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绮丽江山_华风-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刀抵在他的腰间。未等那人惊呼出声,绮云悄声说道:“不要声张,我们不会对你怎么样的,只想让你带我们,去见你们家老爷。”

    管家被绮云挟持着,无奈地把两人带至花厅,那祠部尚书蔡廓正低头在厅中踱着步。

    管家战战兢兢地禀报道:“老爷,这两位姑娘要见您。”管家的声音打断了蔡廓的思绪。他抬头细看,认出了来人是灼华郡主绮云,有些吃惊地说道:“哦,是灼华郡主,是什么风一大早把你给吹来了?”

    “正是绮云,拜见蔡尚书。”绮云放开管家,自认身份。

    蔡廓对管家温言说道:“管家,她们是老夫的贵客,你下去吧。”管家正退下去时,蔡廓又提醒道:“对了,刚才的事情,对谁也不可说起。”管家低头称是,恭身退下。

    蔡廓手捋胡须问绮云道:“不知郡主大清早来,找老夫何事?”

    绮云对他敛襟行礼,郑重地说道,“蔡尚书,你可能不知道,今天凌晨,在皇宫内天渊池,徐羡之、檀道济等人发生宫变了。他们已经拿住了皇上,假称我不遵礼仪,媚惑君王,正在通缉我。我现在出不了建康城,我告诉尚书实情,是想请您帮我。当然,如果蔡尚书相信他们所说,也尽可以绑了绮云,前去邀功请赏。”

    蔡廓听了,心中大惊,但面上不动声色。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中书令谢晦等几个权臣对皇帝不满,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宫变来得竟然如此之快。

    想了一会,蔡廓说道:“郡主说的可是天大的事情。郡主的为人,老夫是信得过的。拿了郡主前去邀功,老夫岂是那样的人?”

    “多谢蔡尚书顾全。”绮云赶忙称谢。蔡廓又道:“现如今,皇上的情形也不知怎么样了。徐司徒、傅尚书、谢中书被先帝托为顾命大臣,如何却挟持皇上,也不知道他们将如何行事。”

    正说着,一仆人从外头匆匆进来,神色紧张。见有两个陌生少女在,他愣了一下,附在蔡廓耳边,耳语一阵。

    蔡廓点点头,一面命人拿来官服,一面对绮云说道,“郡主,你们二人在鄙人府上先等候着。老夫上朝听听讯息,回来再给予定夺。”

    绮云再次称谢,蔡廓命仆人带她们俩下去歇息,自己则疾步离去。绮云心里明白,朝廷发生惊天巨变,命大臣即刻上朝议政。

    等身边无人,吟雪悄声问道:“这个蔡尚书可靠吗?他会不会泄露我们的行踪?”

    绮云沉声答道:“不会,我原知道蔡尚书是一个耿直仁厚之人。所以,我看到他的府邸时,才会设法冒险潜入投靠于他,他应该能庇护我们安全。到底朝廷上情形如何,我们只有耐心等待了。”

    绮云乘这个空闲,仔细地思索来龙去脉。越想越觉得最近几个月来,诸多事情有些蹊跷。

    她回想起,第一天进皇宫见刘义符,不知为何义真会出现在御花园内,而且一路上未见有人阻拦。义真说是得到传讯,前往御花园,而义符矢口否认此事。义符认为义真目无皇帝,以下犯上。结果,义符和义真一言不和,不欢而散。假传讯息给义真,有意让义符和义真两人心生嫌隙的人,那会是谁呢?

    后来,义真数次因为自己,拒绝给中书舍人潘盛和邢安泰好脸色。义真与义符的矛盾日甚一日,其中有义真性情的原因,也有诸多巧合。有人收罗和编织义真的过失,上书给刘义符,使他遭到贬谪,上书的这个人会是谁呢?

    还有,中书舍人潘盛和邢安泰两人背叛刘义符,背后指使他们的人是谁呢?

 第122章 议定新帝

    过了整整一天,直到掌灯时分,蔡廓才回来。他一回来,便命人请来绮云,对她道:“徐司徒、檀将军等以皇太后的名义,宣布了皇上罪状,押出皇宫东阁,收束了玺绶,送往原先的太**拘禁起来了。现废皇上的帝位,改立为营阳王,迁往吴郡。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大臣们正在准备迎立新帝。”

    绮云听到这里,心中大惊,有些迫不及待地问他:“蔡尚书,徐司徒他们打算迎立谁为新帝?”

    蔡廓沉声答道:“有人劝徐司徒,拥立南豫州刺史刘义恭。”

    绮云皱眉问道:“刘义恭?他才只有十二岁。”

    蔡廓点头,不紧不慢地又道:“还有一个人选,是宜都王。”

    “那到底他们打算拥立谁?”绮云暗自叹气,蔡尚书你有话怎么不一口气说完?

    蔡廓道:“朝廷上,当时也分为两种意见,徐司徒对这两个人选开始也是举棋不定。就在这时,有人提及了一件事,最终让徐司徒他们作出决定,选宜都王为新帝。”

    “他们打算迎立义隆哥哥为帝。”绮云心里松了一口气,又有些好奇地问他:“是什么事情让他们做出决定呢?”

    蔡廓答道:“有人提及不久前发生的几桩奇事。今年年初以来,江陵城上空常有紫云,望气者都认为是帝王之符。宜都王所任职的江陵有民谚:洲满百,当出王者。江陵所在的长江段,一直有九十九个洲渚。前不久,江中突然又生出一洲,正好凑足百洲之数。看来真是神的旨意,祥瑞之兆,宜都王有龙飞之应,再加上宜都王素有声望,徐司徒他们自然也不敢违背天意。”

    绮云暗道:江陵江中突然又生出一洲,正好凑足百洲之数,这么巧?这难道真的是天意?

    蔡廓眼神温暖平和,问道:“郡主,老夫知道你素与宜都王交好。听到这个消息,郡主现在大可放心了?”

    绮云对他施了一礼,诚恳地说道:“虽然他们确立了迎义隆哥哥为新帝,但不等于会对我手下留情。我和我妹妹的性命还要依托蔡尚书的照拂。”

    蔡廓沉吟片刻:“郡主说的顾虑的是。不如,这段时间,你们安心呆在老夫府上。等风声过去了,再行定夺。”

    绮云放下心来,和吟雪安置在蔡府的客房之中。蔡廓命心腹可靠之人给他们送饭菜,闲杂人员一律不可以靠近。

    绮云和吟雪在蔡府中焦急地等了数日,终于风声不那么紧了,建康城的戒严也松了些。这一日夜晚,蔡廓对绮云道:“明日,徐司徒、谢中书派我前往江陵迎宜都王,你是否和老夫一起去?”

    “我们在建康城中极不安全,自然是和您一起去江陵。”绮云沉吟了一会,又道:“这些天以来,我一直在思量一件事情。”

    “何事?郡主但说无妨。”蔡廓示意道。

    绮云问他:“既然徐司徒他们决定迎立宜都王为帝。那么,他们将至营阳王和庐陵王于何地呢?”

    蔡廓心中一惊,皱眉说道:“郡主说的是,新帝迎立,没有还保留旧皇的道理,一国不容二主。就算是废除旧皇,从长幼之序来说,应该立庐陵王为帝。是啊,他们将如何处置旧皇和庐陵王呢?”蔡廓想到什么似的,倏然醒悟过来:“郡主的意思是,他们会……”手上做了一个下砍的动作。

    绮云点点头,轻问:“蔡尚书,依你看有没有这种可能?”

    “目前,老夫没有收到这样的讯息。但郡主忧虑的是,只怕营阳王和庐陵王难逃这种结局。”蔡廓忧心忡忡。

    连日来,绮云日夜忧虑义真和义符的安全,也不敢和吟雪说自己的担心忧虑。如今从蔡廓这儿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心里更加焦虑,只得恳求蔡廓想办法。

    蔡廓思量了半晌,才说道:“郡主的担心,也没有办法。老夫到时候只能选择时机,向徐司徒、傅尚书他们谏言。但有没有用,老夫就不得而知了。”

    “不管如何,绮云先行谢过蔡尚书。”绮云对他施了一礼。

    “郡主收拾一下,明日就和老夫一起启程去江陵吧。”

    辞了蔡廓,绮云揪心不已,左思右想,从衣兜中掏出一颗墨川留下的烟花弹,走自无人的角落里,放出一颗,只见五彩的朝影花在空中绽放。

    等了一会,果然见一个黑衣人从天而降,半跪在绮云面前,“朝影宫墨琪听候郡主差遣。”

    黑衣人拉下面罩,只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正是墨琪。绮云放下心来,温言道:“宋国如今发生惊天巨变,恐怕你们宫主也得到讯息,你们大小姐跟我在一起,十分不安全。如今叫你来,就是让你带大小姐离开建康,你好生一路护送吟雪回朝影宫去。”

    “是。”墨琪拱手应是,欲离去时转身又问道:“郡主,您不离开宋国吗?”

    绮云答道:“我还有事情要做,何况,我要和你们在一起,恐连累了你们。所以,我不和你们一起走了。吟雪喝了一些昏睡的药物,正在房中熟睡,你现在就把她带走吧。你们大小姐的安全由你负责,明白吗?”

    “墨琪明白。”墨琪应声而去。不多时,他背着熟睡的吟雪出现在绮云面前。

    绮云看着沉睡的吟雪,手抚摸着她的乌发,恋恋不舍,心里默默道:此处不安全,跟了我在一起也是担惊受怕,不如,回家去吧。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若有缘,还会再见面的。

    待墨琪转身要走的时候,绮云叫住他问道:“墨琪,你们宫主现在还在宋国吗?还有,们朝影宫济世殿的掌事冷玳,现已化名路惠男的,她也在宋国吗?”

    墨琪迟疑了片刻,小声答道:“不瞒郡主,我们宫主最近都在宋国,路惠男也在。他们在宋国具体做甚么,恕墨琪不方便告诉郡主。”

    绮云点点头,心里明白朝影宫行事机密,是魏国在各国的眼耳,墨琪不会告知自己详情。只要知道了墨川在宋国,她心里安定不少,万一自己有事,可以求助于他。

    看着吟雪,绮云心中虽极其不舍,终让墨琪带了她离开自己的视线,消失在夜色中。让吟雪安全地离开建康,绮云心中轻快不少,方便自己行事和找出真相。

 第123章 荆州迎君

    翌日,绮云跟着蔡廓启程前往江陵。绮云装扮了一番,化装成一个清秀小厮的模样,作为蔡廓的贴身侍从。尚书令傅亮率领蔡廓等文武百官,携带皇帝专用的法驾,一起前往江陵迎接义隆。

    蔡廓走到寻阳时,忽然发起了高热,浑身烫得吓人。请了太医来看,把脉诊断,说了是得了寒热,蔡廓的年纪又大,受不住路途遥远长途奔波。太医建议他立即回转建康休养,不能继续前往荆州迎驾。

    傅亮闻讯,前来与蔡廓辞别。蔡廓屏退了左右,只留下绮云。蔡廓在榻上支撑病体,对傅亮说道:“傅尚书,老夫忽然病重,不能前往江陵了。但分别在即,老夫有几句话,傅尚书要不要听?”

    傅亮见蔡廓神色郑重,便示意道:“蔡尚书请说。”

    蔡廓问道:“营阳王在吴地,傅尚书和徐司徒打算怎么处置他?”

    傅亮沉吟片刻,沉缓地道:“一山不容二虎。不知蔡尚书对此事如何看?”

    蔡咳嗽了一声,清清嗓子缓慢地说道:“老夫认为朝廷对营阳王应该厚加供奉。如果傅尚书、徐司徒等不容营阳王。一旦真有什么不幸发生,你们做朝中重臣的必定脱不了干系,弑主之名。如此,想以正名立身于世,又怎么可能呢?”

    傅亮听了他这番话,脸色倏然变得煞白,久久默然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蔡尚书说的有理,傅亮记下了。”

    绮云侍立一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