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儿子就是发自内心的笑,虽然嘴角只是微微的勾起,可是一双眼睛却是熠熠生辉,亮的惊人,像是一下子年轻了十多岁一样。
宋老夫人心里震惊疑惑不解,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天大的好事,否则以她对长子的了解,他万万不会如此表现的。
他一向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沉稳持重这一点比去世的老侯爷还要更胜一筹。
宋老夫人不由的又朝长公主看去,长公主表现的则比长子更为夸张,她何时看过长公主这么爽朗的笑过,和福公公说着说着,便爆出一阵笑声,人更是容光焕发,和长子一样,看起来年轻了许多。
像是……像是……
宋老夫人在心里想着形容长子长媳的句子。
对了,像是心里的阴霾忽然一扫而空,顿时天空碧朗,万里无云。
果真是发生了什么天大的好事吗?
会是什么好事呢?
宋老夫人心里怔怔的想着,一时却不得其法。
“娘,你怎么站在这里?”二儿媳妇赵氏的声音忽然传进宋老夫人耳中,让她回过神来。
就看到老二一家和老三一家都已经来了。
而赵氏的声音也惊动了在厅堂中和福公公说话的长公主与安成候。
他们二人忙迎了出来,给宋老夫人行礼。
“母亲!”
宋二爷一家和宋三爷一家又分别给长公主和安成候行礼。
“大哥,大嫂,这旨意……”
宋谦祥试探的问道,他一进敬轩堂,就先观察了一下福公公和长公主安成候的神色,发现他们神色轻松,兄长和公主嫂子更是带着欢喜之色,心里便知道这圣旨上说的肯定不是什么坏事,顿时放下了心。
只不过到底是什么,他有些急切,想要早点知道。
他心里隐隐有个猜测,或者说是期盼更准确。
莫非是立世子的旨意?
安成候府一直没有立世子,外人多有揣测,莫非大哥大嫂也忍不住了,去求了皇上?
只是这事为何他们事先一直不知道,要是过继他们的儿子,怎么也应该和他们这做父母的说一声啊。
虽然皇上下了圣旨,他们就算想反对也是不行的,但是大哥大嫂做事应该不会这么粗暴蛮横的。
宋谦祥心里想着,却猛的一惊,心扑通扑通跳了起来。
莫非大哥大嫂所选定的世子并不是玉儿,而是三房的宋知砚?
想到这里,宋谦祥不禁朝宋谦枫和朱氏看过去。
想从他们脸上看出蛛丝马迹。
只是宋谦枫和朱氏也是一脸茫然的模样,宋谦祥还不放心,又朝三房的几个孩子看去,宋知砚和宋知玉一起去了宁北卫,还没有回来,三房其他的几个孩子可没有宋知砚沉稳,若是他们知道什么,面上肯定是藏不住的。
只是宋谦祥也没有从三房的孩子脸上看出什么来。
三房看来和自己一样,也是不知道圣旨内容的。
可是宋谦祥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除了立世子,他们家还有什么大事,需要如此兴师动众的前来接旨。
忽的,宋谦祥的心又猛的一跳,大哥和大嫂不告诉他们做父母的,或许……或许……并不需要过继?
对了,大嫂一向不愿意过继别人的孩子,可是安成候府总不能没有继承人,安成候的爵位也需要有人来传承下去。
大哥照顾大嫂的心意,会不会只立世子,却不会抢他的儿子。
想到这里,一股狂喜顿时充斥宋谦祥的心头,让他几乎无法保持镇定,更无法掩饰因心中太过激动而不觉露出的欢喜。
“二哥,你怎么了,要接旨了,快跪下。”
宋谦枫的声音在宋谦祥的耳边响起,将宋谦祥从无止境的臆想中唤醒了。
“啊?哦,哦,对,接旨,接旨。”
宋谦祥顿时回过神来,忙就跪了下去。
宋谦枫有些疑惑,他觉的二哥脸色有些不对劲,满是……喜意。
宋谦枫虽然平时不愿意多想,可是也并不是个蠢的,宋谦祥在这档口露出这样一副欢喜的神色,他很容易便能想到他是为何欢喜。
宋谦枫更是不免想到宋谦祥和赵氏夫妻一直谋划的事,莫非已经成功了?
宋家兄弟二人各怀心思,站在他们前方的福公公已经开口宣读圣旨了,“……帝有召曰……今已查证,秦长青之养子秦叙,字广渊,乃幼时走失之安成候宋谦和,乐宁长公主之独子宋知墨……今令其归家,父母子女相聚……又因自其出生之日,便已为安成候世子,今自还其身份……”
福公公略显尖利的嗓音还在耳边响起,宋谦祥却已经听不清楚了。
他刚刚或许是幻听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失踪了十八年的人还能找回来?
这是在戏耍他们吧。
不仅是宋谦祥不敢置信到几乎疯魔,赵氏比宋谦祥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甚至来不及掩饰自己的错愕与不敢置信,猛的便抬起了头。
福公公还在继续念着,她的耳边却嗡嗡一片,什么也听不清。
“娘?”后面的宋家四少爷宋知言见母亲猛的抬起了头,不禁小声提醒道。
赵氏却似并没有听到宋知言的话,她还是死死盯着福公公手里的明黄色卷轴,似乎想将那道圣旨给盯出一个洞,最好盯的起了火,一把烧了最好。
宋知言自然知道父母的筹划,今天这道圣旨别说一心谋划的父母,即使是他,也觉的万分震惊,如今见母亲这样,他也知道母亲是一时难以接受,怕她在宫里的公公面前失了态,传到皇上那里,若是治母亲一个不尊上意,圣前失仪的罪,那可就麻烦了。
第五百七十五章:解释
宋知言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更担心了,只是赵氏显然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并没有听到宋知言的提醒。
宋知言又不敢发出太大的动静,否则赵氏没有被发现,他倒引起了注意,可就得不偿失了。
就在宋知言的担心中,福公公终于念完了圣旨。
“好了,长公主殿下,老夫人,侯爷,二爷,三爷,这就宣读完了。”
福公公宣读完之后,将明黄色的圣旨卷成卷轴,递给安成候。
宋谦和双手恭敬的接过圣旨,并高呼万岁。
宋家其他人虽然一时之间并没有从这道圣旨带来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不过听到宋谦和的谢恩,他们还是下意识的跟着谢了恩。
只有赵氏,她一直喃喃的自语着“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声音虽然不大,可是在所有人都是异口同声的谢恩时,她的话就显得突兀了。
福公公眯了眯眼,对于宋谦祥和赵氏的失态,他之前就发现了,只不过并没有点明,想着好歹要给安成候和长公主几分面子的。
可是现在这赵氏表现的如此明显,他若是再轻轻放过,就是他的失职了。
“不知宋二夫人对皇上下的旨意有何意见?”
福公公收敛了笑意,语气平平的问道。
赵氏却仍然愣愣的,似没有听到福公公语带冷意的问话。
“娘?”宋知言忙用手杵了杵赵氏的胳膊,焦急紧张的提醒道。
“老二媳妇,你说什么胡话呢,莫非病还没有好?”
宋老夫人反应极快,先呵斥了赵氏,又对福公公赔笑道:“还望公公不要怪罪,老二媳妇前两天得了一场风寒,一直断断续续的发热,公公也知道,这人一发热,有时候就喜欢说些胡话,她人还不清醒呢。”
福公公似笑非笑的看了赵氏一眼,又对宋老夫人拱了拱手道:“还望老夫人见谅,非是咱家怪罪,而是要看圣意,二夫人这样……咱家回去不能不报啊。”
“这……这……”宋老夫人有些不知所措,她看向长公主和安成候。
“老大,殿下,你们看这……”
长公主蹙了眉看向赵氏,此时赵氏已经在宋知言宋谦祥等人的提醒下,回过了神。
发现长公主看过来,忙跑过去,拉住长公主的手,恳求道:“大嫂,我刚才是……刚才是忽然糊涂了,你知道的,这几天我一直不太舒服,沈太医还能家里帮我诊过脉,我院子里现在还熬着药,这几天脑子一直不太清醒,所以刚才乍一听到这个好消息,想到我们墨哥儿竟然找回来了,实在太过惊喜,所以才一时失控,导致失态。”
赵氏反应很快,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情况很不妙,当机立断将之前担忧宋知墨回来抢了宋知玉的世子之位和大半家财的事情先放到一边,而竭力为自己辩解起来。
“大嫂,大嫂,我真的是太高兴了,当初墨哥儿丢了,我有多伤心,你也知道。
这些年每每想起墨儿出生之后,我经常带着玉哥儿叶姐儿去公主府看墨哥儿,两个孩子也很喜欢墨哥儿,天天弟弟弟弟的喊着。
后来墨哥儿丢了,不仅我们大人伤心难过的不能自已,玉哥儿和叶姐儿也是每天哭闹不休,只想着要找弟弟。”
赵氏说着红了眼眶,“这些年我每每想起墨哥儿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丢的,我这心里就过不去这道坎,现在墨哥儿竟然被找到了,我实在是……实在是……”
说到这里,赵氏的泪珠已经滚滚而落,她忙拭去眼泪,露出一个欢喜的笑,“看我,就上不得台面,这大喜的日子,这么大的好事,我……我……哭什么啊,应该笑的,应该笑的。”
“娘,你这是喜极而泣。”宋五姑娘宋文菊忙上前来扶住赵氏。
宋老夫人也忙对福公公道:“公公不知道,我这二儿媳妇最是个稳不住的性子,像我们,这么天大的好事,心里再是高兴,面上还总要装着云淡风轻,怕别人说我们轻狂,她呀,想要装着平静,也是装不来的。
还望公公看在她对墨哥儿一片真心上,体谅则个。”
福公公仍然眯着眼,笑道:“老夫人放心,宋二夫人对世子的关心,咱家自会告诉皇上的,相信皇上知道了,也会念着宋二夫人的一片真心,从轻发落,说不定还会有赏赐下来。”
福公公轻飘飘的道,又笑道:“毕竟自从找到了世子,皇上心情都好的很,皇上自己都说过‘有生之年,能找到知墨,朕心甚慰、甚安、甚悦!’。”
这一句话是皇上让福公公带给宋家众人的,算是口谕,就是为了告诉宋家人,他对宋知墨的回来,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欢喜,任何人都不能轻视宋知墨。
这是明着给宋知墨撑腰了。
赵氏脸色微微一白,福公公这意思便是他仍然要将自己刚才在圣旨前失仪之事禀告皇上,自己这一番又是解释又是哭又是笑的都白费了。
也许并不是白费,起码自己表明是因为太过激动欢喜才失仪的,或许皇上会相信自己的解释。
这样一来,或许并不是坏事。
就像福公公说的,也许皇上感念她一片赤诚之心,颁下赏赐也说不定。
这样一想,赵氏心里觉的好受了许多。
安成候塞给了福公公一个荷包,福公公笑着收了,带着一众内侍侍卫离开了宋家。
福公公一行人离开之后,还留在敬轩堂的宋家人有片刻的安静。
刚才因为赵氏的事,他们还没来的及去想圣旨上所说的内容,现在安静下来,实在有些不知如何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