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绮云脸上柔柔一笑,看得义真心也软了。义真再不阻挠,只好答应道:“好吧,好在我的宅子就在附近,过来也极为方便。云儿和吟雪姑娘就住在这里吧,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皇上那边,你不用担心,这座宅子本来就是父皇赐给我的。他那里,我派人知会一声便是。等一会儿,我派人来这里清洁整理干净,今天先将就一下吧。”
绮云和吟雪送走义真,空闲下来,自己动手收拾房间。二人一边说笑,一边汗流浃背地干活,忽见府门口侍卫领了几个侍女前来,原来是宜都王府的春竹、清荷、傲菊和喜梅四个侍女。
春竹领了众人,向二人施礼道,“王爷知道了郡主要在这里住下,特地命奴婢等前来服侍二位小姐。”
“你们王爷也太客气了,这太尉府里原先也有些仆人。你们又过来,我们用不着这么些人的。如果你们过来,你们王府里岂不是要短了人手?你们还是回宜都王府去吧。”绮云劝道。
四个侍女听了,齐齐地跪在绮云脚下,求道:“郡主切莫赶奴婢几个走,王爷说了,如果郡主不使唤我们,王爷叫我们就不必回王府了。郡主若不用我们,我们岂不没有地方去?请郡主成全。”说完,眼眶也有些微红。
绮云和吟雪面面相觑,吟雪见状,有些不忍,“姐姐,看宜都王也是一片好意。不如,姐姐就收下她们吧。”
绮云点点头,板着脸对四人说道:“从今日起,既然你们要留在这里,就该知道奉我为主人。什么话该往王府里传,什么不该说,你们应该心知肚明。与人为善的事可做,挑拨离间的话则不可说,明白吗?”
“奴婢们明白,我们一定是少说话多做事。我们从今日起,就是郡主的人了。”四人齐声应道。
“我既然来了这里住下,就是为了图个清静省心。如若谁扰我清净,我定然送她离去,她的死活便与我无关。”绮云冷声吩咐道。
四人唯唯连声,恭谨地退下,各自去做事。吟雪在门口张望了一会,见四名侍女,打扫庭院,擦拭用具,干活很是卖力。她回头对绮云问道:“我看她们几个女孩儿,手脚勤快,忠厚老实。姐姐对她们好凶啊!为什么你要对她们警告那些话呢?”
绮云微微一笑,答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龃龉。她们虽是下人,也要有规矩法度,否则就会有刁奴欺主的事情发生。何况,也不知道她们到底是宜都王的人,还是袁妃的人。”
吟雪问:“宜都王的人不就是袁妃的人吗?他们二人是夫妻,这里有什么分别吗?”
绮云面色沉静,正色说道:“这里不比在自己家里,万事小心一些为上。我自小与宜都王有相交相识,而袁妃与我毫无过往的情谊。日子久了,如果中间有小人挑拨,我和宜都王小时难得的情谊就会化为乌有。当然,她们若是真心待我,我自然也会待她们好的。”
第102章 故交旧谊(1)
绮云和吟雪安顿在太尉府刘裕旧居,义真时常来探望她们。
绮云听义真的言辞中对刘义符极为随意不羁,劝解道:“义真哥哥,不要因为我,使得你们兄弟失和。否则,云儿于心不安。”
“我们二人失和,日积月累,由来已久,与你有什么干系?”义真说道,依旧风轻云淡。他岔开话题,指着锦绣阁的窗口,笑道:“云儿,记得我们散了学,来这里找你玩的情景吗?”
绮云含笑点头,看着锦绣阁内的陈设,过往的回忆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曾有过的欢声笑语,尤在耳畔。
“云儿,义真哥哥带你出去玩。”义真隔着窗叫她。
“不,云儿妹妹,你跟我出去玩吧?”义符也挤过来,脑袋探在窗口,大声嚷道。
正在窗边做针线的小绮云抬头问他们:“义符哥哥,我跟着你去玩什么呢?”。
义符答道:“我会带你去采山上的竹子,做成笛子,教你吹笛。还有……我带你去山上放风筝。”
义真看小绮云有些心动,忙拦住小绮云的话头,“山上有什么好玩的?当心遇到坏人。云儿,我带你去秦淮河,坐游船赏花灯,还有我的一群文友,吟诗作赋,很是热闹。云儿,还是跟我去吧!”
义符挤了挤身边的义真,抢着说道:“要比热闹,你还能超了我去?云儿,我们采了竹子,我的那帮哥们儿带你,拿竹子玩打仗的游戏。到了山上你不用害怕坏人,我们好多人身上都有功夫。”
小绮云笑道:“我既想去采竹子,也去坐船,怎么办?”
“你可真是贪心。”义真和义符异口同声的笑道,笑声扬扬洒洒。
小绮云走出房,义符和义真一左一右拉了绮云往外跑。小绮云忽然想起了什么,停住脚步,“等等,为什么我们出去玩,从来不带上义隆哥哥?”
听到这里,两个人一愣,把手撒开。义符满脸的不屑道:“带他做什么?那个贱女人生的儿子,就算是给我做个小厮也不配。”
“你怎么这么说话?他是你亲弟弟,你怎么可以这么对他?”小绮云见义符对义隆是如此模样,有些打抱不平。义真则温和许多,“云妹妹,你没必要帮他说话。父亲也不喜欢他的,也没叫我们玩耍时要带上他。”
小绮云自己身为质女,由己推人,心中伤感,想想义隆的处境。她跺了跺脚,眼里涌起泪花,“你们都不待见他,那他每天得多么孤单啊!不行,今天我不和你们出去玩了。我要去找义隆哥哥。”
义符和义真拦不住她,只能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叹气。义真埋怨义符道:“都是你骂义隆的娘也太狠了。害得云儿愤愤不平,心里生气,谁也不理睬了。”
“怎么?我骂错了么?他难道不是个贱种吗?”义符看绮云不理他,心里有气撒在义真身上,斜睨了义真一眼,“你要不是仗着有父亲给你撑腰,也配站在这儿与我说话?”
“你……”义真有些气结,便不理睬他,拂袖而去。
小绮云迈步进了义隆的书房,和声问道:“义隆哥哥,你怎么每天都闷在房间里,也不出去玩?是师傅交代的功课还没有做完吗?”
义隆闻声,从书中抬起头来,看了是她,苍白的脸上有了些笑容,“不是,师傅交代的功课早就完成了。这会子,是在看自己喜欢的书。”
小绮云说道:“义隆哥哥,你读书真的很用功。最近你的心口还疼不疼了?”
“多谢云儿的关心。这几日好多了,没有再犯了。”义隆清亮的眸子满是谢意。
“你是读书劳累过度,才会导致心口犯疼,要多多地休息养身。”小绮云瞅了一眼他手中的书卷,立刻有了兴趣,“义隆哥哥,最近你又读了什么好书?”
义隆把手中的书卷递给小绮云,“在读《汉书》。”小绮云翻了翻,问道:“这本《汉书》,是写西汉刘邦开国以来的历史,还是东汉刘秀复兴东汉的历史?”
义隆答道:“这是班固编撰的,是西汉二百多年来的历史。目前写东汉历史的只有文字片断,并未有成书的。”
小绮云说道:“义隆,你博古通今,熟读史书。不如,你来编撰一部东汉史,如何?”
义隆沉思片刻,说道:“东汉的前几任皇帝治国还是颇有成效的,但自从汉章帝之后,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东汉朝政便江河日下。致使后来董卓乱汉,群雄并起,分裂割据,战乱不断。这东汉朝的成败得失,是该有一部专门记载东汉的后汉书才好。”看了小绮云一眼,见她正认真地看着他,摆手笑道:“云儿,你别这样看着我。我看史书在行,写史书可不行。”
小绮云见他说得直白坦诚,也笑了,拿起他书案上的字纸,看了看,啧啧称赞。“义隆哥哥,你写的字可真漂亮,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真是隶书的楷模。你的这几张隶书是仿那个隶书名家的?”
“是仿曹全碑的。”
小绮云点头,瞟了义隆一眼,“看来你这人,表面看为人端方,实则深藏不露。”
义隆挑眉问她:“何以见得?”她指着手中的字纸,说道:“你看,见字如见人,隶书是汉字中最为庄重的一种,你最善写隶书,足见你的人品方正,暗藏机锋。义真善写行书,他尤其是善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惟妙惟肖,可见他心内最向往逍遥自在的意境。而义符的字则……面目可憎,不谈也罢。”
义隆温婉一笑,“那么,在我们三兄弟当中,云儿,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
小绮云一愣,转瞬笑道:“你们兄弟三人各有所长,我希望能博采众长,然后再精进。汉人在汉末西晋时期大量南下,文化中心南移。黄龙国地处东北,偏安一隅,文化落后。我希望将来能学以致用,振兴北国。”
义隆叹道:“云儿,没想到你的心胸如此广大。虽身为女子,却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谁是巾帼英雄啊?”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一名清俊飘逸的中年男子迈步进了书房。绮云和义隆抬眼看去,来人竟是江南名士——谢灵运。
第103章 故交旧谊(2)
义隆见是康乐公谢灵运,忙上前对他作揖行礼。谢灵运手捋美须,呵呵笑道:“三公子好,不必多礼。”
义隆边给他让座,边问道:“今天,康乐公怎么好兴致,到义隆这里来?”
“怎么?三公子不欢迎谢某?那我走了。”谢灵运作势欲转身离开。
义隆忙上前陪笑道:“怎么会呢?康乐公来我这里,蓬荜生辉,义隆真是求之不得。”除了长姐和绮云,义隆难得有人来他这里做客,何况是名闻遐迩的江南名士谢灵运。义隆见了他来,自然殷勤欢迎,甚至有些喜不自胜。
谢灵运说道:“谢某也不是来叨扰三公子的,我是来找灼华郡主的。义真和郡主也算是我们的小文友。今儿,我们几个打算请义真和郡主一起,夜游秦淮河。但刚刚只见了义真前来,他说郡主在三公子这里,我就特地过来,来请郡主了。”
小绮云听了,有些诧异,忙上前福了福,“多谢康乐公的挂念,还亲自来请,绮云实在是荣幸之至。”
义隆心底有些失望,脸上还是淡雅的微笑,让人端了好茶,自己双手为他奉上。谢灵运接了,微微点头,问道:“三公子,方才你说谁巾帼不让须眉?”
义隆说道:“云儿胸襟广大,意欲传承汉文化于四方,义隆深表赞叹。”
谢灵运说道:“哦?郡主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胸襟?”他忽然想到了什么,神色庄重,问道:“郡主,我且问你,《诗经》当中,哪首诗写得最好?”
小绮云沉吟片刻,清晰地答道:“周朝贤臣尹吉甫,文能安邦、武能治国。他写的《民》一诗最好,其诗词清句丽,穆如春风。我认为是最好的。”
谢灵运愣了一瞬,转而仰天大笑,把小绮云吓了一跳,喃喃问道:“康乐公,你怎么了?是不是绮云说错什么了?”
谢灵运笑道:“郡主答得很好。‘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这首诗是周人旧臣尹吉甫忧心国祚的咏叹。郡主最喜欢这首,可见心中有化养万物之清德啊。这也是我祖姑母最喜欢的诗句。没想到,郡主小小年纪,与我的祖姑母倒是心意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