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汤明惠便告诉过她,顾维桢的外祖刘家在帮林英俊活动,很有可能在年初的时候就能将林英俊调往京城,只是后来不是说事情有变,时机不对吗?
汤明惠见顾冬雪的神色,知道是自己猜错了,“你不是因为这件事要找我的?”
顾冬雪便将秦叙就在京城,又来信说不日便要回来接自己上京的事情告诉了汤明惠。
“这么说,你们一家也要去京城了?”顾冬雪惊讶过后,便也高兴起来,“这样我们又可以在京城相聚了,还有棠姐儿佳姐儿,说到棠姐儿,她应该生产了吧?也不知生的是男是女?”
“等我们去了不就知道了,最重要的是见面礼要准备好。”汤明惠笑着道,一开始她对于离开生活十几年的望青城,前往那个陌生的京城是很抵抗的。
只是嫁夫随夫,婆家一家人都要去京城,她万没有理由留在望青城的。
丈夫的妾室顾维桢生于京城长于京城,还有那么一个强有力的外家,汤明惠夫君和婆婆又因为刘家帮忙的缘故,对顾维桢很是厚待看重,甚至隐隐有凌驾在她这个正室之上的意思,如此,汤明惠又怎能不抵抗不忐忑?
只是她别无选择。
现在得知顾冬雪也要上京,虽然不能解了她的烦忧,但总归让她心情好了许多,连笑容也灿烂了许多,“我们两家要是能赶在一起,结伴上京就好了,路上还有个照应。”
对此,顾冬雪自然也是想的,只不过这件事并不是她们两个能做主的。
林英俊不知何时启程,秦叙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顾冬雪对这件事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接下来的日子,顾冬雪便在整理打包以及与望青城的熟人告别中度过。
今年是秋闱之年,此时成绩已经出来了,顾冬雪的熟人中并没有参加秋闱的人家,倒是有个不算熟人的人,那便是金斐成。
她去范家与王氏告别的时候,王氏还在坐月子,她在八月初的时候生了个儿子,成亲几年,终于有了儿子,范家嫡支有了后,这个月子王氏自然做的舒心又满足,人都胖了一圈。
王氏虽然在做月子,可是对外面的消息可是一点也不闭塞,反正比顾冬雪知道的要多。
顾冬雪一到,丫鬟上了茶,二人寒暄了几句,王氏知道她的来意,便道:“我这情况,也不知到时能不能送你,若是不能,你可不能见怪。”
顾冬雪知道王氏说的是玩笑话,可是她还是噘着嘴佯装生气道:“王姐姐说的什么话,我是那样小气的人吗?还非要把坐月子的人拉起来给我送行,我有那么大的脸吗?”
“好了,是我的不是。”
王氏忙笑着安抚道,又道:“今年秋闱,金家大公子中了举,你可知道,听说他也要上京,赶明年的春闱,听说要和林家人一起结伴而行。”
“中举了?”
顾冬雪倒是有些惊讶,这万家和金家都是行伍之家,没想到家里的两个儿子都是年纪轻轻就中了举,顾冬雪想到金斐成的亲娘万氏是万家的女儿,莫非这万家人就是有读书的天赋?
第四百一十三章:安慰
这样说似乎也不对,据说万家的大公子二公子也曾试图走读书科举的道路,只是二人在读书上都没有天分只得弃文从武。
顾冬雪只微微表示了惊讶,便没有再对这件事表示特别的关心,说到底,金斐成与她并没有什么关系,顶多算是认识的人罢了,现在二人皆已成亲,那些往事就更不需多说了。
“嗯,听说排名还挺靠前的。”王氏道。
听到王氏说到金斐成,顾冬雪忽然想起了黄二公子,裴贤的相公,他似乎也是要参加今年的秋闱。
只不过她在苍城考试,也不知考的怎么样,有没有中举。
“要说起来,万三公子和金大公子才学都不错,万三公子考了个头名解元,金大公子也排名靠前。”
王氏笑着与顾冬雪聊天,顾冬雪见她的表情似乎有些不以为然,不由的问道:“王姐姐,有什么不对吗?”
“你开了书肆,还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
王氏伸出食指点了顾冬雪的额头一下,笑着嗔道。
顾冬雪一愣,脑中转了转,立刻反应过来王氏是什么意思。
北地书生少,读书氛围不浓,先头几年,就连常用的科举所用书籍都不好买,更何谈其它一些辅助书籍,以及历年科考试题了。
不说与读书气息浓厚,学子又多的南方比,就连与通城比,也是有所不足的。
万三公子和金大公子能够中举,并且一个中了头名解元,一个位列前茅,这其中自然有他们自己的本事在,可是这本事实则也是有限的。
有种因为其他人差才衬出他们好的感觉在里头,更像是矮子里面拔高个,鹤立鸡群。
一旦去了京城,从全国各地涌过来的学子将如过江之鲫,不但多,且才学不凡的也不少,更不乏久负盛名的才子们。
如此一来,……
“这样说,万三公子和金大公子在明年的春闱中,或许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顾冬雪问道。
王氏笑道:“这可说不定,毕竟科举考的除了才学,也有运道,但是我想我们望青城那位牡丹公子心心念念的一甲恐怕很难实现。
连中三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连中三元?顾冬雪知道万三公子乡试的时候中了解元。
“说不定真有运气逆天的时候呢?”
顾冬雪笑道,她想到了万氏和管峰曾经说过的话,万家,不,应该说万夫人可早就认定万三公子非状元莫属了。
“对了,”王氏似乎想到了什么一样,“你知道林大人为何能调往京城吗?”
“应该是因为刘家的关系。”对这一点,顾冬雪倒是并不怀疑。
王氏点头,“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楚将军帮了忙呢。”
顾冬雪见王氏蹙着眉,似乎在想些什么,等了一会,王氏才道:“顾妹妹,我们关系好,我才告诉你的。”
顾冬雪见王氏严肃的模样,知道她要说的定是与自己有关的重事,忙点点头。
王氏道:“具体的我也不明白,我也是听相公说的。
好像因为你那位三姐姐之前四处打听当年你们几家抄家流放的事由,犯了什么忌讳,她相公冯大人不仅受了军棍,还降了职。
就连周大人也被我公公给骂了一顿,说他没管好家里,甚至卫所马房管事也被训了一顿。
好像都因为此事。”
“那管事是不是姓陈,叫陈二牛?”顾冬雪立即问道。
王氏摇摇头,“名字我不知道,应该是娶了你二姐姐那个马房管事。”
陈二牛自从去年的时候,因为马匹中毒时候,反应迅速立了功,后来事情解决后,便被提了管事之职。
“王姐姐,你知道这事为什么不能打听吗?”顾冬雪虽然迷迷糊糊的知道原因,但是并不十分清楚。
王氏道:“这里面的确有事,但是应该不算大,否则那些胡乱打听的怎么就只是训斥降职,若是了不得的大事,说不得连性命都难保。”
王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她和范大公子共同讨论的结果,不过她还是提醒道:“顾妹妹,即使如此,你还是不要插手为好,我公公既然这么做了,必定有他的道理,说不得……”
王氏指了指头顶,顾冬雪知道她说的是皇上的命令。
对此,顾冬雪也是这么想的。
“多谢王姐姐的提醒,我记得了。”
她很承王氏的情。
“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稳重的,我也只是多一句嘴罢了。”王氏笑道。
二人正说着话,一直睡在王氏身边的小婴儿醒了,没给她们反应的时间,直接哇哇大哭了起来。
二人的心神一下子便被大哭不止的小婴儿吸引了过去。
王氏连忙将襁褓中的儿子抱起来,“不哭不哭,我们辉哥儿不哭哦。”不停的哄了起来。
又叫奶娘进来,“快看看,是饿了还是尿了?”
圆圆胖胖的奶娘小心翼翼的将孩子接了过去,换了尿片,又喂了一遍,才将孩子送了过来。
吃饱喝足的小婴儿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四处乱看,顾冬雪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看清自己,不过还是很有兴致的逗弄了好一会儿,傻兮兮的说些小婴儿根本听不懂的话。
王氏看顾冬雪的模样,便知道她很喜欢孩子。
自己也是乱想了,哪个成过亲的女子不喜欢孩子,不想自己生下一儿半女的。
“我成亲好几年,一直没个孩子,虽然婆婆和相公一直没说什么,可是自己就是急得不行,总是往最坏处想,总想着若是我一辈子都无所出怎么办,又想着若是相公没了耐心,索性找别的女子生怎么办,越想越烦恼,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小家伙,那些烦恼顿时一扫而空。
现在想想,之前真是杞人忧天了,只要缘分到了,一切都不是问题。”
王氏笑眯眯的道,顾冬雪知道她这话是对自己说的,是在宽自己的心。
顾冬雪灿然一笑,“王姐姐说的是,活着最不需要的便是杞人忧天,否则哪有快活的时候,我可不是亏待自己的人。”
“我就知道你是个有福的。”
第四百一十四章:魏家
王氏笑道,看怀里的孩子要睡不睡的模样,知道他这是又想睡了,忙轻轻的哄了起来,等孩子睡熟,将他放到床上,这才若有所思的对顾冬雪道:“你去了京城,若是方便的话,能不能去帮我看一下魏敏?”
“魏敏?”
顾冬雪对这个名字有些熟悉,王氏看了她一眼,“你离京城也有许多年,说起来魏家与你应该是转折亲。”
王氏这么一提醒,顾冬雪倒是想起来这名字的主人到底是谁了。
“王姐姐说的是我舅母娘家的那个魏家?”
顾冬雪有些惊讶,王氏竟然与他家有交情,还让自己去见魏家姑娘。
“王姐姐与魏姑娘以前关系很好?”顾冬雪问道。
王氏叹了口气,“还记得我曾经与你说过顾维桢心性狠毒吗?”
顾冬雪点头,“莫非与这位魏姑娘有关?”
“这事在京城世家中并不是秘密,你去了京城,想必不多久也会知道,我也不瞒你了。魏大人是原国子监祭酒,正四品的官职。
在京城中虽然不算什么高官,可其学识过人,门下学生众多,且很多学生都在各地身居要职,魏家上面几代又都是读书人,魏敏的祖父曾经官拜正二品刑部左侍郎,只不过已经去世十来年了,魏家在京城算是不错的清贵人家。”
王氏所说的这些顾冬雪都是知道的,正因为魏家清贵,当初她舅舅才会娶了舅母,外祖父是大学士,李家与魏家家世相当,舅舅和舅母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魏家和刘家有意结亲,两家也交换了信物,基本上可以说是定下了亲事。
说的便是刘大公子刘江波与敏姐儿之间的亲事,只是因为当初敏姐儿还未及笄,本来等着敏姐儿一及笄,两家便将亲事提上日程。谁料,就在敏姐儿及笄那一年,魏大人身染重病,病来如山倒,就那么去了。
魏夫人与魏大人伉俪情深,魏大人去了没到一个月,忧思过盛,再加