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虞家小姐(楚秋)-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建议在一两年前就有文官提过,简单来说也就是拿钱买地,对方出个价,大珠给了钱就把琉球还了,结果天熙皇帝听完就大怒。狠狠骂了一通,还把那官员贬了,自那之后就再没人敢提此事。
  现在天熙皇帝自己提起了,立时有人附喝,罗大老爷因儿子和大亲友都在前线,并不敢发言,贺子章也是一句未说。因为文官们就商议着有来有去,大赞天熙皇帝圣明,然后就是推荐人才,和谈得有人去谈才行,像这种事情武官肯定不行,必须得文官来,以后谈下来之后,这就是天大的功劳。
  一直没发言的贺子章却是突然间吭声了,郑重推荐箫清和,以监军的身份前往最为合适。贺子章提出箫清和时,有那么一会没人吭声,贺子章是天熙皇帝的心腹,箫清和更是天熙皇帝的近臣,要是出声反对,得罪皇帝身边的红人不是好事,更重要的是不晓的这是不是皇帝的心思。
  过了好一会林阁老说话了,也不说箫清和不合适,只是开始说箫清和的官职和资历了。箫清和不过三十出头,入仕年头太短,从翰林院出来之后就是从五品中书舍人,既没有在兵部任过要职,也不熟愁前线战事。箫清和当然可以去,但最好不要当监军,而是当做随行人员过去,至于监军一职最好另派德高望众老道的官员过去。
  林阁老如此一说,文官们也跟着说话了,然后就开始推荐了,其实各方面最合适的人选则是现任兵部尚书黄大人。监军的实际官职是比主帅高些的,想想前线主帅的官职,派个从五品官过去,只怕是压不住。
  黄大人旁边听着,心里却是十分纠结,身为兵部尚书这个时候若是推托肯定不行,但若是站上前说,我要去当监军……他哪里有胆子跟箫清和争,谁都知道这是天熙皇帝身边第一贴心人,常年跟天熙皇帝在养心殿里说话。
  但众人都推他,他也只得上前一步,向天熙皇帝表示他愿意以死报君恩,叫上东不上西,叫打狗不撵鸡。至于要不要当这个监军,全凭天熙皇帝的意,哪怕让他去牵马驾船他也乐意。
  天熙皇帝听得却是十分欢喜,当场就任命黄大人为监军,箫清和陪同,当然监军出去和谈肯定不能两个人,下剩人等就由黄大人和箫清和去挑选,钦天监挑日子,看看什么时候出发走。
  朝堂上一番安排,黄大人下朝回家换了衣服立时骑马去了天时园,贺子章只说了一句话,凡事听箫探花调度,哪怕再小的事情都去请示箫探花,全听他的肯定没有错。现在没人能比箫清和更合天熙皇帝的心意,哪怕是他这个最初有拥立之功的贴身臣子,此时都不比箫清和。
  黄大人诚惶诚恐的走了,贺子章却是默然在书房里坐着,既不要茶也不要书,几个书僮看这样架式,都怕撞到枪口,只是远远的站着。
  “虞老爷来了……”小厮传话进来,声音却是不敢太大。
  话音落,虞秋元进来了,虞秋元是常客,并不像旁人那样要先通传,除了贺子章这里有大事,不然都是直接进门来。
  贺子章抬头看看他,却似乎是轻舒了口气。虞秋元上前问安,议和这么大的事,下朝之事就传遍了,虞秋元便连忙过来。
  贺子章给书僮们挥挥手,书僮们退了下去,还顺手把门关上。
  “我听人说沿边要议和了……”虞秋元没再说下去,贺子章曾经跟他说过,以天熙皇帝的性格,琉球一日不回归战事就不能停。至于和谈什么的,以前就有大臣提过,结果被重罚了,现在天熙皇帝自己说要和谈,总觉得很怪异。
  贺子章看向虞秋元问:“你觉得这是真议和?”
  虞秋元听得一怔,却是不敢说,毕竟天熙皇帝自己说要议和的,但是不是真议和?虞秋元真的说不好,他才见过两回天颜,天熙皇帝的脾气性格他更不晓的。
  “想我入朝也这些年来了,风光也风光够了,眼看着孙儿都要娶媳妇,也是时候退一退了。”贺子章突然说着,神情似乎有几分伤感。天熙皇帝不会议和,他敢拿人头赌。只是这个话天熙皇帝并没有跟他说,原由只怕是因为自家女儿嫁了罗慕白。
  当皇帝的最怕大臣结党营私,其实当臣子的也是害怕,朝中同僚,上司下属,师生姻亲,这些都是人际关系,只想当个纯臣为皇帝忠心,那需要很高很高的水平。三年一科举那么多人才进来了,你想说我能为皇帝挡子弹,别说去表现了,就是让皇帝听到你的话也不容易。
  不服不行,箫清和绝对是人才,能让皇帝信任的就是人才,能得信任兼器重的更是人才。像箫清和这样几乎把天熙皇帝喜好心思想透猜透,并且把自己想法加遂与皇帝之上的更是人才中人才。
  虞秋元听得大惊,贺子章才四十几岁,正该仕途上更尽一步的时候,如何会说出这样的丧气话来了。道:“侯爷正值壮年,如何说这样的丧气话。”
  贺子章抬眼看向虞秋元,却是笑了起来,道:“我也就是随口一说。”跟虞秋元的关系太好太亲近,许多话说的也就很随意,合理的退后未必是坏事,冲太先弄不好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冲进去了。
  虞秋元看贺子章笑了,多少松了口气,倒不是贺子章退下来之后他占不到什么便宜,而是实在认识贺子章太多年,晓得他不是知难而退的人,突然说要退,他还以为贺子章是被刺激过度精神失常了。想想却是问:“那此次和谈?”这到底是真谈还是假谈?若是假谈,那又要如何谈?
  贺子章看看他,却是道:“好好在翰林院里读书,朝堂上的事你还管不着,你不用管我,只要顾好你自己就行了。”
  虞秋元不敢再问,只是点头道:“是。”
  “对了,你既然与箫探花认识与先,他过几日就要起程去沿边,你也去送送他。”贺子章说着。
  虞秋元心中惊讶,箫清和去沿边,他是肯定要去送,贺子章如此叮嘱他一句,倒是让他有些不解。
  贺子章看到虞秋元眼中的惊讶,笑着道:“想问什么?”
  “没有。”虞秋元立时说着。
  贺子章微笑着点点头,果然长进了,这样才对,有些事情知道不如不知道,就是不小心知道了也要装不知道,因为皇帝不想你知道。随即挥挥手道:“你也去吧,好好在翰林院里读书,有事我会去寻你。”
  “是。”虞秋元应了一声,便告辞退下。晓的话里的另一重意思,若是贺子章不叫他,他就不要过来。贺子章这个年龄不会有真退下来的意思,只是要适当的退后,他还有两年翰林院,安心读书兼在家教子就好了。
  虞秋元告辞走了,贺子章脸上的几分笑意却也没了,轻轻叹了口气,却是唤来书僮侍奉笔墨。书僮研好磨,铺好纸,一眼都不敢多看就赶紧退下。贺子章提起笔来,手却顿住了,墨汁都滴到纸上了,仍然一笔没写下。
  “唉……”贺子章轻轻叹口气,脸上突然浮出几丝怒气,直接把笔扔了出去,随即站起身来道:“备马,我去打猎。”

☆、220 

  黄大人从天时园出来家都没回就去了箫府,箫府是常年累月的闭门谢客;不管是京官还是外官;连红包都塞不进去。黄大人到门口时还有些忐忑不安,按理说他都混成尚书;在从五品官面前那官威是大大的,只是连贺子章对箫清和都是客客气气;天熙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更是大拍箫清和马屁;官大有屁用;人家有皇帝的喜爱。
  小厮上前叫门;没一会箫家大门开了,箫清和亲自迎了出来,黄大人顿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让着进到书房里黄大人立即表态,全听箫清和的;箫清和说啥就是啥。箫清和言语十分客气,却并没有推辞。黄大人的心也终于放进肚子里,监军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尤其是他两眼一抓黑,完全不晓得圣意,箫清和出头料理,他这趟出去至少能不功不过。
  “还有跟随人员……”黄大人又问着,所谓监军不可能光杆司令去,天熙皇帝说了有他来挑人,他如何敢挑人,自然要问箫清和。
  箫清和淡淡然道:“黄大人随意挑选,除了……定远侯府。”
  黄大人顿时有几分明白了,他为官这些年,对于天熙皇帝的脾气多少也有几分晓的,突然提出来要和谈,只怕其中更有奥妙。不管是真和谈还是假和谈,战事停了,前线的将士们怎么也得封赏。不要定远侯府的人……怪不得连贺子章都避嫌,只说让他听箫清和的。
  “那等我拟好名单,再请探花郎过目。”黄大人笑着说。
  箫清和却是笑着道:“大人作主即可,不用特意问我。”
  “是,是……”黄大人连声说着,笑着道:“探花事多,这些琐事我料理就好。”不要定远侯府的人,这暗示己经够明显了。
  又说几句,黄大人便告辞走了,先回家吃了饭,随即一张贴子下到林家,林阁老辈份高不好请,便请了林大老爷和林大爷,见贺子章和箫清和自然是亲自上门,见林家嘛,好歹他也是个尚书,请他们来就是了。
  林大老爷和林大爷来的很快,天熙皇帝盯着沿边战事,当臣子的自然关心。更何况林家的死敌在前线,林家更是盯的紧。
  黄大人把箫清和的话原封不动转给林大爷,他跟林家关系很一般,跟罗家关系也就是点头之交,不然他坐不了这个兵部尚书。当官的学问太深,关健是抓准自己的定位。做不到贺子章和箫清和那样近臣宠臣,他凭着资历熬出来,现在也是二品了。
  “箫探花真的如此说的?”林大老爷反问着,神情有几分不敢相信,箫清和说了那样的话,然后黄大人这样转述给他们听,这不是明摆着让林家去压制罗家吗。
  黄大人笑着道:“箫探花确实如此说的。”
  林大老爷脸上有几分喜色,林大爷却是有几分若有所思的模样,看向黄大人问:“箫探花说了让我随行?”
  黄大人立时笑了起来,道:“箫探花事务繁多,如何还会理这些琐事。”
  林大爷仍然不死心,继续问:“那黄大人觉得我跟着过去合适?”
  黄大人又笑了,道:“这趟去沿边去的肯定是兵部官员,若是旁人我肯定直接选了,但贤侄是阁老的孙儿,我也不敢莽撞,只凭贤侄心意。”
  做为一个老油条,只说该说的话,不做多余的事。他只是估摸着天熙皇帝是这个意思,到底是不是他也拿不准,所以他现在也是转述,林家爱去不去。万一猜错了,或者出啥事了,也别来找他。
  林大爷听黄大人如此说当即不再问,这种老滑头,让他做个决断难着呢。心中正思量着,还想再探点口风,黄大人却是端起茶碗来。
  都端茶送客了,林大老爷和林大爷只得起身告辞,父子俩回到家中,先进书房跟林阁老商议。林大老爷则觉得此事不用考量,让林大爷去就好了。
  “一定要跟着去。”林阁老说着,就是没有跟罗家的恩怨,林大爷这趟也要去。这是多好的升职表现机会,文官去前线没啥危险的,跟着走一圈,这就是一个功劳,以后升迁时肯定有用。
  林大爷也晓得这趟得这趟是该去,问:“以祖父之意,皇上突然说要派监军过去和谈,到底是何意?”
  不管是和谈也好,监军也好,这都是文官提出来的老方案,以前没执行,突然间皇帝自打嘴巴说要这么干,让他觉得这中间还有点其他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