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雀桥-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鸾不急不缓地开口,嘴角两侧的小梨涡温软,那女官像是早料到她会如此说,上前几步道:“姑娘果然知礼得体,只是娘娘吩咐下来,说婚事虽急,却不可因此怠慢了姑娘,事事都要问过姑娘意见才好。”
  皇后屡屡过问,自然可见皇家对镇国公府的重视,老太太那边来的嬷嬷笑得合不拢嘴。
  “还有几句话,娘娘让我单独交代给姑娘,可否请姑娘屏退左右?”那女官笑着扫了一眼周遭伺候的人,开口问。
  皇后有话交代?
  陈鸾心头诧异,面色却是不变,她轻轻咳了声,淡淡开口:“都下去伺候着,没有我的吩咐,谁也不准进来。”
  待伺候的人尽皆退下,里屋霎时安静下来,屋里熏着昨日才从调香馆拿回的梨香,极淡极幽,一缕缕轻烟逸散,不似一般贵女所用之浓香,那女官眸中异彩更甚。
  “不知娘娘要嘱咐些什么?陈鸾定当尊后命而为。”陈鸾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之人,淡声问。
  那女官这回的笑容真实许多,她的目光落在那由金银丝线勾勒出的礼服上,坦然道:“我等领命前来时,八皇子吩咐说,如若姑娘喜欢,便在袖扣处镶嵌上几颗小个浑圆的东珠,正巧能在成亲前赶出来。”
  她喜东珠与美玉,这件事,她曾在纪焕跟前随口提过。
  陈鸾含着笑的瞳孔一缩,佯装不可置信地问:“八皇子殿下?”
  那前来的女官是皇后心腹之人,稍知一些内情,不卑不亢地答:“回姑娘的话,正是八皇子殿下。”
  陈鸾内心一颤,透过这事一瞬间就想到了许多,皇后也知晓了这事,纪焕这是准备做些什么?
  这样要命的事,他如此大肆宣扬,是疯了吗?
  陈鸾站在原地,面色转而看向青白,惊疑不定,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女官的问话。
  那女官久混宫中,早便成了人精,仅凭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就能得知她内心想法,掀唇安慰道:“姑娘不必担忧,娘娘和殿下自有考量,不会有事的。”
  最终,那东珠还是没能镶上去。
  送走了女官,陈鸾精疲力竭,软软地瘫坐在罗汉榻上,这样的天,她白皙的额心仍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出来。
  她与纪萧这桩玩笑一般的婚事便是皇后亲赐,金口玉言,如今是怎么说动皇后站在他那一边的?
  老太太屋子里的嬷嬷格外的不懂规矩,这会撩了帘子进来,眯着眼笑着问:“宫中的女官都和姑娘说什么了?”
  这话不该是一个奴才问的,还是一个待在国公府许久的老嬷嬷。
  陈鸾自然没什么老脸色,她淡淡地开口,道:“宫中贵人的嘱托,嬷嬷莫非平素里作威作福惯了,连这等事我都要朝你汇报?”
  那嬷嬷笑容变戏法一样的消失,跪在地上磕头,讪讪道:“老太太让老奴……”
  一只素白的手掌止住了她的话语,美人玉手抚香腮,神情略慵懒,启唇道:“祖母那,我自会去说,嬷嬷就别费心了。”
  镇国公府就这样安静了几日,无波无折平静得不像话,陈鸾乐得如此,整日在清风阁捧书而读,闲时在亭子里小坐,过得比谁都要惬意舒适。
  五月十五,朝中的波折变幻来得令所有人猝不及防,废太子的旨意来得一点征兆也无,就如同平地一声惊雷,炸得各个府上都生起滔天巨浪,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太子纪萧在京城秘密购下的桩子里搜出了大量刀剑与铠甲,天子脚下如此行事,已是与造反无异,老皇帝正在大病中,得了这样的消息,当即就吐了一口血不省人事。
  没有比这更叫人寒心的了。
  帝王家,父子之情血浓于水也抵不过半分对皇权的渴望。
  当日下午,废太子的圣旨就下到了东宫,随后如风一般传遍京城,引起震荡重重。
  听说传旨的公公到了之后,东宫喜庆得很,红绸缎带,太子纪萧一直喊着冤枉,跪在正大殿门口,皇上却始终不肯见上一面听句解释。
  消息传到国公府的时候,陈鸾正在后边的假山上荡秋千,葡萄得了消息来禀报时,嘴唇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声音都在颤抖。
  陈鸾十分平静地听完了消息,一字一句都没有落下,而后当着众人的面抑制不住地勾了勾唇,露出两个娇软的小梨涡。
  不仅不忧心,相反瞧上去十分快活。
  再到傍晚时分,册封八皇子为太子的圣旨也从正大殿传出,然后随着夜色悄然扩散,再次在世家贵族中搅起风云。
  这注定是个无眠夜。
  陈鸾摘了些栀子花放在水盆中,洁白的花瓣随着水纹转动,窗外夜色为伍,幽香浓郁,她坐在铜镜前,把玩着昔日收入库中的奇珍异宝。
  葡萄轻手轻脚进来挑灯芯,见她硬坐着不入睡,不由得道:“小姐,奴婢伺候您沐浴更衣吧?”
  陈鸾漫不经心地抬头,望了眼格外黑的天空,摇头道:“时辰尚早,睡了等会也得起。”
  “今夜,注定不会安静的。”
  这话音才落,就有小丫鬟提着灯前来,站在帘子外禀报高声道:“国公爷与老夫人请大小姐往福寿院走一遭。”
  陈鸾摊手淡笑,身子微糯,掩唇打了个哈欠,眸中便自然而然蒙上一层迷雾,“瞧,这不是来人了吗?”
  太子被废遭囚,说不得皇帝最终决定给这个长子何等惩罚,这样一来,她自然不可能再嫁过去。
  老太太此时寻她过去,怕是心中已有了别的想法。


第24章 
  小路两旁树影婆娑; 风一阵一阵吹过,抬眼望去,偌大的国公府; 沿途竟没有一个院子是歇了灯的,红色的灯笼散发着柔和的雾光; 一个接一个; 挂在树枝上屋檐下,这是为陈鸾与纪萧的婚事而备的。
  这东西晃眼得很; 陈鸾向来是不喜的; 这会瞧着却不觉得那样厌烦了。
  福寿院里屋,人似乎都齐了,陈鸾踏步进去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她的身上。
  老太太满脸疼惜遮也遮不住,陈申神色复杂,愁眉不展,而康姨娘有孕; 坐得离老太太十分近; 面色尚泛着病态的苍白; 陈鸢则是站在陈申的身边默默不语。
  屋里熏着淡淡的檀香,这会开了窗子; 夜风迫不及待涌进来,老太太掀了掀眼皮,脸上的褶皱堆到了一起,声音哑得不像话:“眼看着要成婚了……竟遇到这种事; 苦了咱们鸾儿。”
  嫁是肯定不会再嫁了。
  太子现在深遭皇帝厌恶,他们再上赶着把嫡女嫁过去,摆明了就是和皇帝过不去。
  想来皇后那边,也是自有说法。
  只是与皇家订过亲的姑娘,这满京都的才俊,谁还敢娶?
  思及此,老太太浑浊的眼下都红了一圈,连声道:“真真是造孽啊。”
  陈鸾被老太太拉着手,微微抿唇,柔声安慰道:“无事的,鸾儿又能多在祖母身边留着伺候了,祖母该高兴才是。”
  老太太想想宫中传来的两道糟心圣旨,也是无奈至极,低叹一声:“好孩子,祖母记着你的好。”
  老太太情绪不高,陈申则是打心底的惊惧,老皇帝病重,如今八皇子得势,荣入东宫,更掌监国之权,在众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时候,他早已不是那个需要仰他人鼻息生存的弱小皇子了,蛟龙初露头角,可藏于大海江流,亦能现搏天之势。
  他们国公府失去了最佳的机会,前段时间送女入皇子府又遭到了拒绝,如今那位的心思,越发叫人捉摸不透了。
  他的才华不及父祖万一,靠谨小慎微和祖下的余荫,镇国公府显赫至今,可谁又能知道,十年,二十年之后,国公府久无人所出,会落寞成什么样子呢?
  “大姑娘这事,还得看明日皇后娘娘那怎么个说法。”
  陈申沉吟片刻,颇有些无奈地道,想着陈鸾此刻的心情,他最终缓和了神色,难得劝慰,道:“大姑娘也莫因此事忧心,总归国公府还有你祖母与我撑着,嫁入东宫不成,总能找到下一个好的归宿。”
  陈鸾讶然抬眸,而后抿唇扯了扯嘴角,轻声细语道:“鸾儿知道,爹爹不用担心。”
  陈申这话说得着实违心,单是看他那铁青的脸色,陈鸾都能猜出七百分他心中所思所想。
  于是越发有些想发笑了。
  今日国公府聚成一团是为了她的事,陈鸾眸中蕴着别样的光,视线挪到康姨娘的身上,有些歉然地笑:“姨娘身子可好些了?”
  “今夜这事,本与姨娘无关,倒是累得姨娘为我专程跑一趟,着实有些过意不去。”
  恍若那夜的嚣张挑衅根本不曾发生过一般,她还是曾经那个依赖着姨娘与庶妹的嫡女。
  康姨娘低着头,左手不自觉地抚上小腹,不知想到了什么,面色更白几分,淡声道:“谢大小姐关心,我无碍,大夫开了药,日日熬着喝,身子已好了不少。”
  陈鸢险些咬碎一口银牙,目光很不得化作一柄利剑,将人前虚伪做戏的陈鸾刺个透心穿。
  卑微小人,做戏如斯。
  夜渐渐的深了,有若实质的浓黑如同墨汁遍撒四处,万籁俱寂之时,似乎这京都的万家灯火已熄,人们皆入梦乡一般。
  陈鸾渐渐出了神,心想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人如他们现在一样,连夜挑灯,秘密商谋,愁眉不展,观望去向。
  而此时的八皇子府,又该是怎样一副欢呼作乐的景象呢?不过依那男人清冷孤高的性子,只怕也不会热闹到哪儿去吧。
  烛火啪嗒一声跳响,陈鸾眼前模糊的景象慢慢变得清晰,陈申与康姨娘并肩行至门口,踏过门槛,消失在无边夜色里。
  她唇畔的笑容顿时真实了许多。
  亘长的沉默过后,老太太手中转动着绛黑的佛串,重重地叹息一声,睁开了眼,问:“郡主把你母亲之事都说与你听了吧?”
  陈鸾颔首,如实道:“说了。”
  老太太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她手里头握着嫡孙女的手,她母亲却因镇国公府丧命。
  父亲偏宠庶出一家,这孩子便只能靠在她羽翼下生存,只是残老身躯,不知还能护她到几时。
  这样一想,老太太又觉着那日给郡主府送帖子这事做得也不全然是错得离谱。
  虽对不起另外三个孙儿,可国公府得皇上亲自赐婚,与郡主结姻亲之好,更上一层楼之余,她心底也是门清,锦绣郡主若是入了国公府,自然不会打压亏待陈鸾。
  “你父亲不着调,真真切切负了你母亲,这么些年,祖母曾多次劝他,那康姨娘能为了一线生机拖他去死,未必没有第二次与第三次,可……”
  可一向贪生怕死的陈申在这事上却一直不听劝,也不知康姨娘使了什么招数,吹的又是什么枕边风。
  陈鸾睫毛微颤,乖巧温顺,不置一词。
  老太太接着道:“你也别怪他。”
  陈鸾难得没有答话,只是低着头,小脸上布着一丝倔意,瞧起来自是楚楚可怜之态。
  她自己对陈申早已绝望,自然谈不上什么怪与不怪,只是她替母亲感到不值。
  她没有资格替母亲原谅他。
  谁都没有资格。
  老太太眼观眼心观心,见状也不由得沉默了一会,压低了声音道:“这等事不论是非,你年龄尚小,等长大了便知。”
  “天下男子,莫不是喜新厌旧之辈,娶妻娶贤娶贵,纳妾纳美纳娇,女人间的斗争与争风吃醋,男人都是看不明白真相的,他心中欢喜谁便下意识偏帮了谁。”
  “你再有理也都成了无的放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