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高一筹-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眠笑了:“我不是皇家人吗?我怎么有真感情呢?”
  盛锦妍大笑:“谁知你是真是假呢?”
  “怎么能假呢?朕都不纳妃,就抱着你一个人。”穆眠嘻嘻的笑,就抱了她放床~上。
  盛锦妍再次的笑:“你没那胆量!”
  穆眠大笑:“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皇帝可是榜样,白日他从不乱来。
  “还想用岳阳王否?”盛锦妍问道。
  听听虞呈祥怎么评论他的外甥:“看看他的能力吧,我看够呛,着事就迷的人怎么能用?办不了事情反添乱。”穆眠对岳阳王虽不怎么了解,一件事就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
  贤太妃死了,让几个太妃嘴撇了又撇,她不争能怎么样,不也是死了吗,还不知是谁害死的呢,许是皇帝为了打击岳阳王专门害死贤太妃。
  几个太妃就在皇宫瞎猜乱想编排人,借机攻击皇上,贤太妃一死,岳阳王得守孝三年,就得回封地老实的待着,朝廷的大事他就不能掺和,臣子的父母去世,还要守孝三年,何况是个王爷。
  几个太妃就是故意嚼舌根肆意地给皇上抹黑,穆眠都搜集到了她们的言论,不屑的理她们,穆眠才不在乎她们嚼舌根,事实才是真的,总胡说八道,没人再会信她们。
  她们只是气恨自己的儿子不是皇帝,看穆眠不顺眼,穆眠是看太上皇的面子不苛待她们,要不把她们的供应减半,看她们还嚼动舌根了不?
  谣言不用破,置之不理自破。
  虞呈祥和岳阳王破了三天案,虞呈祥气得不轻,岳阳王狠狠的刑罚宫人,硬让她们承认是她们把鸩酒给贤太妃灌的,是贤太妃惩罚了她们,她们记恨贤太妃,趁贤太妃要毒~死侧妃的时候,把酒灌进了贤太妃肚里。
  岳阳王就这样明晃晃地陷害宫人,为墨十娘开脱,前两天虞呈祥只看不插言,宫人怎么会承认?承认了就是死罪。
  岳阳王就仗着打人,等到宫人受刑不过的时候,有两个招认的,一个是至死不认,已经奄奄一息,虞呈祥制止了岳阳王,找太医给宫人治伤,等宫人恢复了神志,还是照样不招,虞呈祥都没有见过这样有骨气的。
  那两个宫人也翻案,咬定墨十娘从太妃的屋子出来,她们进去太妃已经死了。
  她们说的是事实,没有一点儿虚假,事实证明墨十娘就是凶手,是墨十娘撵她们出去的,岳阳王就是不接受这个事实,还要继续打人。
  虞呈祥气得不行,自己还想让他辅佐皇上,这样的人辅佐谁也不能干出好事,朝纲都得被他搅乱,虞呈祥这个失望,跟皇上说,把墨十娘交大理寺审判,他懒得和这个外甥打交道。
  以前知道他没有帝王之才,真不知道他这样昏庸,瞪眼保杀她生母的人,不是昏庸是什么?
  虞呈祥对这个外甥很失望。
  不交给大理寺也不行,岳阳王是审不明这个案子的。对待杀母仇人这样维护的儿子还真是天下唯一。
  虞呈祥恨不得这个外甥快点走,离得越远越好。
  这就是穆眠的聪明之处,也有盛锦妍的提醒,让岳阳王和虞呈祥审这个案子,就是让虞呈祥看透他的外甥是不是一块好料。
  虞呈祥很乐意他外甥扶保皇上,可他也是一个忠于穆眠,识人善用有眼光的,不会糊涂地一意偏向外甥,穆眠对虞呈祥还是很了解的。
  墨十娘终于伏法,谋害太妃是抄家灭门的大罪,墨家人全部被牵连,穆眠是看先太后,也是前穆眠的生母的份上,没有把墨家人全部斩首,抄了家发配边疆,墨十娘自然是掉了脑袋。
  贤太妃就这样好歹地死了,死的那叫一个冤,要是她的儿子审案,连仇都报不了,养了这样一个儿子,她在地下有知不知道会是什么感受,真是好人没长寿,祸事一千年,那几个挑三祸四的太妃,怎么没有人杀?
  盛锦凤的婚期是推迟了,可是盛锦妍觉得盛锦凤跟岳阳王不会有什么幸福可言,岳阳王的心付给了墨十娘,怎么还有别人的份儿?
  岳阳王倒是个痴情的种子,这就是随太上皇了,太上皇始终想着墨玉如。
  是因为墨玉如早就死了吗?要是那样的话,岳阳王也会一直想着墨十娘,可那是他的杀母仇人,跟太上皇和墨玉如的关系不一样。
  盛锦妍如实的跟盛锦凤说明岳阳王的脾性,和他的处事作风,还有对墨十娘的感情。盛锦妍不想担什么责任,她现在都不想盛锦凤嫁给岳阳王了,就看盛锦凤母女的章程了。
  盛锦妍因为这事回了家,让人叫来盛锦凤母女,如实的详细的一说,母女们没有说什么,就是一心嫁给岳阳王了。
  全跟你们摊牌,以后好坏就不用埋怨别人,三年的时光能不能等,十四岁的姑娘就等到十七岁了。
  盛锦凤母女甘愿等,看来还是舍不得荣华富贵,盛锦妍也没有深劝,做到仁至义尽就够了,她们既然舍不得富贵,就是再劝,也不会放弃。
  盛锦妍想,有那个功夫还不抵和母亲亲近一会儿呢。
  盛锦妍回了皇宫,接母亲去住几天,大陶氏怎么敢离开国公府?诸葛千英正在养胎,她得支护府里的事情。
  岳阳王是不能留下了,等过了五七,穆眠就会下旨让他走了。
  墨十娘被处决,那些个太妃的破嘴也闭上了。
  再说小陶氏和盛锦玉逃走,带了不少细软,也没有护卫,逃出京城后,就到海边坐了船,由于她们们穿戴奢华,还带了沉甸甸的包袱,里边金银珠宝,玉器银票,很多财宝。
  船上有匪类,专门盯着有钱人,小陶氏和盛锦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不敢把财宝留在国公府,恐怕到了别人手里。
  等到了东海海滩,上了岸,小陶氏和盛锦玉,还有冬绣,一个小陶氏身边的婆子,冬绣和婆子背的俩大包袱,一看就是富有人家的女人,身娇肉贵,细白嫩肉,四个彪形大汉,前后堵截,把小陶氏母女堵在中间。
  小胡同很窄,一个也跑不了。
  四个女人吓坏了,盛锦玉也没有以往的威风,小陶氏的算计也是不灵了。
  结果,小陶氏四个人不但被抢了包袱还被几个匪徒~奸~污。差点没有要了她们的命,什么财宝,什么银钱也不抵留命。
  小陶氏母女要饭到了东海,成了真正的叫化子,直到了东海王府,东海王就不认得她了,落拓之人轮到了小陶氏母女,小陶氏真感到无地自容,她恨大陶氏恨盛锦妍,恨盛伟岸,就是不恨自己母女,后悔往这里跑了,要是往南诏去,还不会遇上这样的事。
  小陶氏是真后悔,自己千金之躯竞被贫贱的匪类玷污。
  小陶氏恨极,日夜咒骂人,她就是不知道后悔自己的行为,谋杀亲夫她都干得出来,也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她不想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总是别人的错。
  依仗着下了船才被劫,要是上船前被劫,她们就来不到东海了,只有束手就缚。

☆、第206章 谋反大计

  小陶氏到了东海,还是有了依仗,东海王还是听她摆布,小陶氏那些个财宝就是来帮东海王招兵买马的,可惜丢了,小陶氏疼坏了。
  她也不会把路上被匪祸害的事说给东海王,岂不是自己找屎盔子。
  把那样丢人的事掩盖起来,小陶氏是很会装相的,就住下来给东海王出谋划策,东海王认为这个老丈母娘神人一般,把她敬之如神。
  小陶氏算找到了施展谋略的地方,每天精神得很,恨不得夺了大夏江山。
  穆眠的人送来了消息,小陶氏到东海的时候,像叫化子一样,盛锦妍猜她是要饭去的,许是被人劫了,盛锦妍猜东西是一猜就中。
  。
  陶贵人正在上蹿下跳,在皇宫东串西走,谋划谋反,因为穆眠不控制这些太妃们,连陶贵人也是得逞的。
  穆眠就是让她们上蹿下跳,就看出来谁的野心,在皇宫蹦跶想取代皇上,是一帮多疯狂的人。
  为了让她们暴露野心,穆眠就让她们使劲儿蹦。
  蹦得最欢的就是徳太妃,她那个五皇子就是东海王,恨不得儿子立即起誓,现在五皇子已经人马两万,徳太妃乐得够呛,只等人马五万,就打进京城,东海只要坐上轮船,登岸很快就打进京城,只要把京城的大门攻破天下就是她儿子的了。
  京城的侍卫军才两万,比太上皇的时候减少了三万,这三万人都调到了南诏的边境。
  徳太妃觉得真是万幸,她的儿子是大福气的帝王,穆眠把京城侍卫军调走,就是给了东海王的大好机会,徳太妃起码是这样认识的。
  徳太妃经常跟东海王通信,就在里边大谈谋反之事,她的信件被穆眠看了多少回。
  贞太妃,淑太妃被陶贵人鼓捣的心急,她们想联合起来对付穆眠,
  贞太妃抱的让她儿儿子做皇帝的心思,淑太妃抱的是让她儿子做皇帝,陶贵人是想她的儿子做皇帝。
  这样摽着几股绳,到底谁能坐上皇帝?推翻了穆眠,他们四个还得争,谁能把谁争死,把三个都争死的,才是胜利者,最后一个才是皇上。
  几家子也都在动心眼,都想当领头的,得了天下一定是这个领头的。
  几家商量几天,以谁的兵马多为主,几个王爷的在拼命的招兵,东海来信,东海王现在就不是招兵,干脆就是抓兵。
  把一个东海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其他几个皇子,也在招兵,她们缺少钱财,只有抓兵一条指望。
  徳太妃的另一个儿子燕王穆睿,在燕京一带,也在招兵,燕王怎么会保东海王?燕王是老四,怎么会服气老五,五皇子得了盛锦玉的嫁妆钱,招兵已经三万,要是这次小陶氏带来的银钱不被抢,东海王就能养五万兵。
  燕王没有这样的财路,还不甘心保自己的弟弟,他只招了一万兵,得钱养活,兵马是张口物,日进斗金的养一万兵也不容易。
  东海王为了四万兵,把东海的地皮都搜刮光,把渔民的税务翻翻,渔民不堪重税,纷纷反抗,东海王就用这些兵镇压渔民。
  东海战乱纷起,渔民组织了队伍反抗,被抓兵的渔民家里老小饥困交加,父母妻儿冻饿而亡的不凡几。
  没有推翻皇帝,自己的辖区就乱起来,穆眠知道这些,就充耳不闻,让他瞎闹吧,彻底失去人心,老百姓就会杀了他。
  燕王知道了东海王的胡闹,很想控制他,可是他也不敢随便走动,燕王奸得很,他才不会书信来往,两王不许串通勾结,他才不想露馅儿,他要慢慢蓄积势力,可不敢像东海王那样胡闹,东海王是在找死,他怎么养得起五万兵?发不出军饷,没有饭吃,就会奔逃,军营留不住饿死鬼,谁也不会等死。
  淑太妃之子六皇子穆璨封南海王,封地在东广一带。
  淑太妃一心惦记给儿子夺天下,六皇子还没有到去封地的年龄,在京城他们不敢招兵买马,只有个东海王做内应,没有兵马的王爷怎么能夺天下?他们怎么会甘心?
  淑太妃给南海王请了军师门客一大帮也是不小的开支。
  淑太妃跟盛锦妍说:“南海王也到了去封地的年龄,还是让六皇子去封地吧!”
  盛锦妍知道她的心思,还不就是想让六皇子招兵买马,就是惦记夺皇位。
  盛锦妍回她说道:“淑太妃放心,皇上会答应的。”
  南海王穆璨几天后就去了南海封地。
  贞妃程美华的两个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