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朝恶妇-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逢端午佳节之时,由各家组成的划龙就格外引人瞩目,围着这金陵划一圈,胜者将得到坤帝的赏赐,还能被推荐为龙首,掌这每年的划龙一应事物,除了引得百姓们围观外,这几年更兴起了赌注,极大的提高了老百姓的热情,一早,苏河对面的高楼就被人头涌动给占满。
  宁树儿格外的高兴。他是个爱热闹的,闲都闲不住,月桥刚把他放在地上,人就哒哒哒的跑到了窗边,垫着脚手扒在窗上一双眼睛直溜溜往下看,伺候他的两个丫头见这窗户开得不算矮,外头还有东西挡着,既碍不到他,也没有不安全,这才稍稍安了点心,眼珠子也不时的跟着往下凑个热闹。
  这回宁家老老小小都来了,连忙了好些日子的宁衡都难得的放了一回假,与老夫人、几位当家夫人、嫂子弟媳、兄弟姐妹们一同赏这划龙,宁家几位老爷,大老爷和二老爷上楼时遇到了同僚,被请过去喝茶了,三老爷和四老爷早在出门时就说了另有约,唯有不敢兴趣的老爷子留在府上享清福了。
  四房人在一块儿,难免有些摩擦,便是对自作主张给她退了亲的宁七有心要刺上月桥两句,也碍于宁衡大刀阔斧的守在一边而不甘的歇了心思。别看她老是找月桥麻烦,那也不过是仗着月桥不姓宁的份上,而宁衡打小就胡天胡地的,性子又最是不好说话、不亲近,她还没那个胆子。
  她不甘心,便扯了两个平日里玩得好的姐妹在一旁说起了小话,一旁的夫人们顾着说话也没注意,倒是闷不吭声的曹氏撇了那头一眼,悄悄在她夫君,宁家小辈行二的宁策耳边轻声说了两句,须臾,宁策便蹙起了眉,拍了拍曹氏的手。
  等宁衡两个追着宁树儿去了外头栏上,宁策等了会儿追了上去,在外头给宁衡两个道了歉:“五弟、弟妹,小七不懂事,前些日子给你们添麻烦了。”
  宁家三代的小辈,前头几个都在外头外放,宁策也不例外,在北边儿一个郡县里头谋了个小县令的位置,官职低,但事儿不少,一年到头难得归家,这次也是借着陛下宴请各国使臣的由头,他才借此回来一趟。
  宁七惹下祸事,到如今还不知悔改,在宁策看来,实在是执迷不悟,但他常年在外,妻儿皆在府中,母亲又溺爱闺女,连嫂子都管不住,就是有心想纠正她的性子都莫可奈何,只想着回去后要与母亲深谈一番,溺子如杀子,委实不可取。
  “二哥说得这是何话!”宁衡一身正气,道:“小七再不对那也是我妹子,管上一管,就算被说两句闲话又有何妨?”
  宁策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只觉得这个五弟从娶妻后改变太多,已经让他看不清了,但这份恩情他却不能当做理所应当,面上带着感激:“就算如此,也委实辛苦弟妹了,你放心,待我空闲时定然会好生教导小七,不让她再给弟妹添麻烦。”
  月桥也趁此大度的说道:“都是一家人,二哥不用如此客气。”
  宁策与他二人又说了几句这才回了屋里,待他走后,月桥还叹道:“二哥倒是跟二叔二婶一点也不像。”
  宁二叔自持身份,庄氏为人泼辣,但他们这个长子却是规规矩矩,一板一眼,也没有世家公子的高傲,心甘情愿的去做个小县令,看模样,也没有丝毫怨言。
  宁衡道:“几位兄长少时都被祖父和夫子教导,与父母相处时日极短。”所以,就是想沾上那不良的习性,也难。倒是他,因为生得晚,又被老夫人和安氏宠溺,打小就无法无天,与几位端正有主意的兄长相比,格外不成器。
  “你还知道自己往前是何呢。”月桥斜眼看了他一眼,嘲讽了句。
  宁衡呵呵笑着,还摸了摸鼻头:“都是往前的事了,已经过去了,过去了。”怕人翻旧账,他忙揽着人,说起了其他:“晚间要去宫中夜宴,夫人准备如何安置树儿?”


第189章 册封太子
  说起宫中夜宴,月桥就想着上回皇后娘娘举办的牡丹宴,当时温皇后和贵妃都瞧上了谢公的女儿,她与贵妃在绣春宫谈了一番后,贵妃曾言她自有办法。
  这话,她毫不怀疑。
  毕竟,谁不知贵妃乃是坤帝的心头宝、掌心痣,为了她这些年也不知被世人暗地里说过多少次美色误人、误国之类的小话,更不惜与诸位大臣抗衡,闹到君臣不和的地步,好在大都数十年都风调雨顺,没有大灾大难,所以,这国没误,是以,旁人也只得说嘴几句罢了,远不敢拿到明面儿上来谈论。
  世人都爱惜小命,只要日子过得去,也只能酸一酸,感叹两句贵妃好命罢了,再说往前那些年,坤帝不愿选秀,可大臣们不依不饶,什么祖宗家法的都拿出来谈了。
  其实也能理解不是,谁不想当国舅?
  没见宁家因为贵妃的原因一跃成为金陵数一数二的人家?可年华易走,光阴如梭,女人再是貌美无双又如何,就如同那花儿,总有枯败的一日,皇贵妃能被宠爱一时,还能被宠爱一世?
  君不见史上从未有君王独宠一人一生一世的,所以,只要选秀照常进行,总有一日,坤帝腻了、烦了,那他们各里的姑娘就有了出头之日。但坤帝也绝,你们不是非要塞人呐,那行,塞吧!
  于是,宫中妃嫔无数,多的是连个封号都没有的妃子,杂七杂八的住在一个宫殿里,从日头起等到日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仅仅是她们后悔莫及,便是外头的大臣们也悔之莫及,又兼之几位皇子年纪渐渐大了起来,坤帝也一日日年迈,再没有人提及选秀了。
  月桥本以为贵妃会把中意谢公家女儿的事同坤帝一说,那温皇后就是再多的法子也无动于衷,谁料其后好几日她都没听闻动静,倒是皇后那头十分积极,又是招谢夫人入宫叙旧,又是入流水一般赏赐谢姑娘,眼见这暗地里的要浮上了明面儿,险些人尽皆知了,谁料,突然爆出了消息说谢姑娘已经定了亲。
  这人啊,并非是二皇子殿下。
  在其他场合,谢夫人也没有否认这事儿,让人一下就不由想到了皇后忙活了这些天,眼见着就要给儿子聘个正妃了,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问起原因,谢夫人倒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说是谢家女儿的夫婿要人品好、性子好,主要的是后院干干净净,没有那些乱七糟八的玩意。
  且不提前头两条,就是后头那个后院干净,就足以把上到皇子、下到各世家公子给刷下去。
  皇子就别提了,他们自是不能只有一个正妃,还把侧妃等位置给空着,余下的各家公子们更是楼子常客,就是没有娶妻,那后院里头也不知有多少位美人在争风吃醋了,哪里能干净得了?
  世家里头也并非没有这样干干净净的,只是委实太少。如宁衡,已经娶妻……
  换个角度来说,若非他遇见的是月桥,若非能压得住他,若非二人最终两情相悦,若是换了一个人,宁家的嫡孙、贵妃的胞弟,他的院子能这样干净?
  所以,这一饮一啄,自有因果。
  非是那个人,结果自然不同。
  谢家女子的事儿就此作罢,无论是温皇后还是贵妃,两人都没如愿,好在贵妃提前得了信儿,没掺和进去,外头就没有关于甚兄弟看上同一个女子、抢来抢去终成空等不好的言论。
  “还能安排去哪儿,咱们都入宫,还能把他给落下?”对宁树儿的安排,月桥想都不想就说了出来,虽然宁树儿顽皮了点,爱闹了点,但大体上还是很懂事的,若是认真同他说明原因,小子乖巧得很。
  “动了动了……”咚咚咚几声儿,爬在前方的宁树儿跑了几步,眼见几条船一不留神就飞快的划走了,还哀叹了一句:“树儿还没看够呢。”
  宁衡笑了笑,把人捞回来抱在怀里,一手还揽着月桥,道:“进去吧,栏上吹着风呢,待会等他们划过来了再出来。”
  宁树儿坐在他手臂上,扭了扭屁股,面上不太甘愿,被宁衡一巴掌轻轻的拍在他小屁股上:“听话,湖边风还大着呢,你这小小一团的能吹多久,别生病了,爹就不能带你去宫里了。”
  “娘带。”宁树儿可不容易被哄,反正爹不转娘转,总有一人转。
  “哟,”宁衡推了推他:“你问问你娘。”
  “哼!”宁树儿不上当,爬在他颈窝,嘟着嘴,只是不大一会儿就被宁衡的糕点给收买了,爹啊爹的喊得欢,月桥就在一旁看着他们父子闹腾,嘴角的笑意始终不散。
  “五弟跟树儿父子之间的感情可真好。”不知何时,曹氏渡到了她身边,如此说了一句。
  月桥瞥了她一眼,嘴角笑意不变:“二哥也是个好父亲。”
  曹氏抿嘴笑了笑,没说话。是个好父亲,但到底不如宁衡父子这亲密,看着就让人无端羡慕,让人发自内心的想笑。
  外头又哄闹了起来,原是几条船已经划回来了,正在奋力冲刺争夺头名呢,宁树儿也被宁衡给抱了出去看热闹,屋里的小辈们也纷纷神情激动起来,最后外头爆发了一声声的欢呼。
  龙舟结束后,各家楼里的人也纷纷打道回府,离去前,曹氏还感叹的同月桥说道:“真是羡慕你啊五弟妹。”
  那时,除了丫头再收拾他们带来的东西外,宁衡也在顾着替宁树儿打理胡乱的衣衫,还命人去外头买了几样母子两个爱吃的小吃。
  夜幕渐渐来临,当太阳落下之时,皇宫里头明灯高挂,烛火摇曳,宛如白炽,早早入宫的命妇贵女们在凤阳宫里拜见了皇后,而后便被带至偏殿里头各自小声的交谈起来,等开宴时,再由着宫女们引到殿中。
  前头的殿中宫婢们早已安排妥当,布置端庄大气,婢女们姿态怡美的穿梭其中,宛如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线,走近的命妇们闻着空中隐隐约约的清新香气,听着耳畔传来的如流水般叮咚的琴音,都不由自主的感叹。
  皇后主事,确实让人挑不出一丝儿刺儿。
  被宫婢引来的各国使臣也不禁惊叹,待入座后,纷纷交头接耳起来,百官们见此,面目上都少许的露出了得意之情,倒是右侧的女眷命妇们没有注意到,目光都在前头的夫人、贵女们身上打转。
  此次宫宴,宗室王妃郡主们纷纷到场,而后便是世家诸位夫人、小姐、臣妇,一直排到前头远远忘不见的后头,命妇们好奇的是,此次宫宴怎的这般慎重?
  如淮王妃等,本有江南封地,这端午不在江南府里招待臣下妇人,反而坐在了这深宫里,就算有他国使者入朝,也不合规矩不是?莫非……
  有敏锐的妇人立时觉得此次宫宴非比寻常了。
  “陛下驾到”
  “皇后娘娘驾到”
  “贵妃娘娘驾到”
  在侍监们连声唱报后,在一片跪伏下,一片片衣摆从眼前略过,直到在最上头,坤帝终于发了话:“起来吧。”
  最上头,坤帝端坐在中间,皇后坐在左侧,贵妃坐在右侧,两边是宫中数得上名号的嫔妃,下头不过三步远,端坐的是一排皇子和未出嫁的公主。
  有了坤帝坐镇,场上顿时静得很。
  稍倾,坤帝端起了斟满了,举了起来:“时逢节日,朕心胜叹,盼与诸君一饮此酒,一敬祖,二敬礼,愿我大都四海升平,再无波澜。”
  随着他的话落,下头纷纷应着:
  “愿大都四海升平,再无波澜。”
  “愿大都四海升平,再无波澜。”
  君臣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