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马车上。
崔大太太几乎将手中的帕子扯得变了形,一想到江舅母,她这口气就怎么也咽不下去!
就没见过这样的人,请别人帮忙办事,自个先跑了,还不说一声!
崔荣华看崔大太太这副样,忍不住问道:“娘,这是怎么了?”她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
崔荣华年纪小,崔大太太本是不打算说的,可这心里实在是憋得慌,还是透露了一两句:“还不是你舅奶奶,早早的走了,也不留句话,让娘坐在那傻等。”
崔荣华不解:“不是去夏家找人说理吗?怎么说走了?”她要是没记错的话,夏府的小厮过来说的可是‘江姑娘偷人’还被夏公子抓到,这事好像聊都没聊啊。
她想归想,可不敢问。
崔大太太道:“以后江家的事,我可不管了!”
崔荣华道:“娘,江表姑她……以后怎么办?我听三叔说江家舅奶奶想要江表姑嫁给三叔。”
崔大太太也是知道这事的,她看着崔荣华问道:“你是怎么想的?”她明显就是想探探孩子的想法,江家人来了后,一屋子烂事,想瞒都瞒不住。
崔荣华说道:“三叔已经成亲了啊,三婶还在呢,表姑怎么能嫁呢?”
崔大太太点点头:“是这个理,好好瞧瞧,可不能学江家的做派,瞧瞧他们教出的姑娘,上赶着倒贴人还不要。”
崔大太太只说了一句,便赶紧闭了嘴。
崔荣华嘀咕:“娘,我觉得江表姑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
崔大太太道:“她还能怎么办?她去夏府的事只能瞒着,若是瞒不了,除了死,她只能去姑子庙,若是瞒下了,她还能有条活路。”不管是是不是真的失贞,只要瞒下来,就没事。若是瞒不住,那名声可就全毁了……
不,一定得瞒住!不然会带累崔家的姑娘的!
崔大太太抿着嘴,招来丫环,在她耳边说了两句,马车停了,丫环下了马车。没过一会,丫环又回来了,对着崔大太太点点头。
崔荣华不解,扯了扯崔大太太的袖子:“娘,给我说说呗,你们在做什么啊。”
崔大太太轻轻的拍掉她的手,“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过问,记得吗?”
崔荣华嗯了一声。
崔大太太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乖。”
回到崔府,崔大太太去了东院,如实的将这事跟崔老夫人说了,崔老夫人手抖得拿不稳杯子,一边苦笑一边摇头:“冤孽啊冤孽啊!”
*
夏玉郎显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江心柔。
没多久,京城中悄悄传起了一则流言,貌若潘安的夏公子之所以与江氏女退了亲,并不是因为夏公子因为江氏女死了爹要守丧三年,而是江氏女在亲爹新丧期间与人私通,被夏公子抓了一个正着!
这样不检点的女子夏公子怎么敢要呢?所以,夏尚书拼着失掉皇上的宠信也要退了这门亲事!
幸好皇上圣明,撤了之前的圣旨。
短短几天,江氏女名声扫地,人人得而诛之,连带着崔府跟着受累,甚至有人传出:“听说江氏女就是与她表哥有了首尾,就是那个风流居性的崔三公子啊!”
流言愈演愈烈。
几乎成了京中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料,不明的说上几句,更有穷书生添上几笔,还写出了活色生香的话本,书中女子也姓江。
崔三爷知道这事后,肺都要气炸了,将那几个当着他的面说闲的话人全部揍了不说,还用绳子捆了,送到官府去了。
没过半日,崔三爷仗势欺人的事就传了出来,后来还传出崔三爷欺凌百姓,强枪民女……尽往坏处传,崔三爷上头有人,一点都不怕!
他还将这事当笑料讲给崔荣华听。
崔荣华一听,脸色就变了,坏了!
崔三爷看小侄女脸色不对,笑着说道:“民间的流言哪能信啊,都是夸大的说,你可不要当真。”
崔荣华抓着崔三爷的手,将他拉到屋里,令丫环在外头看守,又关上门窗,她这才压低声音说道:“三叔,这次不同,首辅要致仕回乡,内阁空出了一个位置,不是祖父就是周尚书,近日流言对咱们崔家不利,恐怕跟这事有关。”
崔三爷瞳孔一缩,收起笑,难得正经起来:“谁告诉你的消息?是真是假?”
崔荣华道:“成王世子说的,他这段时间都在皇宫中,无意听到的。”她又强调了一句,“他不会骗我的。”
崔三爷背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
崔荣华又低声问了一句:“三叔,祖父应该知道这事吧?”
崔三爷心狠狠一跳。
他哼了一声,“爹有事一向只跟大哥商量,我哪里知道!”过了会,他又不安起来,“不过这样大的事,首辅致仕,这事除了皇上,怕是没几个人知道的,我怕……”
只怕崔老太爷是不知道的。
还有一件事崔荣华很在意,京中针对江家的流言,慢慢转向了崔家,现在已经把矛头指向三叔了,接下来,是不是会对准崔家其他人?
若是跟入阁有关,那这流言一向是周家的手笔。
可问题来了,若周家知道首辅致仕的事,那崔老太爷怎么会不知道?
102 风月阁?醉风楼?
崔老太爷是真不知道这事,皇帝跟首辅瞒得太好了。
当晚,崔老太爷一回府,崔三爷就去堵人了,崔三爷带着崔老太爷就往书房走,当然,他也没忘记将崔大爷一起带上。
崔三爷将两人推进屋,又命人守着书房的门,然后关上门窗,跟做贼似的。
崔老太爷看他那样,皱了眉:“你又闯祸了?”
“没有!”崔三爷答的时候底气特别足。
崔大爷揉了揉眉心:“那你这是做什么?鬼鬼祟祟的?”
崔三爷脸上闪过得意,“你们猜。”
崔大爷想了会,忽然道:“京里的流言我可听说了,你小子,该不会真碰了江表妹吧?”
这话一出,崔老太爷就猛的瞪向了崔三爷。
崔三爷忙道:“当然没有!我要说的可不是这事!”说完,他又嘀咕,“真是的,跟你们说话真没劲。”
崔老太爷斜眼看他。
崔三爷脖子一缩,这才走了过去,压低声音说道:“爹,你知道首辅大人要辞官吗?”
崔老大爷一惊,眼神凌厉的盯着他:“哪来的消息,你听谁说的?”
崔三爷将声音压得更低:“爹,你知道成王小世子吧,最近一直住在宫中,他跟荣华是朋友,前几日来过咱们府上,当玩似的跟荣华说了这事,还说首辅致仕后,这入阁的人选在爹跟周尚书之间……”
“你怎么不早说!”崔老太爷的声音都有不稳。入阁为相,这是多少人都不敢想的事啊!
崔三爷道:“谁知道是真是假,当时听着,以为是小孩子家说着玩的。”
崔大爷问:“那你现在怎么又觉得是真的?”
“大哥,难道你没注意到吗,近日京中咱们家的流言莫名多了起来,全是些不好的流言,还说我强抢民女,强占农田……”崔三爷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还是有些气的,“要不是这些,我还想不到这事跟入阁有关呢。”
崔老太爷站在那,久久不语。
“爹,爹?”崔三爷嚷道,“那流言越传越离谱,他们会不会黑了心肠,伪造证据将我抓进去啊?”他是有一点点担心的。
崔老太爷瞪了他一眼:“你若是多学学你大哥,也不会被人抓住把柄。”
崔三爷嘟嚷:“咱家都已经有三个为官了。”
说起这个,崔老太爷跟崔大爷同时想起一件事,若这次的入阁之事是真的,日后崔老太爷为相,那……崔大爷怕是不能留在京中了,只能外调。
屋外传来敲门声。
崔老太爷脸色一沉,相当不悦,谁会在这个时候打扰?
屋外那人满头大汗的说道:“大人,巡检司的人来了,说找三爷。”
巡检司的人?
崔老太爷脸不太好看,巡检司的人只会在发生命案时出现,也就是说,京中死了人,巡检司这会找上崔府,还指明说找老三,难道巡检司的人怀疑老三跟命案有关?
命案。
莫不是真如老三所说的那样吧,崔老太爷突然笑了起来,入阁,看来有七成是真。
崔老太爷打开门,“巡检司的人在哪?”
小厮还未答话,就听耳边传来一个声音:“崔大人,失礼了,府上三公子在青楼与人斗殴,将人伤残致死,人证物证俱在。”说话是一个年轻将领。
崔老太爷摸着胡子,问道:“何时的事?”
年轻将领道:“就在刚……”
崔三爷从屋里走了出来,跟年轻将领撞了个正着,崔三爷并不认得这个人,该说的话他说完了,现在该回去吃晚膳了,于是,他对崔老太爷道:“爹,那我先回去了。”
崔老太爷叫住他:“等等。”
崔三爷转头:“又怎么了?”一副极为无奈的语气。
崔老太爷道:“这位小将领说你在青楼杀了人,怎么回事,你今天过去青楼吗?过来,好好跟这位小将领说说。”
崔三爷盯着那小将领。
小将领也打量着崔三爷:“你是府中的三爷?”
崔三爷道:“就是我!”然后,他不满道,“我杀人了?我怎么不知道自己杀人了?杀的谁,什么时候的事?”
不等小将领回答,崔三爷自己就冷笑起来,“小爷我最近一直在家,就没怎么出过门,也没有跟人争执,怎么可能杀人!你是谁的人,连事情都不查清就把杀人的事往我身上安,是不是觉得我好欺负啊?”
小将领道:“在下只是奉命行事。”
崔三爷声音渐高:“奉命,奉谁的命?”他问完,扭头就跟崔老太爷告状,“爹,你看,他们毁我名声还不够,还污蔑我杀人!我今天可是一直呆在府中的,压根就没出过府,不信,你问他们!”
崔老太爷不紧不慢,笑眯眯的看着小将领:“你刚才说那人是什么时候死的?”
小将领咽了口口水:“半个时辰前。”
崔老太爷道:“老三刚才一直与我在一起,你说他与人斗殴,你好好瞧瞧老三这张脸。”
小将领看了,还是一头雾水。
崔老太爷见小将领不明白,说道:“与人斗殴自然会受伤,你瞧瞧他那张脸。”崔三爷若是与人打架,身上肯定会挂伤,这是瞒不住的。
小将领面色尴尬。
崔老太爷笑呵呵道:“若是不好向上面交待,不如老夫随你们去一趟吧。”
小领将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这样比较好向上面交待,而且,两不得罪,赶紧应了。随后,他便带着崔老太爷跟崔三爷往巡检司去了。
*
上院。
崔荣华不时的看着外头,三叔应该将那件事跟祖父说了吧。她有些心神不宁,可是,说话也用不了那么久啊,爹怎么还没来呢,三叔也不见人影。
怪了。
崔荣华扭头对采薇道:“采薇,你去东院瞧瞧,爹怎么还没回。”
还不等采薇应下,便听崔大太太道:“木香已经去了,过会就能回来了,采薇就不必去了。”
“是。”采薇退下。
崔荣华道:“可木香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