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那三名绣娘就先留在这里吧,你那里还不知道什么情形呢。”
因为绿蔓并没有放弃开秀坊的想法,所以在准备来京城之前,她就已经决定要将三名绣娘也带着一起过来了。
绿蔓点点头,“我也正是这么想的,至于绣坊,等我那边安顿好之后,再来和姑娘说。”
“也行,我们初来京城,一切还要多观望一下。”
对于在京城做生意,顾冬雪不是很有底气,可是既然准备做了,那就要尽量的将一切能考虑的能准备的都先考虑到准备好,免得到时手忙脚乱的出问题。
吃过午饭,胡家人便登上马车搬到东二街的古门医馆了,好在那里离福深胡同也并不远,随时能见。
顾信中午没有回来,山峰倒是回来了,和顾冬雪禀报了顾信的情况,果然,顾信还是决定中午在学堂吃饭。
秦松林中午在家吃的饭,吃完后便出了府。
这一天,顾冬雪在新宅子走了走,并将秦忠任命为大管家,怀富贵为二管家。
秦忠还是顾冬雪向秦松林讨的,京城人事复杂,秦松林和秦叙又都做着官,以后家里不免有人登门拜访,各种人事交际,以怀富贵之能恐不能胜任。
虽然秦叙之前跟她说过,秦忠是老国公爷交给秦松林的,就是说流言他也只说了利于老国公爷的那个。
但是当顾冬雪对秦松林坦言想让秦忠做大管家时,秦松林并没有反对,这便说明,秦忠虽然是老国公爷派来的,但是秦松林是相信他会尽忠的。
对于秦松林的心计和城府,顾冬雪是相信的,否则他不会做到宁北卫的第一军师,不会在之前宁北卫与望青城的几场战争中,获得了范都统全然的信任。
再说,以秦忠的身份,若是当初在秦叙向他了解平国公府时,他说了那个不利于老国公爷和秦松林父子关系的谣言,才是有问题的。
任命的时候,顾冬雪仔细看了看秦忠和怀富贵的神色,秦忠依旧是一副平淡忠诚的模样,怀富贵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不甘和嫉妒,反而倒像是松了一口气。
顾冬雪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她对怀富贵的能力不敢相信,怀富贵自己恐怕也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自信,她怕他做不好事,他更怕自己坏了主子的事。
如今有了秦忠在外面顶着,他的担子便顿时轻了许多。
晚上秦叙回来的时候,顾冬雪便将这事与他说了,秦叙一边洗漱一边道:“忠叔是很能干的,也能信任。”
顾冬雪便更加放心了。
又和他说了说古老和胡老一家的事,“这个古老我知道。”
秦叙笑道,“都说是个怪老头,医术很高,只是脾气很怪,话很少,可以一天不说一句话。”
顾冬雪惊讶,“你不是在卫所吗,怎么知道这些事?”
秦叙失笑,“卫所难道就不说话,宁都卫中很多都是京城本地人,京城大大小小的事他们几乎都知道,即使这个古门医馆才开了没多久,但是因为古老救回好几个其他大夫诊断注定要死的人,所以名声很大,那些兵士们即使自己不在城中住,但是每次休息时回家,也能从家里人口中听到这些事的。”
听到秦叙的话,顾冬雪颇有些惊讶,“这么说,这位古老大夫果然很厉害,是个大神医?”
第四百五十六章:透彻
“世上有神医名号的人很多,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秦叙不以为意的道。
“那怎么一样?”顾冬雪辩道:“你看胡老,在望青城也能被尊称一声神医,他医术的确也很好,可是我就没有听说过他救过被其他大夫诊断注定要死亡的病人。
可是你刚才说,古老已经救了好几个这样的人,这一个是侥幸,好几个可就是有大大的本事了。”
秦叙一愣,失笑道:“你这说的倒是挺有道理的。”
“那是自然。”顾冬雪高兴道:“这位神医可是胡老的师兄,与一位有真本事的神医有交集,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
这个秦叙也表示赞同,毕竟这世上,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定不会生病。
“明天我去宫里,求见太子殿下。”
秦叙忽然道。
顾冬雪立刻便反应过来他这话的意思。
“那三颗宝石?”
“嗯,明天我就拿给太子殿下,看他怎么决定?”
“那你觉的太子殿下最有可能怎么做?”顾冬雪好奇的问道。
秦叙一把搂了她靠在胸前,手中把玩着她披散的长发,笑道:“宝石是张家人送来的,自然要从张家人入手。”
秦叙说着,忽然问道:“若是太子派人去南焱之地查探此事,要不要去看看岳父他们?”
他是知道顾冬雪与顾邦正的父女关系很一般的。
顾冬雪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看看也好。”
“南焱之地即使是冬季也不怎么寒冷,衣裳倒是不用多带,至于吃食,从京城带过去肯定早已坏了,要不就送些银子过去。”
虽然做着苦力,但是就如北地的军户一样,还是有一定的自由的,银子自然有地方花。
顾冬雪点点头,“不用多,就带一百两银子吧。只是太子殿下派何人去,我们也不知道,到时也不知会不会帮着带。”
“放心,我心里有数。”
顾冬雪还是不放心交代道:“若是不方便的话就算了,我也不是……一定要给他送银子的。”
这话她说的直接,只是说的时候,她的注意力都放在秦叙面上,秦叙表情未变,只是平静的点头,“好了,我知道,若是不方便的话,不会强求的。”
第二天,秦叙直接进宫求见太子殿下。
顾冬雪则写了张帖子,让青芽和兰晓送去魏家,魏家的地址在顾冬雪离开望青城之前王氏就已经给她了。
此时,京郊的一座田庄里,顾维桢正和一位中年妇人面对面而坐,顾维桢一向端庄秀美的脸上有着不忿之色,而那中年妇人更是有刻薄之像。
“娘,外祖父外祖母难道就让你一直住在田庄里?”
顾维桢语气中仍然存着不敢置信。
她回京城的第二天,就去刘府见刘尚书和刘老夫人了,她的外祖父刘尚书并不在家,倒是见到刘老夫人和一众舅母以及表妹了。
几个舅母和表妹的态度她并不放在心上,反正无论何时,只要她来到尚书府,舅母们对她都挺客气的,三表妹和四表妹和她关系一般,她也从来不怎么注意她们。
这次去尚书府,可以说是事过境迁,她的身份改变太大,她本来以为舅母们对她必定没有以往热情,三表妹说不定也会借机嘲讽。
只是即使如此,她也毫不畏惧,只要有外祖父外祖母在,她们就不敢对她怎样,表面上还是要恭恭敬敬的对她。
只是在她做好了所有心理准备,和林英俊一起去刘府后,林英俊被她大表哥留在了外院,她则去了内院。
她原先以为会对她较为冷淡甚至嘲讽的舅母和表妹态度一如既往,就连一向与她最不对付的三表妹也笑盈盈的,这让她原本有些紧绷的心顿时放松了许多。
就在她心情放松的在舅母的带领和表妹的陪伴下去了外祖母那里拜见之后,在她感情丰沛激动的想要投进外祖母怀里撒娇诉苦的时候,外祖母的神色很冷淡,与之前一见到她便露出疼爱欢喜的模样大相径庭。
她愣了一下,几乎不敢置信,只是最后外祖母的态度仍然冷淡的很,如同应付一般的招待她吃了一顿午饭,而后便让她回去了。
林英俊倒是挺高兴的,舅舅和大表哥待他倒是挺热情的。
按说这样,顾维桢应该满意了,只是她心里却总不定,她不明白外祖母为何对她如此冷淡。
顾维桢甚至在想,舅舅他们待林英俊热情,是不是因为她让林英俊交出的那封信,因为那个她千辛万苦才打听出来的消息。
而更让她不忿的是,她的母亲自从回到京城之后,就没有在刘家待过一天,一回来就被送到田庄来了。
刘氏看着顾维桢,叹了口气,原本她也是不忿的,可是住了这么长时间,再不忿她也是无可奈何的,索性便得过且过吧。
“我都住了这么长时间,要是能回去,早就回去了。”刘氏无奈的道。
顾维桢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刘尚书和刘老夫人的态度,“娘,外祖父外祖母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们以前不是最疼爱你这个女儿,最看中我这个外孙女儿的吗?怎么现在,却完全变了脸色?”
她后来又去了刘府两趟,每一次都没能见到外祖父,顾维桢再傻也知道这是躲着自己了,只不过她想不通这其中的原因。
顾维桢一向是聪明的,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她根本无需多言,一眼便能看出是因为她们母女身份的变化才导致了别人态度的变化。
只不过当对象换成了从她记事起便一直疼爱她的外祖父外祖母,她就看不透这其中的缘由了。
刘氏反而比顾维桢看的更透彻,或者说她原本也是不透彻的,只不过在这田庄里住了这么长时间,想不通的也能想通了。
她冷笑一声,“他们疼爱的不是你身为他们外孙女的身份,而是你是定康候爷嫡长孙女的身份,是朝廷三品官员嫡长女的身份,现在这两重身份你都没了,他们自然变了态度,你能来京城,那林英俊能调到京城,是你做了什么吧?”
刘氏脾气不好,心性恶毒,却委实不是个笨人。
顾维桢被刘氏的话说的脸色变了几变,刘氏说的她未尝没有想过,只是她实在不愿意相信,便只当自己想不透,而今,母亲刘氏的话,让她即使想要自欺欺人也不能够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八个字
“嗯,”她点头,“外祖父一直想要找当初张家顾家吴家孙家四家前后被抄家流放的原因,让我帮着打听这件事,我打听了很久,最后从张水儿那里入手,让她给张通去了一封信,问明这件事。”
“到底是何原因?”
刘氏问道,她也很想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让她一下子从养尊处优的名门贵妇一下子跌落到如今这种寄人篱下的情境。
“张通写来的信我们看不懂,由张水儿拿去看了,她又写了一封信,信中只说了‘永宁末年,贵子失踪’这八个字,娘,你怎么了?”
顾维桢话音刚刚一落,就见到刘氏面上一片震惊之色。
“娘,你到底怎么了?你……是不是知道什么?”顾维桢问道。
刘氏立刻摇头,“这事你不要多问,这事是已经成为那位的禁忌了。”
说着,刘氏用手指着上方。
顾维桢放低了声音,“娘,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氏摇摇头,“你不要多问。”
她倒不是不愿意和顾维桢说,这件事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她不知道顾家曾经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以至于在多年后,皇上因此事一旨抄了顾家。
既然这件事在皇上心里还没过去,那么他们这样四处打听,还有刘家想做什么,会不会又想利用她们母女,她都不知道,所以她不想顾维桢再插手进去。
“你只要记住,以后不要再管这件事了,反正你已经将信给了刘家,以后这事就不归你管了,女婿也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