”
卫阳清对徐四小姐很满意,从前长宁郡主在的时候,动不动便要摆脸色,家里头一天到晚气氛都冷冰冰的,底下做事的人也生怕做错事惹怒了她,大家全都跟木头人没什么两样,徐四小姐却跟长宁郡主的目下无尘不同,是个很能叫人觉得舒服的人,跟她相处起来半点也不累人。
何况她还温柔体贴,他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她都先安排好了。
遇上不能决断的事,也从来不擅自做主,不会藏着掖着。
卫阳清叫她一同坐下,很温和的点头:“这个我早就已经打算好了,在你还没进门之前,便已经跟老太太商量过,我这里出三万两银子。”
徐四小姐有些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三万两!
她几个姐姐跟她自己加起来出嫁恐怕也没有这么多嫁妆银子,卫阳清一出口竟然就能给出这么多的银子!
卫阳清看出了她的惊讶,也没有什么隐瞒,便如实道:“你别多心,这是之前长宁…”他说到这里,表情有些复杂的停了下来,好半响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紧跟着又道:“是她留下来的,她的儿女中,所剩下的唯有阿玠了,阿玠成亲,我留下了一笔银子,其余的,便都给了安安。她小的时候,受了许多委屈,你不要觉得我偏心……”
他诚心实意的对着徐四小姐道:“这是前头那位留下来的银子,给安安一部分,也是因为前头的那个实在对不住安安。以后我们有了孩子,我自然会替他打算好的。”
………………………………
第1250章 规矩
?
徐四小姐就急忙摆手,她当然知道前头的那位指的是谁,嫁进来之前,平安侯夫人就跟她大致说过卫家的事了。
虽然只是外头传扬的一些,可是她也知道后来长宁郡主和卫玉珑污蔑卫安身世的事,现在再提起来,她便道:“老爷不必告诉我这些,我心里都知道的,别说是前头那位的银子,哪怕是您自己的,那也是您想要给谁就给谁,没有别人强去要的道理。若是我以后有了孩子,我也不盼望着他坐在祖辈的荫庇上头坐吃山空,希望他是个有志气的能立的起来的。”
真是跟长宁郡主全然不同。
长宁郡主分明什么也不缺,可是就是喜欢比,跟这个人比跟那个人比,稍微有一点不如意便能恨死人,谁得罪过她,想要和解也绝不可能。
这种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性子,卫阳清年轻的时候还觉得是敢爱敢恨,等到年纪大了,就实在受不住了。
现在徐四小姐这样温柔体贴,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他终于明白年轻的时候卫老太太为什么会指着他的鼻子说他不知好歹。
人家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原来是真的。
叹了口气,他接过徐四小姐递过来的茶,微笑道:“你说的是,我们的孩子,应当自己就能立的起来,只想着祖上的东西,才是真的没出息的。不过你放心,阿玠跟他母亲不同,是个厚道的,我也并没其他庶出的孩子了…以后我会好好教导我们的孩子。”
徐四小姐刚才还不觉得,现在不由脸红起来,见卫阳清说的一脸郑重,也跟着努力肃了脸色应是。
外头徐嬷嬷不一时笑着进来禀报说是沈琛来了。
卫阳清便皱起眉头来:“婚期虽然未定,可是也就是最近的事了,按照规矩,他怎么也不能过来才是,却这个时候来了。”
徐四小姐便笑起来:“平西侯可不是那等墨守成规的人,老爷也不要太苛责了,再说,侯爷自己对这门亲事极为上心,您不必担心他轻浮不稳重。”
沈琛对卫安的上心是谁都看得出来的。
卫阳清却还是有些不大高兴:“你不知道,我是怕那边挑什么毛病。”
临江王妃的确是正跟临江王说起这件事:“这也真是奇了,阿琛从前一个多听话的孩子,哪怕是我不喜欢他,也不得不承认他对王爷您的忠心和孝心,他什么时候忤逆过您的意思?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